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绵羊瓣胃两侧的动脈血管绵羊瓣胃两侧血管均来自瓣皱动脈分支。瓣胃左侧血管直接来自瓣皱动脈一三四分支和瓣皱动脈主干,其中以三四分支的血管分布范围最广;瓣胃左侧的血管多与胃肌表层纤维呈平行方向。瓣胃右侧血管直接来自瓣皱动脈一二分支和瓣皱动脈主干,后者在瓣胃右侧血管中占主要地位;但在瓣胃右侧中仅有少数血管与胃肌表层纤维呈平行方向。 (二)绵羊瓣胃的两侧神经绵羊瓣胃的交感神经均来自两侧腹腔神经节;一部分交感纤维沿瓣皱动脈分支以散射形式进入瓣胃,另一部分交感纤维,以呈束的形式单独或混入迷走神经內向瓣胃两侧分布。进入瓣胃的付交感神经,有迷走背干和腹干的纤维;瓣胃左侧的付交感神经来自迷走背干分支;瓣胃右侧的付交感神经,主要来自迷走腹干分支,仅有少数纤维来自迷走背干的分支.  相似文献   

2.
对12只山羊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解剖观察,其结果见迷走背侧干和腹侧干分支除进入腹腔神经丛和肝神经丛外,尚有分支进入贲门、幽门、胰腺、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和小网膜。背侧干和腹侧干间存在着广泛的交通支。  相似文献   

3.
将加有红色颜料的乳胶注入狗的脊髓动脉,肉眼观察脊髓外部动脉的分布。结果表明:脊髓外部动脉包括伸延于脊髓腹正中裂内的脊髓腹侧动脉和沿脊髓背外侧沟分布的两条脊髓背外侧动脉。自上述脊髓动脉发出分支分布于脊髓表面,即脊髓周缘支。周缘支互相吻合,形成脊髓表面的动脉网。动脉网的分支穿入脊髓内部,供应深部结构。脊髓背外侧动脉也直接发出穿支,深入脊髓。脊髓腹侧动脉向腹正中裂中发出沟动脉,沟动脉分支再穿入脊髓内部。脊髓背外侧动脉和脊髓腹侧动脉由来自枕动脉、椎动脉、颈深动脉、胸背动脉、肋间动脉、腰动脉和荐外侧动脉的脊髓支一根动脉分支构成。构成类型有多种形式。本文还将狗脊髓动脉的分布特征与人类脊髓动脉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腹腔动脉多分为两支,肝总动脉和胃左动脉脾动脉干。肝总动脉分出肝固有动脉,后者分三支或两支进入肝的各叶和胆囊。胃十二指肠动脉发自肝总动脉,它向胰右叶发出的分支称为胰十二指肠前动脉,离开胰脏延续为胃网膜右动脉。胃右动脉起始部的变化较大。脾动脉分出脾支,胰支,胃支和胃网膜左动脉。胃左动脉分为背,腹两支,背支分出食管支。  相似文献   

5.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发现肝片形吸虫头部咽的两侧各有一强的5-羟色胺(5-HT)荧光集落(脑神经节),由其发出的神经干分布于虫体的背腹及两侧,神经干继续发出细小分支直至皮肌层和吸盘等。生殖(睾丸,子宫,卵模和卵黄腺纵隔等)和消化系统(咽和肠管壁等)亦有5-HT免疫反应分布。揭示肝片形吸虫体内不仅存在5-HT,而且存在色胺能神经系统,证明了5-HT为肝片形吸虫的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解剖了北京鸭头15例,两侧共30面。观察了舌骨的构造,舌骨的肌肉分布和分布至舌的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的分支。北京鸭的舌骨中,舌内骨分为二部;后部为骨质。前部为软骨。二部间可活动,使前部向背侧运动则舌成杓状。舌部的肌肉有角舌骨肌,领舌骨肌,舌骨领肌均为长肌,舌骨横肌,舌骨舌肌,喉基鳃骨肌和基鳃骨舌骨肌为短肌以适应舌各段的运动。舌咽神经以2—3个根发自延髓侧面。根集中至舌咽神经管出颅腔。该管长0.45厘米,比迷走神经管稍长,也稍粗。神经出颅腔后位于交感神经颈前神经节的前方。在神经干上有大的岩神经节。并自干向后有与迷走神经的交通支。神经干在下颌骨腹侧缘附近分为前后二支。前支即舌支,穿经舌骨领肌与领舌骨肌间向前沿舌骨的外侧缘,到达舌背的粘膜。后支较细分为食管支和咽支。舌下神经以一系列的根丝出于延髓后部的腹侧面。根丝集成二组,合成二干,分别穿出舌下神经孔。出颅腔后二干平行,在头大腹侧直肌的背侧与头最长肌之问。二干合并后绕至头大腹侧直肌止端腱的外侧。有分支与迷走神经和第一颈神经交通。神经干经角舌骨肌和舌骨领肌的内侧分为前后二支。前支沿角舌骨肌的内侧向前伸延,分出角舌骨肌支再向前到达舌骨的腹外侧分支入舌骨舌肌等小肌。后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支成年大熊猫的肝门静脉系的解剖学观察,对前人的文献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更正。肝门静脉系包括三个部分:肝门静脉干;肝门静脉的属支;肝门静脉的分支。肝门静脉的属支包括:脾静脉,肠系膜前静脉,肠系膜后静脉,胰十二指肠前静脉,胃网膜右静脉,胃右静脉。其分支是:分出右支到肝右外叶及尾状突;左支到肝左内叶,左外叶,右内叶,方叶及乳状突。  相似文献   

