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国农技推广》2005,(6):10-10
本刊讯2005年国家继续实施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进一步支持粮食主产区农民种植优质专用粮食品种,提高种粮效益。良种推广补贴项目重点安排在13个粮食主产省,兼顾非主产省的主产区域。今年安排优质专用小麦1亿亩,每亩补贴10元,共10亿元;专用玉米1000万亩,每亩补贴10元,共1亿元;高油  相似文献   

2.
良种补贴方案出台。近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2005年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2005年国家继续实施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进一步支持粮食主产区农民种植优质专用粮食品种。良种推广补贴项目重点。进一步安排在13个粮食主产区;兼顾非主产省的主产区域。今年安排优质专用小麦1亿亩,每亩补贴10元;专用玉米1000万亩,每亩补贴10元;高油大豆1000万亩,每亩补贴10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垦》2005,(6):5-6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资金37亿元,比上年增加近9亿元,增长近30%。中央财政安排的良种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水稻、小麦、大豆、玉米四大优良品种的推广。新增资金将全部用于小麦良种补贴。日前,中央财政已预拨水稻良种补贴资金21.6亿元,支持推广良种水稻1.61亿亩。今年小麦良种补贴要在示范工作中做到统一供种,确保良种化种植,依靠科技进步,实行标准化技术,搞好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水平,推进产销衔接,坚持市场化经营。  相似文献   

4.
今年小麦良种补贴资金规模由去年的1亿元增加到10亿元,实施范围由去年的6个省扩大到11个省,良种补贴政策力度加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了良种率。农业部预计今年冬小麦种子统供率达到54%,较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其中优质专用冬小麦播种面积达1160万公顷,占冬小麦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河南省继续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项目。6月8日,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今年中央下达河南省花生良种补贴资金9700万元,加上2010年结余资金885万元,共投入补贴资金1.0585亿元。补贴范围:在河南省花生主产区,从最大县开始选择25个县,集中连片安排项目。补贴标准: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共补贴资金7760万元;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共补贴资金2825万元。  相似文献   

6.
资讯     
《中国畜禽种业》2014,(11):156-159
辽宁:畜牧良种获国家3341万元补贴生猪补贴最多近日从辽宁省畜牧兽医局获悉,今年国家安排辽宁省畜牧良种补贴资金共3341万元(大连市除外),生猪、奶牛、肉牛和羊4个品种分别补贴2420万元、621万元、180万元和120万元。畜牧良种补贴旨在加快家畜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良种化水平。辽宁省从2006年开始承担国家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目前已累计获得补贴资金2.1亿元,补贴652.25万头(只)畜牧良种。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不久前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良种补贴资金将达到120.7亿元,比预算安排多增加50亿元.今年还将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对4.4.亿亩水稻全部实行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面积由1亿亩增加到2亿亩,玉米良种补贴面积由3 000万亩增加到2亿亩.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央财政新增50亿元国家良种补贴资金,进一步扩大水稻、小麦、玉米补贴范围和规模。农业部等下发了新增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安排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1亿亩,实施省份达到13个。每亩补贴10元,共10亿元。继续重点补贴优质强筋和弱筋品种,兼顾优质中筋品  相似文献   

9.
德州市自2005年开始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5年来全市累计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面积124.8万公顷,推广良种1.4多亿千克,补贴资金共1.87亿元。在项目带动下,全市小麦生产不断跃居新水平,2007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2009年全市小麦平均单产突破500千克大关,成为全国首个粮食总产过50亿千克的吨粮市,受到国家农业部和山东省政府表彰。2010年全市小麦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510.5千克,单产、总产实现连续7年增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射洪县承担了国家专用小麦和青贮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项目实施面积各10万亩,每亩补贴 10元,补助资金共计200万元。县农业局、财政局本着“阳光操作、规范实施、农民受益”的原则,认真搞好项目实施工作。与非项目区相比,目前项目区小麦长势好,条锈病发病轻; 青贮玉米良种补贴面积已面积已全面落实,补贴种子全部发送到农户,育苗移栽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1.
实施良种推广补贴是一件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种子企业发展的大好事,也为进一步发展新乡市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05年国家加大了良种推广补贴范围,新乡市今年承担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面积为17.1万公顷,较去年的5万公顷增加12.1公顷,增幅达243。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吃透政策,担负重任,切实抓好新乡市优质强筋小麦良种推广补贴工作,推进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根据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和河南省农业厅、财政厅有关文件要求,我们认为,做好新乡市优质强筋小麦良种推广补贴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热带农业》2010,(4):14-15
<正>橡胶良种基本情况自2006年国家在云南省开始实施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以来,共补贴民营橡胶面积28.82万亩(2010年的补贴正在执行中),补贴资金1835.96万元。  相似文献   

