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栽一株,活一株,树林子里出珍珠”。这是流传在农村的谚话。成功的植树造林,可以获得许多富有经济价值的林副产品。因此,植树造林是山乡和农村的一条致富之路。 森林不仅是一种环境资源,更是一种经济资源,它既能改善环境,又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物质财富。 森林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木材是个宝,各行各业都离不了”,建屋、造船、架桥、采矿、造纸、化工、纺织、军工等各行各业都需要木材。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木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低,木材蓄积量少,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木材。现在一个立方…  相似文献   

2.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然而,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仍在不断地破坏这些有限的资源。就拿森林来说,它是人类的“肺叶”,但由于大量地采伐商品木材,地球上的森林每年正以1.2%的速度在减少。  相似文献   

3.
(一)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它不仅能为四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大量木材和林副产品,而且是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解放以来,我省各族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方面,故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工作上的失误,以及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以及大量的薪柴消耗、过量采伐等原因,我省的森林资源损失巨大,森林复  相似文献   

4.
生态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大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主要支撑作用。历史事实证明,人类离不开森林,失去森林,将失去一切。江泽民同志在海南考察时作出了“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主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精辟论断。国家把生态公益林建设列为本世纪林业建设的重点工程,这对于改善全球六大生态危机(土地  相似文献   

5.
引言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而且对保障农牧业的高产稳产,保护和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都有重大重用。随着林业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步改变了自然平衡,这种改变为林木病害的严重发生提供了可能,进而导致森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降低。近期我省林木病害种类由1894—1950年的56种增至500余种,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高达80万亩,用材林仅马尾松赤落叶病为害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浅谈森林防火的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森林除了为人类社会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外,还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多种效益,如美化景观、保护自然、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旅游娱乐、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障农牧业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7.
森林是以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一种生物群落。木材采运是指从事采伐、木材运输和贮木场作业的开发森林资源的全过程。木材采运体现森林的经济效益。森林生态是指森林群落的各树木与其他生物以及生物圈其他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森林生态体现森林的生态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森林效益间关系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有的认为 ,生产木材满足社会需要是经营林业的主要目的 ,“采伐—更新—采伐”的循环才是完整的生产周期。也有的认为大量采伐森林 ,破坏了生态平衡 :要停止采伐 ,使森林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是经营林业…  相似文献   

8.
营造阔叶林是控制森林火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产、生活需要的木材及林副产品,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主要屏障。森林具有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灾害等多种功能。森林火灾是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不仅在短时间内吞噬大量的森...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森林是人类栖息、繁衍之所和食物供给之源。人类文明伊始,森林被视为发展农牧及城市的障碍物而任意焚毁。尔后,文明和产业日兴,森林又被当作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而任意砍伐。其结果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木材供应受到限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因森林遭到破坏而日趋恶化。人们开始注意研究森林及其作用,认识到森林是社会经济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但又是有限的和再生的一种自然资源,着手采取了永续利用森林的对策。由此,产生了近代林业和林业科学。到了二十世纪,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研究森林和林业的手段日益现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林业经济管理情况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的发展。林业在日本社会中有很高的地位,日本公民普遍认识到“要治国,必须治山;要治山,必须营林”。政府对林业不以谋求利润和单纯取材为目标,而以保护国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生活造福为主。只有保护和发展森林,才能保持水土,保扩水源,使日本公民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不断地向人民提供木材产品。所以,日本政府每年拿出大量资金支持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它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可再生资源。人类与森林息息相关。森林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具备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肩负着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木材是森林的主产品,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随着现代化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木材的用途愈来愈广泛。“科学的使用木材,就须了解木材”。木材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木材的构造,而木材的性质则决定木材的经济价值,直接影响至木材的加工和利用。板栗是壳斗科栗属一种。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起辽宁、吉林,南至广东、广西共计26个省(区、市…  相似文献   

12.
森林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平衡的主体。它不仅能提供木材和野生动植物产品,并且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净化大气,调节气候,保护农业生产。它还担负着保护江、河、湖、海的堤坝和草原的任务,从而有利农、牧、渔、副各业的发展,此外森林还是人类部分食物的直接供应者,因此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生命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朱文霜 《林产工业》2016,(12):43-45
广西茂盛的森林既为当地人提供了生活资源,也为当地少数民族建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在全球建筑大批量采用工厂标准件——水泥、钢架、钢筋、玻璃等来装配建造时,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丧失.在此背景下分析广西木材在当地少数民族建筑环境中的生态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能够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森林火灾是危害性很大的自然灾害,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发展带来较大危害。森林火灾的危害性主要除造成人员伤亡、林木毁损、经济损失、生产生活秩序破坏外,还表现为引起森林病虫害、污染空气环境等。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是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一平浪镇林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要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森林是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等功能。如果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人类将难以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人们必须正确认识森林资源存在的重要性,既要合理开发利用,又要加强保护和管理,使其一方面持续稳定地为人类利用,另一方面持续高效地为人类生存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森林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 ,人们把森林往往称之为“绿色银行”,因此 ,森林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不容忽视的是森林的更大作用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和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前提 ,所以保护森林资源应该成为人类义不容辞的职责。而在破坏森林的诸因素中 ,森林火灾最为严重 ,它是森林的大敌。一场森林大火不仅能将大片森林、林区生产设施和建筑物等化为灰烬 ,还往往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同时 ,扑救林火需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森林火灾不仅给国家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而且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结…  相似文献   

17.
森林的功能     
森林是人类的最早故乡。亿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曾以森林筑巢栖身,穿叶遮体。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称。几千年以前,人类就开始利用森林的木材资源。森林能够用它那茂盛的绿叶,在阳光的帮助下,从空气中吸取各种原料,合成大量的有机物质。据有关材料记载,地球上的森林一年可以将一百五十八亿吨的碳转化成有机物质,制成人类食用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有机质和各种药材,供给生产建设用的纤维素、橡胶、烤胶、油漆、植物碱等。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是森林的物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保护环境 持续发展森林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森林 ,发展林业是环境建设的关键部分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可以创造出许多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还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资源 ,既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要求 ,又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全面发展林区与国有林场森林、人文、社会景观资源 ,兴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发展森林旅游业 ,这是人们对“森林与人类”关系认识的深化 ,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实现大地园林化 ,推进林业改革开放和振兴林业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森林是先人类而存在于地球的自然资源 ,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绿色…  相似文献   

19.
以森林为主要景观的森林旅游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有效保护森林、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而兴起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旅游事业,它集游玩揽胜、寻幽探险、科学考察、休闲度假、陶冶情操于一身。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顺应现代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潮流的森林旅游成为人们的首选。一、安徽省森林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发展森林旅游业,资源是基础。省发展森林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安徽省地处中国东南部,长江、淮河穿境而过,全省地跨5个纬度,境内地形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20.
绿化,特别是植树造林,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养护物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走的重要基础,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木材、食品、药品、燃料及工业原料。人类不能离开森林,历史上由于森林消失而导致国家衰亡、文明转移的例证屡见不鲜。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的衰落,以及我国古黄河文明的转移,都与森林被破坏密切相关。可以说,人类如果失去森林也就会失去未来,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