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正>湖南省地方标准《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于2013年10月30日发布,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颁布实施的富硒农产品生产地方标准。《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中的硒含量执行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固体食品总硒≥0.15毫克/公斤、液态食品总硒≥0.075毫克/升,即农产品硒含量达到这个标准,就可判断为富硒农产品。《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富硒水稻、富硒小麦、富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富硒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贵州省印江县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的数据,分析土壤中硒含量分布特征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根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和贵州省富硒土壤评价分级标准(试行),评价全区硒元素地球化学等级特征及富硒农产品。结果表明,印江县土壤硒含量为0.08~3.22 mg·kg-1,平均值为0.32 mg·kg-1,背景值为0.29 mg·kg-1;区内硒元素的分布与成土母岩、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等级以含硒为主,含硒土壤面积为40 760.00 hm2,占比75.60%;富硒土壤面积为10 786.66 hm2,占比20.00%,具有开发富硒农产品的良好基础。同时,少量农产品富硒,研究区富硒土壤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公众在寻求安全补硒方法和富硒食品方面的误区,以安徽省为例,例举富硒农产品生产中不符合科学生产方法的生产手段和现象,提出了加强硒的二重性宣传教育、制定农产品富硒含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对富硒产品进行认证和风险评估的监管对策及宣传导向,以期有效促进硒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湖北省长阳县11个乡镇155个土样及农副产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027~4.192 mg/kg,平均为0.381 mg/kg,高于全国富硒地区0.3 mg/kg的标准,高硒、富硒、适硒土壤分布在不同的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海拔高度。农副产品天然硒含量丰富,抽检的62份样品中,含硒产品49个,占79.0%;高硒、富硒产品26个,占41.9%;其中清江鱼、茶叶、水稻等硒含量均达到或接近富硒标准。因此,可以对长阳县硒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广西正在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为了更好地开展富硒农产品工作,顺利推进玉林富硒香蒜的品牌打造进程,摸清香蒜施入硒肥的最佳量、时期、方法,探索香蒜施入硒肥后硒含量的效果,实施了硒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以小区(20 m2)计算,喷施硒肥2次,每次施入硒肥3、6 g有助于提高产量,且每次施入硒肥3 g处理比每次施入硒肥6 g处理增产显著;香蒜没有喷施硒肥就达到富硒农产品的标准,是所谓的天然富硒农产品;喷施2次硒肥后,其硒含量明显提高,都达到富硒农产品的标准,且每次施入3、6、9 g硒肥,大蒜硒含量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6.
结合地质调查报告,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及取样,对不同区域土壤、农作物含硒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乐都县瞿昙镇、平安县小峡镇及平安县三合镇部分村镇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其中乐都县瞿昙镇洪庄村土壤硒含量最高,为0.724 mg/kg;乐都县瞿昙镇、碾伯镇、峰堆乡、雨润镇、高店镇部分村镇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标准;平安县洪水泉乡、小峡镇、三合镇部分村镇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标准,其中平安县三合镇西村土壤硒含量最高,为0.449 mg/kg;土壤含硒量最高的土壤类型为红土,土壤含硒量最高的土壤质地为壤土;部分村镇大蒜、娃娃菜、甘蓝、春小麦、青稞达到富硒标准;部分村镇马铃薯、玉米、马铃薯、胡萝卜、小麦、燕麦、油菜籽达到足硒标准;项目区接近60%的人群毛发硒含量处于足硒或富硒水平。  相似文献   

7.
含硒微肥的研究和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不同配方含硒微肥在水稻、玉米、茶叶、西瓜、黄花菜上的施用效果,分析检测了这些农产品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农作物通过施用含硒微肥,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还能提高农产品中的硒含量,生产出富硒农产品.  相似文献   

8.
