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给大豆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国内外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病育种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文中从抗胞囊线虫的抗源筛选、抗病育种和抗病基因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上,尤其在干旱盐碱及沙土地带危害最大且发生最普遍的病害,对大豆产量影响极大。介绍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症状、发生原因和特点,并提出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关于稳定和发展黑龙江大豆生产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在黑龙江农业生产中居重要地位,但是目前正面临着危机。做大做强是黑龙江大豆的主要出路。所以必须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和质量,其中以提高单产为关键。论述了影响黑龙江大豆面积稳定和单产提高的主要障碍是大豆重迎茬及大豆胞囊线虫病,建议要稳定和发展黑龙江大豆生产,必须解决大豆胞囊线虫问题,介绍了控制大豆胞囊线虫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线虫品种的培育及应用,也提出了加强针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抗病育种、应用及相关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进展(续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现与危害、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病原及生物学特性、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分化、大豆抗胞囊线虫机制、大豆胞囊线虫发生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作物根系分泌物及其与作物连作障碍和线虫卵孵化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的特点、危害症状及发病的生态环境,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地区性,大豆胞囊线虫病植物细胞学、生理生化、抗性遗传机制以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以及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发展趋势争抗线虫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演变的选择作用的论述,阐述了大豆抗线虫育种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豆胞囊线虫病始终是危害我国大豆产量、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病害之一,尤其是黑龙江省,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所以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工作也一直非常被重视。综合分析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情况,提出采取选择抗病耐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药剂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避免或降低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大豆胞囊线虫病与大豆抗胞囊线虫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系统地介绍了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与为害 ,对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分化和寄主范围进行简要地描述 ,同时 ,对近年来的根系分泌物、品种抗性、细胞学和组织学及遗传等方面的大豆抗胞囊线虫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对进一步研究大豆胞囊线虫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微生物磷钾制剂、生物型拌种剂、营养活化拌种剂等10种生物药剂,甲拌磷、克百威2种化学药剂和抗线品系、抗线2号、抗线4号3种抗线品种对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大豆生育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磷钾制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效果最好,芽孢杆菌对大豆胞囊线虫病无效;3个抗线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抗线品系防治效果最好,依次是抗线2号、抗线4号.  相似文献   

10.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大豆根线虫病、黄萎病,群众称之为“火龙秧子”,是大豆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的病害。  相似文献   

11.
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世界性大豆病害之一,具有致病力 强、传播范围广、休眠体(胞囊)存活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大豆胞囊线虫病极难防治。筛选并利用抗病基因是加快 大豆抗线育种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东农L-10为材料,克隆GmRSCN-6 基因并分析GmRSCN-6蛋白的性 质,同时对该基因在抗感病品种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mRSCN-6 在SCN3号生理小种侵染10 d内逐渐上调表 达。3 d时表达量出现小高峰,推测GmRSCN-6 基因响应SCN3号生理小种入侵信号,10 d时GmRSCN-6 基因的表达 量达到最大,且抗病品种中的表达量远高于感病品种,表明GmRSCN-6 基因参与大豆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 反应。  相似文献   

12.
Soybean cyst nematode, 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SCN) popul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which are capable of reproducing on soybean lines known to be resistant to one or more SCN races. Three of the populations developed on PI 88788, PI 90763 and Peking were selected for their differential response on the three hosts. The secondary selection was made on the parent which originally had a high level of resistance. With one exception, secondary selection resulted in increased reproductive ability of the populations on the soybean lines on which they were selected. There was also a corresponding decrease in the reproductive ability on the soybean line on which they were originally developed. The genes from PI 88788, PI 90763 and Peking could be used alternately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SCN damage.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豆种质资源抗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磊 《大豆科学》1998,17(2):172-175
1992-1995年,应用田间自然病圃和病土盆栽鉴定方法,对黑龙江,河北,山东,安徽,福建和广东等21个省市保存的3391份栽培大豆和169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14.
刘汉起  娄凤君 《大豆科学》1995,14(4):330-333
本课题组对黑龙江省65个市、县土样中存在的孢囊线虫,利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进行小种鉴定,共鉴定出63个市县的孢囊线虫为3号小种,1个县为6号小种,1个县为7号小种,基本明确了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类型与分布,为我省的抗线虫品种选育与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的间遗传学方法对哈尔滨中黑豆,长粒黑豆,小粒黑豆,磨石黑豆和连毛会黑豆与胞囊线虫1,2,3,4,5,9,12和14号生理小种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长粒黑豆品种与已知抗病因基因的Peking含有相同的抗病基因,哈尔滨小黑豆与PI90763含有相同的基因,小粒黑豆比PI90763多含抗大豆胞囊线虫14号小种的基因,磨石黑豆比PI88788缺少抗线虫14号小种的基因。连毛会仅含有抗线虫  相似文献   

16.
SSR标记技术及其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给世界大豆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现和利用新的抗线虫基因并转到丰产品种中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病害.SSR标记为分子辅助选育抗胞囊线虫的新品种和抗性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阐述了SSR的原理和方法,概括介绍了其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1992 ̄1995年,应用田间自然发病重复鉴定、不同省份异地鉴定和人工接种卵悬浮液的多年多点鉴定方法,对40份大豆孢囊线虫3号小种的抗性资源:其中免疫的12份,抗病的28份,进一步做持久抗性研究。结果原对3号小种免疫的12份资源有11份仍表现免疫,1份表现抗病;原来抗病的28份资源仍全部表现抗病。鉴定结果表明参试的抗性资源抗性持久稳定,可供抗病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18.
抗胞囊线虫病基因是大豆抗病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目前已经在抗胞囊线虫品种中发现了两个对于抗性具有重要贡献的Rhgl和Rhg4基因,但是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信息还很少.本研究注释了RHGl和RHG4完整的结构域特征,二级结构分析显示两蛋白质均采用α/β折叠,蛋白激酶结构域的空间结构采用与所有真核生物的丝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的核心相同的折叠方式,具有类似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