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49~2000年辽宁省水稻育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1949年以来,辽宁省水稻育种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1974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逐年增多,累计达82个。新品种的产量呈上升趋势。杂交粳稻黎优57和株型理想的直立穗品种辽粳244的培育成功,使区域试验产量出现两次突破,其它品种的产量水平也明显提高。促使水稻新品种产量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增加了杂交粳稻的理想株型品种的每穗成粒数。  相似文献   

2.
杂交粳稻良种——辽优5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优5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历经9年育成的杂交粳稻良种,已在2001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5月11日,记者从新乡市农科院获悉,由该院培育的粳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新粳优1号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望填补杂交粳稻在沿黄稻区大面积应用的空白。据河南省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水稻专家王书玉介绍,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粳稻类型,在2010年我省  相似文献   

4.
辽优18是由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采用三系育种法,经过人工杂交,历时8年选育成功的高产、优质、多抗强优势杂交粳稻良种,已于2001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杂交粳稻育种获得突破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杂交粳稻育种取得重大突破。经辽宁等地农民几年试种,较常规水稻增产15%~20%.专家认为具有大面积推广的条件。设在辽宁省农科院的国家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经过几年来的攻关,成功选育出几个籼粳性不同、生育期不同的骨干不育系(母本1和10多个优质、配合力高的骨干恢复系(父本),目前已有5个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辽优18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采用三系育种法,走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经过人工杂交之后,历时8年选育成功的优势杂交粳稻良种,在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辽优9906是以辽99A为母本,以C210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于2011年通过了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章介绍了杂交粳稻辽优9906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辽优3225是由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在1991年以不育系326A和恢复系253为亲本,配制而成粳稻良种,已于1998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10多年来杂交粳稻育种取得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1974年以来辽宁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70年代以来,辽宁省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逐步增多,累计65个。新品种的产量呈上升趋势。杂交粳稻辽优1号和株型理想的直立穗品种辽粳244的培育成功,使区域试验亩产量分别突破500和600kg,其它品种的产量水平也明显提高。促使水稻新品种产量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增加了杂交粳稻和理想株型品种的每穗成粒数。  相似文献   

10.
品种推介     
《农业科技通讯》2005,(1):47-50
井冈早稻1号(原名:1587);国家863计划承担者国家水稻原原种基地——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杂交水稻新品种;三香优714(原名:316A/yo714,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31);辽宁省稻作研究所2005年重点推荐的杂交粳稻新品种(请认清“辽星牌”商标)//318B优系懒汉棉  相似文献   

11.
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072产量结构及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北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072进行了产量结构和灌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辽优3072在产量结构上表现出了较强的杂交优势,比对照辽粳294增产明显。辽优3072在灌浆上的特点为穗上、中、下各部间干物质充实及灌浆速率差异较小:穗下部灌浆启动早,后期灌浆速率大;整穗表现出较强的持续灌浆能力。辽优3072良好的籽粒灌浆特性是其在产量上表现出超高产的生理基础之一。同时探讨了利用水稻杂交优势选育具有特异灌浆特性的杂交组合的育种思路以及在北方冷凉稻区推广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品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北方大穗型杂交粳稻超高产的生理基础,为选育大穗型的北方杂交粳稻提供育种理论。对北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072进行了产量结构和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大穗型恢复系C52和小穗稳产型推广品种辽粳294相比,辽优3072灌浆中后期,叶片与根系的SOD、CAT、POD活性高、Vc、脯氨酸、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根系MDA含量较低,从而使辽优3072叶片同化产物生产旺盛,根系不早衰,有利于抵抗衰老和逆境,这是大穗型杂交稻辽优3072获得超高产的生理生化基础。同时也探讨了辽优3072各生理生化指标与亲本之间的关系。辽优3072的叶片SOD和CAT含量与父本显著相关,总叶绿素含量与母本显著相关,根系中SOD含量与父本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辽02A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选育的BT型粳型不育系,具有柱头外露率高、不育度高、配合力高、抗性好和稻米品质优等特点,于2002年9月通过辽宁省技术鉴定。所配组合辽优0201产量高、熟期早、米质优,已于2002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个辽宁省新育成的杂交粳稻品系与常规粳稻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杂交粳稻新组合的丰产性比常规粳稻好,其主要增产因子是穴穗重、株高、穴茎秆重、穗粒数;产量性状较好的杂交粳稻品系有5215、2015、9946、辽优3006、辽优5273、辽优5206.  相似文献   

15.
1949年以来辽宁省水稻发展形势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1949年以来,辽宁省水稻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总的趋势是面积显增加,单产成倍增长,总产量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塑料薄膜及新农药的使用。肥料用量的增加等是水稻增产的基础,杂交粳稻辽优1号和株型理想的直立穗品种辽粳5号等的培育成功,是水稻产量提高的关键,旱育苗,稀播稀插,节水灌溉,平衡施肥,化学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措施的应用,是水稻增产的保证,同时,在籼粳稻杂交,水稻杂种优质利用,理想株型育种,高产优质育种和旱育苗,稀植栽培,节水灌溉,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技术等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许多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解文孝  韩勇  李建国  刘博  姜秀英  刘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93-11195
[目的]比较分析辽宁省不同特性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为筛选及选育高光能利用率和耐光抑制的优良水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粳9、辽优1106、东壮2号3个辽宁省水稻品种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仪和调制荧光仪MINI-PAM测定自然条件下灌浆结实期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Ft、Fm'、Yield、ETR、qP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叶绿素含量上,辽粳9、东壮2号整个灌浆期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但辽优1106灌浆中后期迅速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值总体上辽粳9、东壮2号灌浆各时期变化平缓,且趋于一致,辽粳9均略高于东壮2号;而辽优1106荧光参数中除Fm'和qP与上述2个品种变化趋势相同外,其他参数均表现出灌浆中后期急剧下降。[结论]杂交稻辽优1106和东壮2号中后期的光适应能力较弱,光能利用率急速下降;辽粳9对整个灌浆期的光适应能力及光合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辽南地区玉米品种植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南地区16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评判理论与方法,对影响玉米产量的7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植株性状对辽南地区玉米产量关系最密切是植茎粗、株穗位高、株高,其余四个与产量关系较疏远,它们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茎粗、穗位高度、株高、脖长、叶片数、雄穗长度、雄穗分枝。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2004年辽宁省中晚熟区试中11个水稻品种在8个不同试点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品种×地点互作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产量差异极显著;AMMI模型结果指出雨田202在辽阳望水台、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沈农9866、辽盐188及辽星3号在沈阳周边地区,辽优2006在海城市西四农科站、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具有特殊的适应性;而辽粳294和沈农9765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好。影响品种×地点互作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和日照,且不同品种对气候因子的适应性也不同,如辽盐188对温度较低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雨田202对日照时数较少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而辽粳294、沈农9765和花粳8号却适应大多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