商洛中药材基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商洛中药材基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的统计分析表明,该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依据全国微量元素分级标准,中药材基地土壤有效锰多为Ⅱ级,占总样数71.87%;有效锌多处于Ⅰ级或Ⅱ级,占总样数96.88%,其中褐土均为Ⅰ级;土壤有效铜仅有3个土样处于Ⅱ级,其余均为Ⅰ级;土壤有效铁均处于Ⅰ级或Ⅱ级,褐土Ⅰ级较多,占总样数18.75%,黄棕壤Ⅱ级较多,占总样数28.1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广西农产品产地土壤硒资源状况,为各级党委政府安全利用农业硒资源,开发富硒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110个县(市、区)1153个乡(镇、涉农街道办)3,610,262hm2农产品产地土壤开展调查布点、采样监测与结果评价,以硒资源普查数据为依据,建立农业硒资源普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管理平台,直观展示农产品产地土壤硒资源普查成果。【结果】广西农产品产地土壤硒资源普查28,568个点位平均硒含量达0.49mg/kg,是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和0.7倍;各地级市农产品产地土壤平均硒含量范围为0.34~0.57 mg/kg,分别是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7~2.9倍和1.2~1.9倍。广西农产品产地土壤硒分级点位集中分布在富硒和足硒等级,占普查总点位的95.1%,具体分布是足硒点位13773个,占48.2%;富硒点位13404个,占46.9%;缺硒点位1371个,占4.8%;过硒点位20个,占0.1%;水田、旱地、园地富硒和足硒等级分别占各自普查总点位的95.4%、94.8%和95.1%。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开展富硒农产品工作,顺利推进富硒紫薯的品牌打造,选出优良的富硒紫薯品种,进行了硒肥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广紫薯8号、桂紫薯131号喷施两次硒肥后,其产量明显增加,含水量明显降低,硒含量明显提高,并达到了富硒农产品的标准。综合产量、含水量和硒含量三个指标对比,广紫薯8号比桂紫薯131号更适宜富硒开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菜用黄麻不同生育期各部位有机硒的分布特性,为富硒菜用黄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方法】以圆果种菜用黄麻品种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为试验材料,种植于中硒土壤(pH 6.02,总硒含量0.221 mg/kg),分别于采收期(苗期、打顶期、开花期)和蒴果期测定根、茎、叶及蒴果的蛋白硒、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含量及采收期叶的总硒含量。【结果】2个品种各部位蛋白硒、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034~0.173 mg/kg、2.857~16.053 μg/kg和26.076~135.235 μg/kg;采收期各部位有机硒含量依次为叶>根>茎,蒴果期依次为叶>根>蒴果>茎,且叶的含量显著高于茎(P<0.05,下同)。随生育期延长,2个品种根和叶的有机硒含量在蒴果期达最高值,且显著高于苗期;茎的有机硒含量在打顶期达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开花期和蒴果期。采收期2个品种叶的总硒含量分别为96.739~106.023 μg/kg和113.778~137.841 μg/kg,硒代氨基酸占总硒含量的74.351%~80.098%,均达到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65%)的要求。【结论】菜用黄麻有机硒分布的主要部位是叶,蒴果期是叶和根吸收硒的关键时期。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种植于中硒土壤时,采收期其可食用部位均可达富硒农产品要求,可作为富硒蔬菜在中硒土壤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的土壤及农作物的硒含量及富集特征,系统地采集分析了平安区七个乡镇152份0~50 cm深度土壤样品及1 161份植物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及作物硒含量。结果表明,平安区表层硒含量平均值为0.27 mg/kg,高于全国及世界土壤硒平均值,有75.36%的地区处于适量硒状态,且三合镇的土壤硒含量最高,古城乡最低,总体上各乡镇采集的0~10 cm、10~20 cm、20~30 cm、30~50 cm土层之间的硒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硒含量逐渐降低。在几种作物中,油菜的平均硒含量最高,达到富硒标准,小麦、玉米、豌豆、燕麦、马铃薯硒含量平均值均达到足硒标准,青稞和蚕豆在土壤硒含量较高的三合镇达到足硒标准以上。综合分析,土壤硒含量与相应的作物籽粒硒含量呈正相关,油菜、小麦、玉米硒的富集系数较高,对硒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因此适宜在相应的富硒地发展富硒农产品,豌豆、蚕豆、燕麦、青稞属于中等富硒作物,马铃薯的富集系数最小而变异系数最高,适合在硒含量较高的地方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嘉兴地区富硒土壤类型与土壤理化性质研究成果,以秀洲富硒区为例,依据富硒农产品统计结果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筛选,以期选出的作物品种富硒能力强、商品率高、种植效果好等,同时结合富硒土壤硒含量划分富硒土地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富硒土地利用与规划建议,为地方政府与企业开发富硒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构建回归克里格模型(RK)和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GWRK)模型,以土壤硒含量为基础,构建对土壤镉含量进行预测的模型,探索在只具备土壤硒含量数据的条件下进行土壤镉含量预测的方法,以及镉污染风险评估防治和富硒农业规划。结果表明,(1)柴湖镇富硒耕地面积达到5 316.57 hm~2,具备发展富硒农业的条件;(2)耕地土壤镉背景值处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中含量偏低的水平,基本不会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3)土壤硒含量与镉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利用GWRK预测的土壤镉含量与检测值较为接近,精度明显高于RK的预测结果,可作为区域土壤镉含量评估的依据;(5)RK和GWRK模型的预测结果都存在值域向中值收缩的现象,是造成模拟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在中值附近预测的精度明显更高。GWRK模型可以用于在已知土壤硒含量的情况下镉含量的预测,根据不同区域耕地土壤硒含量和镉含量的差异,进行差别化的农业规划。  相似文献   

15.
