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对GEF项目区8个县(区)天然草地主要有毒植物的种类、毒物成分和分布作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统计出主要有毒植物255种,隶属于35科93属。有毒植物所含主要毒物成分可分为生物碱、苷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酚类及其衍生物和草酸及草酸盐5大类。有毒植物在亚高山草甸草地分布最多,达167种,其次是高寒草甸、亚高山灌丛草甸,温性草原。此次调查研究为GEF项目区天然草地有毒植物的防治、利用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科尔沁草地有毒植物及其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量的调查和资料整理,查明科尔沁草地有毒植物共164种,隶属于42科93属。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分析表明,该草地的有毒植物成分中多年生中生、中旱生草本植物占多数。在水分条件较好的草地类型或局部地段有毒植物分布较多。本文归纳了有毒植物所含的毒物成分,指明了引起家畜中毒机会较多的植物种类,探讨了草地有毒植物的防除措施,指出毒草防除工作应列为草原建设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3.
1997~1999年对甘孜州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种类及分布进行了调查,主要有毒有害植物共计33科、81属、239种。通过调查,掌握了有毒有害植物的种类、分布、以及发生规律,可为有毒有害植物防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1997~1999年对甘孜州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种类及分布进行了调查,主要有毒有害植物共计33科、81属、239种.通过调查,掌握了有毒有害植物的种类、分布、以及发生规律,可为有毒有害植物防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陇东子午岭天然草地野生有毒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调查统计,陇东子午岭天然草地中野生有毒植物有65科127属171种.就陇东子午岭天然草地上对家畜有毒的植物种类分布及有毒成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武威地区天然草地有毒植物及其防除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武威地区天然草地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对草地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天然草地共有毒植物172号,分属31科84属,平均2.15种/m^2,盖度达4.41%地上部分生物量11.28g/m^2。对草地危害的主要黄花棘豆,甘肃棘豆,小花棘豆,狼毒和马草,受侵害的草地主要是山地草甸和山地草原,通过分析,提出了有毒植物防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草地有毒植物及保障家畜安全的对策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邢福  王正文 《草业学报》2000,9(3):66-73
为了保障家畜采食安全,对科尔沁草地有毒植物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资料整理,初步查明了科尔汤草地有毒植物植物共164种,隶属于42科93属,首次对这些有毒植物进行了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分析,结果表明:有毒植物以多年生中生、中时时生草本植物占多数;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草地类型或局部地段有毒植物分布较多,较常见的有毒植物所含有的主要毒物成分为生物碱、甙类化合物、匝类化合物、酚类及其衍生物、无机物和简单有机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青海草地有毒植物种类、分类及有毒成分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为青海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论草地退化与草地有毒有害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调查和资料整理,提出了我国三大草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与草地毒害草繁衍滋生的关系,并列出了这三类草地危害家畜最严重的有毒有害植物。  相似文献   

10.
山西草地有毒植物的分布及防除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新中  邢亚亮  刘旗 《草业科学》2007,24(10):76-80
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山西省草地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区、危害面积和有毒植物的毒害性,主要探讨其对畜牧业和草地植被的经济和生态影响,进而提出了山西省草地有毒植物的防除措施,同时指出实践工作中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森 《草业科学》1999,16(5):35-39,45
福建省天然草地上,有毒有害植物有43科、76属、110种,其中,分布广、莽原 种有38种。研究了福建省主要有毒有害植物的种类、产地、生态分布、毒性成分及其对家畜的危害,并提出了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更好地掌握河南省现有天然草地饲草资源特点与利用现状,为未来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当地天然草地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农业农村部制定的《全国草地清查总体工作方案》,从草地类型、草地面积、植被生产力水平、饲草种类和利用现状等5个方面,对全省天然草地资源开展外业调查工作。[结果] ①河南省天然草地共有4类30个型,总面积为52.24×104 hm2,74.04%的天然草地分布于豫南、豫西山区和低山丘陵地区。②河南省天然草地的饲用植物有1 400多种,建群种有41种,优势种有123种,主要伴生种有357种。③河南省天然草地的平均草层高度70.43 cm,平均盖度86.36%,平均产草量为7.02×103 kg/hm2,94.40%的天然草地属于未利用或轻度利用状态。[结论] 河南省天然草地资源丰富,草地类型多样,牧草生产水平高,有极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需要加大开发和利用力度,进一步挖掘草食畜牧业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东部木本饲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国栋 《草业科学》2004,21(10):9-12
