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为了筛选繁殖系数高、抗病能力强的马铃薯新品种种薯繁殖和育芽(贮藏)方式,设置了6个处理试验,其中,早排薯育芽育苗移栽表现出极高的繁殖系数和很强的抗病能力,早排薯育芽直播处理表现极显著的增产性和较高的抗病力。结果表明,改变种薯贮藏方式,即种薯收获后及时排薯育芽直播能提高产量,育苗移栽能大幅度提高种薯繁殖系数,在排薯、育芽、育苗及移栽或直播过程中及时剔除烂薯、病芽、病苗,是防止病原菌侵染与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该项技术对提升马铃薯生产水平,发展无害化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脱毒马铃薯‘荷兰15’一级原种为播种材料,研究种薯芽块芽眼不同摆放方法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种薯芽块芽眼向下摆放的处理出苗略晚,出苗率略低,但差异不显著;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商品薯均最高,分别达3 108.7 kg/667 m~2与2 900.4 kg/667 m~2,显著高于种薯芽块芽眼朝上播种的处理;其小薯产量与青头薯率均最低,显著低于种薯芽块芽眼朝上播种的处理,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承德中南部山区错期栽培马铃薯,当面积足够大时,可采用传统播种方法,但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以马铃薯种薯芽块芽眼向下摆放的播种方法最理想。此播种方法既可提高块茎产量、商品薯产量,降低小薯产量,又因增加土层厚度,减少青头薯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种薯繁殖和育芽(贮藏)生产中的种薯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显耀 《蔬菜》2014,(4):12-14
为进一步验证早排薯育芽育苗移栽生产的种薯在后代中的表现和早排薯育芽直播技术在大田生产中的实用性、实效性,将6种繁殖和育芽(贮藏)方式生产中的种薯,连续进行3年生产对比试验,不同处理之间的产量、晚疫病和退化株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早排薯育芽育苗移栽和早排薯育芽直播繁殖的种薯表现出了抗"两病"优势和增产优势。前者作为新品种繁殖和提纯复壮技术,后者作为大田生产技术,二者有机结合,是解决马铃薯生产中"两病"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长岭县是马铃薯产区,栽培面积比较大,通过改进栽培措施提高马铃薯群体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是马铃薯生产者长期探讨的问题。2008年和2009年两个年度,我们做了马铃薯小整薯播种试验,两年的实践证明,小整薯播种可使马铃薯地下快茎增产18.78%,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5.
刘义龙  申爱国  陈兴广 《蔬菜》2001,(12):30-30
马铃薯为无性繁殖作物,以薯块作为种源,用种量较大,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我县马铃薯的生产。为解决生产中这一难题,巨野县蔬菜局技术人员自 1997年开始试验,试范、推广马铃薯擗芽栽培新技术。这一技术比切块栽培具有较多优点,有较大推广价值,现将其优点和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马铃薯擗芽栽培技术的优点 1 减少用种,节省生产成本据我们试验:擗芽栽培667m2用种40kg左右,为切块栽培用种量的1/3左右,667m2节省用种成本2/3。对于原种繁殖生产用种的地块,667m2节约成本1000~1300元。对于…  相似文献   

6.
徐宗刚 《蔬菜》2001,(11):31-31
在马铃薯生产上,还没有选留单条主茎整枝的报道,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在种薯生长期的贮存和催芽过程中管理不当,往往造成主芽的损伤,而导致多个副芽的同时萌动和伸长。出苗以后,造成株形散,长势乱,营养差,产量降低,所结薯块多而小,商品性差,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2000年春季,我县邹平镇中杨村一农民针对上述情况,对所种植的马铃薯进行了留一条主茎的种植试验。收获后证明,留一条主茎的植株,所结薯块大而均匀,整齐度高,直观产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001年结合群众的种植经验,我所在1334m2的土地上进行…  相似文献   

7.
