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镇一养殖户从我市某一种鸡场购进肉仔鸡2000只,养至25日龄开始发病,有零星死亡,到40日龄共计死亡420只,期间用任何药物治疗都不见效果。41日龄带22只病、死鸡到本站就诊,经临床、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1日龄雏鸡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对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免疫效果是否有干扰,试验将1日龄雏鸡分为5组,第1组商品蛋鸡不免疫,第2组SPF鸡不免疫,第3组商品蛋鸡仅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4组商品蛋鸡同时接种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5组空白对照鸡不免疫,于雏鸡8日龄时对第1~4组用马立克氏病超强毒Md5株进行攻毒,攻毒后90 d内连续观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第1,2组鸡出现精神沉郁、肢体麻痹等临床症状并有部分鸡死亡,对死亡鸡只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肿大,全身器官出现肿瘤;对剖检鸡只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典型的马立克肿瘤病变。而第3~5组鸡则无任何临床病症出现。说明无论是单独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或是与新流法三联疫苗同时免疫,均能对鸡只提供良好保护,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不会影响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1997年8月,郑州市某肉鸡场2000只18日龄肉鸡发生一种拉稀、消瘦,伴有呼吸道症状及死亡,剖检腺胃肿大如球状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其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因此将本病暂定名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这批肉维分别在1日龄、10日龄和14日龄进行了鸡马立克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接种,18日龄个别雏鸡开始发病死亡,以后逐日增多,20~25日龄形成死亡高峰,经强力霉素、新霉素加维生素C治疗后,死亡减少,至56日…  相似文献   

4.
王凡 《中国兽医杂志》2007,43(10):71-72
2006年3月,本市郊区某蛋鸡场发生一起以消瘦、腹泻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该养殖场饲养尼克商品蛋鸡16 300只,1日龄注射过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活疫苗。70日龄时鸡群开始零星发病死亡,每天死亡10只左右;至110~120日龄,发病死亡数增加,最高达67只/天,共死亡蛋鸡2 00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共剖检57例马立克氏病病鸡,其中4例为死亡后剖检,18例为濒死时剖检,26例症状明显鸡及9例症状轻微鸡为迫杀后剖检。一、病理变化在剖检的57例马立克氏病病鸡中,神经型11例,内脏型17例,眼型8例,皮肤型5例,混合型16例。其病理变化见附表。  相似文献   

6.
贵阳某养鸡场65日龄的商品肉鸡群中突然发生了一种以患鸡精神沉郁、消瘦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诊断、剖检及实验室化验分析认为,此次疫病为鸡马立克氏病(MD),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该养殖场于2000年12月25日从河南郑州引进贡鸡3000只,曾在7日龄用新支二联苗,14日龄用法氏囊苗进行免疫,22日龄用新支二联苗、30日龄用法氏囊苗加强免疫,60日龄再用新支二联苗进行免疫。于65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率达80%,到送检之日,即78日龄已死亡860只商品鸡,死亡率达29%,死亡高峰期时达到60只/天。主要临床症状:消瘦,鸡冠苍白,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拉黄…  相似文献   

7.
我县蛋鸡饲养场几年来流行鸡马立克氏病,经我县畜牧兽医中心的调查研究,在江苏家禽研究所的指导下,从1999年春实施1日龄和36日龄二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该鸡场一直采用一免法防制鸡马立克氏病,蛋鸡雏多数售给养鸡户,多在80日龄-105日龄期间发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多在65%-80%之间,经病理剖检证实为内脏肿瘤型,无有效治疗方法。在1999年春夏实行加强免疫(二免)后,马立克氏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实践证明防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马立克氏病是目前世界上普遍流行且对养鸡生产威胁极大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临诊上常见育成鸡和初产蛋鸡发病时以慢性瘫痪为主,死亡率为1%~10%不等。对母鸡的产蛋性能影响极大,有的鸡群从90日龄就发现病鸡和不间断的死亡,至190日龄仍不停止,产蛋率仅徘徊在30%左右,给养鸡场和专业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发病鸡的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两腿瘫痪、腹泻、消瘦;剖检可见卵巢呈菜花样,生殖器官发育受阻,有的肝脏、肾脏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肿瘤,胆囊胀满,肠炎,已开产鸡泄殖腔多数有宿蛋现象。采集病鸡的羽髓和…  相似文献   

9.
尼克珊瑚粉蛋鸡马立克氏病的病理及分子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鸡马立克氏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淋巴组织的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部位形成由多形态淋巴细胞构成的肿瘤病灶。本病例发生于2010年3月山东省济南市某养鸡场商品蛋鸡。该场养殖量为3160只,发病日龄在160~186日龄,共计死亡鸡只数量160只,死亡鸡的剖检特征是内脏出现肿瘤样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学观察和PCR检测方法综合判断,确诊该病为内脏型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病鸡体形消瘦,饲料报酬低下,使养户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介绍某鸡场爆发马立克氏病的情况。一、鸡群症状该场饲养的江西鸡于12周龄时开始出现病鸡,并陆续死亡,发病至18周龄期间,累计死亡率达80%。病鸡食欲不振,羽毛松乱,消瘦,呆立,虹膜浑浊,部分出现痉挛,麻痹,有的病鸡可见劈叉姿势。二、剖检变化连续几天对病死鸡进行剖检,累计剖检数达15…  相似文献   

