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塑料大棚栽培对库拉索芦荟蒽醌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拉索芦荟为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塑料大棚栽培对库拉索芦荟主要有效成分蒽醌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棚内生长的芦荟成熟叶总蒽醌类物质和芦荟素含量减少,同时,其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出峰数量也显著减少.该试验还研究了增强UV-B辐射可对芦荟有效成分的影响,试验证明,增强UV-B辐射促进芦荟叶中总蒽醌类物质和芦荟素的积累,在处理10 d内以每天照射6 h,总蒽醌和芦荟素含量增加最多.  相似文献   

2.
UV胁迫下芦荟蒽醌类物质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逐渐破坏导致UV辐射增加,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该试验研究了芦荟蒽醌类物质对增强UV辐射条件下辣椒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探索预防UV辐射对植物伤害的新途径.结果表明:在增强UV辐射条件下,喷施芦荟蒽醌类物质的辣椒,其株高、干鲜比和叶绿素含量都有所增加;脯氨酸和丙二醛生理生化指标都略降低,辣椒的生长发育接近正常水平.由于芦荟蒽醌类物经紫外光激发能发出荧光,据此分析,芦荟蒽醌类物质能吸收并消耗一部分UV辐射能量,从而有效减少UV辐射对植物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以洋葱为材料,通过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和镜下测量等方法,探究盐浓度和DH值对洋葱细胞分裂和根、茅生长的影响,为选育耐盐碱的洋葱新品种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0.4%NaCl对洋葱根、茅的萌发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0.8%和1.0%NaCl胁迫对洋葱根、茅的生长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pH值的高低对洋葱根、芽萌发生长和根尖细胞分裂有一定影响,洋葱根、茅萌发和生长适合的pH值为7。  相似文献   

4.
光质对库拉索芦荟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植物化学法和HPLC技术研究了光质处理对库拉索芦荟中蒽醌类物质、多糖和可溶性蛋白等的活性成分影响.结果表明:3种(红光、蓝光和黄光)处理均能导致总蒽醌、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含量增加,黄光更利于总蒽醌、芦荟素和芦荟多糖的积累,蓝光利于芦荟大黄素的积累;3种光质处理均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铜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0.05、0.10、0.25、0.50、1.00g/L)的硫酸铜(Cu2 )溶液作为诱变剂,分别处理大蒜根尖6、18、24 h.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均能使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其中染毒18 h、Cu2 的浓度为0.10、0.25 g/L时,有丝分裂指数明显小于其他浓度;染毒24 h、Cu2 浓度为0.50、1.00 g/L时,有丝分裂指数明显小于其他浓度;而染毒24 h、Cu2 浓度为0.05 g/L时,有丝分裂指数抑制作用最小.同时还发现: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均能导致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且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铜对大蒜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镉离子诱导对洋葱根尖及表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洋葱根尖细胞和鳞茎内表皮细胞为试材,用不同浓度氯化镉溶液为诱导剂,研究Cd2+对洋葱根尖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Cd2+能诱发根尖细胞凋亡和染色体畸变,且凋亡现象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严重,有微核出现和细胞核逐渐解体等现象;洋葱表皮细胞随Cd2+浓度增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表皮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而且越来越严重,并且细胞核发生偏离,逐渐靠近细胞壁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陈立阳 《北方园艺》2010,(17):177-179
利用洋葱根尖微核试验,以不同浓度的除草剂分别进行单一胁迫处理,进行不同类型除草剂(乙草胺、氯嘧磺隆、氟磺胺草醚)对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能诱发一定的微核率,同时也可诱导产生较高频率的各种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8.
赵红艳 《北方园艺》2012,(6):188-191
芦荟隶属百合科芦荟属,原产于地中海、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干旱地区,为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片中含有蒽醌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化工产品及美容保健等行业,因此,芦荟属植物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栽培。然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引种栽培的芦荟只开花,却不形成果实和种子,因而,不利于芦荟的繁殖和育种。现对引种地芦荟不育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芦荟繁殖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翠英 《蔬菜》2010,(8):24-25
<正>葱蒜类蔬菜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常见的种类有韭菜、大蒜、香葱、洋葱、大葱等。就其生育式而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以洋葱为代表,它们在生育过程中先形成同化器官,然后形成产品器官,如大蒜、洋葱等;一类以韭菜为代表,它们的同化器官本身就是产品器官,如韭菜、韭葱、分葱  相似文献   

