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科宝肉鸡商品代1日龄公雏3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各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处理1饲喂基础饲粮,处理2饲喂基础饲粮+150 g/t NSP复合酶制剂F。1-21 d基础饲粮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22-42 d基础饲粮采用玉米-豆粕-杂粕型饲粮,低温制粒。结果表明,在1-21 d肉鸡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NSP酶制剂F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利用率无改善作用,而在高杂粕(3%菜粕、3%棉粕和8%DDGS)的玉米-豆粕-杂粕型肉鸡饲粮中添加NSP复合酶制剂F对22-42 d和1-42 d肉鸡生产性能均有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22-42 d肉鸡饲粮的养分表观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制剂对肉鸡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320只1日龄的科宝肉鸡商品代公雏,随机分到2个处理组,各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处理1饲喂基础饲粮,处理2饲喂基础饲粮+150mg/kgNSP复合酶制剂F。1~21d基础饲粮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22~42d基础饲粮采用玉米-豆粕-DDGS型饲粮,低温制粒。试验结果为NSP复合酶制剂F对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的肉鸡21d肠道组织形态结构表现正负双面效应,能显著降低采食玉米-豆粕-DDGS型饲粮的肉鸡生长后期空肠肌层厚度,改善空肠的组织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3.
选择21日龄AA肉鸡360羽,研究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杂粕酶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共设3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正对照)、玉米杂粕型饲粮(负对照)和玉米杂粕加杂粕酶饲粮(试验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酶组比杂粕饲粮组日增重提高8.07%(P〈0.05),料肉比降低12.02%(P〈0.05),增重饲料成本降低了22.63%(P〈0.01);与豆粕型饲粮组相比日增重、采食量和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饲料成本显著降低(P〈0.05)。说明在肉鸡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杂粕酶可以保持生产性能不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复合酶制剂对肉鸭生产性能及日粮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1 2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鸭,1,3,5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玉米-棉粕型、玉米-杂粕型肉鸭日粮,2,4,6组分别在1,3,5组的基础上添加复合酶制剂,试验期为14 d,测定各试验组肉鸭生产性能指标(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以及料重比);同时,选择1日龄樱桃谷雏鸭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分别饲喂与上述一致的日粮,研究复合酶的添加对肉鸭日粮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组、6组肉鸭的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与1组、5组差异不显著(P0.05),2,4,6组肉鸭的料重比分别较1,3,5组降低,其中4组肉鸭的料重比显著低于3组(P0.05);2组、6组肉鸭日粮的干物质表观利用率、有机物表观利用率、表观代谢能、氮存留率、粗脂肪表观利用率分别与1组、5组差异不显著(P0.05);4组肉鸭日粮的氮存留率、粗脂肪表观利用率、有机物表观利用率和干物质表观利用率较3组提高,表观代谢能显著高于3组(P0.05)。说明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玉米-棉粕型肉鸭日粮的养分利用率和肉鸭的饲料转化率,但对饲喂玉米-豆粕型及玉米-杂粕型日粮肉鸭的养分利用率和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取800只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鸡。对照组饲喂不加酶制剂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2~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50、350、500 g/t脂肪酶。试验期为42 d,分1~21日龄和22~42日龄两个阶段。结果表明:(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脂肪酶可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2)脂肪酶添加水平为350 g/t可显著提高1~21日龄白羽鸡饲料转化率(P<0.05)和22~42日龄白羽鸡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P<0.05);(3)饲料中添加350 g/t脂肪酶能显著提高脂肪、磷和干物质的表观利用率(P<0.05);(4)添加脂肪酶蛋白质表观利用率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钙的表观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肉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脂肪酶添加水平为350 g/t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针对饲粮非淀粉多糖(NSP)酶的海量筛选工作和动物试验间的可比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探讨使用体外模拟法优化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NSP酶谱。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研究NSP酶的添加水平与饲粮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关系。在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和果胶酶6种NSP酶,分析各NSP酶对饲粮IVDMD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筛选2种饲粮中6种NSP酶的最佳酶谱。结果表明:1)6种NSP酶的添加水平与2种类型猪饲粮IVDMD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2)α-半乳糖苷酶对玉米-豆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最高,达到了1.28%,木聚糖酶对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最高,达到了1.95%。3)玉米-豆粕型饲粮的最佳酶谱为:纤维素酶533.6 U/kg、木聚糖酶9 983.7 U/kg、β-葡聚糖酶1 014.4 U/kg、β-甘露聚糖酶4 080.6 U/kg、α-半乳糖苷酶251.6 U/kg和果胶酶107.3 U/kg。玉米-杂粕型饲粮的最佳酶谱为:纤维素酶960.0 U/kg、木聚糖酶17 177.6 U/kg、β-葡聚糖酶405.8 U/kg、β-甘露聚糖酶19 023.2U/kg、α-半乳糖苷酶307.2 U/kg和果胶酶96.9 U/kg。4)优化后的酶谱使玉米-豆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了3.26%,使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了3.75%。由此可见,6种NSP酶联合使用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  相似文献   

7.