小整薯播种,可以避免切刀消毒不严而传播病,降低植株的发病率。小整薯保水性好,芽和幼苗抗旱耐寒,出苗整齐,易形成壮苗。小整薯属于幼龄薯,生命力旺盛.植株长势强壮容易获得很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黄平华  沈明红 《蔬菜》2015,(4):43-44
为指导蔬菜型马铃薯的田间栽培管理,从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病害防治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马铃薯高产栽培需注意的问题,特别提出要注意切块薯与小整薯作种时要分开播种、要严格避免连作等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以期对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薄荷精油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原原种的抑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芽是造成马铃薯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薄荷精油对贮藏马铃薯原原种的抑芽效果,设置0(CK)、20、50、80μL·L~(-1)等4个薄荷精油浓度梯度,处理云薯603、云薯401和紫云1号3个马铃薯品种的原原种,分别于贮藏后0、13、41、48、66、91d观察测量马铃薯块茎的发芽率和芽长。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过薄荷精油处理室温贮藏3个月后,3个马铃薯品种的发芽率和芽长大都显著降低,当薄荷精油浓度达到80μL·L~(-1)时,3个马铃薯品种的发芽率和芽长均低于其他处理,基本呈现薄荷精油浓度越高对马铃薯抑芽效果越明显的规律;但云薯401在20μL·L~(-1)和80μL·L~(-1)两个浓度下的抑芽效果较50μL·L~(-1)处理要好,说明薄荷精油对马铃薯抑芽效果除了与精油浓度有关以外,与品种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小整薯播种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整薯播种,可以避免切刀消毒不严格而传播病原菌,从而降低植株的发病机率。小整薯具有保水性好,芽和幼苗抗旱耐寒,出苗整齐,易形成壮苗。小整薯属于幼龄薯,生命力旺盛,植株长势强壮,容易获得很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以马铃薯克新13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硼砂进行浸种处理,测定种薯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及马铃薯芽长、芽粗、芽质量等,研究硼素对马铃薯萌发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硼素通过提高淀粉酶活性,促进淀粉分解,提高还原糖和蔗糖含量,促进幼芽伸长、增粗,进而增强芽势。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新鲜玉米秸秆在南方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价值,通过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单薯质量、商品薯数量比率、薯长径和长短径比有显著影响,其中单薯质量和薯长径对鲜薯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通径系数分别达到258.5和88.7。黑膜下覆盖3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薯长径、长短径比、单薯质量、鲜薯产量和商品薯数量比率分别可达82.95 mm、1.62、0.153 kg、20528 kg·hm-2和42.0%,黑膜下覆盖6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分别可达82.91 mm、1.62、0.157 kg、19369 kg·hm-2和41.5%,而黑膜下覆盖9 cm厚整根秸秆处理的则分别为82.36 mm、1.60、0.146 kg、15102 kg·hm-2和32.5%。与膜下覆土栽培处理相比,黑膜下覆盖3 cm或6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薯长径、长短径比、单薯质量、鲜薯产量以及单薯质量≥100 g的商品薯的产出均无显著差异,仅商品薯数量比率显著降低,而黑膜下覆盖9 cm厚整根秸秆处理的鲜薯产量、商品薯数量比率以及单薯质量≥100 g的商品薯的产出均显著降低。可见,黑膜下覆盖3 cm或6 cm厚粉碎秸秆的马铃薯覆盖栽培的生产表现与常规覆土栽培无明显差异,通过机械化进行膜下覆盖3~6 cm厚新鲜粉碎玉米秸秆的马铃薯覆盖栽培可实现冬种马铃薯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钾量和种植密度对保护地马铃薯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薯三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露地冬种马铃薯不同施钾量和栽培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A3B1处理(钾0.540kg/小区、株行距20cm×50cm)马铃薯产量最高、商品薯个数最多、商品薯最重、商品薯率最高。在一定范围内的栽培密度和施钾量与马铃薯产量和商品性呈正相关,与马铃薯的物候期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6,(3):50-51
为提升江苏盐城当地马铃薯产业的档次和水平,开展了脱毒马铃薯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初步掌握了马铃薯原原种到原种的繁种技术。主要包括种薯大小的选择、适期播种、种薯催芽处理、保留顶芽、整薯播种、适宜密度、垄内播种、田间水分充足、苗期除草、适时收获、低温贮藏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原地区春季气候凉爽适宜马铃薯生长。过去农民多采用常规栽培方法,直播下地后薯块容易腐烂造成缺苗断垄现象,产量难以提高。自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新郑市新村镇开展了马铃薯催大芽早熟高产栽培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在鹤壁、安阳.开封、郑州、周口、南阳等地的许多乡镇进行了高产栽培示范。据全省8000hm^2丰产栽培示范田统计,平均667m^2产量为2750kg,比常规种薯栽培提高625kg,增产29.4%。  相似文献   

16.
