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青贮技术将黄花棘豆青贮干燥后按10%比例添加到混合饲料中,制成青贮黄花棘豆颗粒饲料,测定其中常规营养成分,并进行饲喂试验,测定血清总蛋白。结果表明青贮黄花棘豆颗粒饲料中粗蛋白、粗纤维、钙含量高于正常颗粒饲料,粗脂肪、粗灰分、氯化钠含量低于正常颗粒饲料,两种饲料中总磷含量相同,两种颗粒饲料营养成分符合颗粒饲料标准要求;试验羊连续饲喂青贮黄花棘豆颗粒饲料90d后没有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且体重明显增加(P0.05或P0.01);试验羊血清总蛋白含量呈现增加趋势,在试验90d时明显比试验前增高(P0.01),但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颗粒饲料中添加青贮黄花棘豆后对试验羊体重和血清总蛋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6):39-42
试验对青海湟中黄花棘豆和甘肃天祝黄花棘豆盛花期常规营养成分、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苦马豆素含量,并进行显著性差异比较。结果表明:甘肃天祝黄花棘豆中水分为3.0%,粗蛋白为17.30%,粗脂肪为2.47%,粗纤维为239g/kg,灰分为10.4%,钙0.527%,磷0.23%,中性洗涤纤维为39.8%,酸性洗涤纤维为26.5%;青海湟中黄花棘豆中水分为3.3%,粗蛋白为14.30%,粗脂肪为1.60%,粗纤维为245g/kg,灰分为9.8%,钙0.552%,磷0.14%,中性洗涤纤维为40.3%,酸性洗涤纤维为28.1%。青海湟中黄花棘豆苦马豆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甘肃天祝黄花棘豆(P0.01)。甘肃天祝黄花棘豆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青海湟中黄花棘豆(P0.01)、粗脂肪、总磷含量显著高于青海湟中黄花棘豆(P0.05),甘肃天祝黄花棘豆粗蛋白含量超过上等青干苜蓿,青海湟中黄花棘豆粗蛋白含量接近中等青干苜蓿,是潜在的高蛋白质牧草资源。  相似文献   

3.
探究不同发酵时间对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青贮品质及苦马豆素含量的影响,进而为黄花棘豆作为优质牧草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选择含水量为75%的新鲜黄花棘豆,填充于青贮瓶中压实密封后置避光处室温保存,分别于青贮0、10、20、30……100 d取样,感观检查青贮效果,利用内标气相色谱法测定青贮前后苦马豆素含量,确定黄花棘豆最佳青贮发酵时间。结果表明,黄花棘豆青贮后基本保持黄绿色,质地变软易分离,手抓松散不粘手,并随着青贮发酵时间的延长,散发出酸香味越来越浓,青贮效果较好;苦马豆素质量浓度为0.375 mg/mL~6 mg/mL,苦马豆素质量浓度和me-Gal峰面积呈直线线性关系(R~2=0.999 98),加标回收率84.36%,RSD=0.77%,表明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可用于样品中苦马豆素含量测定;经测定不同青贮发酵时间黄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青贮100 d时苦马豆素含量比青贮前下降51.90%。结论,黄花棘豆青贮发酵100 d以上可作为高蛋白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青贮黄花棘豆颗粒饲料对试验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0%的青贮黄花棘豆,制成青贮黄花棘豆颗粒饲料,试验组羊饲喂青贮黄花棘豆颗粒饲料,对照组饲喂正常颗粒饲料,同时试验前及试验期间间隔30 d空腹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羊连续饲喂青贮黄花棘豆颗粒饲料90 d后没有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在试验的30 d开始显著升高(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没有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含量在试验的30 d明显降低(P0.01),说明青贮黄花棘豆颗粒饲料对试验羊肝脏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青贮技术将黄花棘豆进行青贮,并给4只试验羊每天按每千克体重10 g剂量投服青贮后的黄花棘豆,探索青贮后的黄花棘豆对试验羊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青贮后的黄花棘豆保持原有的绿色色泽,有清香味道,青贮效果较好;试验羊在60d连续投服青贮后的黄花棘豆,没有出现典型的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活性和血清尿素氮、肌酐等含量在试验期间与实验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或P<0.05),表明青贮后黄花棘豆对试验羊的肝脏、肾脏和肌肉具有一定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黄花棘豆中添加复合纤维素酶制剂进行青贮,并给4只试验羊每天按每千克体重10 g剂量投服添加酶制剂青贮后的黄花棘豆,探索添加酶制剂青贮后的黄花棘豆对试验羊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黄花棘豆添加酶制剂青贮后效果较好;试验羊在连续投服添加酶制剂青贮后的黄花棘豆60d没有出现典型的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肝、肾功能指标在试验期间与试验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或P<0.05),表明添加复合纤维素酶制剂青贮后黄花棘豆对试验羊的肝脏和肾脏具有一定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检测法对不同生长期(7、8、9和10月)黄花棘豆经过不同青贮方法青贮后对其苦马豆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贮前黄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0.035%、0.019%、0.043%和0.015%,而经过直接青贮、添加"棘防E号"青贮和添加酶制剂青贮后黄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均未达到监测量。说明通过不同的青贮方法青贮黄花棘豆后,均能将黄花棘豆中主要有毒成分苦马豆素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混合青贮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试验以贵州省常见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按70∶30比例混合青贮,测定青贮第0、14、21、28、42、72、84、100、114、128、142d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结果:从0~142d,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青贮饲料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下降12.00%(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也呈逐渐下降趋势,分别降低17.87%、17.70%(P<0.05);粗灰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上升29.31%(P<0.05)。