刘伟敏 《中国饲料》2021,1(22):118-121
文章旨在研究用蚕豆完全替代豆粕并补充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试验将1日龄平均体重一致的552只商品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6只。对照组肉鸡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豆粕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100 mg/kg复合酶,蚕豆组饲喂玉米~蚕豆型日粮+100 mg/kg复合酶。结果:豆粕组肉鸡42 d体重显著高于蚕豆组(P<0.05),但对照组22~42 d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蚕豆组(P<0.05)。蚕豆组22~42 d肉鸡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蚕豆组1~42 d肉鸡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豆粕组(P<0.05)。蚕豆组肉鸡的腹脂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豆粕组(P<0.05),而对照组肉鸡腹脂相对重量显著高于蚕豆组(P<0.05)。蚕豆组肉鸡腺胃和肌胃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胰腺相对重量显著降低(P<0.05)。蚕豆组肉鸡小肠相对长度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肉鸡日粮用蚕豆替代豆粕补充100 mg/kg复合酶可以提高肉鸡生长后期的采食量,但降低了饲料效率,对屠宰性能及组织器官的发育无负面影响。 [关键词]蚕豆|豆粕|复合酶|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消化道发育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文冠果粕替代豆粕对21~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利用率、盲肠食糜短链脂肪酸组成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92只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用文冠果粕替代50%和100%豆粕的饲粮,试验期为21 d。试验期间每周记录体重和采食量;于试验第20天采集粪样,测定养分表观利用率;于试验第21天屠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文冠果粕替代豆粕显著降低肉鸡42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且试验Ⅱ组肉鸡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文冠果粕替代豆粕显著降低肉鸡饲粮粗灰分表观利用率(P0.05),且试验Ⅱ组肉鸡饲粮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文冠果粕替代豆粕不仅显著降低肉鸡盲肠食糜中短链脂肪酸含量(P0.05),还显著降低了盲肠食糜中真杆菌属coprostanoligenes群([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 group)和风疹菌属(Tyzzerella)的相对丰度(P 0.05);此外,试验Ⅱ组肉鸡盲肠食糜中不可培养巴氏杆菌科相关菌属(Barnesiellaceae uncultured)的相对丰度也显著降低(P0.05),但粪杆菌属(Coprobacter)和颤杆菌属(Oscilli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文冠果粕替代饲粮中豆粕对21~42日龄阶段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肠道菌群结构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肉鸡饲粮中文冠果粕替代豆粕的比例建议低于50%(占饲粮比例14%)。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高粱替代玉米日粮添加蛋白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空肠形态和肉质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一致的AA肉鸡86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试验设计玉米-豆粕型、玉米-豆粕型+200 mg/kg蛋白酶、高粱-豆粕型及高粱-豆粕型+200 mg/kg蛋白酶4种日粮,试验共进行42日龄。结果显示:日粮添加蛋白酶显著提高22~42日龄和1~42日龄肉鸡日增重(P0.05);日粮添加蛋白酶显著提高19~21日龄和40~42日龄肉鸡的表观代谢能、总能和氮的利用率(P0.05);高粱型日粮有降低肉鸡表观代谢能、总能和氮利用率的趋势。日粮添加蛋白酶显著提高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P0.05),同时显著降低42日龄肉鸡隐窝深度(P0.05)。日粮添加蛋白酶显著提高肉鸡胸肌重量,显著降低胸肌滴水损失(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或高粱型日粮添加蛋白酶可以提高22~42日龄和1~42日龄AA肉鸡日增重,改善1~21日龄AA肉鸡表观代谢能、干物质、总能和氮的利用率,提高肉鸡屠体、胸肌重量,降低胸肌滴水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蛋白酶组合对鲁烟白猪养分消化率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选取6头体重相近(30±1)kg、健康去势的鲁烟白猪,采用有重复的6×6拉丁方设计进行消化试验,试验设3种饲粮为玉米-豆粕型、玉米-杂粕型、小麦-杂粕型,每种饲粮设对照组不添加蛋白酶,加酶组添加0.1%复合蛋白酶。试验分为6期,于每期试验的第6、7天连续收集48 h的粪样和尿样测定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代谢。结果表明,蛋白酶组合在玉米-豆粕型、玉米-杂粕型和小麦-杂粕型饲粮中对鲁烟白猪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9(P0.05)、3.63(P0.01)和1.91(P0.01)个百分点;氮总利用率加酶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1(P0.01)、1.97(P0.01)、0.92(P0.01)个百分点。综合分析,试验中的蛋白酶组合对鲁烟白猪养分消化率及氮平衡有显著影响,其中蛋白酶组合对玉米-杂粕型饲粮效果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玉米-豆粕型和小麦-杂粕型饲粮。  相似文献   

11.
