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2015年11月30日,山东省西北地区某鸭场报告其饲养的17 600只鸭子在1个多月内陆续发生不明原因的大规模死亡。经初步调查发现,鸭在死亡之前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仅表现精神萎靡,多次用药后均无明显效果。截至调查时,已累计死亡约3 600只。为详细了解该鸭场的发病情况,分析该病的风险因素,以便及时提出防控建议,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本次疫情暴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鸭场暴发了腺病毒病;起因是鸭苗在引进前已感染了腺病毒,引入后又遇雨雪天气,气温骤降,同时场内饲养管理不合理,卫生条件差,防控措施不当,导致多种细菌继发感染,从而加剧了疫情。针对鸭场存在的病原,对症用药,对可能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控制,随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与鸭疫里默氏菌病是3周内雏鸭最易感染,引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这两种病常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因此,如何进行快速诊断,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报道一起典型的病例,供同仁和广大养鸭户参考。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2000年5月18日,我市某养鸭专业户从南海某种鸭场购进2500羽樱桃谷肉鸭苗,地面散养,肉鸭苗从6大龄开始发病,死亡急.当天死亡43只,第2天死亡123只,第3天死亡321只,5月26日来我兽医门诊部就诊。对病死雏鸭剖检结合临诊症状.认定为雏鸭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3.
于勇 《畜牧与兽医》2004,36(11):45-45
2004年1月,安徽省和县某养鸭场3周龄雏鸭发生疫情,发病率为80%左右,死亡率约30%,养殖户将病鸭及病死鸭共15只送至本实验室检验。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RT-PCR检测,确诊为鸭疫里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广西大新县某个体养鸭场 ,2 0 0 1年 10月2 0日从市场购回鸭苗 2 0 0 0羽。 4日龄开始发病 ,发病率达到 85 % ,病死率约为 6 5 %。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禽霍乱 ,现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这批鸭苗购回后 ,3日龄时换喂另一厂家的饲料 ,换料后的第一天开始发病死亡 ,3天后再换料 ,还陆续有鸭病死。大多数鸭死前吃料、饮水正常 ,无明显临床症状即倒地死亡。曾用阿托品、青霉素治疗 ,效果不佳。2 剖检病变心冠脂肪和心肌有小点出血。肝出血 ,有针尖大小白色的坏死点。胰腺出血 ,整个肠道粘膜严重出血 ,肾脏肿大 ,其它无可见变化。3 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华北地区某养鸭户发病的樱桃谷肉鸭苗现场调查、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最后诊断为肉雏鸭病毒性肝炎和曲霉菌混合感染。通过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6.
湖南共养鸭专业户,饲养麻鸭2600余只,160日龄时发生一种以剧烈干痢、关节炎为特征的疫病.我们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霍乱,经药物以及自制灭活苗得以控制,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2600余只麻鸭,产蛋率68%,1996年10月23日开始发病,两天内共死亡183只.场主当即用磺胶二甲基嘧啶和特效禽霍灵混料治疗,疫情有所缓解,但3天后又出现死亡.我们应邀就诊时,已死鸭58O多只,死亡率ZO%以上,产蛋率下降到18%.据查,当时周围村庄正流行禽霍乱,切生没有及时对鸭进行免疫接种,也…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2007年4月20日,黑龙江省方正县某稻田养鸭基地,从外地购进3000只鸭苗,在大棚中育苗。鸭苗于4月20日接种副粘病毒油乳剂苗,并用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等交替饮水。5月6日饲养员发现几只鸭突然死亡,第2天发病增多,养殖户凭经验给大群鸭用恩诺沙星、磺胺甲氧饮水。5月10日到县防疫站就诊时已发病682只,死亡273只,发病率达20%,死亡率达40%。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中旬,我县合朋溪镇某养鸭场从湖南引进5 000羽鸭苗,放于鸭舍内地面平养,3月22日开始发病,3月24日死亡83羽,次日又死亡179羽,共发病457羽,发病率为9.14%(457/5 000)。笔者经及时诊治后,疫情得到控制,治愈178羽,治愈率为91.28%(178/195),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乡无忧屯陈某养鸭场于2008年10月24日进鸭苗3 000只.从11月18日开始发病,有零星死亡,至20日早上死亡数达到50只.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鸭疫里默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雏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侵害雏鸭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鸭多见。 一 发病情况 2005年6月23日上午9时许,我市一养鸭大户杨某电话反映他家的雏鸭突然发病死亡十多只,我们即赶去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本地鸭场不断发生鸭链球菌病。1998年5月,玉州区仁厚乡某养鸭户的鸭群患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检查诊断为鸭链球菌病,经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现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户已多年在自家鱼塘养鸭,为了扩大生产,1998年4月2日购进当日孵出的樱桃谷鸭苗500羽,按惯例接种过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瘟疫苗,10日龄后喂自配的粉料,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粉作保健剂。5月15日(43日龄)发现有几只鸭停食,次日死亡3羽,疑为“霍乱”,随即全群注射“新方灭败灵”,第3天又死亡8羽,复用青霉素G…  相似文献   