结果表明:青贮过程中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蛋白质流失,但也降低了纤维素水平,增加了青贮饲料的可消化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3种不同青贮方法对黄花棘豆进行青贮,并每天按10 g/kg体重剂量给试验羊投服,观察黄花棘豆不同方法青贮后对试验羊的病理组织学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青贮黄花棘豆后取得较好效果;试验羊连续投服60 d没有出现中毒症状,仅在试验期间提耳应激时表现为轻度转圈运动;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羊的肝脏、肾脏、肺脏、小脑、脾脏和心肌等实质性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大脑损伤最为明显,其中黄花棘豆添加酶制剂和"棘防E号"青贮组对试验羊肝脏、肺脏和肾脏的损伤比直接青贮组严重。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对天祝地区5种常见棘豆属植物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此类植物资源提供理论科学依据。试验地设定在天祝地区安远镇乌鞘岭,于盛花期对分布于该地区的5种常见棘豆属植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模拟体外试验测定干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球花棘豆的总能、消化能、代谢能、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棘豆属植物(P0.05),且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种棘豆属植物(P0.05)。黑萼棘豆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且粗纤维含量最低(P0.05)。甘肃棘豆的无氮浸出物含量最高(P0.05)。宽苞棘豆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棘豆属植物(P0.05)。试验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综合14项指标对5种棘豆属植物的综合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按优劣排序为:球花棘豆甘肃棘豆黑萼棘豆黄花棘豆宽苞棘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不同刈割时间和高度对青贮玉米鲜物质量,干物质量,营养成分和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青贮玉米全株鲜物质量呈现增加趋势,粗脂肪含量,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不同刈割时间差异显著(P 0. 05),其中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的含量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其含量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粗蛋白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玉米秸秆中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且刈割高度在12 cm和22 cm时,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显著(P 0. 05)。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冬牧70黑麦草适宜收获时期和调制方式,为适时收获和调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冬牧70黑麦草分蘖期、抽穗期、结实期、成熟期等4个生长阶段主要营养成分,并通过体外产气和消化法测定抽穗期冬牧70黑麦草青干草和青贮的产气量和消化率。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草主要营养成分均具有显著的生长阶段差异,粗蛋白、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可溶物含量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含量则逐渐增加;抽穗期粗脂肪、钙、磷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分蘖期和成熟期(P0. 05)。青干草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青贮(P0. 05);青贮的干物质、中性洗涤可溶物消化率略高于青干草;青干草的半纤维素消化率略高于青贮;随着体外发酵时间的延长,青干草和青贮产气量逐渐增大,72小时时产气量达最高值,其中青干草体外产气量为20. 48 mL,青贮体外产气量为21. 88 mL;青贮发酵初期产气速度较快,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产气速度呈下降趋势。说明冬牧70黑麦生长早期营养价值较高,青贮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对花椰菜茎叶青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不同水分含量(50.0%、60.0%、70.0%、80.0%及88.3%)和时间(30、45及60 d)对花椰菜茎叶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水分含量和不同的发酵时间对青贮品质有明显影响。感官评定中,降低水分含量可改善青贮效果,发酵时间对青贮效果影响差异不大。p H随发酵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以60.0%水分组发酵60 d的数值最低。乳酸(LA)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以60.0%水分组发酵60 d的含量最高。青贮发酵后粗蛋白(CP)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以60.0%和70.0%水分组发酵60 d的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灰分(Ash)含量随青贮原料水分含量的降低和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综合分析,60.0%和70.0%水分含量组发酵60 d的花椰菜茎叶青贮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收获时期的玉米青贮前后的养分进行了测定,研究青贮对养分保存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籽粒灌浆和成熟度的提高,全株粗蛋白在青贮前后均有不同下降,但青贮后下降不明显;粗脂肪含量整体呈前高后低的趋势,但相同品种在同一天青贮后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青贮前,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表明青贮可有效保存玉米中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青贮玉米贮前品质调控,实现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全面提升,试验在已有青贮后品质调研的基础上开展贮前青贮玉米品质调研工作。