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组织培养容器环境因子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组织培养容器中空气环境因子和培养基环境因子调控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外环境因子中光照强度、光质、照光方式、温度、相对湿度、CO2质量浓度、O2质量浓度、乙烯含量等及内环境因子中的糖含量和培养基支持体等因子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找出了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能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了温室油桃间作草莓环境因子调控技术,通过合理调控环境因子中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可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提高生产效益。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生产经验,将环境因子的调控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对设施果树间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从2004年3月~2006年8月间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3个采样点水体进行了浮游植物数量种类和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对浮游植物的数量、种类的生长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96种及变种,隶属于8门63属,其中种类最多的藻类植物,依次是硅藻、绿藻和蓝藻。每一门藻类只与少数环境因子有直接相关性,与部分因子具有间接的群体相关性。硅藻门、绿藻门都与氮浓度有直接相关性,蓝藻门与氮浓度具有间接相关性。磷浓度较低,每一门藻类都与磷浓度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浮游植物主要因素为硅藻门和蓝藻门,环境因子主要因素是总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表现出的群体显著相关性将为水库的环境监测、分析、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解析环境因子耦合对甜瓜幼苗的影响,实现温室甜瓜环境的精准化管理,以白天空气温度、CO2浓度和营养液浓度为调控因子,采用三因子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引入因子分析法对6个生长指标(总鲜重、总干重、净光合速率、壮苗指数、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提取公因子,将所得公因子作为幼苗综合评价指标。根据评价值拟合甜瓜幼苗综合生长对环境多因素的响应模型,分析环境因素的协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44,均方根误差(RMSE)为0.07,拟合效果较好。在试验范围内,白天空气温度对甜瓜幼苗的影响大于CO2浓度和营养液浓度的影响。甜瓜幼苗综合评价值随CO2浓度和营养液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甜瓜幼苗综合生长的最佳环境因子区间为白天空气温度33 ℃~35 ℃、CO2浓度1 043~1 408 μmol/mol和营养液浓度2.0~2.9 mS/cm。本研究可为甜瓜幼苗环境调控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岐江河水生昆虫群落分布特征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在2009年6~7月和9~10月分季在岐江河上分设4个采样点,对水生昆虫和水质采样检测。结果共检测到水生昆虫750头,分属11科9属14种。简单相关分析与复相关分析都表明,氮浓度、磷浓度、生化需氧量与水生昆虫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生昆虫的种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生昆虫组主要目为蜉蝣目和襀翅目,环境因子组主要因子为氮浓度、磷浓度、生化需氧量。由此得出,即使在低污染、低营养程度的水环境下,水生昆虫与环境因子也表现出群体的显著相关性,环境因子对EPT昆虫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影响树木光合作用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合作用是对外界环境特有敏感的开放系统.外界环境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强度、水分、温度、CO2浓度、土壤等因子等外界因子的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本文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对家庭植物工厂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开发了以空调与风机为执行设备的环境因子调控系统,设计了多因素模糊控制策略,实现了环境温度、CO_2浓度的综合调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状态下,环境温度控制偏差小于0.3℃,温度上升响应速度大于1.24℃/h;CO_2浓度调控偏差小于24 ppm,湿度上升响应速度大于52.4 ppm/h。所设计环境因子调控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家庭植物工厂生长所需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木榄、白骨壤、桐花树、秋茄和海漆为试材,以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主线,建立了叶片水平上的光合产量模型。就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太阳辐射、温度及CO2浓度等)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使用整个生长季实测的叶片生理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实测红树植物的光合速率,并确定了5种红树植物单叶片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评价城郊游憩地改善生态环境功能,提高规划合理性,对5类16个游憩监测点进行大气颗粒物浓度、气象因子4季监测,分析同一环境不同类型游憩地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1)大气颗粒物浓度整体表现为夏季低,冬季高,春、秋季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介于夏季与冬季之间;(2)不同类型游憩地立地条件对各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有较大影响,且随季节变化各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有所不同;(3)影响大气颗粒物的环境因子有风速、气压、湿度、温度等;(4)不同立地条件对大气颗粒物、温度、湿度、风速等有显著影响,改善立地条件,对降低大气颗粒物浓度,提高环境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木榄、白骨壤、桐花树、秋茄和海漆为试材,以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主线,建立了叶片水平上的光合产量模型。就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太阳辐射、温度及CO2浓度等)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合理性进行分析,使用整个生长季实测的叶片生理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实测红树植物的光合速率,并确定了5种红树植物单叶片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环境因子下土霉素(OTC)与汞(Hg)络合后溶解性气态汞(DGM)的变化特征,可了解抗生素与汞的复合污染问题。  