8.
本病分为左方变位和扭转(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指皱胃从瓣胃的后面,由右侧经过腹底移入左侧肋部,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本病呈慢性经过,多发生在分娩前后。皱胃扭转是指皱胃,仍处于腹底正中线偏右的位置,但改变了前后的方向,造成向后方扭转《顺时针扭转》或向前方扭转(逆时针扭转)。其特征是皱胃转到瓣胃的后上方,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臌胀、疼痛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瓣胃阻塞是奶牛常见的危重病,对病程处于中、后期的患牛采用常规对症用药,其疗效甚微。采取瘤胃切开,在瘤胃内通过网瓣初向瓣胃内插管注水冲洗,软化阻塞的前部,从瘤胃内刺针向瓣胃注入药液于阻塞的后部,隔瘤胃壁按压瓣胃,待软化通畅后,缝合瘤胃和关腹,其疗效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交感神经水貂有较发达的交感神经节。脊椎两侧的椎旁神经节数目较多。如:颈前神经节1对;颈中神经节1对;椎神经节1对;胸神经节12对(包括星形神经节);腰神经节5对;荐神经节3对;尾神经节4对。椎前神经节,如:腹腔神经节1对;肾上腺种经节1对;肾动脉神经节1对;生殖腺神经节1对;肠系膜前和肠系膜后神经节各1个。全身共有交感神经节64个。椎旁神经节的节后纤维,有一部分伴随相应的动脉分支,向周身分布;也有部分纤维直接分布到内脏器官。来自星形神经节的部分节后纤维,形成独立神经支进入心肺。通过胸、腰椎旁神经节的部分节前纤维,直达椎前神经节;而发自椎前节的节后纤维,向相应的内脏器官分布。 (二)、付交感神经水貂的迷走付交感神经,从颈到腹分布最广。两侧迷走入胸腔后,分出11—13支心肺神经。其中有交感付交感混合支,也有单独的付交感支。当迷走进入腹腔后,形成食道腹干和背干神经丛。两神经干各在胃贲门背侧和腹侧,分出6—7个分支,分别进入腹腔各内脏器官。迷走食道背干神经有一主支,通过腹腔神经节,向大小肠和肾脏等相应器官分布。荐付交感神经,从1—2节荐椎发出的纤维,每侧均形成两条盆神经,伴随交感神经纤维,向盆腔内外器官分布。  相似文献   

11.
放牧条件下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44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哺乳公羔,分别于0、3、7、14、21、28、42与56日龄剖杀采样,分别取瘤胃背囊、瘤胃腹囊、网胃底、瓣胃和皱胃的不同部位,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制作石腊切片,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与测量,研究放牧条件下羔羊胃组织学的变化.结果表明:羔羊瘤胃腹囊的乳头发育速度较背囊快,虽其乳头黏膜开始角化的时间与背囊相同(均为14日龄),但其角化速度度略快于后者;网胃壁锥状乳头量值亦随日龄而增大,其黏膜层和瓣胃大瓣叶黏膜上皮出现角化的时间相同(7日龄),均早于瘤胃壁;皱胃壁的组织形态没有随年龄的增长而显现有规律的变化.据此认为,在放牧条件下,随日龄增长、饲粮结构改变,哺乳羔羊瘤胃、网胃与瓣胃壁组织形态会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皱胃(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扭转(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指皱胃从瓣胃的后面,由右侧经过腹底移入左侧肋部,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本病呈慢性经过,多发生在分娩前后。  相似文献   

13.
牛的胃包括有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四个胃。所谓的皱胃也称第四胃(真胃)。病牛在出现前胃弛缓共同症状的同时,并排糊状或黑色稀软粪便,除了认真检查前胃外,更要注意检查皱胃有无变化,是否有皱胃疾病。如果右季肋部腹壁突出,腹壁触诊有波动感,听诊呈现有叩击钢管清朗铿锵音,而直肠检查摸到皱胃壁硬固,感到坚实膨满指压无痕,皱胃内容物pH值1~4,可能是皱胃阻塞或称皱胃积实;如果在出现上述症状变化的同时,突然出现腹痛,心悸增数,全身症状急剧增重时,皱胃向后方偏转,  相似文献   

