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梭锥管混浊流体分离装置水沙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均匀正交设计法和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PPR)对梭锥管混浊流体分离装置(简称梭锥管)进行了结构优化试验研究。根据前期研究结果,确定了锥圈间距、进流量、倾角、底孔孔径作为正交试验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选择UL9(34)对梭锥管混浊流体分离装置进行了均匀正交试验,应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计算机仿真优化。结果表明,与前期研究结果相比,梭锥管的水沙分离效果与其纵轴线与水平面的倾角大小有关,当倾角为60°时,水沙分离效果较好,浓缩率达到了1.73。进流量和锥圈间距相同的梭椎管,底孔越大,耗水率越大,表面负荷率随着底孔的增加逐渐减小,而锥圈间距对耗水率和表面负荷率影响很小。进流量不变时,浓缩率随着底孔孔径和锥圈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溢流性能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影响同一柱体直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分离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装置溢流含沙浓度与柱体高度、底孔直径、进流流量以及进流含沙浓度均有关系;溢流流量与柱体高度、底孔直径、进流流量有关,而与进流浓度无关;进流量的大小是保证获取清水的关键因素;不同进流含沙浓度应对应不同的进流流量及底孔直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底孔直径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进行的石膏浆液浓缩试验,分析了装置底孔直径、进流量与浓缩指标的关系。试验表明,通过控制进流量和调节底孔直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完全可以代替水力旋流器对烟气脱硫浆液进行浓缩。并且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将两相流分离鳃与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以下简称装置)进行集成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把分离鳃沿径向悬挂在装置柱体中后,装置在溢流清水浊度相同的情况下,溢流流量增加了1.5~2.0倍.而且分离鳃的数量对其溢流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分离鳃数量的增加,溢流相同浊度清水的流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
针对再生稻传统追肥作业中施肥量不均匀、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力式肥料集排装置。对影响施肥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以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进肥角度、进肥高度、波纹管长度及排肥轴转速对各行排肥量一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此气力式肥料集排装置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的主要因素顺序为排肥轴转速>进肥角度>波纹管长度>进肥高度。采用Design-Expert10.0软件进行优化分析得出最佳的参数组合:进肥角度54°、进肥高度216 mm、波纹管长度200 mm、排肥轴转速47 r·min-1,此时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1.71%,施肥均匀性较好,能够满足再生稻追肥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将沉降过程中浑水含沙浓度作为量测指标,对静态浑水在悬锥装置内的水沙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装置提高浑水水沙分离效率的机理;并对模型装置中悬锥导片数量以及悬锥导片锥角的改变对该装置水沙分离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容器中设置悬锥导片在沉降前期可以提高水沙分离效率4倍左右;悬锥装置的快速水沙分离机理是泥沙有效沉降面积的大幅提高;导片数量是影响沉降效率的主要因素,而导片锥角的大小对沉降效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按均匀正交设计方法人工配制含盐量、含水率、干密度三因素三水平的粘性土样,通过剪切试验测定饱和与非饱和状态下土的抗剪强度。运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PPR)研究各因素对粘性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权重,并应用了仿真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盐化作用对粘性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甜瓜灌水试验数据的分析,将投影寻踪回归技术与二次多项式优化设计方法进行比较,阐明了投影寻踪回归技术的一些优势、特点及其在试验优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清水流场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PIV技术,对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的清水流场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内部流场的水流流速场、涡流场、涡流结构。给出了各测试平面的定量流场分布情况以及测试平面内的涡量场分布图、速度矢量分布图、速度分量应变率分布图和流场流线图。根据测试结果,给出了流场的切向速度分布和轴向流速分布。通过对流场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内清水流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黎志键  方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92-8894
根据土壤侵蚀机理,采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预测。以四川某水土保持实验站观测数据为实例,以最大30 min降水量、最大1 h降水量、径流量等因素作为坡面产沙量预测的投影指标,采用可变阶的正交Hermite多项式拟合岭函数,并用单纯形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进而构建基于投影寻踪回归分析的坡面产沙量预测模型,通过MATLAB语言编制程序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良好的预测精度,为坡面产沙模拟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水力相似原理,结合旋流沉砂池设计规律,建立了旋流固液分离设备模型,选择4个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粒径的含砂水流时砂粒分离效率的变化,探讨沉砂分离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及沉砂池设计最佳水平取值。结果表明,水头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但过大的水头会使分离效率降低;流入口直径较小时分离效率较高;底流口直径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底流管长度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影响100目砂分离效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水平为底流口直径30 mm、底流管长度45 cm、水头35 cm、流入口直径40 mm;影响30目砂分离效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水平为水头60 cm,流入口直径40 mm,底流口直径30 mm,底流管长度30 cm。在各因素最佳水平下,100目砂的最佳分离效率为82.14%,30目砂的最佳分离效率为83.55%。试验结果为小型污水处理中的沉砂池设计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垂向异重流式分离鳃在动水中的集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集成垂向异重流式混合流体水沙分离鳃的动水沉降试验,分析了沉淀时间、进流速度与溢流浓度的关系,并对溢流液体进行了颗分试验。试验表明,通过控制进流速度,可以调节溢流浓度的大小。动水沉降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泥沙在静水沉降时的效果,对加速水沙分离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鲜草莓为原料,探究超声波作用时间、料液比、提取液浓度、功率对提取草莓花色苷效果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确定草莓花色苷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超声辅助提取草莓花色苷的影响从大到小为:提取液浓度>料液比>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功率。超声波辅助提取草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作用时间30 min,料液比1:15,提取液浓度60%,超声波功率300 W。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液的草莓花色苷的含量为33.247 mg/100 g,比不用超声波辅助的溶剂提取提高了1.3倍。  相似文献   

14.
苯酚-硫酸法测定金顶侧耳中多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金顶侧耳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苯酚-硫酸法测定金顶侧耳多糖的试验条件。[结果]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为苯酚用量,其次为浓硫酸用量和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影响最小。最佳试验条件为:苯酚0.2ml,浓硫酸5.0 ml,显色温度100℃,显色时间30 min。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葡萄糖标准溶液浓度在20~14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4 86x+0.094 60,r=0.999 6;该显色体系在20~120 min内稳定,可用于金顶侧耳多糖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为3.8%,RSD=1.14%(n=6)。[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顶侧耳产品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水浸提法设计单因素试验及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大豆多糖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三因素对大豆多糖提取量影响温度的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80:1,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90℃时提取2次;采用乙醇沉淀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其最佳分离工艺进行研究,发现:三因素三水平对大豆多糖分离度影响力的顺序为乙醇浓度〉乙醇加入量〉沉淀时间,分离的最佳乙醇浓度为80%,加入量4倍体积,沉淀时间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