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杨梅的花粉直感效应。【方法】以‘东魁’‘荸荠种’为母本,选用黄岩、舟山的雄株作为花粉源进行人工授粉,并以自然授粉为对照,观察其对当年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且测定2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杨梅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结果】以‘荸荠种’为母本的授粉组合中,单果质量比对照低6.5%~18.6%,果实纵径比对照低4.62%~9.16%,亮度比对照低5.1%~16.4%,总糖含量比对照低14.17%~16.67%,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低6.73%~10.3%,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高17.1%~20.3%。以‘东魁’为母本授粉组合中,与自然授粉相比,果实质量、果实横纵经、可食率等方面差异不显著,色差比对照低8.1%~9.3%,‘东魁’×黄岩花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1.95%、3.06%、25.39%。杨梅人工授粉不同雌雄组合表现出花粉直感现象。SPS活性在5月19日和6月19日最高的分别是‘荸荠种’×舟山花粉和‘东魁’×舟山花粉。SS活性在5月19日和6月19日最高的分别是‘荸荠种’×黄岩花粉和‘东魁’×黄岩花粉。【结论】‘荸荠种’×舟山花粉、‘东魁’×黄岩花粉为最佳组合,‘荸荠种’和‘东魁’都与黄岩和舟山的杨梅花粉有亲和力。从容易取材及品质改良两方面综合考虑,黄岩和舟山的杨梅雄株在品质改良中有着一定的优势,舟山的杨梅花粉为‘荸荠种’授粉对品质的改良更好,黄岩的杨梅花粉为‘东魁’授粉对品质的改良更佳。  相似文献   

2.
‘荸荠种杨梅'、‘东魁杨梅'、‘丁岙梅'和‘晚稻杨梅'为杨梅四大良种。在浙江慈溪集中栽植这四种杨梅,对其果实发育和枝梢生长等特性进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梅优株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杨梅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杨梅优株的准确评价,为杨梅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7个杨梅优株和14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单果质量、蔗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黄酮、多酚和维生素C等23个性状为主要果实品质评价性状,通过对23个性状数据的无量纲化,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了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聚类分析将21个不同的杨梅材料聚为4个群体,且每个材料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6个主成分,积累方差贡献率达88.368%;第1主成分为主要营养成分因子,方差贡献率达30.663%;第2主成分为果实质量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0.130%;第3主成分为果实口感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6.469%;第4主成分为糖分因子,第5主成分为酸类因子,第6主成分各性状的载荷值不突出。建立了不同杨梅材料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F综=0.307F1+0.201F2+0.165F3+0.087F4+0.065F5+0.059F6,排名前7的材料有:‘晚稻杨梅’、2008LD、2008X4、‘东魁’、‘荸荠种’、ZX856和‘丁岙梅’,其中2008LD、2008X4和ZX856果实品质优良,可进一步确定为目标优株。【结论】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为实现杨梅优株的筛选和育种材料的确定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梅是中国的特产,全球98%以上的杨梅产自中国。中国杨梅分布在北纬20°~31°之间,浙江省杨梅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东魁杨梅、荸荠种杨梅、丁岙梅和晚稻梅是四大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杨梅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的60%以上。品种单一、销售季节高度集中、耐贮性差、加工转化难是当前制约我国杨梅产业发展的四大难题。协同科技创新、强化目标育种、实施生态栽培、优化贮藏保鲜、扩大加工增值是推动我国杨梅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GC-O和GC-MS结合鉴定杨梅叶精油中的关键香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方法提取杨梅叶精油,将其添加入卷烟中评价,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杨梅叶精油评价最好。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杨梅叶精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辩仪分析检测杨梅叶精油成分和主要香味物质,检测出84种物质,烯烃类物质46种,醇类物质16种,酮类物质8种,醛类物质5种,酯类物质4种,酸类物质1种,酚类物质1种,烷烃物质1种、酰类物质1种和肟类物质1种,其中β-石竹烯(40.16%)和α-葎草烯(28.02%)含量较高。检测出的46种香味成分中,分析表明,β-石竹烯、α-白菖考烯、氧化石竹烯和α-葎草烯是杨梅叶精油的关键特征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浙江省慈溪市农业创新园区内8年生‘东魁杨梅’物候期及果实生长发育的观察,结果表明:‘东魁杨梅’的花期比荸荠种杨梅推迟2d,占花序的结实率高达75.4%,而占花序的坐果率仅为2.7%,平均单果重20.3g,最大单果重为39.5g,成熟期比荸荠种杨梅迟6d。  相似文献   

7.
