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生考前产生焦虑、紧张是一种正常现象,适度焦虑可以令人精神集中,不受外界干扰.但是,过度焦虑就不仅会影响听课和复习,还会妨碍考试时的发挥.要克服以上症状,不妨尝试以下小策略: 1.增加运动: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做一些有氧运动,这是缓解过度焦虑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运动能使人体内有益的神经递质分泌增多,这些神经递质能缓解过度焦虑,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道关口。在这段时间,考前的紧张气氛几乎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一部分考生因为心理素质好一点,能自觉地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动力;而另一些考生则因为受考前紧张焦虑心理的影响,有的紧张失眠,有的焦虑不安,有的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调整好心态是高考取胜的重要法宝。现汇集高考心理调节技巧,以期能帮助考生调整好考前心态。  相似文献   

3.
正又到了一年中最紧张忙碌的考试月,期末考、中考、高考等各种考试纷至沓来。孩子在临考前有压力是正常的,适度的压力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超过身心负担的压力,却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头痛、疲倦、焦虑、烦躁、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家长要懂得"察言观色",如果孩子有下列现象,要及时给予适度的心理"喊话",帮他克服压力。1.孩子担心功课读不完,家长如何开导要告诉孩子:功课是永远  相似文献   

4.
廖春梅 《新农村》2010,(6):42-42
<正>没有压力会使人懒散,适当的压力能够激励孩子努力向上。但压力太大则会使孩子因身心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考试焦虑和作弊,  相似文献   

5.
<正>1.过度担心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虑症了。2.睡眠问题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焦虑有关。许多焦虑患者睡前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就像大脑"堵车",甚至醒来后也难以平静。3.非理性的恐惧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4.肌肉紧张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  相似文献   

6.
还有个把月就要高考了,如何在这紧张的冲刺阶段和高压的考试期间给孩子搭配科学合理的膳食,充分满足其在特殊时期的营养需求,是众多考生家长关心的问题.现为考生家长提供几条参考建议. 主副食平衡:多吃粗粮可以减压 在高考期间,要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一日三餐很重要.主食不要过于精细,最好是以粗粮为主的米面混合食物,因为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帮助排便、减少胃肠疾病.因为长期的学习压力和疲劳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也就是"上火"、便秘.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学及运动学相关知识对体育选手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升选手赛前情绪稳定性使其达到最佳备战状态提出了针对性的训练对策。研究表明,适当的兴奋有助于提升体育舞蹈选手的竞赛成绩,而过度紧张、过分激动、盲目自信或消极淡漠的心理状态则会影响选手的比赛状态,赛前训练中应将意念训练与感知适应训练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一、让自已迅速平静下来 考生进入考场之后或多或少会有些紧张.如果能迅速将心态调整好,就可以顺利地进入答卷过程.否则将会影响考试结果.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2011,(7):40-40
人的情绪有两极性,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是指在某种具体行为中,由外因或内因影响而产生的不利于你继续完成工作或者正常的思考的情感。消极情绪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消极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容易导致疾病,减少寿命。因之,应调节和克服消极情绪,建立和保持积极情绪。那么,如何克服消极情绪呢?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很多人变成了"低头族",每天一有时间就不停地用手机看新闻、刷微信、查信息、打游戏等。一旦手机不在身边或网络出现故障,就感觉极不适应,浑身难受,变得焦虑不安、心情浮躁,甚至还会失眠、头痛。专家提醒,这些症状正是典型的"信息焦虑症"。容易产生"信息焦虑"的人群通常有以下三种:一是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与人交谈,但又很在意人际关系,所以总想上网看看他人动态。二是心理压力比较大,情绪紧张,将看手机当作排解压力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