方法  利用实验室模拟实验,以OTC(1 μmol·L?1)和氯化汞(HgCl2 1 μmol·L?1)溶液为材料,以pH、光照、盐度和氧化还原为不同影响条件,探究反应后DGM的变化特征。  结果  不同环境因子对水体DGM的影响起主要作用,DGM随pH的增加呈减少趋势,酸性条件下的DGM显著高于碱性条件。光照条件下DGM略高于黑暗条件。淡水条件中的DGM显著高于海水条件。厌氧条件下的DGM在试验初期低于好氧条件,在第10天之后高于好氧条件。  结论  OTC与汞会发生络合反应,且络合反应有利于DGM的形成。不同环境因子也会影响两者络合后产生的DGM。OTC与Hg络合后反应生成的DGM要高于对照组,但OTC的影响程度低于本身环境因子的影响。图3参27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春、秋季对兴化湾的8个站位点进行6次常规要素监测,利用SPSS 18.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从理化环境因子、营养盐因子2个方面分别对叶绿素a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同时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兴化湾叶绿素a含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秋季节的叶绿素a含量与理化环境因子中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不明显;与营养盐因子中的氨氮呈显著正相关,与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活性磷酸盐相关性不明显。兴化湾海域叶绿素a的含量受多个环境因子协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Cubist多元混合回归的稻米富集Cd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给农产品质量安全预测提供技术支撑,基于土壤环境因子对稻米富集镉(Cd)的影响在不同条件下存在差异性这一原理,以湖南省典型区域为例,在土壤多参数检测获取基本大数据前提下,采用Cubist多元混合线性回归技术,构建了研究区土壤-稻米Cd传输模型。结果表明,在所筛选的23个土壤理化参数中,Ca、Fe、S、Cd、Cl和pH 6个参数对稻米富集Cd影响最为突出,并被纳入Cubist模型中。土壤Ca(以CaO计)与土壤p H在Ca含量小于1%时线性显著相关,S与土壤有机质(SOM)呈指数显著相关。土壤pH对稻米富集Cd的影响在不同值阈范围内差异明显。研究表明,混合线性回归技术克服了传统多元回归仅能构建单一性质模型的缺陷,可有效筛选及表征环境因子对稻米富集Cd的影响,是构建土壤-稻米Cd传输模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水稻高产的关键因子及机理.水稻高产的关键因子包括遗传特性、环境因子以及群体结构3个方面.遗传特性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内因.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土壤养分和水分等因子与水稻光合能力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到水稻的生长发育.适宜的群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调节光照、温湿度和CO2浓度在群体内的分布,有利于水稻的高产.  相似文献   

15.
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青钱柳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暗呼吸速率(Rd)、气孔阻力(rs)等的日进程,并结合其环境因子分析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青钱柳光合速率日进程是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经分析“午休”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大气CO2浓度。  相似文献   

16.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85-10987
[目的]研究桂花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的关系。[方法]在自然条件下使用LICOR-6400光合测定仪测量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的净光合速率,以及部分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再对桂花净光合作用与各种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桂花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在光合有效辐射低于2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呈线性关系,y=0.0236x-0.4377(R2=0.8358)。桂花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存在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但二者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结论]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是影响桂花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理因子,二者共同发挥作用,直接影响桂花的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同一栽培棚的香菇子实体,不同季节环境因子对香菇主要营养物质氨基酸生物合成量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季节香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分析和环境因子监测结果的相关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一茬新鲜香菇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81%;二茬和三茬新鲜香菇总氨基酸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1.56%和1.5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湿度、CO2浓度与子实体中生物合成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温度、湿度、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香菇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有显著性影响。综合气象条件可以看出,环境温度是影响其氨基酸生物合成含量的主要因素。香菇生长过程中环境温度、湿度、CO2浓度影响其子实体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东北地区碱性水域对虾移殖驯化技术体系,以虾塘半咸水添加碱性湖泊水为试验用水,进行凡纳滨对虾生长试验,研究碱性水域对虾生长与碱度、盐度、离子系数、pH,K ,Ca2 ,Mg2 浓度、Ca2 Mg2 总浓度、Ca2 /Mg2 及Na /K 等10种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碱度为5.41~38.78 mmol/L的碱性水环境中,体长为10~20 mm的驯化幼虾饲养15 d的平均体长生长速度为1.21~0.52 mm/d,总体存活率75.7%。不同水环境下幼虾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体长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P<0.01)。体长生长速度与水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存在因子间的互作效应,其简单相关性都受到其它因子或因子组合的正效应影响。体长生长速度与碱度、pH,离子系数、K 浓度、Ca2 /Mg2 及Na /K 的相关性不明显;同盐度、Ca2 ,Mg2 浓度及Ca2 Mg2 总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很可能成为影响因子。提高盐度、Ca2 ,Mg2 浓度及Ca2 Mg2 总浓度和驯化水平,将有利于碱性水域幼虾的存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