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石羊河下游矮脚锦鸡儿群落生长状况。[方法]在对石羊河下游矮脚锦鸡儿群落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Simpson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对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石羊河下游矮脚锦鸡儿群落共有10科14属16种植物组成。植物区系组成简单,温带成分占优势。驼驼蒿、沙生针茅和蝎虎霸王对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在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结论]矮脚锦鸡儿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高,群落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羊河流域区1960—2011年气候要素资料,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空间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合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的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等指标进行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1960—2011年,石羊河流域春旱发生频率在21.2%~67.3%之间。春季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大于中上游区域。初夏干旱发生频率在13.5%~61.5%之间。初夏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也大于中上游区域。伏旱发生频率在21.2%~86.5%之间。伏期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亦大于中上游区域。石羊河流域干旱综合风险高风险区为民勤县和金川区大部、凉州区中北部、永昌县东部,位于石羊河流域的中下游区域。就各县区而言,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最大的区域为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金川区次之,天祝县风险低。  相似文献   

3.
在对石羊河下游绵刺群落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下游绵刺群落由10科27属30种植物组成,单科单属种占绵刺群落植物种类的50%,科属组成分散,植物种类单一。灌木的密度和盖度明显大于多年生草本和1年生草本。群落密度山间谷地最大,沙砾质荒漠最小;群落盖度沙砾质荒漠和山间谷地相差不大,山前洪积扇地最小。绵刺为群落优势种,在沙砾质荒漠上密度和盖度最大,在山前洪积扇地密度和盖度最小。绵刺群落在山前洪积扇地和山间谷地物种比沙砾质荒漠相对较丰富。从物种多样性特征来看,绵刺群落在山间谷地上分布的绵刺群落相对稳定,在山前洪积扇地和沙砾质荒漠的分布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在对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2014-2016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资料,运用数量方法研究了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野生植物的濒临消失风险和优先保护级别。以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现存多度、分布方式和确限度5项指标,对该区域植物濒临消失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有极易消失种7种,容易消失种9种,可能消失种10种,其余252种为安全种。利用濒临消失风险指数、遗传损失指数和利用价值指数3个指数,对该区域各植物物种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了保护级别,由此确定了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一级优先保护植物有10种,二级优先保护植物有18种,非保护植物共250种。  相似文献   

5.
贺勇  白小玲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94-194,196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分形维数探讨了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小叶锦鸡儿种群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小叶锦鸡儿种群格局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关联维数分别为0.960、0.927、1.357。这表明该种群个体占据空间的能力不高,非均匀程度不强,格局强度尺度变化不强烈,具有较低的结构复杂性,种群有趋向于集群分布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石羊河下游天然与人工柠条种群分布格局和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地处典型干旱地区的石羊河下游天然(红敖包、阿拉古山天然林)和人工(扎子沟人工林)柠条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柠条种群分布、密度、盖度及其个体大小等指标,分析研究区柠条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数量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石羊河下游天然与人工柠条种群空间分布均为聚集分布类型,但聚集度存在一定差异;红敖包和阿拉古山天然林柠条种群密度接近,均略小于扎子沟人工柠条林;扎子沟人工柠条林盖度是红敖包和阿拉古山天然柠条种群的2~3倍;2个天然柠条林的平均地径与扎子沟人工林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不同柠条种群分枝数和新梢长度差异显著,红敖包天然林柠条的新梢长度明显大于阿拉古山和扎子沟柠条林,而分枝数相反;种群结构大小的调查显示,2个天然林都处于增长阶段,而扎子沟人工林暂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  张国刚  满良  马成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40+12426
