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玉米全程机械化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耕整、种、管、收以及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技术环节,该技术的应用简化了传统生产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成本,实现了节本增收的目的。详细介绍了玉米全程机械化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内容及应用效果,同时分析了当地机械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在应用中主攻机械粒收,显著提升定边区域玉米生产工作效率,达到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优选耐密抗旱早熟品种,采取全膜双垄沟播,水肥一体化,机械粒收等技术,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了定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迅速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促进玉米产业脱贫致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5,(7)
<正>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包括耕整地、播种、中耕、收获及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节本增收。经过多年的发展,沈阳市根据沈阳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和机械化发展水平,总结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线路和技术要求,因地制宜制定了玉米生产栽培技术操作流程。1作业流程根据沈阳地区玉米常规生产现状,确定玉米生产为1年1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逐步探索玉米从前期播种、中期肥水管理到后期收获脱粒等全过程机械化操作节本增效配套技术,旨在摸索农机与农艺在玉米生产上的最佳结合点,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的对比,分析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及效益。结果表明,采用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可以提高玉米出苗率,减少农药用量,节本增效达1 905元/hm~2。  相似文献   

6.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实施。不仅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还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农民增收。其经济效益带动效益明显。系统地阐述了推广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思路及建议,今后推广这项技术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玉米生产中运用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深松整地、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植保、中耕施肥)和机械化收获、机械化脱粒全程机械化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应用产生的效益,为灵璧县玉米标准化生产,节本增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耕作栽培技术模式及产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品种的筛选、机械化技术、耕作栽培技术、高效定量深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进行综合组装配套集成,在哈尔滨市第一积温带的3个地区、6个试验点,形成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耕作栽培技术模式,2008年和2009年核心示范面积累计达31 hm2,辐射带动6 667 hm2.a-1玉米生产,共节本增效为3 893.1万元.a-1。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等一系列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措施的实施,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玉米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的探究,为玉米产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同时,其生产过程在适应节能减排、高产高效、少耕免耕、生态环保等现代农业的新要求,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丘陵山区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稳粮、节本、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转变传统玉米在耕种收环节的生产方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基础。文章分析了当前制约师宗县丘陵山区玉米全程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农业机械化作业地理条件受限、农作物种植结构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农机装备不足、机具适用性差等问题。提出加强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玉米耕种收转型升级、协调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融合发展等对策,从而提高师宗县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辽东地区降雨量大、玉米花期阴雨寡照、玉米倒伏严重、病虫害发生重、宜机收品种少等问题,于2017—2019年在辽东地区开展耐密宜机收品种筛选、增密抗倒化控技术、免耕技术、氮肥高效利用技术及高效种衣剂防治技术研究,形成辽东密植、抗倒、节本丰产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模式。2018—2019年在凤城白旗、宝山等核心区模式应用结果显示,玉米增产15.9%~33.3%,抗倒伏能力增强,稳产性提高,氮肥利用率(PFPN)提高27.1%,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实现玉米子粒直收,收获时子粒含水量在25%~28%,平均产量为11 827.5 kg/hm2,劳动力投入有效减少,每公顷节约成本1 800~2 700元。该模式实现了玉米节本、增产增效、绿色生产的目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广效果,为当地玉米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丰产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岩 《现代农业》2013,(9):38-39
玉米丰产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是实现玉米节本增效、提高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2012年在通辽市科尔沁区进行了大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13.
全程机械化是我国现代玉米生产的必由之路。增密种植、全程机械化是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以合理密植、精量点播、机械施肥、机械打药、秸秆还田、机械收获等关键技术为核心,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形成了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将华北两熟制农田4种全程机械化循环生产模式及其相关配套的作业机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精量深松播种—玉米机收、秸秆条状堆放—小麦免耕播种机—小麦机械收获模式,可实现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具有省工、省时、省力、节能、节本增效的功能,各项作业指标均达到现代农艺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产量与经济效益。[方法]在哈尔滨市的3个地区、5个试验点,采取田间原位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与常规产量9 000 kg/hm2的农户生产模式相比,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模式可节本增效4 422元/hm2。[结论]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具有节本增效的特点,可以在相应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总结了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生产全过程应用机械作业系列轻简化配套栽培技术,旨在摸索农机与农艺在玉米生产上的最佳结合点,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全程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是推进大同区大宗农作物玉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加快了农机合作社的有效运营。该技术的实施,降低了玉米种植的生产投入,减轻了农民玉米种植的劳动强度,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同时推进农民对耕地的有效整合,连片经营,统一了整地模式,统一了播种时间,统一了管理模式,使农机与农艺结合更加完美,大大的促进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进程,为其它作物机械化生产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岭东地区寒地玉米种植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应用仅有几年的时间。虽然这项技术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增产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好,是现代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呼伦贝尔岭东地区在实施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之前,玉米亩产一直徘徊在300-350kg。实施该技术后,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平均亩产533.6kg,增产183.6-233.6kg。呼伦贝尔垦区那吉屯农场每年种植玉米29万亩,如果全部采用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每亩可以节本增效466.4元,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现将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先进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提高制种玉米种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大幅度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提高玉米制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不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种子将面临困境。目前,我国种企如何适应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趋势,获得应有的效果呢?有几个方面。土地制度方面。我国的土地制度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者是国家,种植者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土地难以实现集中连片种植,这种土地制度很难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  相似文献   

20.
玉米全程机械化是指玉米田间生产各环节,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的一项以机械化为主导的玉米高效生产技术。实施玉米全程机械化,不但能大幅度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发挥良种、水肥等生产要素增产作用,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的生育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同时,还将有利于玉米种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进而大幅度提高玉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概括了邢台地区玉米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特点,并对玉米全程机械化进行初步分析,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对加快玉米全程机械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