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根据2012年青海省黑河水质监测结果,应用模糊数学法对青海省黑河流域的3个监测断面进行评价,并结合单因子标识指数和综合水质污染指数对3个监测断面的评价结果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河流域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评价均为Ⅰ类;模糊数学法所取得的评价结果最优,易将低品质水质评价为高品质水质;在评价有较多Ⅰ类单因子指标的水体中,用数学模糊法的期望值计算要比数学模糊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水质指数评价法在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对水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改进的水质指数评价法对大龙潭水库的水质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库区水体总体呈Ⅲ类水质,符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但超出了水环境规划类别Ⅱ类水质标准。针对居民污水直排导致污染的现状,需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沙湾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水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12年8月-2013年7月为期一年、每月一次的对三沙湾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水环境质量的监测结果,分析了该海域基本理化指标以及营养盐的特征与变化趋势,并应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营养状态指数(E)和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评价了该海水养殖海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盐田港海域悬浮物含量符合Ⅲ类海水水质标准,pH符合Ⅲ至Ⅳ类海水水质标准。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无机磷(DIP)符合Ⅳ类至劣Ⅳ类的海水水质标准,年平均值分别为0.644和0.061 mg/L,范围分别在0.256~1.147和0.027~0.103 mg/L之间。NO3-N占DIN的比例平均为82.86%。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的DIN和DIP的浓度已处于较高的水平。有机污染评价指数和海水营养状态指数的评价显示,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已经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同时有机污染相当严重。分析表明盐田港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是导致该养殖海域富营养化与有机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水质评价是水污染判断、分析和治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水环境质量和居民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延安市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3、5、7、8、10月对10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水体进行了监测。基于63项监测指标,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加拿大水质指数模型(CCME-WQI)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对目标水体水质状况和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估,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主要影响指标和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源地的水质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除位于最北部的中山川水库外,水源地水质状况呈现“东劣西优”的特点。单因子评价结果中有11项指标超标,仅3个水源地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其余均为Ⅲ类标准。WQI评价指数为62.59~93.74,其中水质为良好、中等、较差的水源地数量分别为5个、4个和1个。水库型水源地TLI指数为34.41~49.05,均处于中营养水平。此外,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石油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其中氨氮、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本研究可为延安市制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污染防范措施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和评价滇池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状况,分别于2012年5月和8月对滇池6个站点的水环境和浮游植物进行监测,根据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利用单标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池水质基本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其中总磷、总氮和氨氮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2年1月的海洋生态调查数据,从海水环境质量(包括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沉积环境质量、初级生产力和饵料生物水平4个指标评价了大亚湾石化排污区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海域水质因子DO、BOD5、CODMn、硫化物、PO3-4-P、DIN、Cu、Pb、Cd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66.7%站位的石油类污染物、91.7%站位的pH和个别站位的Zn含量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1.215,海水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有机污染状况属于优良等级,尚未受明显有机污染;海水营养水平属于中高营养等级,沉积物各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沉积物质量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478,表明沉积环境质量良好;初级生产力属中等水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生物量丰度很高。海洋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为1.129,属轻度污染。结合生物体残毒(总TPHs)等历史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污染物。今后应加强对该海域生态环境的监测,尤其是对石油类污染物的优先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孤岛水库为研究对象,采集水样和底泥,确定COD、TN、TP的浓度及底质中重金属含量,采用水污染指数(WPI)法评价法评价孤岛水库水环境的污染现状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大部分指标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仅TN、TP超出了背景值。采用水污染指数(WPI)法分析,DO的WPI指数值为20,达到了地表水环境标准Ⅰ类。COD、BOD_5的WPI指数1,高于地表水环境标准Ⅰ类的限值;TN的WPI指数为59,在WPI评价体系中处于Ⅲ类标准最大值;TP的WPI指数为31.11,在WPI评价体系中处于Ⅱ类;NH_4~+-N的WPI指数为25.18,在WPI评价体系中处于Ⅱ类。综上所述,孤岛水库TN、TP及NH_4~+-N严重超标,达不到饮用水水质标准。本研究通过相关试验对孤岛水库水体和底质污泥进行检测与分析,利用微生物技术对孤岛水库面源污染进行治理,以期为水库水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沅水常德段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09年沅水常德段桃源县凌津滩、武陵区陈家河和汉寿县坡头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沅水常德段水质总体上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良好;3个监测断面除总磷存在超标现象外,其余所有监测项目均在标准值范围之内。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各监测断面均处于尚清洁状况。  相似文献   

9.
