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农资连锁企业成长的关键是市场“最后一公里”怎么走。中国广大的农民生活在星星点点的乡村,中国广袤的田地分割在一家一户的家庭,农资产品具有品种多、季节性强、地域性强等诸多特点,农资连锁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得农民者得市场。在“最后一公里”的终端服务好农民,企业才能强大。  相似文献   

2.
解析农资连锁业态的五大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资连锁企业成长的关键是市场“最后一公里”怎么走。中国广大的农民生活在星星点点的乡村,中国广袤的田地分割在一家一户的家庭,农资产品具有品种多、季节性强、地域性强等诸多特点,农资连锁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得农民者得市场。在“最后一公里”的终端服务好农民,企业才能强大。  相似文献   

3.
农资经营的“最后一公里”在哪?回头看农资经营的过去,"最后一公里”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年代,农资市场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基层供销社农资商店开着拖拉机到县农资公司进货,农民用手推车到农资商店购买,这"最后一公里”是由需求者走完的。第二阶段:21世纪前十年,农资市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供不应求变成供过于求状态,与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后一公里”变为由供给者来完成。  相似文献   

4.
<正>当春耕遇上疫情,各地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特别是在多地采取封路、断路以防控疫情扩散,随之农资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成了农资企业春耕备耕遇到的难题。然而,连日来有关部门连续下文,要求确保春耕生产所需农资运输畅通,现阶段各地农资运输渠道情况究竟怎样,是否畅通,就此《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有关生产和流通企业及基层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5.
<正>战疫情,保春耕!这已经成为亿万农民和全体农资人的共同使命。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农资行业如何走好通往丰收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信念,需要担当,更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场突然袭来的疫情将农业生产推向"农资企业复工复产难、农资运输难、农资进村入户难"的艰难境地,疫情当道,迎难而上成为农资行业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6.
赵艳丽 《云南农业》2011,(11):56-56
在农业信息行业上将农民接受农业信息服务说成是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服务。玉溪市农业信息网自2001年底开通以来,为全市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无偿的政策、市场、科技信息服务,在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对农业信息的进村人户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传统农业信息推广模式的“网破、线断、人散”,玉溪市农业信息进村人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7.
正春耕农时不等人。重庆市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为确保农资安全供应,不误农时,积极改变传统销售模式,不断丰富为农服务手段,以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扛起保供稳价重任作为重庆市最大的农资商品流通龙头企业、国家和市级化肥商业淡储保供重点企业,重庆农资担负着保障农资市场供应、稳定农资市场价格、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社会责任。现阶段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做好备战春耕生产是当务之急。重庆农资下属生产企业宝禾公司潼南工厂10万吨复合肥、8万吨有机肥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同时,一线工人消毒防护和厂区内消毒杀菌到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又确保了农资产品及时发运,为春耕农资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时机未到,提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落脚点,做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笔者做业务以来,每年下乡和在田间地头的时间比较多,因为这样能够尽可能了解产品的整个销售过程,攻克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从零售店到田间地头的产品应用、以农户为核心的产品体验、区域化产品的品牌形成、企业员工的锻炼成长都属于最后一公里的范畴。农户是直接客户,他们是销售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何调动直接客户的积极性,也应该是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4月27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主办,锦绣千村农资连锁(北京)公司、亿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支持,湖北鄂中丰神农资有限公司、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农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协办的“中国农资成长模式与营销实战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在行业经营环境变化.农资企业经历快速发展之后遭遇发展瓶颈的关键时期.论坛吸引了业内100多名代表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资》2009,(8):58-61
随着农资市场的放开,农资经营进入市场轨道运行,在农资经营过程中,发展连锁网络被众多经营者所广泛应用,但很多农资连锁经营者却有一个共同的疑问,如何才能做好农资连锁,让连锁发挥超值的作用?近日,在2009中国农资连锁经营发展论坛北京峰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专家以及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全国都在说"转型",农资企业可以说是最迟钝的,这是由于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底蕴,还没有彻底的变化。中国农民还是民族的大头。只有当千百万农民成了真正的城里人,中国的"城镇化"初具规模了,我们农资业的转型,才会让人家赶着鸭子上架。笔者自嘲属于先烈的一员了,就一些粗浅的体会,从农资连锁理论、农资连锁市场、农资连  相似文献   

13.
九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1年。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拥有近30个分公司、70多个配送中心、5000多家签约网络成员店,拥有数万家直接用户,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性大型农资流通企业。2004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扶持的农资连锁企业,在同年的“重庆市百强企业”中名列第19位,九禾品牌还被授予“2004年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资品牌”和“中国化工行业卓越品牌”等称号。  相似文献   

14.
"一主多元,农企对接"机制的设计无疑为解决我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理清了努力方向和思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出现不少问题。如何让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企业等方面的力量相互融合、共同努力把农技推广工作落到实处,非常值得业内探讨。为此,《中国农资》记者独家采访了相关人士,共同研究如何整合多方力量跨越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5.
一、突破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大家普遍感到信息入乡镇后受阻,传不到农民手上。只有解决这“最后一公里”问题,才能使农民真正体会到农业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帮助他们解决在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才能使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网站不成为“花瓶”。针对这“最后一公里”问题,昌宁县近几年来积极进行实践和探讨,按照“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大面向三农提供信息服务力度,扩大农业信息化覆盖范围,全县农业信息化建设迈出较快步伐。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12日.对中国本土农资连锁企业而言,是一个分水岭。按照加入WTO的承诺,这一天起中国的药品、农药和农膜市场开始对从事批发的外商投资企业开放。同一天,对从事零售的外商投资企业开放药品、农药、农膜和成品油市场。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成立全国春耕农资应急调度保供组,多措并举,打通农资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农业农村部调度显示:从全国农资库存和铺货情况看,种子、化肥、农药、农膜供应总体充足。目前,农资产能逐步恢复,接近去年水平,农资门店陆续开门营业。受疫情影响,农资运销环节不畅、微循环受阻仍是当前农资保供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资市场这块蛋糕也在连年增大,潜力巨大的农资市场也吸引了众多商家,他们靠规范化管理和新型的连锁业态,逐步占据了农资市场。近年来,青岛市流通系统依据资源和网络优势,在发展农资连锁,为农民提供便利的购物条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该市已有16个大中型骨干流通企业在5个县级市和3个市郊区,开设了大型商业设施近30处,新建和改造口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超市1550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开春以来,全国各地农资市场价格“涨声响起”,平均涨幅在20%左右,是去年农民实际增收6.9%的3倍。为了确保春耕期间化肥等农资价格稳定。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国家不但出台了农资产品的最高限价,曝光了一批乱涨价案,而且还组成联合检查组赴全国各地进行农资市场大检查,使农资价格上涨势头有所遏制,但是农资涨价的压力并未减轻,待涨心理仍然占据上风。可以说,农资涨价已成为一本难念的“经”。  相似文献   

20.
浅谈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笔者认为“最后一公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