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盱眙县多处行道绿化树樟树上东方蛎盾蚧虫口密度和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盱眙县樟树上蚧虫危害十分严重,综合被害指数达53.5%.且被害程度越严重的樟树上蚧壳虫的虫口密度越大,在V级被害指数时的虫口密度达到818头/枝.东方蛎盾蚧的危害也直接影响樟树的生长势,被害严重时会使樟树胸径生长量减少27.5%.  相似文献   

2.
自2012年至2019年采用踏查和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枝干有害生物危害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樟树枝干病虫害共18种,其中病害3种、有害植物7种、虫害8种,樟树溃疡病Physalospora sp.和肉桂双瓣卷蛾Polylopha cassiicola为严重发生种类,樟树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e和樟密缨天牛Mimothestus annulicornis为中度发生种类。因此应加强抗病虫品种选育研究,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将枝干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  相似文献   

3.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发病情况及抗病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是我国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自1955年发现此病后,到目前已遍及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分布广泛,蔓延迅速。我省尚无资料报道。我们曾于1979—1984年对该病在山西省的分布危害情况、发病规律、病菌特性、抗病品种的筛选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本文着重阐述该病在我省的分布危害情况、病原菌形态特点、发病与杨树品种间的关系,以期为我省林木病害综合防治和林业经营布局提供依据。一、杨树水泡型溃疡病在我省的分布及危害情况近年来在我省运城、晋中地区和五台山林区都先后发现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晋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明确重庆樟树溃疡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集重庆市渝中区、北碚区和涪陵区的樟树溃疡病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对不同菌落形态代表菌株的rDNA-ITS、β-tubulin和EF1-α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并测定其致病性。[结果]从重庆不同地区采集的樟树溃疡病样品中共分离得到48份菌株,单菌丝纯化后得到68株纯化菌株,根据纯化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及分生孢子特征,将其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3种类型。选取不同类型的代表菌株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这3类菌株分别为葡萄座腔菌属中的Botryosphaeria dothidea、B.parva和B.rhodina。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所有菌株均能使樟树枝条产生黑色坏死病斑,且B.parva菌株的致病性最强,B.rhodina菌株的致病性次之,B.dothidea菌株的致病性最弱。[结论]重庆樟树溃疡病的病原菌为B.dothidea、B.parva和B.rhodina,其中B.rhodina和B.parva为引起樟树溃疡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杨树溃疡病又名水泡型溃疡病,是河南省清丰县树木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害树种主要是各类杨树、刺槐、泡桐、苹果、柳树、核桃树等,是杨树上发生最普通、危害严重的干部病害,也危害枝条,常引起幼树死亡和大树枯梢,对生长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用苦楝、银杏、樟树与杨树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内含物进行杨树溃疡病测试,从孢子发芽、菌丝生长及植物抗病能力的测定结果证明:苦楝、银杏和樟树内含物对溃疡病的抑制作用比抗溃疡病的杨树品种作用强,特别是苦楝和银杏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樟树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绿化和经济用材树种。通过对樟树黄化病、溃疡病、炭疽病、烂皮病、褐斑病、赤斑病、粉实病、白粉病以及樟苗白绢病等9种樟树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简要的概述,以期为樟树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湖南杨树溃疡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介了溃疡病的名称和杨树溃疡病的分布及危害。此病在湖南是第一次发现。文章分别叙述了由两种病原引致的此病的病害症状,浅析了发病诱因,并对该病综合治理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樟树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的樟树病害种类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樟树病害有20多种,主要病害有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g.、壳梭孢溃疡病Fusicoccum sp.、球二孢溃疡病Lasiodiplodia sp.、拟茎点溃疡病Phomopsis sp.等7种,详细分析了这些病害的症状特征、病原、病因等。  相似文献   