左江流域花山旅游景区段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浩东  胡衡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65-6366,6378
在2007年左江流域花山景区段丰水期(7月)及枯水期(11月),设置4个监测断面,监测分析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pH值、粪大肠菌群数5个水质指标,研究调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山岩画)水域水质现状,探讨人类活动对当地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依据国家地表水GB3838-2002评价标准,风景区周边水环境质量大多处于Ⅱ类以上标准,但化学需氧量在3#断面一直为Ⅲ类标准,是该区域水体污染的限制性因子。分析水质恶化原因,并对水资源保护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东平湖的水环境质量,于2013年3月—11月,对东平湖水域p H、溶解氧(DO)、总氮(TN)、无机氮(DIN)、总磷(TP)、磷酸盐、高锰酸钾指数(CODMn)、石油类和叶绿素a(Chl-a)等指标进行了监测,并采用加权综合营养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水域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平湖水域总体为轻度富营养,污染等级为Ⅲ级,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依次为TN(年超标率92.86%)、TP(50.00%)和CODMn(25.00%),依据渔业水质标准,石油类超标100%;水环境质量时空差异显著,表现为3月5月11月8月,湖心区及非养殖区水质好于入湖口和养殖区。该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控制和治理东平湖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以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前后枯水期河流水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地表水环境评价法对辽宁省辽河流域主要河流污染治理前后枯水期的水质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辽河流域河流水质严重污染的历史已发生转变,地表水环境质量呈现全面持续好转趋势,首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与氨氮浓度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2.
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安全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结合黑河干流高崖水文站至平川大桥水文站区域的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资料建立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式,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黑河分水对中游典型灌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水利用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现状年地下水开潜力很小,甚至有些灌区开采潜力严重不足,超采严重。现状年各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都已经接近安全警戒线,平川灌区已经超过安全警戒线,若今后在水资源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调度、农业节水等方面没有重大突破,黑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3.
投加土著微生物菌剂降解黑臭河水中的污染物质,采用水葫芦床、仿生水草床结合增氧措施控制直排入河的人造革废水、含油酸洗废水及生活污水,同时采用循环水泵造流,结合曝氧船增氧、生态浮岛和景观植物恢复水体生态环境等措施,使得屿田、上庄河全河段主要水质指标维持在地表水近Ⅴ类水平,黑臭现象完全消除,且使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监测了南湾水库的水质现状及单因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湾水库水厂取水口水质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的要求,而入库河流水质则存在超标现象,危及饮用水源水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控制对策,以期为水库及入库河流的污染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水体纳污能力是科学合理地制定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基础。沿海河网地区水系复杂,水体具有水深较浅、流速缓慢、顺逆不定和水体自净能力不强等问题。以沿海平原河网地区的海门市水环境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水系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一维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该市主要河道的纳污能力,为当地的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对引江济淮规划区的概况、现状水质、现状污染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规划年2020年污染源预测。根据调水线路水质目标,选用合适的模型,以流域为单元,断面水质达标为目标,计算了引江济淮规划区各流域的纳污容量。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区域内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提出合理的水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引江济淮污染物削减目标可达,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日益严峻恶化的局面,2000年开始对黑河下游进行了调水。东、西居延海是黑河尾闾,调水以前均干涸多年。通过实地调查、遥感等手段,分析了干涸多年的黑河尾闾东、西居延海调水后水资源、植被及生态环境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以来,东居延海分别于2002~2006年连续5年10次进水,总计入湖水量达到1.797 7亿m3,最大水面面积达35.7 km2;西居延海也在2003年进水,入湖水量达到0.272 3亿m3,东、西居延海总计入湖水量达到2.07亿m3。(2)调水前东居延海及四周植被覆盖度低,植物种类少,普遍生长不良,调水期末湖内及四周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大,植物种类增加,生长较好,植被呈现向良性演替方向发展的趋势。(3)遥感调查表明,黑河下游东、西居延海调水后草地面积增加了15.35 km2,高覆盖度灌木林面积增加了5.9 km2,而中、低覆盖度灌木林面积减少了8.59 km2,戈壁滩、沙化面积减少了19.98 km2,生态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以上结果表明,调水5年多来东、西居延海生态环境正向良好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8.
胡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81-9882
通过对花溪河小泉支流红旗村、红星村监测断面水质进行监测,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域标准作为评价依据,按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监测结果表明,两断面水质属劣Ⅴ类,小泉支流无法满足水域功能要求.主要污染原因为上游污水过境污染,建议增强跨区域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有效整治河流污染难题.  相似文献   

19.
宝鸡市城市河道人工水面水质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河宝鸡市城市河道典型人工水面(金渭湖、石鼓山1号橡胶坝蓄水区)为例,对其水质指标氮、磷、COD进行监测,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水面水质在监测期间,4月初达Ⅳ类,甚至超过Ⅴ类水质指标,11月初和6月初部分断面可达到Ⅲ类水质,蓄水时间对人工水面水质影响作用较大;主干流河道水受污染程度较支流轻,应加强支流水质监测及周边污染源排放口的控制与管理;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有机污染消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金献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37-15838
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辽河流域干流28个断面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超标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河干流的上游和下游,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和重金属元素。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在辽河上游老山头断面超标倍数为Ⅴ类水体标准的17.3倍。辽河干流39%的河段为Ⅲ类水体,21%的河段为Ⅳ类水体,Ⅴ类或劣Ⅴ类水体的比例高达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