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 B.H.)又名落雪泥,原产巴西,系苦苣苔科苦苣苔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其性喜温湿,耐阴,忌阳光直射,是不可多得的优良案头花卉。目前我国栽培实践中多以种子繁殖,由于单、重瓣大岩桐具有自花不亲和和自交不结  相似文献   

2.
大岩桐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岩桐(Sinning speciosa B.H.)又名落雪泥,原产巴西,系苦苣苔科苦苣苔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其性喜温湿,耐荫,忌阳光直射,是不可多得的优良案头花卉。在我国多以种子繁殖,由于单、重瓣大岩桐具有白花不亲和和自交不结实现象,所以,自然状况下不结实、人工授粉结实率低、采种成本高、易造成生物学混杂等问题。近年,组培快繁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3.
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DC),又名苦菜、苦荬菜、小鹅菜,为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生于田野、路旁、村舍附近,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其嫩茎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2和Vc,可供食用。苦苣菜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湿降压的功效。其嫩茎叶可生食,  相似文献   

4.
苦苣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赵秀珍,高亮,安兆美(潍坊市农业科学院261041)(潍坊市农副产品进出口总公司)苦苣(CichoriumendiviaL)又名苦荬、苦菜苣荬菜等,是菊科菊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国外苦苣栽培面积较大,并形成了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苦苣苔科植物以其多姿的体态、绚丽的花朵、多样的观赏价值、良好的耐阴性和耐旱性、易繁殖等特点深受花卉业的赏识,近年来越来越多来自非洲和美洲的苦苣苔科花卉在园艺界异军突起,而中国丰富的同类资源依然沉寂于深山之中。实际上中国原产的苦苣苔科植物种类繁多,拥有丰富的野生苦苣苔资源;尤其以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分布较多,云南分布的种为国内首位。  相似文献   

6.
苦苣是菊科苦苣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苦苣略带苦味,脆嫩爽口,可以凉拌、爆炒、做汤和作火锅涮菜等。苦苣嫩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常食苦苣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病等效果显著,是目前时尚的无公害保健蔬菜。苦苣生长期短,适应性强,栽培技术简单,抗病虫害,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防治,投资少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近两年来,石家庄市裕华区方村镇西京北村利用日光温室种植苦苣,平均每亩产2500千克左右,产值上万元,周年分期分批陆续种植,年产值达3万元以上。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苦荬菜,又叫苦麻菜、苦苣,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菊科苦苣属的野生种,种类很多,其形态相似,风味相近,生态习性差异不大,分布于全国各地。广泛生长于荒地、山坡、沙滩、路旁、田野、草丛及沟边等地,多见于湿润地带。  相似文献   

8.
对苦苣苔科植物光照度适应性进行研究,以提高苦苣苔盆栽花卉品质,并推动其在园林中的合理配置应用。测定蚂蝗七、牛耳朵、银色鹿角、纤细半蒴苣苔、革叶粗筒苣苔、吊石苣苔、粉绿异裂苣苔7种苦苣苔科植物在不同遮光情况下的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观察其生长量。综合分析比较表明,7种苦苣苔科植物都有较强的耐阴性,在光照度为2 000~8 000 lx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对光照度的适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吊石苣苔、粉绿异裂苣苔、银色鹿角、革叶粗筒苣苔、蚂蝗七、纤细半蒴苣苔、牛耳朵。  相似文献   

9.
苦苣属菊科苦苣属,性寒味苦,具有清肺止渴、益肝利尿、消食和健胃作用,食用其嫩叶部分,可凉拌、做汤或爆炒,也可制成脱水干菜及软包装鲜产品。我们本地已有多年种植苦苣经验,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于1997年自美国引进保健型蔬菜——美国苦苣。引进的7个品种经过4年的试种示范,已逐渐被市民接受。美国苦苣营养丰富,每百克嫩叶中含蛋白质1.2克,碳水化合物1.8~2.0克,钙77毫克及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适于生食、涮食及做汤,具有清热解毒,软化血管,降血脂等多种功效。现已成为市内各大宾馆、超市的常见蔬菜,生产效益是普通生菜的4—6倍,667平方米(亩)产值可达1.8~2.0万元。  相似文献   

