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平市农机局2009年秋组织技术人员对玉米收获机7种机型进行了试验考核调查。通过考核,得出一系列试验数据,同时对收获机的故障加以分析,并提出机械收获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广大农户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械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试验对此基础上,针对大豆的生物学特性及机收难点,提出了人割晒或机割晒,机拾禾的分段收获工艺,并与机械联合收获或人工收获进行了技术、经济性能指标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机》2009,(12):53-53
最近,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承担的“先进棉花收获机械化技术及关键部件的引进”项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大西渠镇成功进行了棉花机械化收获试验。  相似文献   

4.
日前,河南省沁阳市农机局引进豪丰4JW-150型茎块挖掘机,在柏香镇东冯桥村大蒜种植区进行试收获,经技术人员现场测定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收获效果良好。东冯桥村40余群众现场参观了大蒜机收试验,连连称好,纷纷表示:有了这个机器,今年的大蒜收获就不成问题了。  相似文献   

5.
荞麦具有不同于普通谷物的收获特性,而两段式收获被认为是其最佳的机械化收获方式。目前,关于荞麦两段式捡拾收获的脱粒分离装置的试验研究鲜有报道。为此,在自行研制的切流-横轴流双滚筒捡拾收获试验平台上进行了荞麦的脱粒分离试验研究,即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荞麦籽粒含水率、喂入量、脱粒滚筒线速度和脱粒间隙对破碎率、含杂率、损失率和脱分功率等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影响荞麦脱粒分离性能的试验因素重要性次序依次为籽粒含水率、脱粒间隙、滚筒线速度及喂入量;荞麦两段式捡拾收获最优的脱粒分离作业参数为籽粒含水率20%、脱粒间隙35 mm、脱粒滚筒线速度17.27 m/s、喂入量1.2 kg/s;最优脱粒分离作业参数下脱出物中各类杂余占比较小,表明装置适用于荞麦两段式捡拾收获的脱粒分离作业。研究可为两段式荞麦捡拾收获机的脱粒分离装置研发提供理论支撑和试验支持,对荞麦产业的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收获方式对油菜收获损失构成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求不同收获方式对油菜收获损失构成影响,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现有国内油菜人工收获、机械收获进行田间收获效果实测对比试验,检测了割台损失、脱粒清选损失率等指标数据。结果表明:在籽粒含水率相同的收获条件下,割台损失率依次为:人工收获机械分段收获机械联合收获;脱粒清选损失率依次为机械联合收获人工收获机械分段收获;总损失率依次为:人工收获机械分段收获机械联合收获。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的收获方式对总损失率、割台损失率和清杂脱粒损失率影响均极显著。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收获方式进行了评价,可为生产者选择收获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轴流收获技术的现状,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同类技术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自行研制了能够进行多种形式轴流脱粒与分离的试验台,并配套了计算机采集与控制系统。研制试验台的目的,就是对轴流脱粒与分离技术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分析各结构参数与工艺参数对脱粒与分离性能的影响,使轴流收获技术能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二次近似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方法,对ЕНИСЕЙ-1200P进行了收获水稻性能试验研究,获得了反映霜前收获直播水稻和枯霜后收获插秧水稻的各项损失指标与喂入量、钉齿滚筒转速和钉齿重合量等参数间相互关系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并对上述规律进行了田间收获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机收获水稻时主要参数调整的推荐方案,以期大幅度降低收获损失。  相似文献   