杨梅果实膨大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珍果。浙江省是我国最为集中的杨梅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对杨梅进行人工栽培的地区,品种资源和栽培经验丰富,拥有荸荠种、东魁、丁岙梅和晚稻杨梅等全国四大良种。面积产量一直在全国居主导地位。2006年全省杨梅面积达16.7万hm^2,总产量30万t,产值20亿元。杨梅成熟期主要集中在6月份,是初夏的时令水果,果实色艳味美,微酸味甜。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特别是果大、味鲜、色艳的品种,深受市场与消费者普遍喜爱。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宽皮柑橘果皮精油组分及含量的差异性,为宽皮柑橘亲缘关系鉴定提供更多依据。【方法】以相同生境下不同宽皮柑橘原种成熟果实果皮为材料,利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南丰蜜橘’(Citrus reticulata)、温州蜜柑(C.unshiu)、‘新生系3号椪柑’(C.reticulata)、‘莽山野柑’(C.mangshanensis)、蕉柑(C.tankan)和红橘(C.tangerina)果皮精油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和鉴定其挥发性成分,采用SPSS 19.0对不同物种果皮精油挥发性成分组成规律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宽皮柑橘果皮精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蕉柑最高(1.56%),‘新生系3号椪柑’最低(0.77%)。在6种宽皮柑橘原种果皮精油中共鉴定出5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烯烃类29种、醇类11种、醛类8种、酯类3种、酮类1种、醚类1种、酚类2种。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种柑橘品种可分为3类,第1类为温州蜜柑、蕉柑和‘南丰蜜橘’,属于柠檬烯型;第2类为‘新生系3号椪柑’和红橘,属于柠檬烯/γ-萜品烯型;第3类为‘莽山野柑’,为柠檬烯/β-月桂烯型。【结论】从6种宽皮柑橘原种果皮精油挥发性成分组成规律可知,温州蜜柑和‘南丰蜜橘’亲缘关系较近,蕉柑次之,3者聚为一类;‘新生系3号椪柑’和红橘作为古老栽培品种资源亲缘关系较近;‘莽山野柑’作为野生宽皮柑橘资源,单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杨梅一般为雌雄异株,风媒传粉。现有栽培品种都来源于优良雌株的无性系。为探索杨梅栽培品种间杂交育种的技术途径。【方法】以著名的杨梅品种‘荸荠’为母本,‘东魁’雌株上偶尔出现的雄花为父本,这2个品种在遗传和果实表型上差异较大,通过人工套袋授粉获得杂交实生苗。然后用8个在父母本上表现多态性的SSR标记进行杂种鉴定。【结果】成功获得杂交实生苗117株,经过SSR分子鉴定,其中83个同时拥有父母本来源的特征片段,为真杂种,其余34株的母本为‘荸荠’,父本混杂。根据共显性SSR标记在F1代中的分离类型,对8个标记同一位点上不同等位基因的分离比例进行χ2检验,发现6个SSR位点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2个出现偏分离现象。双亲和83个真正杂种后代的遗传聚类分析可分为2组:一组包含39个后代,与‘东魁’聚在一起;另一组包含44个后代,与‘荸荠’聚到一起。【结论】应用杨梅雌性栽培品种偶尔出现的雄花粉可以实现栽培品种间的杂交育种,SSR标记可以有效鉴别真杂种。获得的杂交群体可用于构建杨梅连锁图谱,对现代杨梅分子遗传学研究和杂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苹果新品种‘瑞雪’及其亲本‘粉红女士’和‘富士’以及代表性栽培品种‘嘎拉’‘乔纳金’‘金冠’‘王林’等7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果实成熟期香气物质成分的差异,探索苹果新品种‘瑞雪’的主要香气物质成分,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解析参试品种的香气成分。【结果】7个品种共检测出香气物质成分92种,其中:酯类53种、醛类12种、醇类6种、酮类4种、烯烃类9种以及其他类8种;参试品种共有的香气物质成分有:乙酸丁酯、丁酸丁酯、乙酸己酯、2-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2-甲基丁酸己酯、己酸己酯、己醛、2-己烯醛、1,3-2甲基苯、ɑ-法尼烯等共10种;不同品种特征香气成分个数分别为‘:瑞雪’(10种)、‘金冠’(10种)、‘粉红女士’(9种)、‘嘎拉’(9种)、‘王林’(8种)、‘乔纳金’(7种)、‘富士’(6种);根据7个苹果品种中香气物质相对含量为数据源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嘎拉’和‘粉红女士’,第二类为‘富士’、‘王林’和‘金冠’,第三类为‘瑞雪’和‘乔纳金’;不同苹果品种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苹果香气成分可以作为苹果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之一。