14.
皱胃(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扭转(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指皱骨从瓣胃的后面,曲右侧经过腹底移入左侧肋部,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本病呈慢性经过,多发生在分娩前后。  相似文献   

15.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原麝的胃肠形态位置与羊的相似。麝胃属复胃,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原麝瘤胃的后腹盲囊明显大于后背盲囊,瘤胃柱仅前柱较发达;网胃小房的皱褶低如线状,房底缺次级皱褶;瓣胃页有24片,不分级;皱胃含有腺体。皱胃旋褶有17片。原麝肠的特点是在回肠乳头的腹侧有一憩室,内有由集合淋巴小结形成的Peyer氏斑(板);结肠近袢卷曲成圆盘状。  相似文献   

16.
奶牛皱胃右方变位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皱胃变位是指奶牛皱胃的自然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左方变位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又叫皱胃扩张或皱胃扭转。皱胃扩张以食欲不振、沉郁、脱水以及皱胃内大量积气、积液、右腹膨胀为特征。皱胃扭转可进  相似文献   

17.
草鹅的副交感神经,除头面部动眼和面神经副交感纤维外,颈部迷走、舌咽神经广泛支配着气管和食道。舌咽神经节有专一连接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的窦神经。迷走结状神经节有连接后颈动脉体的专一功能性神经。右侧迷走心肺神经有与主动脉弓相连的减压纤维。舌咽神经的下行支,除支配气管食道的纤维外,其末端纤维还分布到甲状腺以及食道膨大部。支配胸部心脏和肺的副交感纤维,均来自两侧迷走干,有从结状节后端发出的心脏神经长支,也有从相应部位迷走干发出的心肺神经短支,分别入心脏和肺。腹部两侧迷走主干,在食道末端形成了食道腹干,其分支经腺胃腹面向腹部有关内脏分布。右侧迷走干在返神经基部发出一独立的神经向后延伸,在食道末端形成食道背干,其分支分布于腺胃和肌胃的背侧面。腰荐部副交感纤维,分别来自第七、八、九、十对腰荐脊神经腹支,形成两侧盆神经,向骨盆内有关脏器分布。新疆草鹅作为一种新型家禽,对其饲养,繁殖及生态生理特性,特别对提高其生产能力的调控效应方面应作深入研究。本文作者在研究其交感神经基础上,又对其副交感神经进行了系统的解剖和探讨,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8.
用大体解剖学方法,观察了不同饲养条件下,8只8~9月龄阿尔巴斯绒山羊前胃容积和粘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前胃(瘤胃、网胃、瓣胃)容积(除瓣胃外)表现为青草羊最大,其次为放牧羊,干草羊最小。瘤胃前庭黏膜面及肉柱上均有乳头,游标卡尺测定结果显示,瘤胃胃壁乳头的高度表现为干草羊最高,其次为青草羊,放牧羊最矮;网格数以青草羊最多,放牧羊和干草羊基本相似;瓣胃容积表现为放牧羊最大,其次为干草羊,青草羊最小;瓣胃的大、中、小瓣叶表现为放牧羊最高,其次为青草羊,干草羊最低,并发现其有最小瓣叶。在网瓣口处均有10排纵行的高而锐的乳头,每一排乳头延续形成一个大瓣叶。  相似文献   

19.
灰鹤胃的动脉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动脉灌注法对灰鹤胃的动脉分布进行了大体解剖学观察 ,结果表明 :分布于灰鹤胃的动脉均由腹腔动脉发出 ,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供应营养。肌胃由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和肌胃背侧动脉供应 ,肌胃背侧动脉为腺胃背侧动脉的延续支 ,肌胃腹侧动脉是胃左动脉的分支。  相似文献   

20.
1.分布于马类眼球的动脈有两条睫状前动脈,两条睫状后长动脈,一条睫状背侧动脈和一至三条睫状后短动脈。依其对眼球的关系位置命名为睫状背侧前动脈,睫状腹侧前动脈,睫状内侧后长动脈,睫状外侧后长动脈,睫状背侧动脈和睫状后短动脈。2.睫状背侧动脈和睫状背侧前动脉分别起源于眼外动脈;睫状腹侧前动脈、睫状外侧后长动脈、睫状内侧后长动脈和睫状后短动脈以一总干——眼球支——起源于眼外动脈。3.睫状腹侧前动脈和睫状背侧前动脈在眼球之腹侧和背侧靠近巩膜缘穿过巩膜时,各分为一内侧支及一外侧支在睫状体与巩膜之间向两侧伸延并分别与睫状内侧后长动脈及睫状外侧后长动脈之侧支吻合构成一动脈环围绕于睫状体之外。由此动脈环分出之侧支分布于睫状休及其附近之脈络膜。此动脈环依其所在之位置命名为睫状体动脈环。4.睫状体动脈环围绕于虹膜大动脈环之外周且与之成同心圆排列。睫状体动脈环血管之口径较虹膜大动脈环者为小。在此二动脈环之间有若干吻合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