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征集选取30个玉米新品种,在河南北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条件下,比较各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抗倒、适宜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的玉米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没有完全符合机收籽粒审定标准的品种。但在参试品种中,迪卡667、MC812两个品种在经济产量上比对照郑单958分别增产3.6﹪、0.9﹪;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分别为27.1﹪、28.7﹪,均低于对照郑单958含水量(31.7﹪);籽粒破损率低;生育期比对照郑单958早熟5天;茎秆坚韧,无倒伏倒折,耐密植。在综合考虑经济产量、农艺性状、适应机械直接收获籽粒要求的基础上得出,迪卡667、MC812两个品种表现出接近或基本适合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的要求,建议在没有培育出完全适合机收籽粒的品种前,可以将迪卡667、MC812两个品种作为机收籽粒品种在一定范围内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科技》2022,(1):71-73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实现玉米籽粒田间机械直接收获,是提高我国玉米竞争力,促进玉米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在豫西地区,夏玉米籽粒直收的占比面积还是很低,除了机械、配套设施以外,品种亦是主要因素。为了鉴定出适宜豫西地区的机械粒收玉米新品种,以国家玉米体系黄淮海区2020年易机收玉米品种展示与鉴定的9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田间性状、生育期、抗倒性、籽粒含水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登海111、丰德存玉10号、 MC812和郑单309等4个品种产量高,籽粒含水率和籽粒破碎率低,机收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当地作为机械粒收夏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山东临淄种植的籽粒直收玉米品种,2019年选择华美1号、迪卡517、京农科728、农星207、郑单958、登海618、豫丰98、裕丰303、联创808、浚单20共10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种植试验。调查各参试品种的产量、收获期籽粒含水率、籽粒破碎率等指标,发现华美1号、迪卡517的种植表现较好,适合当地作为籽粒直收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宜贵州机械粒收的春玉米品种,并明确玉米机械粒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贵州春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32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7—2019年在贵州遵义和安顺进行玉米适宜机械粒收的品种筛选试验,收获时测定籽粒含水率、破碎率、杂质率、损失率和产量等指标,利用相关分析和双向平均作图法进行宜机收玉米品种筛选。【结果】贵州春玉米机收时籽粒含水率、破碎率、杂质率和总损失率均值分别为30.45%、11.71%、1.79%和12.58%,产量均值为8251.49 kg/ha,且品种间差异明显。当前贵州春玉米机械粒收存在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高、破碎率高、损失率大的问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含水率偏高是引起机械粒收破碎率偏高的主要原因,通过降低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可降低破碎率、杂质率和损失率,提高机收质量。以籽粒含水率和产量为指标进行筛选,其中11个品种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较低、产量高,比较适宜机械粒收;进一步以籽粒破碎率与总损失率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先玉1171、新中玉801和兴玉3号具有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破碎率低、产量高和总损失率低的特点,适宜机械粒收。选择生育期稍短的品种,同时适当推迟收获期,可有效降低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提高机收质量。【结论】籽粒破碎率高和总损失率大是贵州春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籽粒含水率高是导致机收质量差的主要原因,适当延迟收获时间可降低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提高机收质量。筛选出先玉1171、新中玉801和兴玉3号可作为贵州春玉米适宜机械粒收品种。  相似文献   

5.
迪卡517是新审定的机械直接收获玉米籽粒的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较郑单958增产8%左右;抗倒性好,成熟后立秆时间长,有利于机械收获;籽粒脱水快,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6%,特别适合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种植,既节省人工成本,还有不错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迪卡517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徐树军 《新农业》2022,(19):7-8
为筛选出适宜山东曹县种植的籽粒直收玉米品种,2020年选择迪卡517、登海618、登海3737、中科玉505、京农科728共5个玉米品种进行种植试验,调查各参试品种的植株性状、生育后期籽粒含水量变化、籽粒破碎率等指标,发现在授粉后55天(即9月30日)迪卡517较适合机械直收籽粒,其他参试品种在本年度气象条件下还不能完全满足直收籽粒的条件。但参试品种在授粉后65天(在本地为10月10日)收获,籽粒含水量均降到25%以下,籽粒破碎率小于5%,可以直收籽粒。  相似文献   