[目的]为了实现锦鸡儿优良无性系的持续利用。[方法]用ABT1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狭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和垫状锦鸡儿的嫩枝、硬枝和根插穗,在沙质基质上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生长调节剂处理能有效提高沙质基质上荒漠锦鸡儿插穗成活率,且嫩枝成活率大于硬枝和根;锦鸡儿属植物多为旱生树种,在沙质基质上扦插繁殖,宜5 d浇一次水,湿度过大易造成穗皮霉烂。狭叶锦鸡儿和垫状锦鸡儿的插穗均没有成活。[结论]荒漠草原锦鸡儿扦插繁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植被与土壤资源的空间格局关系可以为植被恢复提供重要信息,对内蒙古乌海市周边地区的不同灌木与不同土壤养分(全氮、全磷、有机质)的空间聚集关系进行研究。在乌海市周边选取9个包含锦鸡儿属Caragana灌木或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的植被群,在尺度为5 m×5 m样方中建立坐标系,记录每株灌木坐标点,并从坐标原点在样方范围内沿4个方向隔100 cm采集1份土样,测定土样中全氮、全磷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将灌木坐标点和每种养分质量分数前20%的土样坐标点代入点格局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草原化荒漠区域,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r=250 cm),锦鸡儿Caragana sinica(r=230 cm)和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r=150 cm)与全氮的关联尺度相对于沙蒿(r=100 cm或r=75 cm)较大;与全磷存在聚集关系的仅有草原化荒漠区域的锦鸡儿(r=50 cm);在荒漠草原毛刺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r=45 cm)与有机质存在聚集关系;而沙蒿在荒漠草原(r=190 cm)或草原化荒漠(r=200 cm)均能聚集有机质。将点格局模型运用到灌木与土壤养分的空间关系分析中,得到的关联尺度一定程度可以反映灌木的根冠范围,揭示灌木与土壤养分的空间格局关系。  相似文献   

9.
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白刺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的石羊河下游,区内分布的4种白刺呈流动、固定和半固定沙丘自然景观,对民勤绿洲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保护区白刺生长发育不仅取决于生物生态学特点,而且受水分、沙丘特性、人类活动和荒漠病虫鼠兔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天然降水、地下水、沙丘中0~140cm范围内土壤水分及沙丘表面结皮成为影响白刺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随着石羊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出现绿洲-荒漠水分供给失衡,降水已成为保护区白刺生长发育的唯一水源,有效利用天然降水是保护区白刺保护和生态恢复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影响植被分布状况的土壤环境,揭示荒漠河岸植被盖度空间变化规律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石羊河下游荒漠植被河岸带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与数理统计的方法,考察了距河岸500 m范围内的植被盖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土壤含水率、土壤养分与灌木、草本及总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石羊河下游河岸带荒漠植被中,河岸间距与植被总盖度、草本植被盖度呈负指数相关,与灌木呈二次函数相关;由于植被根系作用,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植被总盖度和草本盖度的主要因子,且与40 cm深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显著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灌木盖度和长势的主要因子,其含量随河岸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在250 m处达到最大;土壤综合状况是影响植被丰富度的主要因子,250~300 m处土壤综合状况最佳,植被种类最多、长势最好.【结论】草本、木本植被盖度空间变化规律对土壤因子的响应不同,可为石羊河下游河岸带植被的重建和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适宜荒漠锦鸡儿幼苗在盐碱地中生长的改良,加快荒漠锦鸡儿在新疆盐旱逆境下的推广应用。【方法】以两年生荒漠锦鸡儿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分与改良剂正交设计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盐碱地中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和3种改良剂对荒漠锦鸡儿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经改良剂和水分处理后的荒漠锦鸡儿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总体较对照好。在偏干旱(180.3 mm)环境下,施加以腐殖酸、水溶性有机酸为主要成分的改良剂效果最好,高于其对照的株高增长量(2.46 cm)、地径增长量(0.53 cm)主根长(12.63 cm)及生物量的增长,能显著提高幼苗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减少丙二醛的积累(46.3%)。【结论】施用以腐殖酸、水溶性有机酸为主要成分类改良剂可以有效促进幼苗生长,可应用于荒漠锦鸡儿在干旱盐碱区的苗木管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石羊河流域及绿洲的水资源短缺、时空动态分布差异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发展演变的影响等问题,就其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对策与方法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并试图有所创新和发展。