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带食蚜蝇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1990年,研究了上海地区黑食蚜蝇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室内条件下该蝇一年发生5代左右,以蛹和成虫越冬,在6月上旬至9月下旬,以蛹在土壤中越夏,气温在24℃时,完成一世代需28.83天,其中卵期1.77天,幼虫期5.24天,蛹期6.49天和成虫(产孵前期)15.33天,一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3℃,有效积温为449.05日度,一天中成虫数量高峰发生在上午10年,中午以后数量就下降,室外的成虫在飞行中交配,历时约1秒钟,田间雌蝇比例占47.6%,室内卵平均孵化率为42.51%,室内用25%蔗糖水饲育,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15.8天和12.5天,越冬期的成虫寿命可达长2个月左右,在整个幼虫发育期间,平均每头幼虫可吃萝卜蚜276.4或桃粉蚜328.4头。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区大灰食蚜蝇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1989年间,在上海地区根据室内饲育和田间观察的结果,大灰食蚜蝇一年发生5~7代,主要以蛹在土中越冬和越夏。世代历期长短随温度高低而异,当平均温度为24.23℃时(第4代),历期最短,仅为20.01天,而在14.99℃时(第6代),一世代可长达47.61天。一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16±0.47℃和302.6±11.07日度。不同世代的雌蝇平均产卵量在117~911粒之间,一头雌蝇最高产卵量为1176粒。未交配的雌蝇所产下的卵均不能孵化。20~21.94℃时,用25%蔗糖水饲育,雌,雄蝇寿命分别为32.2和23.45天。幼虫在其发育期间,平均可捕食菜蚜272.5~353.2头,最高可达384头。该蝇主要夭敌为 Diplazon laetatorius(F.)。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的过冷点分别为-6.27,-10.32,-14.20和-3.86℃。文末对该蝇的保护利用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葱蝇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葱蝇(Delia antiqua(Mesen)]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葱蝇在沈阳地区1年发生3代,并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越冬代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出现,5月上旬是羽化高峰期;第1代成虫于6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下旬是羽化高峰期;第2代成虫于7月中旬开始出现,羽化高峰期在8月上旬。越冬代雌成虫出现后6天开始产卵,11天达产卵高峰期;第1代雌成虫出现后4天开始产卵,7天达高峰期;第2代雌成虫出现后4天开始产卵,8天达高峰期。第1代卵的历期3.5天,幼虫历期13.7天,蛹历期14.0天;第2代印的历期3.0天,幼虫历期13.0天,蛹的历期13.5天。各代蛹均有不同程度的滞育现象。各代成虫的寿命分别为:越冬代17.9天,第1代20.8天,第2代25天。各代雌成虫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越冬代20.5粒,第1代17.3粒,第2代12.6粒。圆葱定植后除前期约20天不受葱蝇为害外,其余生长期都受到葱蝇的为害。第1、2代幼虫皆能使圆葱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的个体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拳试验是关于丽蚜小蜂的个体发育的初步研究。在温度平均23.2℃、光强6—7千勒克司、16小时光照、相对湿度70—80%的实验室条件下,描述了丽蚜小蜂由卵发育到成虫每天的形态和大小,并测得其卵期3.3±0.2天,幼虫期6.6±0.2天,预蛹期1.4±0.2天,蛹期5.3±0.4天;其黑蛹前幼虫期5.3±0.2天,黑蛹后幼虫期1.3±0.2天;丽蚜小蜂在黑蛹内羽化,停留1.6±0.2天后破壳而出;在温度平均为26.7℃下,丽蚜小蜂成虫寿命为23.5±1.3天,繁殖力128.9±6.9粒/雌、繁殖率5.5±0.2拉/雌/日。  相似文献   

5.
松埃尺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埃尺蛾是马尾松的一种新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幼虫5龄,卵期10~12天,幼虫期23~38天,越冬代蛹期136~180天,每雌可产卵328~527粒,成虫寿命3~8R,该虫多发生在避风、郁闭度高的中幼龄松林中.  相似文献   

6.
玉米黄尾球跳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尾球跳甲(SphaerodemaapicalyBaly)是万县市玉米的叶甲科新害虫,1年发生不完全2代,以成虫在草丛或石缝中越冬。第2年初夏,当气温达到20℃左右时,成虫迁入玉米田交尾产卵繁殖。第1代卵历期8.1天,幼虫历期20.1天,蛹历期10天;第2代卵历期7.4天,幼虫历期18.4天,蛹历期9天。成虫寿命较长,在有水及食物时,最长寿命可达10个月,在水和食物缺乏时可存活38天。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玉米叶肉而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7.
伯南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南夜蛾是黑荆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在福建华安一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散产于嫩枝叶上,4月下旬孵化,卵期5~9天,幼虫6龄,以取食嫩叶为主,历期27—42天,越冬蛹历期161—178天,每雌可产卵103—421粒,成虫寿命4—9天。结合冬季抚育,清除越冬蛹,可压低来年虫口发生基数。防治试验表明,用灯光诱杀成虫、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50%甲胺磷1000倍液、20%氰戊菊酯2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4000倍液喷洒幼虫,效果均很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细胸金针虫的饲养方法作了系统的报道.在蛹、成虫和卵的饲养中,成活率均高,方法简便且易于观察;虽然幼虫自相残食和饲养期间遭受微生物侵袭,死亡率偏高,但仍得出预期的饲养结果.经1981—1987年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得知,该虫有世代上的多态现象(Polymorphism),在武威、民勤一带3年1代,亦有2年或4—5年1代者.主要以幼虫越冬,幼虫期平均958.5天,蛹期平均15天,当代成虫寿命30—68天,少数越冬成虫270天左右,卵期平均14天.  相似文献   

9.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 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 d才交配.交尾后越冬代于4~9 d,第2代于3~7 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 d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一、葱地种蝇1、发生规律。1年发生3代,以蛹或幼虫越冬。第1代幼虫危害期在5月中旬,第2代幼虫危害期在6月中旬,第3代幼虫危害期在10月中旬。成虫中午最活跃,集中在葱、蒜地产卵。卵期一般6天,幼虫期一般17-20天,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越冬。2、防治建议(1)消灭越冬幼虫和蛹。栽培早葱的冬闲地块,秋末进行深翻,晒死部分越冬幼虫和蛹。另外冬季灌溉也可有效的杀死部分越冬的蛹。(2)施肥驱蝇。葱蝇具有腐食性,施入田间的各种粪肥和饼肥等农家肥料必须充分腐熟,以减少害虫聚集。多施入河泥、炕  相似文献   

11.
沙尘暴尘源形成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尘暴(sand—duststorm)系指强风把地表大量沙尘卷入到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是1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沙尘暴尘源物质的形成及分布是形成沙尘暴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本文在查阅分析了大量关于沙尘暴研究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沙尘暴尘源形成因素、尘源种类及分布等方面,对沙尘暴尘源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反映沙尘暴尘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