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陕西夏伯特线虫、新种的形态做了详细的叙述,并加以讨论和比较。新种虫体短小,雄虫体长9.85~14.63毫米,平均12.29毫米。雌虫体长14.26~18.04毫米,平均16.13毫米;口囊的深度明显大于其宽度,呈长椭圆形而不呈球形;头泡不膨大,有明显的颈沟;雄虫导刺带椭圆形。这些特征足以与绵羊夏伯特线虫、瑞氏夏伯特线虫以及叶氏夏伯特线虫区别开来。 文内对绵羊夏伯特线虫有无颈沟和头泡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978年5月,笔者等在进行陕西省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时,从耀县三头黄牛的大肠采得复伯特线虫雌、雄成虫各三条。该虫体较小,虫体在口囊部不膨大,但在前端腹侧有明显的颈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1979年4月,笔者又从该县两头黄牛的大肠采到4条雄性和2条雌性夏伯特线虫,其形态特征和前者完全一样,经过详细观察比较,我们确定这种夏伯特线虫为一新种,并命名为陕西夏伯特线虫、新种(Chabertia shaanxi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2.
鹅裂口线虫病是由寄生于鹅肌胃的鹅裂口线虫(Amidostomum anseris)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在广东各地广泛流行,某些地区的感染率可达90%以上,主要危害小鹅,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对成年鹅的危害不很显著。虫体形态本虫是毛圆科中的一种小线虫,新鲜虫体为红色。雄虫大小约10—17×0.25—0.35毫米,末端有交合伞,有一对等长的交合刺和一条细长的引器(图 B);雌虫比雄虫长,大小为12—24×0.2—0.4毫米,虫体在阴门处最宽,两端较细,阴门呈横裂,位于虫体后部。虫卵为椭圆形,卵壳薄,大小为50—82×85—110微米(图 C)。  相似文献   

3.
在辽宁錦县地区,蜂群有5—6个月的越冬期,我們窖內越冬的蜂群采用球形脾距越冬,效果良好。用标准箱越冬的蜂群,7框蜂放9个巢脾,排列的方法是:第一框到第2框距离为8—10毫米,第2框到第3框距离为10—13毫米,第3框到第4框距离为12—15毫米,第4到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叶氏夏柏特线虫,从侵袭性幼虫感染无虫羔羊到成虫产卵需要98~154天,虫卵散播期可持续260天;描述了虫卵和各期幼虫的形态;该种与相近种羊夏柏特线虫的生活史比较,主要区别点是1、该种侵袭性幼虫鞘尾(0.106~0.160毫米)短于羊夏柏特线虫侵袭性幼虫鞘尾(0.172~0.22毫米)长度。2、该种第四期中期幼虫的发育持续时间在61天以上,而羊夏柏特线虫的第四期中期幼虫发育持续时间为12天,前者比后者长49天;从侵袭性幼虫感染到成虫产卵,前者需要98~154天,后者需要48~54天,前者比后者长50~100天。 根据生活史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叶氏夏柏特线虫作为一个独立虫种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四川牛的毛圆科Trichost ronyylidae leiper,1912线虫三个新种,分属于副古柏属Paracooperia Travassos,1935和斯氏属Skrjabinagia(kassimov,1942)。其中两种寄生于水牛,定名为四川副古柏线虫P.sichuanensis sp.nov.和水牛斯氏线虫S.bubalis,sp.nov.另一种寄生于黄牛,定名为四川斯氏线虫S.sichuanensis sp.nov. 上述三新种有以下特点与所有种区分。 一、四川副古柏线虫新种,雄虫交合伞的前腹肋较大,外背肋不达伞缘。交合刺较短,为0.275~0.293毫米;其主支较长,末端向内弯呈指形钩;腹支上的齿状突为8个。雌虫阴门距尾端为0.230~0.245毫米;虫卵较大,为0.075×0.0375毫米。 二、水牛斯氏线虫新种,虫体较大。雄虫体长为6.07~8.89毫米;雌虫为8.85~10.39毫米。交合刺长0.105~0.180毫米;其主支的远端呈箭头状。雌虫阴门外无瓣膜;阴门距尾端为1.40~1.55毫米;尾长为0.120~0.140毫米。 三、四川斯氏线虫新种,雄虫交合伞的背肋分成2支,每个支的末端又分为三个小支。交合刺较长,为0.188~0.225毫米;其主支的远端呈靴状。雌虫排卵器(包括括约肌)短,为0.20~0.25毫米。  相似文献   

6.
1987年12月邯郸市康二城医院某医生从集市购买的鸡蛋中发现1条线虫送检。经我们鉴定,该虫体黄白色,体长62毫米,宽1.4毫米,体表角质层有明显的横纹,口有3  相似文献   

