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杨梅的花粉直感效应。【方法】以‘东魁’‘荸荠种’为母本,选用黄岩、舟山的雄株作为花粉源进行人工授粉,并以自然授粉为对照,观察其对当年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且测定2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杨梅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结果】以‘荸荠种’为母本的授粉组合中,单果质量比对照低6.5%~18.6%,果实纵径比对照低4.62%~9.16%,亮度比对照低5.1%~16.4%,总糖含量比对照低14.17%~16.67%,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低6.73%~10.3%,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高17.1%~20.3%。以‘东魁’为母本授粉组合中,与自然授粉相比,果实质量、果实横纵经、可食率等方面差异不显著,色差比对照低8.1%~9.3%,‘东魁’×黄岩花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1.95%、3.06%、25.39%。杨梅人工授粉不同雌雄组合表现出花粉直感现象。SPS活性在5月19日和6月19日最高的分别是‘荸荠种’×舟山花粉和‘东魁’×舟山花粉。SS活性在5月19日和6月19日最高的分别是‘荸荠种’×黄岩花粉和‘东魁’×黄岩花粉。【结论】‘荸荠种’×舟山花粉、‘东魁’×黄岩花粉为最佳组合,‘荸荠种’和‘东魁’都与黄岩和舟山的杨梅花粉有亲和力。从容易取材及品质改良两方面综合考虑,黄岩和舟山的杨梅雄株在品质改良中有着一定的优势,舟山的杨梅花粉为‘荸荠种’授粉对品质的改良更好,黄岩的杨梅花粉为‘东魁’授粉对品质的改良更佳。  相似文献   

2.
以13年生东魁与荸荠种杨梅为材料,研究设施延迟栽培对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大小、单果质量、糖、酸、花色苷、总酚、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期,设施延迟栽培杨梅的果实大小、单果质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均要优于露地栽培,两者的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延迟栽培后期,设施栽培的杨梅除果实大小、单果质量外,其他品质相关指标含量均有所降低。综合比较,设施延迟栽培杨梅的果实品质比露地栽培好,东魁在花后90d左右采摘,荸荠种在花后85d左右采摘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丁岙梅’‘东魁’‘晚稻杨梅’和‘荸荠种’4个品种杨梅叶精油的成分与抗癌活性差异。【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种杨梅叶精油,采用GC-MS技术分析其组成成分,并以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MTT法)评价了4种杨梅叶精油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经GC-MS分析,‘丁岙梅’‘东魁’‘晚稻杨梅’和‘荸荠种’4种杨梅叶精油分别鉴定出34、33、41和33种成分,包括萜烯、萜醇和萜醚3大类主要成分和脂肪醛、烷酮和酚等微量成分。‘丁岙梅’‘东魁’‘晚稻杨梅’和‘荸荠种’4种杨梅叶精油中共有的成分为11种,特有成分分别为7、6、9和5种。β-石竹烯(12.85%~23.87%)、α-葎草烯(19.27%~24.255%)、橙花叔醇(1.15%~23.47%)、氧化香橙烯(3.82%~7.51%)、氧化石竹烯(2.93%~5.26%)和d-杜松烯(0.8%~5.2%)是杨梅叶精油中的主要成分,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根据MTT结果,‘丁岙梅’‘东魁’‘晚稻杨梅’和‘荸荠种’4种杨梅叶精油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均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作用24 h后A549细胞半数致死量IC50分别为127.24、127.14、118.03和123.62μg·m L-1,‘晚稻杨梅’叶精油的抗增殖活性略优于其他3种杨梅叶精油。【结论】‘丁岙梅’‘东魁’‘晚稻杨梅’和‘荸荠种’4种杨梅叶精油成分差异显著,对肺癌A546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较强,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的积累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东魁、荸荠种、水梅为试材,研究了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积累及其关系。根据杨梅果实大小的增加将果实发育大致分为3个阶段,呈双“S型”曲线动态变化:第1阶段(约盛花32d前)果实纵、横径增长最快;第2阶段(32-63d)果核发育硬化,果重增加明显;第3阶段(63d至成熟)果实进入快速增长高峰,果重迅速增加,光合产物在果实中迅速积累。杨梅果实中积累的糖主要是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仅占总糖的1/4,蔗糖含量在发育初期和中期都较低,盛花52d后开始快速积累直至果实成熟,东魁高于水梅、荸荠种;葡萄糖和果糖变化大致保持同步,第1阶段较高,第2阶段降到最低,第3阶段迅速积累达到最高,与蔗糖积累基本保持一致,成熟时东魁与水梅较荸荠种高且相近。杨梅果实中酸性转化酶(Ivr)与中性转化酶(Nvr)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幼果早期最高,中期降低后维持较低活性直至成熟。品种间pH值变幅相似,果实发育第1阶段最高,第2阶段降到最低,转色后上升。相关分析表明:果实发育动态与蔗糖、葡萄糖、果糖的积累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果实横径的增加与果实糖积累组分中蔗糖的变化2者间相关性最大(r=0.93255**)。  相似文献   

