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无角类型的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用无角型澳洲美利奴公羊与新疆细毛母羊杂交,培育成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无角类型。新类型羊结合了双亲的优良基因,全面达到了中国美利奴羊品种标准,无角性状遗传性稳定,自群繁育后代,雄性无角率94.71%,雌性无角率达99.57%,体大,毛多,羊毛品质好,适应性广,生活力强,生产性能高,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2.
秦有 《新农业》2001,(5):52-52
无角美利奴羊是利用进口强毛型澳洲美利奴无角系公羊与康拜克、邦德等品种母羊进行级进杂交而培育的细毛羊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无角美利奴羊育种工作的需要,在分析育种过程中的绵羊各个育种性状记录特点,选种选配方法与模型和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基础上,利用VisualBasic5.0(企业版)语言编程,设计并组建了无角美奴羊育种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向甘肃高山美利奴细毛羊引入超细澳洲美利奴血统,并观察对比F1代与纯种高山美利奴羊超细型品系、无角品系后代羊周岁时的5个最主要的生产性能性状:体侧毛长、体重、剪毛量、纤维直径、净毛率。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澳洲美利奴超细公羊血统,F1代周岁公羊纤维直径平均数为16.62μm,与同龄高山美利奴羊细型品系、无角品系公羊相比羊毛细度显著变细(P<0.05); F1代周岁公羊剪毛量比高山美利奴羊细型品系增加了2.0kg,比无角品系比增加了1.58kg,差异显著(P<0.05); F1代周岁公羊净毛率变化明显(P<0.05)与高山美利奴羊细型品系、无角品系公羊相比升高了3.84%和7.64%。超细型F1代母羊体侧毛长显著高于高山美利奴羊细型、无角品系母羊(P<0.05); F1代母羊体重显著高于高山美利奴羊细型、无角品系母羊(P<0.05);羊毛细度F1代超细品系周岁母羊羊毛纤维直径为17.59μm,同龄高山美利奴羊细型为18.14μm,降低了0.55μm,差异不显著(P>0.05),无角品系母羊为20.29μm,降低0.27μm,差异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绵羊PGR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采用PCR-SSCP技术,对‘德克塞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蒙古羊’、‘德国美利奴羊’、‘滩羊’和‘藏羊’7个绵羊品种共计414个个体的PGR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绵羊PGR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多态性,发现了AA、BB和AB 3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该多态的产生是由于PGR基因第4外显子扩增序列的第227bp处发生了C→T的碱基突变.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统计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同时存在AA、BB和AB 3种基因型,‘无角陶赛特羊’和‘德国美利奴羊’只存在AA基因型,而其他品种存在AA和AB 2种基因型;在所检测的品种中,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均为优势等位基因.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7个绵羊品种在该基因座位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在7个绵羊品种间分布的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该位点,‘无角陶赛特羊’与‘藏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无角陶赛特羊’与‘蒙古羊’和‘滩羊’之间,‘德国美利奴羊’与‘滩羊’和‘藏羊’之间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无角陶赛特羊’与‘德国美利奴羊’只发现同一种基因型,不存在差异;其他绵羊品种之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多态信息含量(PIC)分析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和‘德国美利奴羊’在该位点没有多态,其他属低度多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肉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肉羊产业现状1.引进优质高产肉用种羊,开展不同杂交组合效果研究试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有28个省(市、区)先后引入国外肉羊专用品种,如萨福克羊、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夏洛来羊、波德代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杜泊羊、白萨福克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周岁母羊各育种目标性状间的相关及差异性,分析各性状间的遗传规律,为提高新疆细毛羊的育种进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测量并整理共计1 546只周岁母羊(苏博美利奴羊497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1 049只)的个体鉴定记录和剪毛记录,测定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利用SPSS 25.0软件,对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毛长、剪毛量)、繁殖性状(出生类型)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鉴定时体重)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性状间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类型间的差异。【结果】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出生类型与相关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和毛长)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和鉴定时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两品种间鉴定时体重均与平均纤维直径、毛长以及剪毛量等毛用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1),各毛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苏博美利奴羊在毛用性状(平均纤...  相似文献   

8.
