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1984年我们发现棉籽粗提液对兔血红细胞的凝集力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有关。凝集力越强,棉种抗枯萎病能力越强:凝集力越低,棉种抗枯萎病能力越弱。1985~1986年我们又用二个感病棉岱字15和达棉一号:用十个抗病棉1。173—27、1。157—128、1。157—50,1。157—681、陕836、陕1155、80—159、86—1,临汾4023,鲁抗一号测定凝集物质的分布。方法是将棉籽去壳后,仔细地用解剖针分离种胚和子叶。然后乙醚脱脂,用一份子叶  相似文献   

2.
与黄瓜抗枯萎病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黄瓜抗枯萎病亲本WIS2757和感枯萎病亲本津研2号及其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进行了与黄瓜抗枯萎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运用RAPD技术,利用780条RAPD引物对抗、感亲本进行筛选,其中有113条引物在两亲本之间表现多态性,但仅有引物S49在两组间多态性标记与亲本的多态性标记相同。经F2单株分析,引物S49扩增出的特异DNA片段与WIS2757抗黄瓜枯萎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14 cM。DNA标记条带大约为300 bp,定名为S49-300。  相似文献   

3.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种植区常见的一种病害,目前在海岛棉中发病严重,它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揭示海岛棉枯萎病田间发病特征,本研究通过对三个海岛棉不同遗传群体(包括由抗病亲本5 917和感病亲本Pimas-7组配的F2:4群体(P1),由143份海岛棉种质资源构建的自然群体(P2)以及由感病亲本新海14和抗病亲本06-146组配的RIL系群体(P3))的枯萎病抗病表型特征进行田间调查,并分析其在不同世代间的主要遗传规律。结果表明:(1)通过对海岛棉枯萎病发病特征进行分级统计,发现三个群体在花铃期的病情指数和病级均成正偏态分布,P1和P3群体在病级和病情指数分布上出现了超亲材料;(2)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三个不同群体间的病情指数和病级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2群体在两个抗病性状上值最高,变异系数最小,P3群体在两个抗病性状上值最低,变异系数最大;(3)通过估算遗传力得出的海岛棉枯萎病抗性的广义遗传力在70%左右,为中等遗传力;(4)对搜集到的143份海岛棉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共分为四大类,其中,新疆自育品种抗病性总体较好。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海岛棉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筛选得到一批枯萎病抗病性较强的材料,可以为今后进行海岛棉抗病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发病严重而均匀的田间病圃中,对4个抗病品种和4个感病品种的8个亲本及其28个F1(无反交)进行抗枯萎病性鉴定。发现亲本的抗性水平与其配合力效应、显性作用大小是基本一致的,以苏棉3号、中棉所12和鄂62—1抗性最高,配合力最好,显性作用最大,是较好的抗病亲本。Hayman—Jinks法分析表明,抗病性为部分显性,以加性效应占优势,显性效应较小,无上位性。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很高,分别为O.91和0.83,至少有一组显性抗病基因控制棉花枯萎病抗性的遗传。  相似文献   