【结论】相较于其他品种‘,瑞雪’苹果中特征香气成分种类较多,香气物质成分中的2-甲基-丁酸己酯(15.24%)、2-己烯醛(17.65%)和ɑ-法尼烯(27.88%)相对含量较高,而2-甲基-1-丁基乙酸酯和乙酸己酯相对含量较低,这些香气物质成分可能是形成‘瑞雪’苹果独特风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探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品种杨梅干果整体风味特征的区分度。根据雷达响应结果显示,PA/2和T70/2传感器对炭梅、荸荠种、东魁和早荠等4个品种杨梅干果的响应无差异,P30/2传感器对早荠和荸荠种杨梅干果的响应强于其他5个传感器,而炭梅和东魁种杨梅干果的P30/1传感器的响应最强。经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4个品种杨梅干果香味成分存在差异,可通过电子鼻较好地区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红橘(citrus reticulate)精油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产卵行为的影响。【方法】用浸泡法测试不同浓度红橘精油处理后杧果上的橘小实蝇产卵量,并对红橘精油进行GC-MS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红橘精油处理的杧果上的橘小实蝇着卵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红橘精油浓度的提高其产卵量升高。红橘精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松油烯,月桂烯,α-蒎烯,4-异丙基甲苯,芳樟醇等。【结论】初步确定,红橘精油对橘小实蝇产卵具有显著的引诱活性;这些主要成分可能是红橘精油引诱橘小实蝇产卵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 柏斌)云南省最早引人杨梅种植的是石屏县.早在1985年该县就从浙江台州、宁波等地引进东魁、荸荠种、丁岙梅等杨梅品种进行试种,1991年挂果,表现出果大、色泽艳丽、酸甜适中等优良特性。1993年通过省、州有关专家鉴定得到“品质佳、口感好、果肉多、核小、色泽艳丽、酸甜适中”的好评。同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杨梅种植户5000余户,  相似文献   

14.
优质晚熟杨梅新品种‘晚荠蜜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荠蜜梅’是从‘荸荠种’中选出的优质晚熟杨梅新品种, 成熟期比‘荸荠种’延迟5 d 以上, 鲜食加工兼用, 抗逆性强, 性状稳定, 品质优良, 平均单果质量12.5 g 以上,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3.7%。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修水化红’甜橙皮外观特征、总黄酮与橙皮苷含量、抗氧化能力、挥发性风味成分为指标,考察‘修水化红’皮适宜的干燥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修水化红’皮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修水化红’皮橙皮苷含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GC-MS)测定‘修水化红’皮挥发性风味物质,综合评价热风干燥(HAD)、真空冷冻干燥(VFD)、真空干燥(VD)、微波干燥(MD)4种干燥方式对‘修水化红’皮品质的影响。【结果】VFD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修水化红’原始的色泽和形状,总黄酮、橙皮苷等成分含量最高,清除·OH自由基能力最强,而MD‘修水化红’皮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及还原力最强。4种干燥‘修水化红’皮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HAD‘修水化红’皮11种,VFD‘修水化红’皮9种,VD‘修水化红’皮12种,MD‘修水化红’皮29种。D-柠檬烯是‘修水化红’皮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4种干燥方法的‘修水化红’皮D-柠檬烯相对含量依次为HAD(86.618%)>VFD(82.715%)>VD(79.022%)>MD(57.663%),且MD能够促进‘修水化红’皮风味物质的释放,特别是橙花醇、香叶醇、1-石竹烯等倍单萜类化合物。【结论】需求黄酮类物质含量高的高端产品考虑VFD,生产香料用产品考虑MD,一般工业化生产建议选择HAD。  相似文献   

16.