以提高育种资料管理和利用效率为目的,提出基于Visual FoxPro6.0软件开发中国美利奴羊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阐述了系统的结构和所具备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估计巩乃斯种羊场中国美利奴羊羊毛性状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种羊选择及育种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测定巩乃斯种羊场1 351只中国美利奴羊周岁母羊羊毛自然长度、剪毛量、羊毛纤维直径、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等性状,利用DMUv6软件及SAS v8.2,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和平均信息最大似然法(AIREML)分析各性状的方差组分,估计遗传参数.[结果]研究估计出中国美利奴羊羊毛自然长度、羊毛纤维直径、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剪毛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9、0.52、0.30、0.37.羊毛纤维直径及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间遗传相关为-0.73,羊毛自然长度与剪毛量、羊毛纤维直径与羊毛自然长度之问遗传相关为0.24、0.33.[结论]研究估计出中国美利奴羊羊毛自然长度、剪毛量、羊毛纤维直径、羊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以及剪毛量的遗传力,可为今后制定中国美利奴羊育种方案、种羊遗传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利用透射式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美利奴羊军垦A型、B型品系的羊毛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比较了澳洲美利奴羊羊毛和军垦细毛羊羊毛的形态与结构,对它们的角质层、皮质层以及皮质层内的巨纤维、微纤维的精细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分析。初步认为,中国美利奴羊羊毛与澳洲美利奴羊羊毛大略相同,但军垦细毛羊羊毛与澳洲美利奴羊羊毛和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的羊毛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美利奴“U”系羊育种目标性状和选择性状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额法推导出一系列中国美利奴“U”品系羊育种目标中性状边际效益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实际育种过程中在多性状的综合选择中 ,给出“U”品系羊计算边际效益的有关生物学、育种学和经济学参数 ,计算出各育种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根据育成羊和成年母羊的不同特点 ,分别给出它们的目标性状以及各性状的选择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美利奴羊羊毛角蛋白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研究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与军垦型羊毛的角蛋白组成。通过尿素-变性凝胶电泳、SDS-凝胶电泳和双向电泳等的实验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和军垦型羊毛的角蛋白分别有16-21个主要组分,可分为低硫蛋白、高硫蛋白和高甘氨酸/酪氨酸蛋白三族,其表观分子量为59600-8200 Dalton,通过进一步对电泳凝胶光密度扫描测得,中国美利奴羊毛的角蛋白组成含量与澳州美利奴羊毛相近,与新疆细毛羊和军垦细毛羊羊毛比较,其高硫蛋白含量有明显增加,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蛋白质组分的差异也主要表现于高硫蛋白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新疆巩乃斯种羊场的985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母羊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毛样,分析各品系间毛性状的差异并做相关分析。【方法】收集整理所有个体鉴定记录和剪毛记录,实验室完成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和弯曲数的测定。利用SAS8.1软件,分析品系及出生季节合并效应和群别效应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毛性状的影响,明确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品系与出生季节合并效应对自然毛长、弯曲数、体格大小、剪毛量、剪毛后体重、鉴定时体重和细度支数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05);群别效应对羊毛平均纤维直径、弯曲数、油汗、鉴定时体重和细度支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各毛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比较各品系间毛性状的差异,明确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品质评定提供理论依据,增加选育工作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内蒙古敖汉细毛羊现行育种和生产条件下的育种技术参数、营养学参数和生产与市场经济学参数,采用“差额法”对内蒙古敖汉细毛羊的育种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进行了计算。通过各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标准化计算得到产毛性状、繁殖性状和生长发育性状之间的相对经济重要性之比约为7:2:1。若按照各类羊分别选择分开对待,则成年母羊约为10:5:1,育成羊则约为5:2:1。  相似文献   

15.
