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烈香’Camellia hybrid‘High Fragrance’是山茶科山茶属茶花杂交种。由新西兰芬利先生(J.R.Finlay)从红山茶品种‘哈姆斯夫人’(Mrs Bertha A.Harms)与未命名的杂种苗[‘赛拉伯’(Salab)ב甜香水’(Scentuous)]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来,具有浓烈香气。1992年由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引入中国,2010年武汉市农科院林果所将该品种引进湖北省。‘烈香’品种系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型开张,枝条健壮密集;叶片革质深绿色,叶面平整,花牡丹型,淡象牙粉色;花径8.5~9.0 cm,花期3月。适宜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栽培。是花叶俱佳的优良观赏茶花品种,也是年宵花新品种的优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山茶花是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木本名优花卉,中国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地和分布中心。为了更好地创制和发掘利用我国丰富的山茶种质资源,选育出耐寒且兼具油用和观赏功能的新品种,以油茶近缘种高海拔种质资源为母本开展杂交育种研究,从中选育出具有优良特性的园艺新品种,开拓抗寒育种的新途径,创制培育油用和观赏兼备的种质新材料。【方法】在山茶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和保存的基础上,采用嫁接繁殖和收集油茶近缘种自然杂交种子培育实生苗等方法,从引种收集的野生浙江红山茶C. chekiangoleosa和滇山茶C. reticulata等原种的实生后代中去发现变异,通过观测研究从中选择培育有价值的优良种质。【结果】从浙江红山茶和滇山茶原种子代的培育观测中发现变异并筛选,选育出‘湘水粉彩’C. chekiangoleosa ‘Xiangshui Fencai’(20160075)和‘素颜’C. reticulata ‘Suyan’(20160076)2个变异性突出、观赏性优良的山茶新品种。‘湘水粉彩’花型玫瑰重瓣型,瓣约60枚,花粉红色;‘素颜’花型半重瓣型,瓣14~18枚,花白色。2个新品种的花型、花色与母本差异明显,型色秀美,变异突出,且具有生长旺盛、易于繁殖、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少量结实,在冬季户外自然条件下经受住了-10~-8℃冰冻20 d的考验,遗传有亲本的抗寒性,是从高海拔油用兼观赏山茶种质中选育出来的具一定抗寒能力的2个园艺观赏新品种及育种材料,于2016年8月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是国内首批利用浙江红山茶、滇山茶原种选育出来的2种开花类型新品种并获得国家新品种授权。【结论】从单瓣型原种后代中选育出了2个多瓣型的新品种,在浙江红山茶原种做亲本,尤其是做母本时,其子代出现多瓣花型的机率非常低,同样,在滇山茶原种子代中出现白色多瓣型品种的机率也很少。‘湘水粉彩’和‘素颜’这2个新品种可以在湖南以及相似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许多年来,植物病理学家就已经知道山茶属Camllia若干树种易感染上由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这种真菌引起的顶死。这些易感病的树种有:红山茶C. japonica、茶梅C. sasanqua,冬红山茶C. hiemalis,滇山茶C. reticulata以及油茶C.oleifera。 1980年,10粒金茶花C. chrysantha种子从中国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滇山茶主要栽培品种的细胞倍性,以利于后期的遗传育种研究。【方法】采集昆明植物园滇山茶63个品种的嫩叶,并以二倍体怒江红山茶作为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个样本DNA含量的荧光强度,然后根据2C值估计细胞倍性。同时,每个倍性采集3个代表品种的茎尖和花药制作压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染色体计数,验证流式细胞术的结果。【结果】在63个滇山茶品种中,DNA峰值最大的是‘恨天高’(304.43),2C值为18.32 pg;DNA峰值最小的为‘红霞迎春’(175.03),2C值为10.53 pg。