3个甜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HS-SPEM/GC-MS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不同香味类型甜瓜品种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方法】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检测到网纹甜瓜‘C51’、‘C52’以及薄皮甜瓜‘白玉满堂’3个甜瓜品种香气成分种类分别为92种、58种、54种,以酯类为主。其中三者共有香气成分10种,为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1-丁醇酯、乙酸己酯、(Z)-乙酸-3-己烯-1-醇酯、2,3-丁二醇二乙酸酯、乙酸辛酯、乙酸苯甲酯、苯基乙醇、(E)-6,10-二甲基-5,9-十一烷二烯-2-酮、十三烷,其中以乙酸苯甲酯含量最高。厚皮甜瓜‘C51’、‘C52’共有成分为8种,分别为丙酸-2-甲基丙酯、丁酸-2-甲基丙酯、乙酸庚酯、(Z)-乙酸-3辛烯-1-醇酯、丙酸-2-戊醇、2,4-壬二烯-1-醇、(E,Z)-2,6-壬二烯醛、(Z,Z)-3,5-辛二烯。氯乙酸-2-苯乙酯、丙酸-2-甲-3-苯乙酯为‘C51’果实所特有,含量分别高达16.58%和2.09%。(Z)-3-壬烯-1-醇、(E,Z)-3,6-壬二烯-1-醇、(E)-6-壬烯醛是‘C52’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含量分别为2.57%、3.14%、4.29%。薄皮甜瓜‘白玉满堂’含硫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远高于2个供试厚皮甜瓜品种,并且甲基硫代醋酸乙酯、2-甲基硫代乙酸甲酯、3-甲硫基丙酸乙酯、甲基硫丙杂环、烯丙基甲硫醚为其所独有,占其香气总含量的9.02%,其中烯丙基甲基硫醚、甲基硫丙杂环在甜瓜果实中未见报道,推测含硫化合物可能是薄皮甜瓜的特征香气成分之一。【结论】呼吸跃变型甜瓜香气成分种类最为丰富。不同类型甜瓜果实特征香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4个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母本‘瑰宝’和父本‘无核白鸡心’杂交选育出的无核葡萄新品种‘早康宝’、‘无核翠宝’、‘无核丽红宝’和‘晶红宝’果实的芳香化合物组分,为了解其品质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这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成熟果实芳香物质差异。【结果】6个葡萄品种果实的芳香物质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醛类物质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中主要的芳香物质,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2-己烯醛,在35.88%~50.04%,‘早康宝’中含量最低,‘丽红宝’最高;其次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己醛,相对含量在16.91%~30.41%,‘瑰宝’最低。‘瑰宝’、‘无核白鸡心’及其具有香味的杂交后代‘早康宝’和‘无核翠宝’中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萜烯醇(11.21%~25.39%),特别是里那醇,其中‘瑰宝’含量最高为25.20%,‘无核白鸡心’含量最低(0.18%),而‘丽红宝’和‘晶红宝’中含量甚微或无;其次是香叶醇,‘早康宝’中最高14.58%,‘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分别占8.20%、4.42%。【结论】里那醇+香叶醇+橙花醇+香茅醇之和对4个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瑰宝’、‘无核白鸡心’、‘早康宝’和‘无核翠宝’)果实玫瑰香气贡献最大。C6化合物中的2-己烯醛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芳香物质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京白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旨在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香气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北京市门头沟4个‘京白梨’产区的果实在自然冷凉贮藏和冷库贮藏自然后熟的果实香气成分变化。【结果】‘京白梨’果实自然冷凉贮藏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可检测到29种香气成分,包括醛类、酯类、醇类、烷类、萜类以及其他类物质。果实冷藏130 d出库后自然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共检测到26种香气成分,以醛类占主要成分,其次是酯类和醇类。不同贮藏方式下在‘京白梨’果实中可检测到11种相对含量1%的香气成分,包括己醛、(E)-2-己烯醛、丁酸甲酯、己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己酸乙酯、1-己醇、1-辛醇和α-法尼烯,其中己醛和(E)-2-己烯醛对香气的贡献值最大。果实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己醛、(E)-2-己烯醛、己酸甲酯、乙酸甲酯、丁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和1-辛醇均对香气的贡献值大。与自然冷凉贮藏相比,冷藏后果实的香气成分种类减少,己醛相对含量降低,(E)-2-己烯醛、1-己醇和α-法尼烯相对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京白梨’果实的香气成分以醛类物质为主,低温贮藏改变了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果实的己醛和(E)-2-己烯醛等主要香气成分可以作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选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早熟杨梅新品种‘早炭梅880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炭梅8801号’是从‘荸荠种’中选出的杨梅新品种。该品种6月10日果实开始成熟, 比荸荠种提早10~15 d, 果实比荸荠种早熟株系大17.86%, 树冠覆盖面积产量3.5 kg/m2 , 可在生态环境较恶劣的低丘红壤区域作为多功能品种栽培。果实鲜食加工兼用, 适应性强, 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效氯氟氰菊酯在杨梅果实上使用后的残留降解情况,2014—2015年连续2年,分别以‘东魁’‘临海早大梅’杨梅为试材,在杨梅春梢(幼果)生长期树冠喷施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 000倍液,分析其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东魁’‘临海早大梅’果实中半衰期分别为6.5、8.2 d,前期降解较快,后期降解慢;喷药后20 d果实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81、0.100 mg/kg,达到我国浆果和其他小粒水果中最大残留量标准;至采收期,即喷药34 d后,果实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分别为0.034、0.068 mg/kg,远低于国标0.2 mg/kg的限量标准。建议5%高效氯氟氰菊酯在杨梅生产中施用浓度不超过1 000倍液,喷施1次,推荐安全间隔期不少于20 d,出口杨梅在挂果期不要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