9.
收获机虚拟环境模型与仿真平台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收获机械的设计创新以及整机作业行为和性能的仿真试验,以玉米收获机为例,采用Unity3D虚拟平台构建了收获机械三维仿真模型。根据物料流变特性,以虚拟弹簧和虚拟墙构建了植株模型,通过建立行为控制模型实现了收获机械与植株的交互,最终开发了收获仿真平台,应用该平台进行了验证试验和不同条件下的收获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植株模型和虚拟收获环境符合收获机械仿真需求,仿真平台可进行收获机械作业性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小型桑树伐条剪枝机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会玲  张涛依 《农机化研究》2006,(7):110-112,115
根据桑树剪伐的农艺要求,结合桑叶的收获特点,提出了小型桑树伐条剪枝机的结构设计思想,并对具体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样机的田间生产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地改进措施,为实现桑枝叶收获机械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苜蓿国产草种采集难度大、草种生产产量和质量不高、长期依赖进口,收获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缺乏专用收获设备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自走式牧草种子专用收获装备。介绍了苜蓿植株物理特性、物料悬浮特性以及总体结构方案和工作原理,并完成了行走底盘、割前脱粒采集台和沉降箱等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和参数计算。同时,进行了割前脱粒采集台内部流场的模拟仿真分析,得到了采集台进口处的平均速度,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且大于种子及种荚的悬浮速度,也验证了物料悬浮特性试验的合理性。对样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通过试验结果与技术指标的分析对样机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可完成站立苜蓿草种的割前脱粒采集、风力负压输送、降压沉降、绞龙输送装车等多项工作,作业质量良好,收获的种子种荚及断裂茎秆等物料混合物均匀纯净,谷草比较小,为后续清选作业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基础。研究为我国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牧草种子专用收获机具,成果值得转化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新疆塔城地区农机推广站从2004年开始,先后引进了国内不同类型的玉米收获机械进行试验示范、宣传推广,推动了全区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实现了玉米机收水平由2006年的12%至2009年的89%的跨越式发展,走在了全疆乃至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3.
江西油菜机械化收获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油菜的收获机械化越来越受到农户重视。在油菜生产过程中,收获损失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油菜生产成本的重要原因。本文设计油菜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方式、不同收获机型、不同配比的生长调节剂在油菜收获过程中对收获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段收获有一定局限性,不适合在江西省大规模使用;最佳的油菜收获方式为使用生长调节剂(调节剂与水体积比为1∶10)对油菜成熟时间进行调节;采用油菜专用联合收获机械进行收获作业,不仅能有效控制收获期,主动掌握收获时间,也可以提高收获产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而西兰花收获几乎完全依赖人力,亟需推进西兰花的自动化收获。国内对于西兰花收获的相关研究很少,其自动化收割尚处于理论试验阶段。该文利用CATIA软件建模,ANSYS-Workbench进行模态分析,设计西兰花收获的悬挂斗,可实现西兰花收获的半自动化,减轻劳动强度。该方法可将收获效率提高2.6倍,节约半数劳动力。   相似文献   

15.
油菜机械化收获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肥东县主要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都在6万hm^左右,而全县油菜生产仍以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为主,严重影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因此,解决油菜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收获技术问题迫在眉睫。为此,肥东县农机局继2003年进行油菜机械化收获试验的基础上,在今年加大了工作力度,除自购1台五山2000D型油菜、稻(麦)联合收割机外,还在油菜收获季节从外地引进7台收割机,自5月24日起在解集项目区开展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示范,对我县两个主品种的油菜进行机械化收获适应性比较以及人工与机械收获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作了记录、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成熟,收割机适应性较强,机收与人工收获油菜损失率相近(8%左右),机收效率是人工的30倍~50倍,每0.067hm^2直接增收16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8月底至9月初,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依次在江苏省高邮市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吉林省公主岭市众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河北省辛集市裕民粮棉专业合作社举行了“水稻栽植及收获机械试验示范区”和“玉米收获机械试验示范区”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侧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过程中破损率大、收获效率低等问题,对设计的侧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输送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创新地增加了导向辊;同时,对马铃薯在输送装置上的速度、能量变化及破损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伤薯率的关键因素,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与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优参数组合下,即导向辊直径为111.29mm、导向辊与横向传送装置的夹角为43.4°、横向传送装置线速度为1.52m/s时,导向辊造成薯块的等效应变最小,伤薯率为1.2%,明显低于未经参数优化的侧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机收损伤情况,符合马铃薯收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福珍  申腾飞 《农机化研究》2023,(6):213-216+222
为进一步提高轮式甘蔗收获机的收获效率,针对其作业对象特点与蔗地环境,应用常微分控制技术进行收获系统优化研究。基于其结构组成与作业流程,就实现关键组件的常微分控制要求建立相适应的数学模型,并完成实际算法应用布局与收获核心部件优化。进行常微分控制机理下的轮式甘蔗收获机收获效率试验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轮式甘蔗收获机的系统控制准确度得到提升,堵塞率与含杂率降低,蔗段合格率可达92.85%,满足大于90.00%以上的相关设计规范,整机收获效率相对提高了9.30%,验证了该常微分控制应用于甘蔗收获机系统设计的适用性,可为类似收获装备效率提升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黄宁  李素云  黎进 《农业工程》2017,7(1):23-25
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探索了几种黏性土壤荸荠机械化采收模式,分析每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试验分析其他收获机械采收荸荠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根据荸荠的生长特性,提出改变农艺方法和农机有效结合,以及进行分层挖掘的荸荠专用收获机研发思路,为促进荸荠机械化收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在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双行玉米联合收获机上带穗玉米植株立姿输送的问题,分析了其收获原理,利用自制割台性能试验台验证了在选定的参数下,该割台装置在室内台架试验中具有较好的收获性能。同时,完成了在小型双行玉米收获机上的配置并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割台装置输送质量可满足收获需求并对倒伏状态的玉米植株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