12.
2010年6月5日.某肉鸭养殖户购进鸭苗2000只.平养地面垫料育雏在同一舍内.10日龄起雏鸭相继发病,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死亡为特征。至6月18日到站求诊共死亡260只。笔者前往诊治.经调查分析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曲霉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骡鸭(土鸭)是番鸭和麻鸭的杂交商品鸭,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等优良特点,是天柱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年饲养量达350万羽以上。骡鸭生产突出的问题是死亡率居高不下,2004年全县16个乡镇疫情定点调查资料表明,死亡率达26%以上。通过对我县雷寨、兰田、润松等地养鸭专业户的调查,结合临床诊疗结果分析,影响骡鸭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相应的防制技术措施如下。1影响骡鸭成活率的主要因素饲养管理方面因素,科学饲养管理推广力度不足,多数养鸭户缺乏育雏技术,是影响骡鸭成活率的主要因素。1·1鸭苗选择鸭苗好坏直接影响成活率和生长…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岱岳区养鸭业发展迅速。随着养鸭业的发展,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鸭病也越来越多。鸭传染性浆膜炎就是一种常见的危害较大的疾病。2013年6月,岱岳区某肉鸭养殖场饲养的5000羽20日龄肉鸭出现精神不佳、流鼻涕、甩头、气喘、咳嗽、张口呼吸、粪便稀薄等症状,死亡500多只。且死前大多数都会出现歪头、抽搐等神经症状。经现场初诊并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经过积极治疗,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1流行病学调查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叫鸭疫综合征、鸭败血病,  相似文献   

15.
我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一群肉鸭1800只,于2003年10月25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第3天开始死亡,鸭主自诊为传染性浆膜炎,曾用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及鸭疫杀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发病第6天共死亡160多只,还有出现明显症状的病鸭500多只。通过了解发病情况、观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鸭副粘病毒与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后,迅速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6.
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7日.接到长征镇朝村一养鸭饲养专业户的鸭群发生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症状为:有的原因不明死亡:个别病鸭精神不好.食欲减退至废绝.站立不稳.至拉红褐色稀便.很快死亡:病程稍长的出现停止下蛋、消瘦、关节肿大、脚软无力、跛行、流泪等主要特征。经本站派员调查病因.综合临床解剖、病原培养观察,初诊为鸭大肠杆菌病。由于及时治疗.这起鸭突发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7.
鸭大肠杆菌病与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春季,武平县城厢乡某养鸭专业户购进一批1000羽的鸭苗,饲养期间正逢梅雨季节,3周龄时,突然部分鸭只发病死亡,2d内发病300多羽,死亡120羽,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笔者前往该鸭场,只见地面潮湿,池塘水质浑浊,询问鸭主得知,购进鸭苗后未接种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多价二联灭活疫苗。1临床症状多数病鸭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缩颈嗜睡,腿软不愿走动,不愿下水,行动蹒跚,共济失调,打喷嚏,眼、鼻流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粪便较稀,呈绿色或黄绿色,濒死时出现痉挛、摇头或点头,最后抽搐而死。2剖检病变剖检病死鸭,其特征病变是浆膜面上有纤维素…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情况1996年 7月下旬 ,贺州市莲塘镇美仪村某养鸭专业户从梧州市购进一批 2日龄樱桃谷鸭苗 12 0 0只 ,饲养至 18日龄时突然发病。主诉 :发病前一天晚鸭群采食基本正常 ,次日早上喂鸭时发现有 6只死亡 ,另有部分鸭已伏地不能起立 ,鸭群食量大减。最初疑为急性鸭出败。于是  相似文献   

19.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主要危害5~10日纷的雏鸭,特别是孵化维鸭的季节更易传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防治工作.确保养鸭业的发展。一、发病的症状:本病的病毒有Ⅰ、Ⅱ、Ⅲ型,感染后的潜伏期不一,一般为1~4天。鸭发病初期精神萎靡、困顿、减食或停食,后期缩预、弓背、翅膀下垂;离群,眼半闭如睡眠状;病鸭侧卧,角弓反张;两脚痉挛,在地上作旋转运动,出现神经错乱症状后几小时就会死亡。二、防治方法:1.调运检疫。调运鸭苗,畜禽部门要认真做好检疫把关…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月中旬至下旬,我市君山区广兴洲镇3个村的鸭群相继发生急性传染病.至21日,有7群共2000多羽鸭发病,死亡1000多羽.该病发生、死亡快,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经临床诊断、剖检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瘟病.1临床症状病鸭体温升高,个别达43.5℃;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顿;双翅下垂,行动缓慢,严重者卧地不起;病鸭下痢,粪便呈绿色或灰白色;多数病鸭流泪,结膜发生炎症;鼻腔流出稀薄分泌物,口中流涎;部分病鸭头颈部显著浮肿.2剖检情况病死鸭食道粘膜表面覆盖着灰黄色或黄绿色假膜,假膜下有出血和溃疡;腺胃粘膜出血,肌胃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