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采集于草地中的1株马勃类真菌为研究对象,依据形态学特征鉴定为小马勃。对其进行组织分离并对菌丝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马勃生长所需的最适宜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两者的混合物,最佳氮源为黄豆粉与麦麸两者的混合物分别是葡萄糖和麦麸,最适碳氮比是40∶1,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5.5,光照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温度、碳源、氮源、碳氮比和pH值等条件下观测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的菌丝长势、菌落状况、色素产生和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硫磺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30:1,最适pH值为5.3.  相似文献   

3.
猴头菌营养生长最佳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4个猴头菌菌株的研究表明,猴头菌营养生长阶段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麦麸及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20∶1,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25~29℃。  相似文献   

4.
研究翅鳞伞(Pholiota squarrosa)和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两种鳞伞属真菌的菌丝培养特性。分别以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淀粉为碳源,以蛋白胨、酵母膏、牛肉膏和硝酸铵为氮源,并在10、15、20、25和300C五个不同的温度处理下培养;以及在pH5、6、7、8、9和10六个不同的pH处理下培养,观察测定翅鳞伞和多脂鳞伞的菌丝生长。翅鳞伞和多脂鳞伞的真菌菌丝在这些碳、氮源的条件下均可生长。翅鳞伞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多脂鳞伞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两种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最适pH均为5。在最适碳氮源、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pH的各种条件下,翅鳞伞的生长都要快于多脂鳞伞,翅鳞伞的pH耐受范围也比多脂鳞伞更广.  相似文献   

5.
白玉蕈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白玉蕈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碳源和氮源、碳氮比、温度、pH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白玉蕈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佳的碳氮比为10∶1;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菌丝生长的最适pH6~7。  相似文献   

6.
关艳丽  郭玲玲  韩冰  李莹 《食用菌》2022,(3):22-23+26
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鉴定采自锦州市义县头台乡的一株野生真菌;并初步研究该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野生真菌为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pH为6.5~7.0,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一株野生灵芝菌株(JXLZ-3)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菌丝培养温度、培养基pH、培养基碳源、培养基氮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15~30℃,灵芝JXLZ-3菌株菌丝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pH 4~11培养基中JXLZ-3菌株菌丝均能生长,最适pH为5;在以果糖或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JXLZ-3菌株菌丝长速较快、长势较好,培养基最适碳源为果糖;在以酵母粉、硝酸铵、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JXLZ-3菌株菌丝生长良好,培养基最适氮源为酵母粉。  相似文献   

8.
研究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蛛网病病原Cladobotryum mycophilum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5℃,pH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牛肉膏。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9℃。  相似文献   

9.
营养及环境因素对鲍氏针层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营养及环境因素对鲍氏针层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观测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温度、pH、光照、培养基含水量等7个方面对鲍氏针层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鲍氏针层孔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蛋白胨;碳氮比在15/1~20/1有益菌丝的生长;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pH值和培养基含水量分别为28~32℃、5.0~6.0和65%;一定的光照使菌丝颜色加深,但不会抑制菌丝的生长。结论:为鲍氏针层孔菌的高产优质低耗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的碳源、氮源、温度和pH值对宾王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宾王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为23℃,菌丝在pH值5~12均可生长,最适pH为8.  相似文献   

11.
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茯苓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8种碳源、6种氮源中,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0℃,最适温度为28℃;培养基的适宜初始pH为3~6,最适pH为3;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55%~60%,最适含水量为55%。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20,(4)
采取单因素、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灰拟鬼伞菌丝适宜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菌丝生长最适宜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酵母粉,最适pH为6~9,最适培养温度为28~34℃。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对灰拟鬼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依次为:氮源碳源温度pH。其中,蔗糖、酵母粉、pH 9、温度31℃是菌丝体培养最佳条件。综合试验结果,灰拟鬼伞的菌丝适宜培养条件: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酵母粉,pH 6~9,温度28~37℃。  相似文献   

13.
摘要实验观测了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温度、pH对粗皮针层孔菌菌丝的生长影响。结果显示粗皮针层孔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酵母膏;最适碳氮比是35:1;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和pH值分别为32℃、6.0。试验为粗皮针层孔菌的菌种生产、液体发酵、子实体人工驯化栽培工艺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梨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宏  常有宏  陈志谊 《果树学报》2006,23(2):247-251
对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PSA平板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以及菌落厚度有显著不同。病原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适宜生长相对湿度为50%~100%,最适生长相对湿度为98%~100%,孢子萌发必须具备相对湿度98%以上的高湿条件,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为4~12,最适生长pH值为7~8,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7~8,病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的pH值会发生改变。该病原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硫酸胺和氯化胺会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菌丝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菌丝进行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和通透气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铵;最适温度为22℃-30℃;最适pH为6.5~7.5;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6.
火龙果溃疡病和茎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火龙果溃疡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和茎腐病菌Fusicoccum sp.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溃疡病菌菌丝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生长温度32℃,最适pH值4~5,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菌丝对有机碳源葡萄糖和蔗糖利用效果最好,对有机氮源硝酸钾利用效果最好,喜好30~35℃、弱酸、富含有机营养基质的环境。茎腐病菌菌丝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生长温度28℃,最适pH值4~6,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对有机碳源蔗糖和有机氮源硝酸盐利用效果最好,喜好28~32℃、弱酸、光照充足、富含有机营养基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以兰科植物绶草菌根真菌为试材,通过分离、纯化、培养其菌根菌的方法,设置温度、光照、碳源、氮源和酸碱度等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对菌根真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培养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绶草菌根菌在5~30℃时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在各种光照处理下均能生长,但在黑暗条件下绶草菌根菌生长最好;偏酸性环境(pH 4.0~5.0)更有利于该菌根菌生长;对碳源的利用上,对果糖利用最好;对氮源的选择上,在硝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8.
草菇菌丝优化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不同营养因子与培养条件(pH值、温度)对草菇4个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无机盐为硫酸镁,植物生长素为萘乙酸,最适培养温度为30℃~35℃,最适pH值范围为7.0~11.0.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蔗糖20.0 g·L-1、蛋白胨5.0 g·L-1、硫酸镁1.5 g·L-1、萘乙酸5.0 mg·L-1、马铃薯200 g·L-1.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盐碱培养条件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选取了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威氏盘菌(Wilcoxina mikolae)、硬皮地星(Astraeus hygrometricus)、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  相似文献   

20.
对椰子灰斑病菌Pestalotiopsis pal marum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5~30℃该病原菌菌丝都可以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pH值4.0~11.0都能生长,生长最适pH值为5.0。在Richard培养基上,病原菌以海藻糖为碳源生长最好,以磷酸二氢铵为氮源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