5.
棉花枯萎病抗性的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抗病育种是棉花遗传改良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高抗枯萎病的陆地棉品系(Gossypium hirsutum L.)98134和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ce L.)感病品种新海14号为亲本,构建98134×新海14的F2及F2:3分离群体.运用SSR标记构建连锁图谱,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F2:3家系的病情指数(RD进行基因组QTL扫描,共检测到4个与棉花枯萎病相关QTL效应,分别位于3、15、23和26连锁群上.经标记值分析,该QTL能解释高值亲本的增效作用,分别解释F2:3家系变异的12.4%、20.96%、4.7%和11.9%.本研究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枯萎病棉花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常常给黄瓜生产造成非常严重甚至毁灭性的损失。从感病品系‘早二N’上分离纯化得到黄瓜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及其间隔区DNA的相似性鉴定了病原菌的属性,发现其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相似性为99%。回接试验进一步确证了分离得到的枯萎病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以灌根方式对70个黄瓜自交系(含两个对照品系)接种此病原菌,通过调查接种后的病情指数分析不同黄瓜品系对枯萎病的抗感差异。结果表明:共有26个品系隶属抗病等级、42个品系隶属感病等级。其中'日节成'对枯萎病的抗性最强,‘Superina’抗性最弱。这一结果为今后选择抗感亲本研究黄瓜枯萎病抗性遗传机制及分离鉴定抗性基因提供了重要的材料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7.
卢长明 《作物学报》1998,24(5):544-549
采取胚胎挽救技术,培养103个子房获得4个Brassica juncea×Brassica barrelieri F_1杂种植株。杂种形态介于两亲本之间,花期长,分枝多,花粉高度不育,减数分裂表现异常。F_1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中期(MI),来自两亲本物种的染色体按染色体组彼此分开,集中分布成10/18状,呈现罕见的染色体组界沟。10与18条染色体之间最多见3个二价体联会。并观察到染色体组内的次级联会现象。根据染色体组间和组内联会的特点,作者认为两个亲本物种的染色体组构型可以表示为aabbccdefg(B.barrelieri)和bcdhhhiiijjkklmnop(B.juncea)。研究表明,(1)两个亲本物种在形态和染色体的同源性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B.barrelieri的分类地位值得进一步商榷。(2)两个亲本存在一定的遗传同源性并具有遗传物质交流的可能性。(3)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组隔沟的出现以及染色体有规律的分布显示两个物种间的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部分同源的染色体之间,无同源性的染色体之间的重组将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8.
景玉良 《作物杂志》2003,19(5):47-48
大豆优良种质是育成新品种的关键,如何筛选和利用优良品种资源是当前育种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我们多年的育种实践,初步筛选出配合力高、遗传力强的优良亲本材料二份,即绥农4号与合丰25;这两个品种曾经是黑龙江省两大主栽品种。同时以这两份材料为直接和间接亲本,育成了黑龙江省主推的第一大品种绥农14。……  相似文献   

9.
黄瓜若干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对黄瓜8个亲本及其16个杂交组合的总产量等16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产量与总采瓜数,单瓜日增克数,单瓜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枯萎病率呈显著负相关,早期产量与早期采瓜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霜霉病,白粉病病指呈正相关。瓜长、瓜粗,瓜把长等性状与总产量之间相关系数较小,可单独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苗期对黑斑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对大白菜苗期黑斑病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抗病亲本和两个感病亲本抗性差异显著;两个抗病亲本杂交的F1仍表现抗病,两个感病亲本的F1仍表现感病,一个抗病亲本和一个感病亲本杂交的F1表现中间偏抗类型,F1的抗性和中亲值差异显著,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为部分显性,正反交差异不显著呈现核遗传,细胞质作用不显著。一般配合力的F值极显著,而特殊配合力F值不显著,大白菜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其广义遗传力为64.45%,狭义遗传力为61.95%。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培育的抗黄萎病新种质BD18,经6年北京人工黄萎病圃和8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8个单位27次抗黄萎病鉴定,平均病指11.65,属抗病类型,接近高抗水平;高抗枯萎病,中抗棉蚜,早熟不早衰。经8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6个单位作抗病亲本利用,已育出一批抗黄萎病性能好的材料和新品系。  相似文献   

12.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新陆早20号(原代号A01—5)是农八师一五0团选育的抗枯萎病品种,2005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北疆棉Ⅸ、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部分棉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3.
有性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本选配是指从中选用那两个(或那几个)亲本配组杂交和配组的方式。亲本选配得当,可以获得符合选育目标的大量的变异类型,从而提高育种工作的效率。亲本选配不当,即使选配了大量杂交组合,也不一定能获得符合选育目标的变异类型,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浪费。为达到和同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现将亲本选  相似文献   