10.
以籽粒苋种子为试材,采用搭载第18颗返回式卫星和~(60)Co-γ射线2种方法诱变处理籽粒苋种子,研究了种子根尖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对籽粒苋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动无明显影响,γ射线辐照抑制了籽粒苋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并随着γ射线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经卫星搭载和γ射线辐照后,籽粒苋种子根尖细胞均出现了包括微核、桥、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粘连染色体等染色体畸变类型,单微核是主要畸变类型。第18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的辐射剂量相当于~(60)Co-γ射线辐照20~30Gy。  相似文献   

11.
以大蒜(Allium sativum)‘伊宁红皮’和抽薹型分蘖洋葱(Allium cepa var. aggregatum)‘M-4’为试验材料,通过间作,分析分蘖洋葱对大蒜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洋葱与大蒜间作,可以显著提高大蒜植株生长势,平均株高和假茎粗分别为96.3 cm和10.6 mm,比对照分别增高6.1 cm,增粗2.4 mm。间作的分蘖洋葱可促进大蒜的生殖发育,抽薹期比对照提前4 d,功能性大蒜小花数增多,减少气生鳞茎的数和大小,而且上调花分生组织属性基因gaLFY和AsFUL的转录水平。抽薹型分蘖洋葱与大蒜间作具有促进大蒜功能花发育的化感效应,有利于实现大蒜育性恢复。  相似文献   

12.
刘彬昕  王勇  陈典  韦贺远 《园艺学报》2014,41(5):907-914
 以春化后但尚未抽薹的洋葱品系‘1007’的叶片为试材,采用RT-PCR 结合RACE 的方法 克隆得到了洋葱成花素基因的cDNA 全长序列,将其命名为AcFT(GenBank 登录号为KF913629)。该基 因cDNA 全长791 bp,开放读码框为534 bp,推测其编码的蛋白由177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等电点为7.89, 分子量为19.8 kD。将AcFT 与大葱、鸢尾等植物的成花素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洋葱与 其他植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65%以上,其中洋葱与大葱的成花素氨基酸的同源性高达98.31%。实 时荧光定量RT-PCR 分析结果表明,洋葱AcFT 基因在抽薹前后的根、叶鞘、叶片、假茎和花序等不同部 位均有表达,尤以春化后抽薹前的叶片中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洋葱染色体核型的FISH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泓  O.Schrader  R.Ahne 《园艺学报》2003,30(4):463-464
 挑选洋葱(Allium cepa L.) (2n=2x=16,CC)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以洋葱卫星DNA序列(AC—SAT-DNA)为探针,DIG-1 1-dUTP为标记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观察其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并进行洋葱的核型分析。6号染色体为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在其长臂末端有一个卫星DNA序列的主要位点。其余每条染色体在其长、短臂的末端都各具有一个主要位点。差异表现在各染色体上卫星DNA序列的次要位点分布不同。根据洋葱8对染色体各自具有的独特的卫星DNA分布位点,可将洋葱8对染色体全部分开。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洋葱卫星DNA在染色体上分布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14.
从雄核发育和雌核发育途径介绍了诱导洋葱单倍体的方法,对影响雌核发育途径诱导单倍体频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和染色体加倍技术做了概述,并对洋葱单倍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分蘖葱头为试材,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法提取有机硫化合物,进行分蘖葱头有机硫化合物工艺优化试验,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提取物组分进行分离鉴定,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分蘖葱头功能组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温度55℃、料液比1∶8 g·mL-1、协同时间6 min、搅拌转速300 r·min-1、超声波功率500 W,该条件下有机硫化合物得率为0.2771%±0.0023%。该条件得到15种有机硫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是噻吩类39.0678%±0.0043%,其次是三硫化合物14.1570%±0.0071%和硫醚类7.3872%±0.0052%,其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有机硫化合物为2,4-二甲基噻吩、3,5-二乙基-1,2,4-三硫杂环戊烷、二烯丙基二硫醚。  相似文献   