峰值范围小于250、2C值低于15.00 pg的品种倍性被估计为六倍体,涉及的品种共29个,占被检品种总数的46.03%;峰值范围在250~300、2C值为15.00~18.00 pg的品种倍性被估计为八倍体,共涉及31个品种,占被检品种总数的49.21%;峰值范围大于300、2C值高于18.00 pg的品种倍性被估计为十倍体,涉及品种3个,占被检品种总数的4.76%。滇山茶代表品种‘五角绣球’(花药:n=45)、‘菊瓣’(花药:n=60)和‘恨天高’(茎尖:2n=150)的染色体计数结果与流式细胞术的倍性估计结果一致。【结论】滇山茶的栽培品种涉及六倍体、八倍体和十倍体,丰富的细胞倍性将为后期的杂交亲本选配、多倍体的遗传和进化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4个藤本月季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于2017年12月下旬对‘大游行’‘金秀娃’‘御用马车’‘光谱’的1 a生枝条进行了冷冻试验,从相同时间不同温度和相同温度不同时间2个方面对其抗寒性进行研究,并测定4个藤本月季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及低温处理后恢复生长能力情况,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隶属性分析法对各个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同时间不同温度胁迫下,‘大游行’和‘御用马车’的抗寒最大阈值温度为-30℃、-20~-30℃之间,‘金秀娃’和‘光谱’在-10~-20℃之间;相同温度不同时间胁迫下,‘大游行’‘御用马车’‘金秀娃’‘光谱’可保持生命力的时间分别为48~56 h、40~48 h、40 h、32 h;4个品种中‘大游行’抗寒性最强,‘御用马车’其次,‘金秀娃’和‘光谱’抗寒性接近,相对较差,建议将‘大游行’向河北以北地区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育种的方法,以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和山茶属红山茶组10个原生物种作为杂交育种亲本,设计20个杂交组合,研究其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显示,杜鹃叶山茶与红山茶组原生种间反交时的杂交亲和性和育种效率要显著于正交组合。与杜鹃叶山茶进行杂交的亲和性,最好的是多齿红山茶C. polyodonta、南山茶C. semiserrata和浙江红山茶C. chekiangoleosa,其次是尖萼红山茶C. edithae、长毛红山茶C. villosa、滇山茶C. reticulata和全缘红山茶C. subintegra,较差的是厚叶红山茶C. crassissima和怒江红山茶C. saluenensis,最差的是毛蕊红山茶C. mairei。  相似文献   

7.
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是云南地方特色花卉,为了解和预防昆明市区云南山茶病害,选取昆明市3个山茶集中种植观赏园(中科院昆明植物园、金殿风景名胜区、丰泽源植物园)进行病害实地调查和病症比对鉴定。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个调查地点各园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花腐病>花叶病>炭疽病>枝枯病>煤污病;危害最重的花腐病在3个调查地点均大面积发生(中科院昆明植物园77.93%>丰泽园植物园66.67%>金殿风景名胜区62.74%)。调查统计分析发现,云南山茶品种‘童子面’对花腐病的感染指数最低,为4.44%,可作为花腐病抗病性较好的品种进行选育;品种‘雪娇’‘靖安茶’对炭疽病的感染指数较低,分别为1.25%、1.67%,可作为炭疽病抗病品种;各品种对枝枯病感染指数均较低;品种‘童子面’对花叶病的感染指数最低,为2.78%;仅发现1株‘靖安茶’发生煤污病,其感染指数为6.25%。研究结果将为昆明地区云南山茶的病害防治及栽培品种种植配置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茶花育种的现状,认为我国拥有占世界山茶属约90%的种类,理应更好地利用这一丰富的种质资源,培育出观赏性更佳的茶花品种。指出茶花的杂交育种必须以遗传学理论为指导,选择亲缘关系较近的类群,以及雄蕊可育茶花品种与具有所需性状的种进行杂交,其成功的机会更大。并提出在我国丰富的山茶属遗传资源的基础上创新茶花育种的思路和方向,如培育黄色茶花品种、有香气的茶花品种、终年开花的茶花品种、抗寒茶花品种等,以及培育乔木型观赏山茶和灌木型、耐修剪的观赏山茶等。  相似文献   

9.