7.
2019年在阜南县选择了11个玉米品种开展适宜机收的品种筛选试验,对生育进程、产量、籽粒含水率、籽粒破碎率、倒伏倒折率等多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迪卡517、迪卡653、京农科728和丰度191全生育期较短,茎秆倒伏倒折率、籽粒含水率、籽粒破碎率、漏收率等均较低,产量水平较高,机收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当地作为机收夏玉米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玉米机械粒收,2021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开展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试验,以德美亚3号为对照,对9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产量、机收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和2号生育期为115 d,倒伏率为1.33%,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为28.0%、产量为10 425.8 kg·hm-2,较对照增产3.72%;在玉米大田机械收获条件下,杂质率为0.70%、籽粒破损率为4.58%、产量损失率为0.67%,符合《玉米收获机械》(GB/T 21962—2020)标准。天和2号倒伏率、收获期含水率、杂质率、产量损失率较低,产量较高,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适宜机械粒收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9.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技术途径。选用以耐密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并通过国审的3个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以及郑单958、先玉335两大主导品种,在黄淮北部夏播区北京通州开展籽粒机收试验,设置生理成熟期(H1)及生理成熟后5(H2)、10(H3)、15(H4)、20(H5)d共5个机收籽粒收获期处理,研究并明确了收获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为黄淮北部夏播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择和适期机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参试玉米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先玉335和郑单958夏播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1、106、105、111、113 d。②H1、H2、H3、H4、H5五个不同收获期条件下,籽粒含水率平均为31.2%、29.4%、27.6%、26.0%、244%;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京农科728 [0.039%·(℃·d) -1]>MC812 [0.037%·(℃·d) -1]>MC121 [0.032%·(℃·d) -1]>先玉335 [0.031%·(℃·d) -1]>郑单958 [0.026%·(℃·d) -1]。③H1、H2、H3、H4、H5五个收获期,籽粒破碎率平均为7.4%、6.8%、6.2%、5.4%、5.0%,杂质率平均为1.2%、1.0%、0.8%、06%、0.6%,落粒率平均为3.7%、3.4%、3.3%、3.3%、3.1%;在H4收获期,早熟品种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达到国家机收标准,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因籽粒破碎率高不适宜机收籽粒。④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极显著正相关,落粒率与破损率和杂质率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籽粒含水率和籽粒机收质量特别是籽粒破碎率的重要因素,在黄淮北部夏播区选择早熟、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品种以及适期收获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关键;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熟期早、脱水快,在黄淮北部6月15日夏播条件下生理成熟后15 d即可机收籽粒,而郑单958和先玉335熟期偏长且后期脱水相对较慢,在黄淮北部夏播区不宜机收籽粒。  相似文献   

10.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技术途径。选用以耐密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并通过国审的3个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以及郑单958、先玉335两大主导品种,在黄淮北部夏播区北京通州开展籽粒机收试验,设置生理成熟期(H1)及生理成熟后5(H2)、10(H3)、15(H4)、20(H5)d共5个机收籽粒收获期处理,研究并明确了收获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为黄淮北部夏播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择和适期机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参试玉米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先玉335和郑单958夏播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1、106、105、111、113 d。②H1、H2、H3、H4、H5五个不同收获期条件下,籽粒含水率平均为31.2%、29.4%、27.6%、26.0%、244%;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京农科728 [0.039%·(℃·d) -1]>MC812 [0.037%·(℃·d) -1]>MC121 [0.032%·(℃·d) -1]>先玉335 [0.031%·(℃·d) -1]>郑单958 [0.026%·(℃·d) -1]。③H1、H2、H3、H4、H5五个收获期,籽粒破碎率平均为7.4%、6.8%、6.2%、5.4%、5.0%,杂质率平均为1.2%、1.0%、0.8%、06%、0.6%,落粒率平均为3.7%、3.4%、3.3%、3.3%、3.1%;在H4收获期,早熟品种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达到国家机收标准,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因籽粒破碎率高不适宜机收籽粒。④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极显著正相关,落粒率与破损率和杂质率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籽粒含水率和籽粒机收质量特别是籽粒破碎率的重要因素,在黄淮北部夏播区选择早熟、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品种以及适期收获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关键;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熟期早、脱水快,在黄淮北部6月15日夏播条件下生理成熟后15 d即可机收籽粒,而郑单958和先玉335熟期偏长且后期脱水相对较慢,在黄淮北部夏播区不宜机收籽粒。  相似文献   