7.
短尾马歇尔线虫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本文对发现于新疆石河子、阜康和昌吉三地区绵羊真胃内的一种马歇尔线虫新种作了比较详细的形态描述,与目前世界已报道的13种马歇尔属线虫进行了比较,定名为短尾马歇尔线虫新种(Marshallagia brevicauda sp.nov) 2.本新种的特点是:虫体较短,雄虫长度不超过10毫米,雌虫长度不超过14毫米。交合刺于远端1/5左右分枝,中腹枝最短,呈薄片状,末端成尖的小钩状;背枝最宽,稍短于或几等于侧腹枝,为由外向内纵向褶叠成双层的薄板状,末端钝圆并弯向背侧。背肋细长,于远端1/4~1/5处分叉。导刺带呈长种子瓶状。雌虫尾短,长0.170~0.209毫米,约为一般马歇尔属线虫的二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8.
1981年5月,我们在新疆石河子地区进行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时,在三只绵羊真胃内发现了四条畸形发育的马歇尔属(Marshallagia)线虫雄虫。现将其形态记述于后。虫体长度为9.6~11.7毫米,最大宽度0.18~0.21毫米,头端角质屈稍膨大,口囊很小。颈乳突明显,位于食道中部的体表两侧。交合伞分叶不明显,边缘到中间有弧形  相似文献   

9.
40头小公牛在干燥地区饲养19天,然后分为四组,每组10头。第一组不治疗为对照组,第二组皮下注射左咪唑每牛8毫克/公斤,第三组口服硫苯咪唑5毫克/公斤,第四组口服硫苯咪唑7.5毫克/公斤。所有的牛在第6—10天后屠宰检查,后三个组牛体内的奥斯脱线虫属、血矛线虫属、毛园线虫属与古相线虫属成虫的数量都得到了满意的减  相似文献   

10.
鸡交合线虫,又称比翼线虫,虫体寄生在鸡的气管腔。由于虫体的机械性阻塞,引起患鸡呼吸困难,常有张口呼吸症状,故此虫也称“开口虫”。这种寄生虫的地理分布是全球性的,但也是地方流行性的。它主要侵害小鸡。由于虫体生长迅速,侵入鸡体不久就阻塞了气管腔,从而引起患鸡窒息和死亡。据报道,四川成都和崇庆县曾流行此病,患病幼鸡的死亡几乎达100%;近年来,在海南岛的海口和澄迈一带也常发生此病,患病小鸡死亡率为40—50%。病原形态虫体呈红色。头端大、呈球形,口囊呈杯状。雌虫比雄虫大得多。雄虫体长2—6毫米,有交合伞,交合刺等长。雌虫体长5—20毫米,阴门突出,位于距虫体前端1/4处。雄虫以其交合伞  相似文献   

11.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捕食线虫性真菌一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染色特性、分生孢子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以及菌丝对线虫第三期幼虫的吸引作用等。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用革兰氏、瑞氏、姬姆萨氏液染色都能很好的着色;分生孢子对高温敏感,对抗生素不敏感,高浓度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能杀死分生孢子:但分生孢子耐低温,因此可用低温冷冻法保存捕食线虫性真菌分生孢子,其方法简便易行。首次解决了国内外在捕食线虫性真菌菌种保存中的难题。研究显示菌丝对线虫第三期幼虫无明显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以8种甘肃省优势种昆虫病原线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生测法,测定了低湿胁迫对昆虫病原线虫存活率、致病力及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相对湿度50.5%分别处理5,7和9 h后,供试的斯氏属线虫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而异小杆属线虫存活率减低;经低湿处理9 h后再复苏,5种斯氏线虫侵染大蜡螟48 h后,Steinernema feltiae0619HT、S.bicornutum0631PG、S.kraussei0657L、S.karii0663YC对大蜡螟的致病力均为100%,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S.affine 0619M为75%,差异显著(P<0.05);5种线虫侵入率较对照组均下降,S.bicornutum0631PG、S.affine 0619M、S.kraussei0657L较高,均高于16%,与S.karii0663YC差异显著(P<0.05);低湿胁迫后S.felitiae0619HT和Heterorhabditismegidis0627M的生殖力无显著变化。试验表明,不同种类昆虫病原线虫在低湿胁迫的影响下其生物学特性,异小杆线虫抗低湿胁迫能力较斯氏线虫弱,其中S.kraussei0657L抗低湿胁迫能力最强;低湿胁迫能使昆虫病原线虫的侵入率降低,但是对其致病力无显著影响;且低湿胁迫对S.felitiae0619HT和H.megidis0627M的生殖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传统的小桃花刀施行小桃花术,经验不丰富的同志冒花率不高。若调转刀柄末端的小圆球或弯钩勾取子宫角也比较困难,且容易损伤内脏及血管。近年来,我们改用普通手术刀作小桃花术获得了满意效果。一、手术刀柄的选择选用普通3号或4号末端稍尖的刀柄,在离末端4毫米处钻一长7—8毫米,宽4—5毫米的椭圆形小孔,孔壁打磨光滑,另一端装上相应的刀片,即可用于小桃花术。  相似文献   