“冷艳争春喜灿然,山茶按普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吐火,残雪烧红半边天。”这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书画家担当和尚在大理期间写下的一首赞美大理山茶的诗。大理古城“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白族人民爱花、拜花,特别喜爱养茶花,古诗中早有“南中山茶被陵谷,家家移植成风俗”的诗句。多少年来,培植茶花逐渐形成了白族人民生活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大理山茶品种多,花色艳,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取佛山植物园原有及近几年引进生长稳定的茶花共148个种(品种),根据叶色、叶形、花色、花型、花香、花径和花期7个观赏特性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了综合观赏性强的种(品种)33个,其中‘香神’‘红叶贝拉’等11个茶花种(品种)为Ⅰ级,‘克瑞墨大牡丹’等22个种(品种)为Ⅱ级。这些高观赏性茶花品种的筛选为促进茶花在园林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地块以有机肥为试材,与常规施肥进行对比试验,探究在不减少常规复合肥的情况下,增加有机肥或减少化肥配合有机肥,是否能够达到稳产、优产、丰产的目标。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区对提高‘甜橘柚’(Citrus reticulata‘unshiu’×C.reticulata‘hassaku’)增产率比常规施肥区高出8.45%~9.68%;从增收效益来看,减半常规施肥配合有机肥施用相比增加有机肥施用,对提高‘甜橘柚’品质及产量尤为显著,从而为今后发展庆元‘甜橘柚’高效优质栽培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山茶‘赤丹’及其芽变品种花瓣中花青苷成分与含量,结合花色表型分析,明确其花色形成的物质基础,揭示其花青苷成分与花色关系,为山茶花色芽变育种提供依据。【方法】按照CIE L~*a~*b~*表色系法测量山茶‘赤丹’及其芽变品种花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瓣中花青苷成分与含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花青苷成分与花色之间的关系。【结果】山茶‘赤丹’及其芽变品种花瓣中共检测到7种花青苷,分别是矢车菊素-3-O-β-半乳糖苷(Cy3Ga)、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Cy3G)、矢车菊素-3-O-[6-O-(E)-咖啡酰]-β-半乳糖苷(Cy3Ga ECaf)、矢车菊素-3-O-[6-O-(E)-咖啡酰]-β-葡萄糖苷(Cy3GECaf)、矢车菊素-3-O-[6-O-(Z)-p-香豆酰]-β-葡萄糖苷(Cy3GZp C)、矢车菊素-3-O-[6-O-(E)-p-香豆酰]-β-半乳糖苷(Cy3Ga Ep C)和矢车菊素-3-O-[6-O-(E)-p-香豆酰]-β-葡萄糖苷(Cy3GEp C)。山茶‘玉丹’花瓣中未检测到花青苷,山茶‘金碧辉煌’中未检测到Cy3GECaf。【结论】山茶‘赤丹’及其芽变品种花瓣的花色随其总花青苷及主要花青苷成分含量增大而加深;粉红色和红色花瓣中主要花青苷成分为Cy3G和Cy3GEpC,黑红色花瓣中主要花青苷成分为Cy3G和Cy3Ga;随着花瓣中Cy3Ga和Cy3G比例的增大花色加深。Cy3G和Cy3GEp C是决定山茶‘赤丹’及其芽变品种花色的主要花青苷,其含量的增大显著增加花瓣的红色程度。  相似文献   

13.
‘全红杨’来源于杨树品种‘中红杨’的芽变,经多年研究培育而成。从春季芽萌动到6月下旬整株叶片及新发嫩枝深紫红色,7—9月叶片为紫红色,10月后叶片为鲜红色。当年生苗干7月底前为深紫红色,叶柄、叶脉为鲜红色。适宜种植范围广。  相似文献   

14.
首次对河南省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河南紫荆有5个品种:1‘小果’毛紫荆C.chinensis Bunge‘Xiaoguo’,cv.nov.;2‘大果’毛紫荆C.chinensis Bunge‘Daguo’,cv.nov.;3‘二季花’紫荆C.chinensis Bunge‘Ejihua’,cv.nov.;4‘白花’紫荆C.chinensis Bunge‘Alba’,cv.comb.nov.;5‘金帆’紫荆C.chinensis Bunge‘Jinfan’。同时,记述其主要形态特征要点,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椐。  相似文献   

15.
