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遗传学研究、物种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手段。芒属植物是禾本科多年生的C 4类高大草本,被认为是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生物质能源植物。综述了芒属植物染色体制备与核型分析的研究进展,包括取材、预处理、染色体制片以及染色体数目与分类等研究,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云南昌宁大叶茶和腾冲大叶茶的染色体数目都是2n=30。15对同源染色体中,有11对m型染色体和4对sm型染色体,没有发现具随体的染色体。根据Levan等的分类体制鉴定,这2个品种的核型为2n=22m 8sm,属于Stebbirs核型分类的1A型。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省廉江市河唇镇风梢村本地种黄皮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8条,核型公式为K(2n)=2x=18=14m+4sm,在核型分类上属"1B"型.  相似文献   

4.
分析九龙山野生蕉(M.balbisiana)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及核型模式图。结果表明:其核型类型为"2A"型,染色体主要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K(2n)=22=18m+4sm(2SAT),几乎对称,为较原始类型。并结合核型数据讨论其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5.
染色体核型研究是探讨植物亲缘关系和进化趋势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茶树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已征集并有活体保存的材料达千余份,但对它们进行染色体的数目、核型(组型)以及带型分析却很少。茶树染色体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它将为茶树种质资源利用、育种以及茶树进化、分类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等方面提供基础性参数。据此,我们对国家正式认定了的茶树优良品种——政和大白茶和福建水仙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分析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染色体压片技术对小蚌兰进行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小蚌兰体细胞染色体较小,染色体数目是2n=64;核型公式为2n=2x=32m+28sm+4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64=12L+18M2+20M1+14S,核型分类为2B型。  相似文献   

7.
新型能源植物续随子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新型能源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续随子染色体数目为2n =20,核型公式K(2n) = 2x =20 = 18m+2m(SAT),相对长度组成为4L+4M2+8M1+4S,核型分类属Stebbins的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57.973%。另外在续随子第5对染色体上观察到一对随体。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压片的方法制备16个红掌品种的染色体标本,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6个红掌品种的染色体数目比较恒定,均为2n=2x=30。染色体主要由m染色体(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和sm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组成;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1.83~3.07,平均臂比为1.95~2.29,臂比大于2的比例为43%~83%,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64.04%~68.17%,从核型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2B型和3B型,只有‘紫公主’为1A型。从核型分类上看,这些种类都属于较对称的类型。  相似文献   

9.
木薯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木薯的核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木薯的核型有10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8对近中部着线点染色体,其中第5、第13和第15对为随机染色全,核型公式为2n=36=20m+16sm,按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属于2A类型。  相似文献   

10.
海南龙血树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染色体压片技术研究了海南龙血树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在饱和对二氯苯和0.002 mol/L8-羟基喹啉预处理中,后者预处理2 h效果最好;海南龙血树染色体数为2n=42,核型类型为"2B"型。核型公式为:2n=2x=42=22 m+20 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67%。海南龙血树主要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未观察到随体染色体。  相似文献   

11.
2个辣椒栽培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一年生辣椒与中国辣椒各3个品种(系)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3个一年生辣椒品种"05Ca58M"、"05Ca60M"和"5860"的核型分类均为"2A"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但它们的核型公式不同,"05Ca58M"的核型公式为22 m 2 sm,"05Ca60M"的核型公式为20 m 4 sm,而"5860"的核型公式为20 m 2 sm 2 st.3个中国辣椒品种(品系)的核型分类也都为"2A"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它们的核型公式也各不相同:03YB03为22 m 2 st; 05YBll为20 m 4 sm;03YB03×05YBll为22 m 2sm.  相似文献   

12.
运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备大麦和玉米染色体片,然后对玉米、大麦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法使细胞质残留较少和染色体更分散,为细胞学研究提供清晰度高的染色体制片;通过核型分析得到,大麦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2n=2x=14=12m(2SAT)+2sm(2SAT),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0,其核型公式为2n=20=12m+8sm(2eats).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甘蔗及其近缘野生种细胞学研究,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甘蔗近缘野生种云滇95-20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计数和初步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0。染色体较小,染色体长度分布在1.35~3.75μm,染色体长度比为2.78,核型公式为:2n=30=14m+16sm。染色体臂比介于1.36~2.26之间,平均臂比1.73,核型属2B类型。  相似文献   