河南大尾寒羊血液蛋白多态性与多羔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AGE对河南大尾寒羊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进行多态性检测,同时以美利奴羊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河南大尾寒羊Hb位点的HbB基因和Hb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94 5和0.500 0,且两品种差异显著,两群体中HbB基因均占优势。但大尾寒羊的HbB基因频率比美利奴羊群体高26.27%,HbBB基因型频率高66.7%,可能与其多羔性存在相关性。在36份河南大尾寒羊Tf血样中共检出5种基因(TfA,TfB,TfC,TfD,TfE)、10种表现型(TfAB,TfAC,TfAD,TfBB,TfBC,TfBD,TfCC,TfCD,TfCE,TfDD),TfCD产羔数最高为3个,TfCE的产羔数量最低为2个,不同表现型母羊的产羔数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9个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体积分数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96只优质细毛羊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G54279外,8个微卫星化点均具有高度多态性;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68 8,遗传杂合度(h)为0.774 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7.均高于国内外部分研究结果。证明微卫星可以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优质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优质细毛羊是近几年在进口羊基础上经选育扩繁形成的国内最新的品种群。为了有效地开发这一品种,了解该品种的生产性能水平及其在同类品种中所处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本试验通过与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美利奴羊采用同期同龄同环境饲养的对比方法,进行了两品种间对比试验,得出初步结果,中国美利奴羊在生产发育、毛量、毛长和羊毛生长等性状较为突出,体现了强毛型品种特征,而优质细毛羊在羊毛品质性状方面较为突出,尤其是细度在66~80支纱范围,比中国美利奴羊高出一个档次,具有明显的细型美利奴品种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动物模型对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影响,筛选适合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最佳动物模型并估计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为高山美利奴羊早期阶段的选育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ASReml软件对固定效应进行F检验,判断固定效应中的因子是否显著,筛选出对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的固定效应;其次运用ASReml软件中的AIREML算法通过不同动物模型估计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根据各模型随机效应的不同构建了4个动物模型,各模型中均包含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残差效应,其中模型1的随机效应包括个体加性遗传效应,模型2的随机效应包括个体加性遗传效应、母体遗传效应,模型3的随机效应包括个体加性遗传效应、个体永久环境效应,模型4的随机效应包括个体加性遗传效应、母体遗传效应和个体永久环境效应。最后,通过赤池信息量准则(AIC)指数和似然比检验(LRT)对不同模型中的随机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佳动物模型,利用最佳动物模型估计出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1)血统类型、出生年份、配种月份、初生月份、群别、性别以及出生类型对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初生重、断奶重、断奶前平均日增重和断奶毛长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除性别和出生类型对妊娠期的影响不显著外,其余各固定效应对妊娠期的影响极显著(P<0.001)。(2)各模型估计的初生重遗传力为(0.0924±0.0160)-(0.2073±0.0226),母体效应的遗传力为0.1623±0.0113;断奶重遗传力为(0.0651±0.0126)-(0.1027±0.0159),母体效应的遗传力为(0.1097±0.0407)-(0.1098±0.0112);断奶前平均日增重的遗传力为(0.0681±0.0130)-(0.1001±0.1061),母体效应的遗传力为0.0898±0.0112;断奶毛长的遗传力为(0.0865±0.0148)-(0.0937±0.0149),母体效应的遗传力为0.0173±0.0107;妊娠期的遗传力为(0.0902±0.0174)-(0.1119±0.0189),母体效应的遗传力为0.0477±0.0146。(3)通过赤池信息量准则(AIC)指数和似然比检验(LRT)对不同模型中的随机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早期生长性状受个体加性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影响极显著,而受个体永久环境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模型2是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最佳动物模型。【结论】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受母体遗传效应的影响比其他随机效应更显著;模型2为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最佳动物模型。基于最佳动物模型估计的初生重、断奶重、断奶前平均日增重、断奶毛长、妊娠期的遗传力分别为0.0924±0.0160、0.0651±0.0126、0.0681±0.0130、0.0865±0.0148、0.0902±0.0174,母体遗传效应分别为0.1623±0.0113、0.1098±0.0112、0.0898±0.0112、0.0173±0.0107、0.0477±0.0146。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GAPDH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皮肤组织为试材,根据Genebank中绵羊GAPDH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 I染料技术的Real-Time PCR检测体系,绘制出标准曲线并对其熔解曲线分析。【结果】以cDNA为模板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与标准cDNA模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GAPDH基因标准曲线中模板拷贝数(X)与Ct值的关系为Ct=一3.679 51g/X+35.648,相关系数R=0.999 8;试验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0.22%~3.45%和1.30%~4.8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线性范围广、重复性强等特点,GAPDH可作为内参基因用于绵羊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新疆细毛羊MSTN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其在细毛羊成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MSTN编码区序列,克隆入plex-mcs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plex-MSTN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plex-MSTN包装成plex-MSTN慢病毒。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疆细毛羊成肌细胞,慢病毒感染制备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系,通过马血清诱导分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化细胞MSTN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分析分化肌管的融合率及肌管直径,Realtime RT-PCR检测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克隆的新疆细毛羊MST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1 128 bp)与NCBI上公布的序列99.9%同源,仅在外显子2上存在单碱基突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过表达MSTN蛋白;免疫荧光检测表明,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的肌管融合率与肌管直径分别为5.69%和12.35 μm,显著低于非转化成肌细胞(10.21%和18.5 μm)(P<0.05);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中的Myogenin、p21、MyoD-基因表达显著下调,Smad3基因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细毛羊MSTN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MSTN基因对细毛羊成肌细胞的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确定了MSTN基因与Myogeninp21、MyoDSmad3基因在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