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由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指导,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实施。共有10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全省共10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0个参试品种有7个品种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汕油诱1号、仲恺花44、汕油辐1号、仲恺花99、粤油18、粤油390比对照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湛油53增产不显著,仲恺花332、粤油410两个品种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花育33号比对照种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推荐粤油390、汕油辐1号、汕油诱1号和仲恺花99共4个品种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2007年广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广东省春植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共有7个新品种参试,广东省10个试验点承担该年度试验.结果表明,在7个参试品种中,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的复试品种有汕油199、粤油40、汕油188和湛油26,比对照种增产的初试品种有湛红2号、粤油86,上述品种比对照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初试品种仲恺花4号比对照种减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春植各试点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参试品种叶斑病平均发病级数为2.1~2.8,参试品种均表现为高抗;锈病平均发病级数为2.1~2.6级.均表现高抗:采用人工菌液接种法对参试品种进行青枯病抗性水平鉴定,结果显示:粤油40、汕油188、粤油86和仲恺花4号为中抗,汕油199、湛红2号、湛油26和汕油523为中感.油份和蛋白质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种汕油523含油率为56.2%,参试品种含油率均低于对照种,介于52.6%~55.5%之间;对照种汕油523蛋白质含量为23.5%,参试品种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种,介于24.1%~25-4%之间.建议已完成两年区试品种汕油199、粤油40、汕油188和湛油26申请品种审定,初试品种湛红2号、粤油86参加复试.初试品种仲恺花4号比对照种减产显著,建议不再参加复试.  相似文献   

3.
13个花生新品种参加2011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在7省区11个试验点进行年度试验。13个参试新品种中,设汕油523为对照种,12个品种干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泉花551、航花3号、汕油诱1号、航花2号、仲恺花10号、湛油58、龙花9号、桂花6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闽花7号增产达显著水平;莆花23、贺油12号、福花4号比对照种增产,但未达显著水平。云花生3号比对照种减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湛油93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汕油162作母本、(湛油55×粤油114)F5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高适中、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稳产高产、出仁率高、果型仁型美观等优点.在2009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湛油93平均每667m2干荚果产量为250.57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6.7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复试,平均每667m2干荚果产量为249.14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63%,增产未达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广东省花生产区水田和有水灌溉的旱坡地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湛油62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湛油30×Cs41)F4作母本,梧油6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叶斑病和锈病、耐涝等优点.在2000~2001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7 m2平均产量260.35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0.3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种粤油256增产26.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4年的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巾.湛油62每667m2的平均产量为303.89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6.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3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于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栽培措施上要求采取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和加强对病虫鼠草害的防治工作等.  相似文献   

6.
湛油26是湛江市农科所以(湛油30×CS49)F6作母本、粤油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抗锈病和叶斑病以及耐旱、耐涝、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6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67.72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7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71.48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5.54%,增产亦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2003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共有12个新品种参试,7省区11个试验点承担2003年区试,结果粤油13、粤油29、湛油62和泉花627等4个参试品种的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  相似文献   

8.
花生新品种汕油16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汕油162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联合以湛油30为母本、泉花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抗锈病和叶斑病、中抗青枯病、出仁率和含油率较高等优点。该品种参加2002~2003年广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干荚果产量287.10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2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栽培上要求采取适期早播、增施基肥和及时除虫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6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6年,以汕油523为对照,7省区11个花生新品种参加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泉花052、闽花8号、粤油290、闽花10号的干荚果和籽仁产量有所降低,桂花026-10、汕油851等其他7个品种则有不同程度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0.15%~9.85%、0.83%~7.52%。湛红2号、粤油290、泉花052、汕油851等品种的产量静态稳定性好,而桂花026-7、对照汕油523、汕油851的动态稳定性好,产量比较稳定。各参试品种均具有中等以上的抗病性、耐涝性、耐旱性、抗倒性及强生长势。因此,综合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和品质,桂花026-10、汕油851、仲恺花1号、桂花026-7、粤油40可以进一步进行试验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花生高产创建中的良种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种是花生高产创建的核心技术。概述了广东省花生高产创建总体布局,提出花生高产创建中的良种选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简要介绍了适宜花生高产创建的8个良种,包括仲恺花1号、仲恺花2号、汕油21、汕油162、粤油7号、粤油13、湛油30和湛油62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1个供试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为品种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3次重复。栽培管理均按当地耕作习惯和水平进行。生长期调查其农艺性状、抗倒性、耐旱性、耐涝性及抗病性,收获时进行考种、测产,并进行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汕油250、汕油188、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等6个品种的干荚果和籽仁产量均较对照汕油523有不同幅度的增产,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结论】初试品种汕油250、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可进行下一步的试验推广种植,复试品种汕油188可参加2010年的南方区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1个供试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为品种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3次重复。栽培管理均按当地耕作习惯和水平进行。生长期调查其农艺性状、抗倒性、耐旱性、耐涝性及抗病性,收获时进行考种、测产,并进行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汕油250、汕油188、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等6个品种的干荚果和籽仁产量均较对照汕油523有不同幅度的增产,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结论】初试品种汕油250、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可进行下一步的试验推广种植,复试品种汕油188可参加2010年的南方区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花生单粒精播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单粒精播的花生品种.[方法]以适合华南区栽培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单粒精播对花生荚果产量、种仁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除桂花22外,其他6个参试品种的荚果产量和种仁产量均高于对照桂花17,其中粤油45、桂花1026、汕油162,桂花21、柳花1号的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种仁产量柳花1号和桂花771比对照增产显著;育种目标相近的花生品种间相似度较高;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结论]单株生产力高的花生品种更适合单粒精播;粤油45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柳花1号、桂花771、桂花1026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种仁产量,其在广西等地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漯花4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适应河南省花生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3a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8.24%;抗花生网斑病,感花生锈病,抗花生病毒病;蛋白质含量为24.39%,粗脂肪含量为52.72%,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11。2010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贵州铜仁市碧江区花生新品种引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贵州铜仁市碧江区种植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花生品种,2016年碧江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花生新品种花小宝、粤油44、黔花生6号和花育44号,以黔花生1号为对照(CK)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粤油44、花育44号和黔花生6号比对照品种黔花生1号增产,幅度分别为50%、46.8%和18%,适宜性、抗性、品质表现好,适宜在碧江区海拔约500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育出适合我国南方生态气候条件种植的珍珠豆型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为南方花生产区高油酸花生生产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方法]将从美国引进的高油酸种质SunOleic 95R分别与我国珍珠豆型高产、抗病品种汕油162、粤油13和粤油45进行杂交,从杂交后代材料中筛选得到符合育种目标的高油酸品系,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选育的桂花37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油酸含量82.90%,亚油酸含量2.60%,油亚比(O/L)32.34,且高抗青枯病、抗叶斑病和锈病.在国家(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和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荚果产量分别为3670.35和3814.05 kg/ha,分别比对照品种(汕油523和桂花21)减产6.02%和2.26%;在广西北流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5570.70 kg/ha,与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5550.36 kg/ha)相比,桂花37增产0.37%.2016年6月桂花37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选育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桂花37的油酸含量高且抗病性强,适合在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广东花生抗黄曲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花生抗黄曲霉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广东自1989年起开展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原鉴定筛选、抗病育种、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工作,利用鉴定筛选出来的抗原、通过抗病育种已经选育出抗黄曲霉菌侵染力强的高产花生品种粤油9号、粤油20,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也取得了成绩;同时指出花生品种资源及抗性鉴定为抗黄曲霉育种、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