11.
长春市郊区新立城乡某养鸡户饲养的星杂579品种鸡1200只,饲养两个月左右开始陆续发病,死亡数不断增加,多者每日死亡30多只,虽经用痢特灵、青霉素等药物防治,但未能控制,通过现场调查,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马立克氏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一、主要临床症状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消瘦,毛  相似文献   

12.
2013年8月,河北沧州一养殖户养殖柴鸡2500只,在135日龄以后陆续出现死亡,150日龄前来就诊,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1发病情况经了解该养殖户共养2 500只柴鸡,150日龄,当初鸡苗是自己从散养户中收购鸡蛋自行孵化的,没有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并且是在果园中散养的。从135日龄以后开始出现病鸡,病鸡精神沉郁,食  相似文献   

13.
从临床流行病学、剖检症状、病理变化、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特异基因的PCR检测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对河南南阳地区某海兰蛋鸡场鸡群的疑似肿瘤疾病进行确诊。结果显示:鸡群大体正常,但零星出现死亡,死亡鸡极度消瘦,心、肝、脾、肺等脏器肿胀及个别病鸡脏器肿胀且有肿瘤结节。PCR检测结果显示:MDV阳性、ALV阳性、REV阴性,确诊鸡群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  相似文献   

14.
马立克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主要发生于2~5月龄鸡,能导致大批鸡发病和死亡,给养鸡业造成较大威胁,是当前危害养鸡业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就马立克氏病的危害、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方面进行概述,同时提出科学的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5月 1 0日、个体养鸡户王某 ,从孵化站购进蛋雏鸡 5 0 0只 ,平地饲养 ,当饲养到 3月龄时 ,鸡群中有一部分出现了下痢、消瘦 ,6天内共发病 86只 ,发病率为 1 7.2 % ,死亡 38只 ,死亡率为 44% ,经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等。确诊 90日龄鸡患鸡组织滴虫病和鸡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消瘦、发育不良、翅膀下垂、羽毛松乱、排绿色或黄绿色稀便。2 剖检变化 共剖检病死鸡 6只 ,表现的共同变化为心包膜增厚 ,心包液增多 ,气囊混浊 ,有纤维素咐着物 ,腹水增多 ,腹…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3种商品化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15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攻毒对照组、乾元浩疫苗组、梅里亚疫苗组、瑞普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5组,并按厂家说明剂量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8日龄时进行马立克氏病超强毒Md5株攻毒,每天观察各组临床症状,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根据免疫攻毒后的临床观察、剖检病变和病理切片等综合分析,梅里亚疫苗组的保护指数略高于乾元浩疫苗组和瑞普疫苗组,差异不显著(P > 0.05),说明不同厂家生产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对Md5超强毒株的攻击具有相似的保护效果。因此在生产中使用国产马立克氏病疫苗或进口马立克氏病疫苗均能对我国当前流行的马立克氏病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93年4月份,莱芜地区的三个县先后有七个MD(鸡马立克氏病)免疫鸡群发生了该病,我们应用三倍量马立克氏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很快扑灭疫情,避免直接经济损失三万余元,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及诊断结果 A鸡群为400只,5月龄罗曼公鸡,1日龄注射MD疫苗,自2月龄先后有10余只鸡发病:先是两翅下垂,食欲下降,消瘦,个别拉白色稀便,不久出现“劈叉”姿势,死亡3只。剖检:一侧坐骨神经比另一侧大3倍之多,颜色黄白,肝、脾、肾涂片,镜检无细菌,诊为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8.
广西玉林某散养乌鸡群在60日龄开始发病,90日龄送检时累计发病率约10%、死亡率约8%。根据鸡群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初步怀疑是肿瘤性疾病继发细菌病的混合感染。对送检的病、死鸡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乌鸡群感染暴发马立克氏病继发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本病是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病鸡的外周神经、内脏器官、性腺、眼球虹膜、肌肉及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本病是威胁养鸡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尤其是未经马立克疫苗免疫的鸡群更易暴发本病。发病情况河北省邢台县皇寺乡范某从某柴种鸡孵化厂进雏1000只,进雏后进行了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的免疫。55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并死亡,到3个月龄达到发病死亡高峰期,经隔离、扑杀处理,6个月龄后鸡群渐趋平息。经剖检化验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临床症状病鸡精神…  相似文献   

20.
1989年3~6月份,合肥市某鸡场迪卡蛋用青年鸡群陆续发病死亡。经流行情况的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结果的综合分析,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失败而发生的一起鸡马立克氏病。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