研究显示,本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理念更新、人口合理调控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对资源性缺水的下游绿洲区其生态系统的维系须加大跨流域调水力度和研究开发空中水资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民勤县荒漠-绿洲交错带梭梭种群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等研究来揭示种群数量动态特征;并选取6种常用聚集度指标判断梭梭种群在交错带不同区域、不同龄级分布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民勤县荒漠-绿洲交错带梭梭种群以中幼林为主体,为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种群数量在Ⅰ~Ⅴ龄级内波动较大,个体死亡现象较多,在Ⅵ~Ⅹ龄级内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在Ⅹ龄级以后,个体死亡现象又开始升高,呈现衰退趋势,种群期望寿命在Ⅳ~Ⅵ龄级较高。种群分布格局总体呈现聚集分布,从绿洲边缘向沙漠边缘延伸方向,其种群分布格局无明显变化规律;随着龄级的增大,种群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趋向均匀分布,期间有少量随机分布出现。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流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且日趋尖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性和自然界可提供的水资源量的有限性及流域没有系统的水量分配方案。本文以现状水资源配置为条件,通过对下游来水趋势进行分析,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样方和植物踏查法对天山南坡山前荒漠冲积扇平原锦鸡儿灌丛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锦鸡儿灌丛群落植物分属12科、19属,21种;其中豆科植物占9.52%、禾本科植物占14.29%、藜科植物占19.05%、菊科植物占14.29%、莎草科植物占0,杂类草植物占42.86%;锦鸡儿灌丛群落中的多刺锦鸡儿(Caragana spinosa)、浩罕彩花(Acantholimonkokandense)、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驼绒藜(Ceratoideslatens Revealet)、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nica)和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呈集群分布,趋于随机分布,多刺锦鸡儿灌丛属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聚集度指标I(丛生指数)、扩散系数C、扩散指数Iδ、Cassie.R.M.指标Ca、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标、负二项参数K,等计算方法对兰州市南北两山川青锦鸡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I(丛生指数)、扩散系数C、扩散指数Iδ、Cassie.R.M.指标Ca、平均拥挤度m*、Lloyd聚块性指标、负二项参数K都表明兰州市南北两山川青锦鸡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这与川青锦鸡儿种群自身的生物学习性和种间种内关系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关。  相似文献   

17.
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是武威盆地的主要天然屏障。近半个世纪来,在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退化的共同作用下,石羊河下游水质变差、流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严重制约石羊河下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发掘石羊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认为民勤生态环境治理应以治水为主:(1)结合中国现有政策,加快发展建设石羊河中游地区节水型农业,以保证下游充足的水量;(2)严格控制打井开采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3)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以保证河流流量及河道畅通。希望通过以上方案力争使民勤绿洲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植物种群自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林芝市范围内的光核桃种群在嘎啦村、米瑞村、泽勒村和麦娘麦村分布数量较多且有利于研究的进行,在上述区域内,以村庄内外不同人为扰动下的光核桃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运用软件Programmit对林芝市典型区域光核桃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光核桃种群在研究区域的村外部分大体表现出随机分布的分布格局,在小尺度范围内呈现聚集分布格局;在村庄内部区域光核桃种群大体呈现出随机分布的分布格局,在小尺度范围内呈现均匀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更新生态位是一个新的成熟植物个体成功地代替另一个成熟个体所要求的可能生态位,其生活史早期阶段的一系列特点可以作为其更新生态位。对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锦鸡儿属(Caragana)落叶灌木柠条(Caraganaspp.)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土壤种子库和营养繁殖等更新生态位特征及其与荒漠植被恢复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柠条的繁殖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提供更新生态位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云南红豆杉种群分布特点,在滇西北云南红豆杉分布集中区域设置了9个20m×20m的调查样地,采用离散分布理论拟合方法,对该地云南红豆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进行了分析。滇西北云南红豆杉种群个体主要集中于Ⅲ、Ⅳ龄级,而幼龄树(Ⅰ和Ⅱ级)极少或没有,说明滇西北野生云南红豆杉种群更新困难。云南红豆杉在5m×5m、5m×10m和10m×10m取样面积上均呈聚集分布,并且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也均呈聚集分布,说明聚集分布是滇西北云南红豆杉种群空间分布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