河西走廊东部木本饲用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27科66属238 种, 嫩枝叶总贮量可达156.75万t.尤其是灌木、半灌木分布广泛,是构成天然草地植被的重要成分, 其嫩枝叶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比例达30.09%.通过分析,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黄土高原亚高山草地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种子密度、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上植物有31种,分属于14科、25属;种子库植物有32种,分属于14科、31属;种子库的83.45%都分布于浅层土壤中(0~5 cm)。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地上植被和地下种子库中多年生植物的比例减少,种子库密度与丰富度都显著下降(P<0.001);极度退化样地的地上一年生植物增多,物种组成与地下种子库相似;轻度和中度干扰的样地中,地上植物与种子库的物种的组成具有显著差异(P<0.01)。总之,亚高山草地退化对土壤种子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土壤pH与水分是影响种子库密度与丰富度主要的环境因素。极度退化草地种子库密度极低,地上植被靠自然更新很难恢复,需人工辅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然草地有毒植物及其放牧家畜中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草地资源大国,天然草地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也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和牧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但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天然草地的生产功能,而忽视了对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使得我国天然草地长期处于过度利用状态,造成草地退化,进一步引发有毒植物等生物灾害多发、频发,可食牧草种类和产量锐减,生物多样性失调及生态环境恶化。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天然草地有毒植物的种类与分布,介绍了有毒植物给目前我国天然草地以及畜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危害,针对疯草类有毒植物、乌头属有毒植物、橐吾属有毒植物、瑞香狼毒、醉马芨芨草、紫茎泽兰6种危害较为严重的有毒植物的毒理学与中毒病及其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对未来在有毒植物中毒的防控方面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我国草原牧区放牧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病综合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怀宁  恰加  郑淑惠  王海瑛 《青海草业》2002,11(2):19-20,41
根据草场资源调查植物名录 ,初步统计有毒植物 1 5科 33属 62种 ,有害植物 9科 1 1属 2 5种 ,正确识别有毒有害植物 ,对有毒有害植物开发利用 ,预防家畜中毒 ,变害为利 ,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掌握豫西地区天然草地的面积、产草量、载畜量及主要生产力状况,以2018年河南省天然草地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遥感影像和野外实地调查方法,对天然草地的类型、分布、植被种类及主要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西地区共有3个草地类及16个草地型,天然草地面积为16.13万hm2,占全省天然草地的30.89%,是河南省...  相似文献   

18.
百草肠毒清由白头翁、穿心莲、石榴皮等9味中药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对架子猪、羔羊腹泻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百草肠毒清、硫酸新霉素、硫酸粘菌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治愈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百草肠毒清组与硫酸新霉素组比较,治愈率与有效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百草肠毒清组与硫酸粘菌素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有效率差异极显著(P〈0.01);百草肠毒清组与肠毒清+新霉素组和肠毒清+粘菌素组相比较,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临床试验证明,单独使用百草肠毒清对家畜腹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辽宁省北部草地现状及群落特征,以辽河平原北部的彰武、康平、昌图、法库4县确权草地为范围,通过2年的野外详查,分析草地植被特征,并重新划分草地类型,运用ArcGIS 10.0软件勾绘出草地分布图。结果显示:25个调查样地共出现164种植物,隶属46科129属。根据水热、地形及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将调查区草地划分为疏林草地类、暖性灌草丛类和低平地草甸类3大类。其中,疏林草地类所含物种数最丰富,占到了总物种数的71.3%;疏林草地类和暖性灌草丛类以旱生植物为主,低平地草甸类湿生和水生植物相对较多。3类草地共出现8个草地型,疏林草地类2个,暖性灌草丛类3个,低平地草甸类3个,且均有乔木和灌木。与80年代相比,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等中生植物占优势的草地型已消失,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旱生植物的优势度有所增加,典型草原旱生植物分布区向东扩展。3类草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彰武县以疏林草地类为主,昌图县以暖性灌草丛类为主,而康平和法库县则以低平地草甸类为主。4县共出现草地斑块11 250块,其中50亩以下的占81.2%,100亩以上的仅占8.8%,草地分布零散而面积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