16.
洋葱开花相关基因AcLFY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阳阳  陈典  王勇 《园艺学报》2013,40(2):283-291
 以洋葱(Allium cepa L.)品系‘1007’为试材,采用同源基因克隆及RACE-PCR 的方法, 获得植物开花调控关键基因LEAFY 的同源基因的cDNA 序列,命名为AcLFY,GenBank 登录号为 JX27596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1 个1 119 bp 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72 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 含有5′-N 端脯氨酸富集区,亮氨酸拉链结构和中央酸性区,具有LEAFY(FLO)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 同源分析表明,该氨基酸序列与水仙的同源性接近70%,与其他高等植物LEAFY 类蛋白的同源性均在 50%以上。进化树分析表明AcLFY 与单子叶植物的亲缘关系高于双子叶植物。荧光定量结果显示,AcLFY 在洋葱抽薹开花的整个过程中都有表达,在抽薹初期的花序分生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花器官中只有微 量表达,花器官形成后,主要在叶片中表达。  相似文献   

17.
以‘金乡白皮蒜’为试材,采用设施水培探讨了不同K+浓度对大蒜幼苗生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可显著增加大蒜幼苗生长量及根系活力;当营养液K+浓度为6.0mmol/L时,大蒜幼苗叶长、叶宽、假茎高、假茎粗、根长及根系活力最大,绿叶数及根系数最多,大蒜幼苗叶片、假茎、鳞茎及根系干、鲜重也最大,较不施钾处理干重分别增加133.91%、167.22%、146.31%和116.74%,鲜重分别提高168.34%2、43.18%、153.24%和128.78%。  相似文献   

18.
刘冰江  缪军  霍雨猛  杨妍妍  徐坤  吴雄 《园艺学报》2012,39(11):2265-2270
 以来自日本的3个中日照型洋葱(Allium cepa L.)杂交种的未开放花蕾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了2,4-D和6-BA浓度及配比对单倍体诱导培养的影响,以建立洋葱单倍体诱导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含有1.5 mg · L-1 2,4-D + 1.5 mg · L-1 6-BA和2.0 mg · L-1 2,4-D + 2.0 mg · L-1 6-BA的B5培养基适于洋葱单倍体的诱导,诱导率最高达到4.00%。共获得了43枚雌核发育胚,雌核发育胚转移至不含激素的B5基本培养基中即可发育成完整植株,再生植株驯化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仪鉴定有42株是单倍体。  相似文献   

19.
部分栽培葱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盖树鹏  谢震  王美  孟祥栋 《园艺学报》2001,28(6):560-561
  提取我国栽培的几种主要葱属植物的叶绿体DNA , 利用RAPD 技术进行遗传关系分析。从56 个10 bp 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 个多态性引物进行扩增分析, 14 个材料共扩增出270 条带, 其中246 条具多态性。UPGMA 聚类将供试葱属品种分成4 个组。葱属在进化上存在两个方向, 分别形成了管状叶和扁平叶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以茗葱种子为试材,对其种子萌发生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茗葱种子含水量达7.97%;四唑(TTC 0.1%)染色测种子的生活力为(80.8±2.3324)%;不同温度下茗葱种子发芽进程缓慢,20℃为发芽最适温度,发芽率达(84.00±6.00)%,与其它温度差异显著;光照与否对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