11.
研究温度、浸种时间、赤霉素(GA3)用量、褪黑素用量和2,4-D溶液用量对苦苣菜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为苦苣菜选择良好的萌发和生长条件。设置不同温度、浸种时间、生长调节剂浓度处理苦苣菜种子,研究对苦苣菜发芽率、发芽势等发芽指标及苗质量、根长、苗高等生长生指标,以及对脯氨酸含量、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25℃、浸种6 h时,苦苣菜的种子萌发指标及幼苗生长状况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200 mg/L GA3溶液对苦苣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显著有效;100μmol/L褪黑素溶液可显著促进苦苣菜细胞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的增加,脯氨酸含量、淀粉酶活性、POD活性分别较对照组高20.93μg/g鲜质量、2.28 U、26.66 U/(g·min);10 mg/L 2,4-D溶液可显著促进苦苣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代谢。苦苣菜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25℃,最适宜的浸种时间是6 h; 3种调节剂都不同程度地对苦苣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200 mg/L GA3、100μmol/L褪黑...  相似文献   

12.
海水处理下不同生菜品种耐盐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海水浓度处理下,对23个生菜品种的种子发芽和植株的耐盐力进行鉴定,并对生菜品种的出苗率、耐盐指数、耐盐比率及100%海水处理下的成活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菜品种之间的耐盐性具有较大差异,中丰、南蔬、细叶苦苣Ⅰ3个生菜品种表现出较高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毛粉808番茄     
毛粉808番茄西安市蔬菜研究所自1992年起承担国家及市科委下达的“抗病、高产优质、耐储运、耐弱光照番茄新品种选育”攻关课题.历经8年时间.选育出的番茄新品种“毛粉808”完全符合课题要求,平均单果重为180克.亩产7000千克左右,在全国各地推广50万亩.表现良好。其性状为矮秧自封顶,  相似文献   

14.
张敬杰  徐宏  赵能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64-5964
[目的]对贵州产4种苦苣苔科植物中石吊兰素的含量进行对比研究,为扩大药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与0.5%醋酸(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35n/n,流速1.0ml/min,柱温30℃,提取4种苦苣苔科植物中石吊兰素。[结果]贵州4种苦苣苔科植物中,蒙自吊石苣苔中石吊兰素含量最低,为1.06mg/g;滇黔紫花苣苔中石吊兰素含量最高,为4.27mg/g。[结论]该研究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用于苦苣苔科植物中石吊兰素的含量测定,并为稳定及扩大药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论白菜、萝卜需肥规律和施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白菜需肥规律和施肥方法 白菜在全国各地普遍栽培,白菜以其细嫩甘脆、汁白如乳的品质.易种植、耐储藏的特性,在蔬菜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蔬。  相似文献   

16.
苦苣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鲜嫩绿叶可供食用,味微苦,可以凉拌、爆炒、做汤、做色拉菜以及作火锅配料等,清脆爽口、味美色艳,深受人们喜受。苦苣嫩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病等效果显著,苦苣的抗病虫性很强,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因而受农药污染少。  相似文献   

17.
黄花高产王豇豆是安阳蔬菜研究所在多年收集豇豆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经单株系选而育成的优良豇豆新品种,高产、早熟、抗病、稳产,耐高温,耐老化。耐贮运,纤维含量少,无鼓籽鼠尾。商品性极佳。2004年起在全国各地试种、示范,表现优良,适宜在全国各地推广。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05,(8):22-22
中熟一代杂种,该品种开展度60厘米.外叶12片左右.叫色绿,蜡粉中等,网球形单球重15公斤左右结球紧,品质佳,较耐裂抗病毒病,耐黑腐病。该品种适应性广,全国各地均适官栽培。长江流域秋季6—7月播种,幼苗苗龄35天定植,60天采收,亩产量4000公斤。  相似文献   

19.
饲料苦苣,又名山苣荬菜,割不败等。一年生草本植物当期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割取地上部嫩茎叶,作为禽类喂养的饲料,苗期人也可食用。以下简称苦苣。  相似文献   

20.
非洲紫罗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苦苣苔科非洲堇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非洲东部热带地区,植株全身被覆绒毛,耐干旱,在适当的栽培条件下,除夏天花数较少外,全年都可开花,花期长达2个月。常规繁殖方法有叶插法、分株法和种子繁殖法,繁殖系数低。为此,我们进行了非洲紫罗兰的组织培养研究,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