1 马铃薯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选择早大白等脱毒早熟马铃薯品种. 1.2 困种、催芽:播种前种薯处理,即播前30~45天将薯种从窖中取出,放在10℃左右的室内困种5~7天,然后挑选具有品种特征、芽眼深浅适中、表皮光亮的薯块,放在室内或火炕上,温度保持在15~18℃,经7~10天后,催出薯芽. 1.3 切块与催大芽:切种薯时纵切一刀,破坏具有顶端优势的芽眼,然后,切取分布在种薯中上部的壮芽做种块,淘汰基部弱小芽.切块重量以20~25克为宜.略小薯块纵切两半或不切,以减少病菌传染.将切好的薯块继续堆放在原处,覆盖细沙土,厚度3厘米左右,放在14~16℃条件下层积法催大芽,薯芽长度1厘米左右时准备炼芽.  相似文献   

17.
张茂明 《蔬菜》2022,(11):25-28
摘要:为明确水稻育秧棚内稻壳代替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可行性,试验设置4个处理(稻壳覆 盖厚度为15、10 cm,稻草覆盖厚度为15、10 cm),测定和比较覆盖的马铃薯出苗率、绿薯率、商品薯 率、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稻壳覆盖厚度为15 cm时,马铃薯出苗率为93.2%,绿薯率最低,商品薯率 (88.26%)与产量(667 m2 产量1 840.60 kg)均最高。建议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全息生物学理论,马铃薯遗传势最强部位在块茎的顶部。本试验目的是探讨马铃薯顶部芽、基部芽及常规栽培混合芽三者之间的产量差异,为推广利用马铃薯全息定域选种技术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种薯:克新二号。2、试验设置:随机区组排列,每三垄为一小区,垄长37米,垄距0.6米,墩距0.3米,小区面积0.1亩,每小区370株。三次重复。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荷兰15'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膜避温1带2行大小垄种植模式,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各设置30 cm×70 cm、24 cm×70 cm、18 cm×70 cm 3个不同种植密度,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整薯播种各密度比切块播种提前出苗1~3 d;株高、茎粗此切块播种的小,但单株主茎数、植株鲜重和干重比切块播种的大;整薯播种的单株结薯数平均比切块播种增多26.57%。整薯播种的鲜薯产量均高于切块播种,且整薯播种的3个密度均极显著高于切块播种,比同密度切块播种的产量分别高出44.5%、27.1%、24.5%。整薯播种密度30 cm×70 cm的小区商品薯产量显著高于整薯播种密度18 cm×70 cm、茅块播种密度30 cm×70 cm、18 cm×70 cm,整薯播种密度24 cm×70 cm与茅块播种密度24 cm×70 cm的小区商品薯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蔬菜》2018,(10):41-41
正2018年8月31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宣布研制出马铃薯种薯纳米促芽剂,该工作为马铃薯种薯的催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对于促进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农业领域核心期刊《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马铃薯营养丰富,是中国第4大主粮,高发芽率是马铃薯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马铃薯种薯的发芽速度主要依赖于其表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比例。然而,对于大多数品种来说,因马铃薯种薯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