14.
鸡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线虫纲中的线虫所引起。线虫外形一般呈线状、圆柱状或近似线状,两端较细,其中头端偏钝,尾部偏尖。雌雄异体,一般是雄虫小,雌虫大,雄虫的尾部常弯曲,雌虫的尾部比较直。大小差异很大,从1毫米至1米以上,内部器官位于假体腔内。线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  相似文献   

15.
广西第二制药厂(桂林)出产的磷酸左旋咪唑5%注射剂,对青海大通县绵羊的驱虫药效,经用解剖检虫对照法,按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4、6、8毫克,每组用羊5只,连同对照组,共计用羊20只的试验结果如下: 1.三种剂量对细颈线虫、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网尾线虫均有良好的药效,其驱虫率在97.2—100%之间;对皮纹圆线虫的驱虫率为67—97.8%;对毛圆线虫为81—100%;对奥斯特线虫为39.3—91.2%;对马歇尔线虫为0—82%;对毛首线虫为0—64.5%。对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绦虫和肝片形吸虫的药效,因试验动物的感染率太低,不能判断。 2.三种剂量对各类线虫的总平均减卵率:按体重每公斤用药4毫克为83.5%,6毫克为99%,8毫克为99.1%,三种剂量对大型肺线虫的减蚴率均为100%,但对小型肺线虫的减蚴率甚不规律。 3.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食道口线虫病是由毛线科的食道口线虫引起的。寄生在猪体内的食道口线虫,目前发现的有三种,即有齿食道口线虫、长尾食道口线虫、熊氏食道口线虫。由于食道口线虫寄生在猪的大肠里,它们的幼虫寄生在大肠肠壁里,使肠壁发生结节病变。因此,本病也称为结节虫病。1病原1.1有齿食道口线虫头囊膨大,无侧翼膜,食道漏斗小,颈乳突位于食道膨大部的两侧。口囊浅,囊壁平直。雄虫体长8~9mm,交合刺长1.0~1.14mm。雌虫体长8~11.3mm,阴门在肛门前方0.208~0.388mm,阴唇稍隆起,阴唇向前,长0.10~0.15mm。  相似文献   

17.
对克拉玛依市小拐牧场羊寄生虫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感染有马氏马歇尔线虫、细颈线虫、毛首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夏伯特线虫、羊仰口线虫、无卵黄腺绦虫、细颈囊尾蚴、羊鼻蝇;外寄生虫主要为疥螨和羊血虱。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某集市所购的鸡蛋中,有一只外形正常的白壳蛋,蛋清内发现一条浅红色线虫,长115毫米,宽2毫米,两端稍尖。虫体用清水洗涤(编注:线虫类应用生理盐水漂洗)后放入70%酒精固定,经乳酸透明后显  相似文献   

19.
一、炎热对母猪繁殖机能的影响 1.卵巢机能猪不发情和受胎率低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Hurtgen(1976)为弄清原因,在7-12月份解剖了92头母猪并检查生殖器官,结果有性周期的猪38头、妊娠猪7头、不发情的47头.不发情的猪卵巢小而光滑无黄体,直径4毫米以下的小卵泡有20-50个,子宫弛缓.Hurtgen和Leman(1978)每月解剖  相似文献   

20.
丝状网尾线虫在羔羊体内发育形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人工孵育的丝状网尾线虫侵袭性幼虫,按每只羊500条经口感染6月龄无虫羔羊13只。以3只无虫羔羊同群饲养作为对照。试验组羊于感染后不同天数分别宰杀剖检,以水浴法同收幼虫。并定期俭查粪便幼虫。观察结果:侵袭性幼虫感染羔羊后,17—113小时陆续通过小肠、血液、脾、肝脏、肠系膜淋巴结完成第三次蜕鞘进入肺脏;第7天发育到可辨认性别的第四期后期幼虫,7—10天在肺脏、小支气管内进行第四次蜕鞘发育为第五期前期幼虫。35—108天以上发育到成虫。还描述了三,四、五期幼虫的形态,并列出了感染后32—105天内宿主粪便排出第一期幼虫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