11.
山西中晚熟区春玉米宜粒收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6年在山西忻州开展适宜粒收春玉米品种筛选试验,以先玉335为对照,对12个品种的抗倒性、灌浆、脱水特性及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产量、机收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旨在筛选出山西中晚熟区种植的适宜粒收的春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和育301、先玉1622的倒伏倒折率分别为2.4%,2.5%,灌浆速率均高于对照;生理成熟期(授粉后65d),和育301籽粒含水率为19.3%,先玉1622籽粒含水率(28.5%)高于对照,但其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高,在生理成熟后10 d籽粒含水率为24.48%,二者均达到适宜籽粒机收的水平;和育301、先玉1622的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9.1%,6.2%,且在大田机收条件下,其籽粒破碎率分别为4.3%,4.9%,籽粒含杂率分别为1.0%,0.6%,总损失率分别为2.2%,1.9%,符合《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GB/T 21961—2008)》中规定的要求。和育301、先玉1622这2个品种倒伏倒折率低、籽粒灌浆快、生理成熟后脱水快、破损率和杂质率低、产量高,为山西中晚熟玉米区适宜粒收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玉米机械化粒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玉米机械化粒收的最大瓶颈是收获时玉米籽粒含水量偏高,导致籽粒破碎率偏高及收获质量差等问题。为推广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机械化粒收,以该地区适宜机械化粒收的玉米新品种新单58为材料,郑单958为对照,在25个生态区开展机械化粒收试验,调查产量、籽粒含水量、杂质率、籽粒破碎率、生育期等。结果表明,新单58的籽粒破碎率平均值为4.8%,杂质率平均值为2.7%,均符合GB/T 21962—2008《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要求;收获期新单58和郑单958的籽粒含水量与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新单58在15个生态区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于28%且产量高于对照产量平均值,适宜粒收;在7个生态区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于28%而产量低于对照平均值,较适宜粒收;在卫辉市、永年县、嘉祥县3个生态区建议适当推迟收获时期,使其在机械化粒收时籽粒含水量低于28%,以利于开展玉米新品种新单58机械化粒收。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夏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四川省夏玉米机械化粒收质量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2017—2018年对四川省大面积主推的20余个玉米品种开展机械粒收试验,测定各参试品种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及每次收获各品种的茎杆、穗轴、籽粒含水率,籽粒和穗轴力学强度,机械粒收质量。结果表明:1)2年收获的籽粒含水率为10.14%~37.16%,90.00%的测试样本籽粒含水率在29.00%以下;破碎率为5.80%,未达到≤5.00%的国家标准;杂质率为2.56%,符合≤3.00%的国家标准;落粒率为1.02%。收获推迟可降低籽粒含水率,能提高玉米机械粒收质量;2)破碎率在品种间差异明显,主要受籽粒含水率和籽粒力学强度的影响;穗轴是杂质的主要成分,杂质率与穗轴含水率及力学强度关系密切;随籽粒含水率的降低,落粒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四川省单作夏玉米可满足机械粒收对籽粒含水率的要求,选用生育后期脱水快、籽粒物理力学特性适宜、穗轴力学强度小、韧性强、株高及穗位高适宜的品种,并根据气候条件及作物衔接情况适时晚收,来提高四川省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是限制籽粒机收的关键因素。选用郑单958、先玉335、华美1号等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籽粒、苞叶、穗轴的含水量及脱水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籽粒含水量、籽粒脱水速率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间的苞叶、穗轴含水量差异极显著。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籽粒含水量、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穗轴脱水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籽粒含水量在收获时差异明显,华美1号、先玉335、迪卡517、安玉308这4个玉米品种收获时产量高、籽粒含水量低,平均脱水速率较快,收获时含水量符合籽粒机收的要求;郑单958、迪卡516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较快,适时晚收对这2个品种很重要;联创808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度慢,收获时含水量高,不适宜机收。  相似文献   

