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理论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的现实和国内外形式吸收传统优秀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对和谐思想的论述,这些成为和谐社会思想的来源之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谐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农村的法治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农村的法治建设中,不仅要靠国家权力的推进,也要考虑传统文化与民间习俗在农村的影响。而传统和合文化有助于农村民主法治的建设,有助于培育和谐新农村的法治主体,营造和谐的农村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量契合,是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社会和谐了,才能有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科学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要以创建和谐农村社区为载体,以巩固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以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为延伸,逐步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伟大工程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通常把普遍和谐从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类角度分为心和、人和、天和三个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的新形势下,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切入,对和谐型人才培养进行研究,这对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而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余文斌 《农业考古》2008,(6):152-154
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而体育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直接影响当前和谐农村构建的速度和进程.在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确立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从宏观上统筹把握体育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为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协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历城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一定要尊重文化的发展规律,坚持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积极培育农村文化的“造血”机制,实现文化活动品牌化,打造农村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7.
从"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使命四个方面简单阐述了儒学伦理传统的核心价值,并认为儒学伦理传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源泉和根基。惟其如此,我们才可能建构对内足以形成一种凝聚力,对外足以形成一种吸引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农村社会伦理建构的基础,也是关系农村养老乃至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问题。我国北方农村亲子关系中普遍存在"接力"走向,而"反哺"严重不足,这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深重的乡村伦理危机,甚至影响着整个乡村文化的建构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因此,新时期必须加强社会的引导与干预,一方面,加大传统"孝"文化宣传,引领和谐、公平的亲子关系建构;另一方面,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填补亲子关系迅速转变造成的养老空白,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贯穿中国几千年文明中的理想追求,我国先人自古就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本文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挖掘其传统文化理论基础,并阐述了其内涵,在此基础上展望其发展了的形式: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决策,和谐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应运而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谐文化重在建设,不仅要植根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更要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成分,不仅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更要有具体实践的推动。  相似文献   

11.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在农村建设和谐文化,一方面要继承并发扬农村优良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正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克服解决这些矛盾,使农村文化建设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重点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和谐与不和谐的问题进行了尝试性地探析。  相似文献   

12.
论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伦理与道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传统伦理与道德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仍有其重要作用与意义。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正确对待传统伦理与道德文化,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和理想精神。  相似文献   

13.
周平  熊少波  江浩 《农技服务》2012,29(1):118-119
节庆体育寄属于传统节庆文化之下,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升华和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的集中展示,承载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喜庆、和谐、民族精神等理念,蕴含着巨大的素质教育价值,是沟通农村素质教育和农民文化生活实践的一座桥梁,节庆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和谐农村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和谐理念资源,包括基于阴阳五行思想的和谐自然理念,基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基于"中和中庸"的人际和谐的理念,基于"修身养性"的人的自身和谐理念。发掘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的一些精炼表达,借言赋义,发挥其张力,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大传统农村村落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维持人地关系和谐,以及保障中华民族草根信仰持续稳定的细胞,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何保护好村落的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维护草根信仰体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将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间的和谐发展出现很多尖锐的矛盾,如何将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的扩张使之安全地变为和谐的现实,该研究从测绘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同时也为有限的土地资源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232-233
农村传统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其蕴含于我国传统文化之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实现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7.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传统文化是原生态文化,其承载的主体是农民,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提炼出的精华,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农村社区建设和城镇化改造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培养传统文化传承的接班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21世纪哲学和人类智慧关心的主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终极追求。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倡和实生物、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古希腊的西方哲学则提倡美在和谐。而马克思的和谐思想才具有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真正含义,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为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协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历城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一定要尊重文化的发展规律,坚持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积极培育农村文化的"造血"机制,实现文化活动品牌化,打造农村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233-234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难题亟待解决,需要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启示和方法借鉴。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农村文化建设路径探析三个方面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