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不同浓度益佩威对栽培稻进行直接浸种和拌种后再常规浸种处理,考查其对直播稻应用丙草胺、丁草胺、炔草醚、硝磺·丙草胺等除草剂的降害作用及对杂草稻的防效,探索益佩威在直播稻田杂草稻化学防控中的降害技术。结果表明,益佩威浸种和拌种对直播稻田应用丙草胺、丁草胺、炔草醚、硝磺·丙草胺有一定的降害作用,大田试验各药剂对杂草稻的防效达到65.3%~89.0%。由此可见,益佩威的降害程度随着其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着除草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稻田杂草有200多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最常见的主要杂草有40多种,为害较重的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萤蔺、牛毛毡、水莎草、陌上菜、节节草、矮慈姑、鸭舌草、鲤肠、水苋菜和丁香蓼等。水稻田杂草发生为害重,其中轻型栽培稻田如直播稻、抛栽稻田杂草为害尤为严重。杂草发生高峰主要在播后或移栽后5~20天内。因此,对大多数芽前除草剂来说,适宜用药时间水直播稻应在播后1~3天内,移栽稻应在活棵后(移栽后5~7天)用药。  相似文献   

3.
直播稻田杂草发生期比移栽稻田长,扎根出苗期湿润灌溉最易诱发杂草种子萌发,杂草种类也多于移栽稻,发生数量比移栽稻田大,因此,杂草危害是直播稻的一大威胁,抓好杂草防除是直播稻栽培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及其防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害发生重,综合控制难等严重制约了水直播稻的发展。因此,加强区域性水直播稻田的杂草发生情况调查,了解草相变化,及时提出相应的杂草防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一、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直播稻田在耕作方式和水管理上与移栽田有较大的差异,直播稻田杂草的发生也有它自己显著的特点。1郾主要杂草种类变化大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优势杂草发生变化。有些杂草从优势草变为次要杂草,有些草上升为优势种,并且优势种内排列次序也有变化(表1)。同一地区同一年份,直播稻田和移栽稻田发生的杂草优势种也有差异。2001年9月份笔者的调查结…  相似文献   

5.
水稻直播具有省工、省种等特点,若管理得当,可达到移栽稻的产量水平。但水稻直播田杂草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直播稻的推广。稻田禾本科杂草与秧苗的叶龄及形态相仿,撒播稻的杂草防除更加困难。Sofit为丙草胺加安全剂的新型选择性除草剂,用于秧田有效、安全、经济,对直播稻田除草效果也很好,但随播随用影响成苗。1987~1988年我  相似文献   

6.
杂草稻和假稻这"两稻"在湖南直播稻田发生危害有加重趋势,在"两稻"发生危害较重的田块,采取直播改移栽等方式(包括人工栽插、抛秧、机插秧等),能有效控制田间"两稻"危害。直播改移栽后,耕整后的水稻田  相似文献   

7.
直播稻田有害生物特别是杂草危害相当严重,直播稻作为一种新型轻型栽培方式在生产中应用时,曾一度由于田间草相复杂、草害严重,无法及时有效对草害进行控制等原因,导致直播稻产量及品质都很不尽人意,草害严重田块甚至绝收,好多农民对直播稻望而怯步。而近年来,随着直播稻专用化学除草剂的研发及推广应用,直播稻田除草变得简单易行且可取得极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稻轮作双免栽培模式的长期推广与应用,稻田耕作制度、栽培方式、水分管理、田间温室效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稻田杂草害日益突出,草相更加复杂,稻田杂草的优势种群和群落演替较快,现已成为免耕直播稻生产上的一大灾害。针对油稻轮作双免栽培模式下直播稻田杂草种群的变化特点、发生演替的原因及杂草发生的态势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是一种伴生性的稻田恶性杂草,和栽培稻Oryza sativa同属禾本科Poaceae稻属Oryza,具有生长势强、易脱粒、休眠性强、耐逆等特性;其起源主要是由栽培稻品种去驯化而成。杂草稻的发生严重影响栽培稻产量,降低稻米品质,影响稻种纯度,且难以防除。中国杂草稻发生分布不均,在广东、辽宁、宁夏、江苏、江西、黑龙江、安徽、山东、浙江等地均有发生,且发生程度不同。其发生原因主要有农机跨区作业、栽培技术改变、选择性除草剂缺乏等。目前常采用人工拔除,调整栽培方式(套播、直播转变为移栽、机插),实施水旱轮作,施用丙草胺类除草剂等方式防除,但尚未有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此外,由于杂草稻的变异类型丰富,其遗传背景又与栽培稻相似,因此可作为栽培稻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轻型栽培稻田杂草发生及其危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 ̄1997年通过对4种轻型栽培方式(麦田套稻,水直播,早育抛栽,盘育抛栽)和水育秧人工移栽稻田杂草种群调查及杂草发生与危害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5种种植方式对稻田主要杂草发生频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对稻田主要杂草优势度及杂草发生量有明显差异。麦田套稻,水直播、旱抛栽、塑盘抛栽、水育秧人工移栽稻田杂草危害分别使水稻产量下降70.6%、63.5%,49.5%,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