15.
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目的】机械粒收是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收获质量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西北和东北等春播玉米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正在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本研究通过分析黄淮海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方法】2013—2015年累计选用了23个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典型代表区河南新乡开展试验研究。2013年和2015年在收获期分别进行2次机械收获,2014年1次机械收获。收获当天测定各个品种的收获前籽粒含水率,并调查测产。机械收获后从机仓随机取一定量籽粒样品,立即测定收获后籽粒含水率,然后手工分拣样品,测定籽粒破碎率和杂质率;收获后,在田间选取3个代表性样区,调查落穗损失和落粒损失。【结果】2013—2015年,籽粒破碎率共调查131个样点,结果显示,收获时玉米籽粒含水率在20.80%—41.08%,籽粒破碎率变幅为4.98%—41.36%,籽粒破碎率随着籽粒含水率的提高明显升高;破碎率低于8%的有38个样点,占比29.01%,籽粒含水率低于26.92%时,收获的玉米籽粒能够满足破碎率8%以下的要求。机收杂质率共调查134个样点,杂质率0.37%—5.28%,杂质率低于3%的样点有107个,占比79.85%,杂质率也随着籽粒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加;2013—2014年,籽粒含水率低于28.27%时,杂质率能够低于3%的国家标准;2015年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虽然较高,但杂质率均在3%以下。田间损失率共调查108个样点,变幅为0.18%—2.85%(落穗率和落粒率),均能满足国家标准,损失率不是影响机械收获质量的限制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籽粒含水率低于26.92%时,破碎率和杂质率分别低于8%和3%,田间损失率也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满足机械粒收质量要求。研究还发现,籽粒含水率相近的不同品种之间,机械收获的破碎率和杂质率也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品种固有的理化特性对机械收获质量也有影响。【结论】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是影响机械粒收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相同籽粒含水率条件下,品种之间收获质量表现出显著差异。由于年际间热量等条件的不同,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动,但通过选择适宜品种、科学安排播种和收获时间,以河南新乡为代表的黄淮海夏玉米区完全能够保证玉米机械粒收质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田间玉米籽粒含水率来确定最佳机械粒收的时间,能为定边区域春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通过不同时间收获取样,进行称重、脱粒和测定,了解当地主栽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变化。定边区域春玉米成熟后,经过田间站杆脱水时期,籽粒含水率可以控制在17%~22%之间。每年十月中下旬收获,可保证玉米机械粒收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低是影响籽粒机收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选用8个在黄淮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进行籽粒含水量、籽粒脱水速率、产量等性状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收获时含水量、不同品种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均极显著;对8个品种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进行水分高低分类,华美1号、宇玉30为低水分含量品种,先玉335、迪卡517、安玉308为中间类型品种,迪卡516、郑单958、联创808为高水分含量品种;从产量方面综合比较,中间脱水类型品种(先玉335)其脱水速率较快,产量最高,目前来讲先玉335为比较适宜机收品种。  相似文献   

18.
选用6个玉米品种,以郑单958为对照,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结构方面综合评价这几个品种在鲁西南地区的表现。结果表明:登海605产量最高,生育期较长,乳线下降慢,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属晚熟品种,可适当延迟收获时间或作为青贮玉米收获;先玉688产量居第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与对照差别不大,可采用摘穗剥皮方式进行收获;迪卡517和登海618籽粒产量和郑单958产量无显著差异,收获时乳线下降比例比对照大,籽粒含水量比对照低,可作为籽粒直收品种种植;浚单20和先玉335产量比对照低,倒伏率、倒折率和空秆率均较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9.
新疆玉米机械收获籽粒含水率与相关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在新疆昌吉以18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收获5次,在新疆奇台以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收获4次,分析籽粒含水率、品种及地区差异对玉米机械收获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地籽粒破碎率和杂质率均与籽粒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含水率与破碎率符合二次曲线关系,与杂质率符合指数关系。昌吉和奇台各次收获满足损失率国家标准≤5%的样本量分别占总样本量的90.0%和87.5%,满足杂质率国家标准≤3%的样本量分别占总样本量的80.7%和87.5%,表明损失率和杂质率不是限制两地玉米机械粒收发展的主要因素。昌吉和奇台适宜机械粒收的籽粒含水率分别为15.4%~20.0%与12.3%~23.5%。  相似文献   

20.
不同玉米品种机械粒收质量评价及其鉴定指标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玉米适宜机械粒收的鉴定指标,以20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测定收获期主要农艺性状、茎秆性状和机收性状等指标,对不同玉米品种机收质量进行评价,并以机收质量为基础,采用灰色关联度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植株性状与机械粒收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机械粒收质量指标差异显著,收获期平均含水率为31.81%,平均破碎率大于8%,多数品种的杂质率和产量损失率都在国家标准的范围(分别为小于8%、小于5%)之内。杂质率变化幅度较大,破碎率和产量损失率变化幅度较小。其中,先玉1171、爱农001、新中玉801和仲玉3号的杂质率、破碎率和产量损失率相对较低,适合推广机械粒收。籽粒含水率与杂质率、破碎率、产量损失率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度和逐步回归分析,多项性状指标显著影响机收质量,除了籽粒含水率之外,株高、茎粗、穗位高、茎秆压碎强度、穗轴压碎强度、穗下倒折率、倒伏率、空秆率、穗轴含水率、茎秆含水率、苞叶含水率和叶片含水率也可以作为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鉴定指标。西南地区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和破碎率偏高是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适当推迟收获期或者选择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