广西鹿寨水稻及其种植土壤中硒含量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广西鹿寨水稻及其种植土壤硒含量的分布特征,为广西富硒有机稻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广西鹿寨具有代表性的28套水稻植株及其对应的根系土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水稻植株各部位的硒含量,并与其对应根系土中的硒含量进行对比,考查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富硒能力。【结果】28个水稻根系土样品的足硒率、富硒率及硒中毒率分别占样品总数的3.57%、92.86%和3.57%;28个水稻籽实样品中有26个样品达富硒标准值,富硒率达92.86%,剩余的2个样品硒含量低于标准值(占7.14%)。水稻植株不同部位及对应根系土硒含量的分布规律为:根系土>根须>茎叶>籽实;水稻籽实、茎叶、根须硒含量与对应根系土硒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随着根须、茎叶、籽实与对应根系土距离的增加,其相关性随之依次减弱。【结论】广西鹿寨水稻田土壤富硒率高,其平均值(1.002 mg/kg)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9 mg/kg),产出的水稻有92.86%达国家富硒水稻标准,具备生产天然富硒水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章丘大葱生产基地硒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对章丘地区大葱产地土壤中的硒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表层土壤及大葱中硒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植物中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的关系。研究表明,章丘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充足,适宜发展特色富硒大葱。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对广西富硒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其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品牌的数量多而散、企业品牌定位模糊,品牌意识弱、产业链单一,销售渠道单薄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发展对策,打造地区“金品”、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多元融资渠道等建议。从而促进广西富硒农产品品牌发展,以提升广西富硒农产品及其产业的竞争力。加快广西富硒农产品品牌战略有利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不仅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产品美誉和品质的保证。为推动广西富硒功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品牌战略计划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市土壤硒分布规律和富硒作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张家界市各乡镇位置对土壤中总硒含量进行普查(采样点不包括岩石露头、严重的工业污染和垃圾倾倒点),结合张家界市土壤背景值及采样点的经纬度,划分出张家界市富硒土壤分布图,发现其总硒含量平均值为0.38 mg/kg,富硒地区分布呈斑点状、零星状。其中,永定区和桑植县的大部分土壤中硒含量≥0.40 mg/kg,属于典型富硒区。不同土壤类型中硒含量差异显著,其中黑色石灰土高山草甸土石灰性黄壤肥熟旱耕人为土中性石质土钙质石质土水稻土。此外,发现富硒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基本达到富硒食品标准;土壤中总硒含量高的情况下植物中的硒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9.
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通过对消解试剂混配比、介质酸度以及硼氢化钾-氢 氧化钾浓度的试验,确定了最优检测条件;并分析了取自广东茶区的35 个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初步分析该省茶叶含 硒状况及开发富硒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院以混酸配比V(HNO3)颐V(HClO4)为4颐1、盐酸浓度为6.0 mol/L、硼氢化钾浓 度为15 g/L、氢氧化钾浓度2 g/L 为茶样硒含量测定最优条件;所采集的35 个茶样中都含有微量元素硒,其中有13 个茶样含硒量为0.039耀0.097 mg/kg,占37.14%;有20 个茶样含硒量为0.100耀0.197 mg/kg,占57.14%;有2 个茶样的 含硒量为0.229、0.320 mg/kg,接近或达到富硒茶标准。就茶类而言,乌龙茶的平均硒含量最高,绿茶次之,红茶最低, 这可能与品种及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20.
孙连伟  韩雪  付爱瑞  王芸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950-11951,11955
[目的]对以花生样品为代表的油脂类农产品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结果]采用高压罐消解一氢化物一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花生中硒进行消解、测定。[方法]建立花生高压罐消解的最佳分析条件,确定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参数设置和最佳氢化反应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0.2μg/L,线性范围为0~100ng/ml,相关系数r为0.9999,回收率为96.6%-100.0%。[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油脂类含量较高的花生等农产品中硒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