5.
贮藏环境湿度对采后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荸荠、东魁和炭梅3个品种杨梅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环境湿度对果实腐烂率、硬度、失重率、出汁率、糖和酸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0℃条件下,高湿(100%RH)处理果实的腐烂率最高;低湿[(71.0±1.85)%RH]处理导致失重率增加,出汁率减少,果实品质显著下降;中湿[(84.1±1.84)%RH]处理可明显减少腐烂发生,有效维持采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荸荠’和‘东魁’杨梅果实为研究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果糖激酶基因MrF RK2的全长c DNA序列。MrF RK2全长1 279 bp,ORF阅读框全长996 bp,3′端非编码区227bp,5′端非编码区56 bp,编码332个氨基酸残基。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Mr FRK2含有pfk B碳水化合物磷酸果糖激酶家族高度保守的1个ATP结合域和2个底物结合域;Mr FRK2与杨树Pt FRK2相似性最高,达到85%。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表达的结果表明,Mr FRK2在‘东魁’杨梅果实的发育早期大量表达,在成熟后期表达量下降,果实成熟初期Mr FPK2表达量‘东魁’显著高于‘荸荠’。果实成熟期间果糖含量‘东魁’显著高于‘荸荠’,与果实成熟期间Mr FPK2的表达量相反。这表明,MrF PK2在杨梅果实成熟期间果糖降解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物有机肥复壮杨梅树势及改良果实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年生荸荠种和东魁杨梅衰弱植株为试材,设置株施生物有机肥2.5、5、10kg等3个处理,研究生物有机肥对树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施肥处理均能促进杨梅生长量增加,与对照相比荸荠种夏梢增加4.84~19.80倍,秋梢增加28.25~37.80倍;东魁夏梢增加6.49~12.65倍,秋梢增加3.54~9.89倍;枝梢粗度也有不同程度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均有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荸荠种增加30.87%~55.60%,东魁增加3.38%~33.7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荸荠种与对照相比增加0.22~0.87个百分点,东魁增加0.34~1.42个百分点。说明生物有机肥对促进杨梅生长发育、增强树势,改善果实品质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在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荸荠种杨梅'、‘东魁杨梅'、‘丁岙梅'和‘晚稻杨梅'为杨梅四大良种。在浙江慈溪集中栽植这四种杨梅,对其果实发育和枝梢生长等特性进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优质大果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RAPD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乌紫杨梅是从浙江省象山县的自然实生资源中选出的一个优质、大果、早熟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果实正圆形,果面紫黑色,单果重为23.49g;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3.6mg/g、13.26%、0.50mg/g,显著高于东魁杨梅;总酸为0.92%,比东魁略低;成熟期为6月15-24日,比东魁杨梅早7~10d。RAPD分析显示,乌紫杨梅新品系母本树与乌紫杨梅嫁接后代(嫁接第1代、第2代、第3代、第4代)的相似性极高,为0.94-0.98;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也最小。而乌紫杨梅及嫁接后代与东魁、炭梅、水梅的之间相似性较低、遗传距离也相距较远。上述结果表明乌紫杨梅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杨梅品种、后代表现稳定的大果、优质杨梅新品系。  相似文献   

10.
避雨栽培对‘东魁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魁杨梅'为试材,在果实采收期采用避雨伞对杨梅进行避雨栽培,通过测定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果实的色差、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各糖成分积累差异,来探讨避雨伞栽培在杨梅果实采收期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经避雨伞栽培的果实单果重与对照差异并不明显,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各糖成分积累以及果实着色均优于对照果实。  相似文献   