山茶Camellia japonica属山茶科植物,原产于中国西南,现已普遍种植,成为中国传统名花,世界名花之一。由茶花制成的养生花茶有治疗咳血、咳嗽等疗效。茶花因其植株形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但是,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影响山茶植株健康生长,而且限制着山茶产业健康发展。结合多年的山茶种植管理经验,本文概述了山茶主要病虫害种类,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山茶种植户提供宝贵经验,促进茶花产业健康发展。1山茶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茶花(Camellia japonica)新品种的嫩枝扦插成活率,探索不同生长激素和不同浓度对茶花新品种嫩枝扦插的影响。本试验采用NAA、IBA和1/2NAA+1/2IBA 3种生长激素,浓度分别为500、1 000、1 500 mg/L对"牛西奥雕石(C.japonica‘Nuccio’s Cameo’)""乔伊(C.japonica‘Joy Kendrick’)""心愿(C.japonica‘Desire’)"3个茶花新品种进行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快速处理插穗后观测其扦插成活率、须根最长根长、须根数和新生枝叶鲜质量。结果表明:"牛西奥雕石"采用0.15%浓度的IBA快速处理插穗后嫩枝扦插效果最好,"乔伊"采用0.15%浓度的NAA快速处理插穗后嫩枝扦插效果最好,"心愿"采用0.1%浓度的NAA快速处理插穗后嫩枝扦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2个油茶品种及6个近缘种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油茶近缘种高光效种质资源,从而为培育油茶新品种提供优质材料,以2个普通油茶品种(‘湘林1’与‘湘林97’)和6个近缘种(博白大果油茶、越南油茶、浙江红山茶、溆浦大红山茶、攸县油茶、滇山茶)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观测结果表明:滇山茶、攸县油茶、越南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湘林1’与‘湘林97’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亦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而其胞间CO2浓度却呈“V”型曲线的变化趋势;浙江红山茶和溆浦大红山茶的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气孔导度呈“平稳”型曲线的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呈“W”型曲线的变化趋势,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说明其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5个光合参数中提取了特征根>1的主成分2个,其累计贡献率为83.545%;主成分1(F1)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累计正向贡献率最多,主成分(F2)中蒸腾速率的累计正向贡献率最多;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知,2个普通油茶品种及6个近缘种的光合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油茶‘湘林1’>滇山茶>油茶‘湘林97’>攸县油茶>博白大果油茶>越南油茶>溆浦大红山茶>浙江红山茶。  相似文献   

18.
以华南乡土樱花钟花樱桃Cerasus campanulata为砧木,选取关山C. serrulata ‘Kanzan’、普贤象C. serrulata‘Albo-rosea’、八重红彼岸C.×subhirtella ‘Yaebeni-higan’、八重红枝垂C. spachiana ‘Plena Rosea’、红手毬C. serrulata‘Benitemari’和东锦C. serrulata ‘Azuma-nishiki’6个北方樱花品种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1)八重红枝垂和八重红彼岸跟钟花樱桃嫁接愈合能力极差,死亡率极高;2)6个北方品种生长势弱,病虫害严重。普贤象等这6个北方樱花品种在华南地区表现非常不佳,种植和应用需谨慎。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的19个美国红枫观赏品种物候期、变色进程及生长量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秋火焰’‘秋日梦幻’‘庆典’‘红酒佳人’‘索美塞’等品种萌芽较早,为4月下旬;‘秋烈焰’‘阿姆斯特朗’‘秋日光环’‘勃艮第百丽’等品种萌芽较晚,为5月上旬。‘夕阳红’‘秋火焰’‘摩根’‘马莫’‘红点’‘太阳谷’展叶较早,为5月中旬;‘秋石塔’‘索美塞’‘夏日红’‘秋日梦幻’‘庆典’‘红酒佳人’展叶较晚,为5月下旬。‘夕阳红’变色最早,为9月中旬,‘红点’‘庆典’变色最晚,为10月上旬。‘秋火焰’‘十月光辉’‘红点’‘秋日梦幻’‘秋石塔’‘阿姆斯特朗’观赏期达30 d以上。19种美国红枫3年生苗木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差异较大,树高、地径从5月开始持续增长,7月中旬达到高峰,8月中旬后生长减缓,9月中旬后几乎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杜鹃叶山茶 Camellia azalea 与传统茶花品种的 6个杂交组合获得的其中 10 个四季茶花新品种的观赏属性。这些品种不仅花色艳丽、花型各异、开花稠密,而且叶片浓绿、生长旺盛、开花期长,夏季始花,秋、冬盛花,翌年春季仍能零星开花。对2 个四季茶花杂交新品种及其传统茶花亲本材料在炎夏和严冬极端气温下的表现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四季茶花新品种在耐晒、抗热方面优于传统茶花品种,而在抗寒方面与传统茶花品种相差不大;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 -5℃地区,仍然是四季茶花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