10.
苦楝,银杏和樟树内含物对杨树溃疡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苦楝、银叶、樟树与杨树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内含物进行杨树溃疡测试,从孢子发芽,菌丝生长及植物抗病能力的测定结果证明,苦楝,银杏和樟树内含物对溃疡病抑制作用比抗溃疡病的杨树品种作用强,特别是苦楝和银杏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山东杨树溃疡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系统报道了对山东省杨树溃疡病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溃疡病种类、分布、危害、三种主要病原菌的致病性、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山东境内杨树上发生的溃疡病共有8种,对林木造成严重危害的为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烂皮型溃疡病和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其他几种溃疡病常与上述3种混合发生。在同一条件下,3种病原菌的致病强弱依次为杨树烂皮型溃疡病病原菌、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原菌、杨树大斑型溃疡病病原菌。杨树品种和水分状况是影响病害发生流行的关键因子。研究提出了选育抗病品种、注意苗木检疫、加强营林管理和适时药剂防治的一、二级综合治理杨树溃疡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橡胶树茎干溃疡病肖永清,杨雄飞,李加智(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茎干溃疡病是云南垦区近年来常见的一种橡胶树病害,自1962年在景洪橡胶幼苗(茎基部)首次发现之后,70年代陆续在开割树上发现,近年来随着季风性落叶病的扩散和加重,此病的危害日趋突出,已...  相似文献   

13.
樟树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绿化和珍贵用材树种。近年来,随着人工纯林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樟树虫害的发生和危害越来越严重。本文对樟树25种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以期为我国樟树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重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山东省微山县杨树溃疡病普遍发生,2004年发病株率高达15%~41%,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者整株死亡。为摸索有效的药剂防治技术,我们于2003~2004年春季进行了腐必治等药剂防治此病的试验研究。一、杨树溃疡病危害症状,病源菌及发病规律1.危害症状:该病发病部为主干,通常以水渍状病斑为主,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厘米或稍大,边缘不明显,手压病斑有褐水流出,后期病斑下陷,呈灰褐色,中央有裂缝。水泡型病斑发生在光皮杨树上,皮孔边缘,形成水泡,初为圆形,极小,后水泡变大,直径0.5~2厘米,泡内充满淡…  相似文献   

15.
<正> 杨树大斑型溃疡病是杨树的一种危险性病害,在比利时、西班牙、德国、捷克、波兰、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黄国、加拿大、土耳其、阿根廷等国普遍发生,危害严重。该病在欧洲和北美危害已有几十年历史,在欧洲被认为是目前对杨树栽培威胁最大的病害。国外许多学者在关于本病的分布、发生因素、病原形态、生理及防治等都有详细报道。国内对此病未引起重视,自1978年被林业部列为检疫对象以后,才引起一些单位注意。1978年南京林学院在苗圃发现危害合作杨和蒙古杨,苗木已全部消毁。1978—1979年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与黑龙江省森保所在调查杨水疱溃疡病过程中,在辽  相似文献   

16.
应用Na2CO3液防治杨树水泡溃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水泡溃疡病(Botryosphaeriaribis)是杨树最常见、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朝阳县平均每年发生面积为4000hm2,发生病株率为19%~35%。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有的造成全株干枯死亡或被侵染后变成毫无保留价值的Ⅲ、...  相似文献   

17.
<正>杨树溃疡病又名水泡型溃疡病,是一种杨树常见病害,多发在新栽树木和苗圃里。由于杨树溃疡病病菌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且其寄生性弱,再加上检疫措施的不得力,导致大量病菌随着苗木的调运而扩散,致使杨树溃疡病发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栽植初期的苗木和幼树的危害更  相似文献   

18.
樟树溃疡病病原菌再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樟树溃疡病是湖南新植樟树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导致植株大量死亡。经分离、接种、再分离试验确定致病茵。根据病原茵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该病茵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otyasphaeria dothidena ces et de Not),无性态为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 Corda)。  相似文献   

19.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是杨树的重要枝干病害。两种病害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常能引起树干皮层腐烂、坏死,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的大量死亡。1杨树溃疡病1.1症状幼树时溃疡病斑主要发生于树干的中、下部,大树受害时枝条上也出现病斑。初期在树干的皮孔边缘出现褐色、水渍状很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有时病斑呈水泡型,树皮凸出,大小不等,这是该病  相似文献   

20.
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树溃疡病又名水泡型溃疡病,主要危害主干和枝梢,常使病株枯死。全年有两次发病期:第一次在4-5月份,第二次在10—11月份。病状为:树皮上出现近圆形水泡状或浸润状病斑,直径1厘米左右,逐渐有树液外流,病斑下陷。病斑内部坏死范围比表面大,一般在直径2厘米左右。天气寒冷或干旱、苗木伤根过多、苗木失水等都会导致杨树溃疡病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