13.
百事灵通     
2005年良种补贴方案出台农业部、财政部前不久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2005年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该项目重点安排在13个粮食主产省,兼顾非主产省的主产区域。今年安排优质专用小麦1亿亩,每亩补贴10元;专用玉米1000万亩,每亩补贴10元;高油大豆1000万亩,每亩补贴10元。小麦重点补贴优质强筋和弱筋品种,兼顾优质高中筋和中筋品种;玉米重点补贴青贮玉米;大豆继续补贴高油品种。继续对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西、安徽、湖北、湖南7省以计税耕地为基础的水稻种植实际面积给予补贴,即早稻每亩补贴10元,中稻(东北粳稻)每亩补贴15元,…  相似文献   

14.
<正>为加快天然橡胶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逐步提高植胶区良种覆盖率,提高橡胶单产水平和我国天然橡胶生产能力,从2006年起,国家财政每年把天然橡胶良种补贴作为一项民生工程,4年累计安排给海南农民的橡胶良种补贴资金达2302万元,补贴面积24.10万亩,补贴种苗795.30万株,共有1.15万户农户和80多个地方  相似文献   

15.
橡胶良种基本情况 自2006年国家在云南省开始实施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以来,共补贴民营橡胶面积28.82万亩(2010年的补贴正在执行中),补贴资金1835.96万元.  相似文献   

16.
《当代农村》2005,(2):31-32
一、中央财政支农多。2003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各方面的资金是1200多亿元,2004年达到1500亿元以上,创下了历史新高。为了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510亿元。取消农业特产税、实施农业减免税政策可使全国农民减负294亿元左右。在全国实施粮食直接补贴给粮农补贴资金达到116亿元。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向13个粮食主产区拨付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良种补贴资金12.4亿元。安排7000万元资金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进行补贴,并拿出10多亿元资金补贴化肥企业,以稳定化肥价格。筹集30亿元资金,实施粮食优质产业化工程。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中央财政下拨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7亿元,主要用于河北、山东、河南等12个省(区、市)花生良种补贴,河北、内蒙古、重庆、四川、甘肃等14个省(区、市)及黑龙江垦区马铃薯良种补贴,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持开展甘蔗良种补贴试点。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拨付2014年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14.45亿元,实现了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农作物全国覆盖,大豆、青稞主产区全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起,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国各地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特别是良种补贴的实施力度,江苏是水稻生产大省,从2004年起开始实施水稻良种补贴项目,作为实施项目县(市)之一,我市于去年、今年连续二年顺利实施了该项目,由市农林局牵头,中标供种企业种子公司具体负责实施。由于操作规范,成效明显,受到了省农林厅专家组的肯定与好评.为今后我市加快推广良种良法、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二次项目下达我市补贴资金计606万元,补贴水稻面积杂交籼稻10万亩.粳稻57万亩)。  相似文献   

19.
近日,记者从云南省政府了解到,云南今年种粮农民补贴资金将达到30.5亿元,比上年增2.9亿元,全省水稻、玉米和小麦实现良种补贴全覆盖,覆盖面积增加2000余万亩(1亩=1/15ha)。其中,农资综合补贴22.78亿元,与上年持平;水稻良种补贴2.4亿元、补贴面积1600万亩,补贴资金和面积与上年持平;玉米良种补贴由8500万元增加到1.9亿元,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国家下达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5640万元,继续在133个县(市、区、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其中巩固县82个、续建县51个。2010年全省133个项目县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