11.
连续2年,以‘东魁’杨梅为试材,设4个处理(增施硫肥、硼肥、硫肥+硼肥,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土施硫、硼肥对‘东魁’杨梅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硫肥、硼肥、硫肥+硼肥3个处理均有利于‘东魁’杨梅生长、果实品质的改善,以硫肥+硼肥处理效果最佳。硫肥+硼肥处理可促迚‘东魁’杨梅春梢发育,春梢粗度显著增加,叶片颜色加深,呈深绿色,坐果率提高,达4.18%,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处理第2年提升果实品质效果更佳,硫肥+硼肥处理果实纵径、横径均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分别达13.3%、12.9%,分别较对照提高18.8%、31.6%,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固酸比、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提高。施肥第1年(2017年),各处理单株产量无明显差异,第2年(2018年)硫肥+硼肥处理的单株产量显著增加,达52.5kg,较对照提高23.2%;增施硫肥、硼肥处理次之,分别较对照增加7.5%、11.7%,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杨梅(Myrica rubraSieb.et Zucc.)系原产中国的一种传统特色果树,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的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区,尤以浙江的栽培面积最大、品种最多、效益最佳,堪称世界杨梅的科研、生产与技术推广中心[1-3]。2004年春,重庆市涪陵区开始从浙江引进试种东魁与荸荠种杨梅,几年引种结果表明涪陵适宜种植杨梅。至2011年底,全区已在李渡杨梅示范种植的基础上,发展东魁与荸荠种杨梅1333hm2,目前已有53.3hm2开始结果,效益显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品种杨梅干果整体风味特征的区分度。根据雷达响应结果显示,PA/2和T70/2传感器对炭梅、荸荠种、东魁和早荠等4个品种杨梅干果的响应无差异,P30/2传感器对早荠和荸荠种杨梅干果的响应强于其他5个传感器,而炭梅和东魁种杨梅干果的P30/1传感器的响应最强。经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4个品种杨梅干果香味成分存在差异,可通过电子鼻较好地区分。  相似文献   

14.
杨梅果实膨大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珍果。浙江省是我国最为集中的杨梅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对杨梅进行人工栽培的地区,品种资源和栽培经验丰富,拥有荸荠种、东魁、丁岙梅和晚稻杨梅等全国四大良种。面积产量一直在全国居主导地位。2006年全省杨梅面积达16.7万hm^2,总产量30万t,产值20亿元。杨梅成熟期主要集中在6月份,是初夏的时令水果,果实色艳味美,微酸味甜。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特别是果大、味鲜、色艳的品种,深受市场与消费者普遍喜爱。  相似文献   

15.
以20个枣品种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枣果实中的主要糖和有机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并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枣果实中主要的可溶性糖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属蔗糖积累型;总糖及各组分糖的含量在不同品种果实间存在显著差异,所测品种中‘新郑灰枣’总糖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不断积累,在果实发育前期主要是果糖、葡萄糖的积累,白熟期之后以蔗糖积累为主。枣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奎宁酸和琥珀酸,其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属苹果酸优势型;总酸及各组分酸的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彬县晋枣’总酸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总酸及苹果酸、奎宁酸和酒石酸含量不断增长,柠檬酸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间无显著差异,琥珀酸含量在白熟期低,且与脆熟期和完熟期差异极显著,而脆熟期和完熟期之间无显著差异。糖、酸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酸与苹果酸和奎宁酸,总糖与蔗糖,果糖与葡萄糖,苹果酸与总糖和蔗糖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与果糖和葡萄糖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总酸与果糖、酒石酸与熊果酸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浙江省慈溪市农业创新园区内8年生‘东魁杨梅’物候期及果实生长发育的观察,结果表明:‘东魁杨梅’的花期比荸荠种杨梅推迟2d,占花序的结实率高达75.4%,而占花序的坐果率仅为2.7%,平均单果重20.3g,最大单果重为39.5g,成熟期比荸荠种杨梅迟6d。  相似文献   

17.
在兰溪开展荸荠种和东魁杨梅设施促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荸荠种杨梅大棚设施栽培后成熟期提前13~18d,东魁杨梅提前10~15d;品质较露地栽培相当甚至更优;大棚设施栽培杨梅因能提前上市,售价高,效益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1998年我县从浙江引进东魁和荸荠杨梅主栽品种进行试种,通过几年的探讨摸索和精心管理,试种园获得成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杨梅面积已超过万亩,杨梅病害也逐年显现和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杨梅主栽品种荸荠种的品种退化严重。作者在宁波市江北区南联村荸荠种杨梅园选出了一株大果、优良的甬选56号单株。其单果重和果径分别达(14.25±1.56)g和(3.00±0.11)cm,均显著大于普通荸荠种[单果重和果径分别为(9.05±1.39)g和(2.55±0.09)cm];甬选56号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有机酸总量分别为(125.97±4.25)和(10.04±0.32)mg/mL,普通荸荠种分别是(106.90±3.29)和(8.44±0.19)mg/mL。经过4年对甬选56号和普通荸荠种杨梅主要生物学和果实品质特征的调查,结果表明甬选56号的大果型和果实品质等优良性状具有稳定性,结合AFLP分子鉴别结果,认为甬选56号是一个变异新株系。  相似文献   

20.
杨梅是中国的特产,全球98%以上的杨梅产自中国。中国杨梅分布在北纬20°~31°之间,浙江省杨梅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东魁杨梅、荸荠种杨梅、丁岙梅和晚稻梅是四大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杨梅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的60%以上。品种单一、销售季节高度集中、耐贮性差、加工转化难是当前制约我国杨梅产业发展的四大难题。协同科技创新、强化目标育种、实施生态栽培、优化贮藏保鲜、扩大加工增值是推动我国杨梅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