试验采集天津市22个奶牛养殖场共55个批次的窖贮前的青贮玉米,进行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等营养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天津市青贮玉米窖贮前干物质含量21.06%~43.85%、粗蛋白含量6.14%~10.0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0.92%~30.4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4.38%~40.90%、淀粉含量18.74%~35.85%。根据国标青贮玉米品质分级,青贮玉米品质综合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占比58.18%,说明大部分牧场青贮玉米综合品质控制良好,但仍有部分奶牛养殖场在青贮玉米窖贮前品控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含水量及贮藏时间对苜蓿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第2茬苜蓿收获时容易遭受雨淋,无法调制干草,因此需寻求青贮方式调制和贮藏苜蓿。苜蓿有含糖量低和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属难于青贮的原料。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开展不同贮藏时间及含水量对苜蓿青贮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原料经干燥后,随着干物质(DM)含量的提高,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水溶性糖类(WSC)含量显著增加(P0.05)。苜蓿青贮最适含水量约为70.00%,苜蓿青贮贮藏300 d,其p H约为4.47,而CP、NDF和ADF含量分别为19.99%、40.95%和31.90%,青贮饲料质量较好,可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玉米秸秆与马铃薯淀粉渣混合青贮的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试验以玉米秸秆和马铃薯淀粉渣为原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以原料不同混合比例(CKB1、CKB2、CKB3)及添加菌剂后的不同混合比例(AB1、AB2、AB3)为处理,青贮30 d后对混合青贮的常规营养及发酵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原料配比和菌剂的交互作用对青贮pH值、乳酸、乙酸、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氨态氮/总氮数值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相同的原料混合比例条件下,添加菌剂均能够提高青贮的乳酸含量(P<0.05),降低pH值、乙酸含量及氨态氮/总氮数值(P<0.05);在相同处理下,随着玉米秸秆添加比例的上升,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呈下降趋势,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粗灰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不同原料配比对青贮干物质、粗灰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pH值、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具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比例为7∶3,添加菌剂后,青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取云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2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云南黄牛,采用尼龙袋法将蜡熟期全株玉米青贮、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甘蔗稍青贮、一年生黑麦草(抽穗期)、浓缩料分别投入牛瘤胃瘘管中,测定饲料中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在瘤胃内的降解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三种青贮饲料各种营养成分的降解率随之增加;青贮饲料中营养成分的降解率受饲料特性的影响较大,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不同,其在瘤胃中的降解率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黄花棘豆中毒绵羊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6只绵羊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天按体重10 g/kg饲喂黄花棘豆,同时3个试验组羊分别投服1丸、2丸、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照组不投服。结果表明:对照组绵羊在试验16~21 d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分别在试验33~48 d、62~66 d、50~72 d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所有试验羊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与试验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对血液常规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甘蔗副产物的饲料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不同处理方式对甘蔗副产物营养品质的影响,科学利用甘蔗副产物提供依据。试验以甘蔗梢为原料,分别添加EM菌剂+糖蜜、尿素、稻草、香蕉茎叶进行青贮30d后,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四组处理(EM菌剂蔗梢青贮组、尿素蔗梢青贮组、稻草蔗梢青贮组、香蕉茎叶蔗梢青贮组)均显著改善了蔗梢青贮品质。其中,EM菌液能有效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及磷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尿素能有效改善蔗梢青贮过程中氮素的不足,增加一定量的无机态氮素,平衡青贮过程中的碳氮比,有利于微生物发酵,从而提高了甘蔗青贮的粗蛋白,提高草食动物的消化利用率;利用甘蔗梢和稻草、香蕉茎叶分别青贮,可以有效提高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和钙、磷含量,有效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