14.
二棱啤酒大麦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魏亦农  曹连莆 《种子》2003,(3):69-70
对37个二棱啤酒大麦选取8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亲本选配时,以第二主成分较高,而第一,三,四主成分中等为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分为六类。许多品种来源不同,但遗传差异较小,选配亲本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优势和配合力的分析研究小麦亲本选配问题。试验表明:杂种第一代的一株粒重、一穗粒重、千粒重的优势最大,一般比两亲平均值大20—30%;其次为株高和抽穗期:其他穗部性状的优势很小或无显性。应用遗传变量成分分析法估算八个性状的配合力,在供试的亲本中,以穗长和结实小穗数的一般配合力为最大;株高、一穗粒数和一穗粒重次之;千粒重与一株穗数,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所占的比重互有高低,因组合类型而异;一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最小,它的特殊配合力占居主导地位。一般配合力大的性状,杂种与两亲平均值的相关或迴归系数也大。初步认为,在第一代对亲本或组合的评价,既要看杂种的实际表现,还要考虑它的优势,而以前者为主要依据;两亲平均值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明理 《作物学报》1985,11(3):146-158
本文利用2(不育系)×6(恢复系)两组亲本杂交的12个杂种及其相应亲本材料,研究了20个品质及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对配合力进行了多重比较。结合本试验结果对供试亲本进行了具体评价,并讨论了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以及在配合力方面亲本选配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单位面筋沉淀值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下,通过幼胚培养无性系的筛选,获得了QK-02和HK-04两个抗赤霉病的小麦变异系,与其供体亲本相比,抗赤性明显提高,其它个别性状虽略有改变,但其综合性状表现与其亲本基本相似。用524个随机引物对两个变异系和各自亲本及苏麦3号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变异系QK-02与亲本西农1376间存在多态片段的引物有11个,变异率为2.1%,在这些多态片段中,S3471220和S3751360在苏麦3号上也能检测到;变异系HK-04与亲本花育888间有15条引物有多态片段,变异率为2.86%,在这些多态片段中,S149620在苏麦3号上也能检测到。RAPD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抗赤霉变异系与亲本的抗病性差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其抗赤霉病性是可以稳定遗传的。在抗病变异系与亲本及苏麦3号上筛选到的3个分子标记(S3471220、S3751360和 S149620)可能与小麦赤霉病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如何搞好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兰 《种子科技》2010,28(1):37-38
杂交种子通常指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F1种子。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必须年年生产F1种子,同时也必须年年繁殖杂交的亲本种子,因此配套的杂交种子生产包括亲本繁殖和F1制种。对于玉米这种需要人工去雄的作物,亲本繁殖同纯系品种种子生产,只是防杂保纯更加严格:而对于水稻这种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性的作物,亲本繁殖方法同杂交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GCA)的差异,筛选高GCA亲本,以我国不同产区具代表性的17份大麦新品种(系)为亲本材料,两年度采用NCⅡ设计对7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方差在单年度或两年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GCA方差普遍大于SCA方差,表明基因加性、非加性效应同时存在,并以加性效应为主。所有性状亲本间GCA差异显著,可针对目标性状筛选到高GCA亲本,如16号亲本(95033-1)在穗粒数、千粒质量及单株粒质量3个性状上GCA值均较高,是一优良亲本。亲本性状值与其GCA值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性状上表现不同,如在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及穗粒数4个性状上,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单株穗数与单株粒质量上,仅单年度检测到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对于千粒质量,两者相关不显著。因此,前4个性状可根据亲本性状值预测其GCA大小。综上,大麦杂交育种可针对目标性状选择高GCA亲本进行组配,提高后代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20.
棉花对枯黄萎病的抗性鉴定及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来自长江流域棉区的50份陆地棉新品系(品种)进行了抗枯萎病(Fusarium vasinfectum)或抗黄萎病(Verticillium alboatrum)鉴定,并从中选择10个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各级病株所造成的籽棉产量损失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有4个品系抗枯萎病,占抗枯萎病鉴定材料(40份)的10.0%;耐病27个,占67.5%;感病9个,占2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