14.
用正红花油预处理、无解离涂片和Giemsa染色的方法对黄果西番莲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观察和分析,其核型为2n=2x=18=12m(4SAT)+6sm;按Stebbins核型分类标准,属于2A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均带有1对随体。核型类型均为对称型2A型。染色体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染色体长度比变幅为1.60~1.91,平均臂比为1.33~1.52,不对称指数介于56.08%~58.85%之间。以核型不对称性评定参试材料进化程度,塔巴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高,夏鲁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低;核型特征聚类将8份材料分为3组。进化和聚类分析发现,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进化速度较慢,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处于较为原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新疆杂草黑麦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新疆杂草黑麦的种质鉴定、起源分析、良种培育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分析了3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和1个栽培黑麦品种的核型并比较他们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四种黑麦材料的染色体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14,不同材料之间染色体形态具有丰富的多态性.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4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2m+ 2sm,除第7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70%,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14的核型公式为2n=2x=14=8m+ 6sm(2sat),除第5、6、7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其第7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88%,核型类型为2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60的核型公式为2n=2x=14=14m(2sat),其全部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第3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47%,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栽培黑麦材料H36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 4sm,除第5、6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20%,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  相似文献   

17.
蔡华  邢伟  韦朝领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130-2134
采用植物染色体根尖压片技术,对安徽一个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se Roem.)栽培种进行了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水仙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0,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3.63,臂比2∶1的染色体比为0.87,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0.04%,核型类型为进化程度较高的3B型;在第6组c染色体上有1个随体,核型公式为2n=3x=30=2m+10sm+t+17st(SAT),为节段异源三倍体。该栽培种与其他地区水仙的核型相比存在明显的细胞学差异,表现在随体的个数以及同源异源性方面,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水仙不同变种在不同地区为适应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而在染色体水平上产生了微小变异,这也是中国水仙遗传多样性的细胞学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海南野生兰卷萼兜兰[Paphiopedilumappletonianum(Gower)Rolfe]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卷萼兜兰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6袁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6L+4M2+18M1+8S,核型公式为2n=32m+4sm,染色体类型主要由中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未见随体结构。卷萼兜兰的核型属1B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7.01%,从染色体水平证明卷萼兜兰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原始的进化种类。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压片法对4种文心兰的染色体数和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Oncidium RenlendⅡ为2n=2x=56=30m+26sm,Oncidium Wilson Tropic Breeze‘ Everglades为2n=2x=72=38m+ 34sm,Oncidium Alohi‘ Hawaii’为2n=2x=56=36m+20sm,Oncidium Gower Ramsey‘Gold#3’为2n=2x=106=88m+22sm,即主要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组成,核型分类均为2B型.此研究结果为文心兰的遗传变异、种间亲缘关系及杂交育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更多的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甘蔗与斑割(斑茅割手密)复合体杂交后代F_1材料的染色体核型构成和遗传行为,为有效利用甘蔗野生种质提供细胞遗传学的理论依据。采用甘蔗根尖细胞酶解去壁低渗法分别对3个不同甘蔗品种(系)与斑割复合体GXAS07-6-1的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数目鉴定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各亲本和后代材料染色体数目在不同细胞中不恒定,染色体变幅为6~11条。粤糖93-159与GXAS07-6-1的F1材料GXASF108-1-1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94=91 m+3 sm;桂糖01-53与GXAS07-6-1的F_1材料GXASF108-2-2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98=88 m+10 sm(1SAT);桂糖02-761与GXAS07-6-1的F_1材料GXASF108-3-7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92=87m+5 sm;3个F1材料的核型均为2B型。推断甘蔗与斑割复合体杂交亲子间的染色体基本按"n+n"方式传递,同时可能存在部分染色体加倍现象,它们的杂种F_1核型均为较原始的染色体2B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