杂粕型饲粮添加杂粕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21日龄AA肉鸡360羽,研究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杂粕酶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共设3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正对照)、玉米-杂粕型饲粮(负对照)和玉米杂粕加杂柏酶饲粮(试验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酶组比杂粕饲粮组日增重提高8.07%(P<0.05),料肉比降低12.02%(P<0.05),增重饲料成本降低了22.63%(P<0.01);与豆粕型饲粮组相比,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饲料成本显著降低(P<0.05).说明在肉鸡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杂粕酶可以保持生产性能不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调低日粮代谢能值,在玉米-豆粕型中添加专用复合酶制剂,旨在研究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1日龄AA肉仔鸡雏鸡840只(公母混合雏鸡),随机分成7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结果表明:对玉米-豆粕型来说,正对照组、负对照组ADFI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对照组F:G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1)。对于22~42d和1~42d的肉鸡,正对照组ADG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1)。正对照组的ADM、ACP、TDM和TCP显著大于负对照组和加酶组(P0.01)。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和蛋白来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胴体性状以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取DLY育肥猪60头[平均体重(81±7.89) kg],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粮能量来源包括玉米和小麦,饲粮蛋白来源包括豆粕和菜粕。4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玉米-菜粕型、小麦-豆粕型、小麦-菜粕型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4种饲粮对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玉米豆粕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②能量和蛋白来源显著影响养分的消化率。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极显著提高了粗脂肪、干物质、灰分、钙和磷的消化率以及能量的利用率(P0.01);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著提高了钙、磷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率(P0.01),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的消化率(P0.05)。③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著提高了猪血清尿素氮的含量(P0.01);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显著提高了猪血清总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④玉米豆粕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5);与玉米菜粕组相比,小麦菜粕组显著降低了肌肉的蒸煮损失(P0.05),显著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P0.05)。由此可见,4种饲粮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猪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且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探讨植酸酶对饲喂低水平钙磷日粮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平均初始体重为(61.56±0.66)g的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8只。对照组饲喂正常钙磷水平的玉米豆粕型日粮,T1~T3组饲喂低钙磷水平的玉米豆粕型日粮+0、1000和1500?FIU/kg植酸酶,试验分为1~21?d和22~42?d两个阶段。结果:对照组和T3组42?d肉鸡的体重显著高于T1组(P<0.05),同时T3组22~42?d以及1~42?d肉鸡的平均日增重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8.01%和5.05%(P<0.05)。T3组22~42?d肉鸡饲料报酬较其他组分别显著提高3.3%、3.09%和3.73%(P<0.05)。对照组和T3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T3组干物质、氮和钙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1组(P<0.05),同时T3组磷沉积量最高(P<0.05)。T1组蛋氨酸和苏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T3组(P<0.05),同时T1组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均表现最低(P<0.05)。结论:玉米豆粕型低钙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有效提高钙、磷的营养价值及干物质、氮和氨基酸的代谢率。在较高剂量(1500?FTU/kg)时,对生长后期肉鸡的饲料报酬和氨基酸消化的效益最大。 [关键词]植酸酶|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酶制剂对饲喂玉米-豆粕型低能量水平日粮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养分组,对照组(8个重复)饲喂玉米-豆粕型低能量水平基础日粮;复合酶制剂组(10个重复)饲喂添加250 mg/kg复合酶制剂的试验日粮,每个重复25只鸡。试验期35 d。试验二为笼养试验,试验选取8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300只,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低能组饲喂在对照组基础上降低0.63 MJ/kg能量水平的日粮;复合酶制剂组饲喂在低能日粮中添加220 mg/kg复合酶制剂的日粮。试验二为8~22日龄进行。试验于第14~17 d采用全收粪法测定各试验组日粮的养分利用率。试验一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组较对照组改善试验前期(0~21 d)和全期(0~35 d)体增重和采食量、试验前期(0~21 d)的料重比和体重(21 d和35 d)(P0.05)。试验二结果表明:(1)对照组料重比、能量利用率和表观代谢能显著优于低能组(P0.05);(2)复合酶制剂组显著提高低能组表观代谢能并降低其变异(P0.05),能量利用率和表观代谢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玉米-豆粕型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能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料重比和表观代谢能,并降低代谢能变异。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用营养充足的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分别添加5种复合酶制剂(500g/t饲料,)与不添加酶组进行对比试验。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樱桃谷肉鸭。在9、21和42日龄检测肉鸭的日增重和采食量,考察肉鸭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0~9和0~21日龄肉鸭ADG,改善幅度分别为1.21%~4.25%和1.13%~4.50%。在给肉鸭饲以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时,从改善生产性能的效应来看,在生长前期的添加更重要。与添加单一酶相比,以复合酶的效应最好。对饲以玉米-豆粕-杂粕日粮的肉鸭,在生长前期,以复合酶3改善生产性能的效应最优。在生长后期和全期,以复合酶1改善生产性能的效应最优。  相似文献   

17.
饲用复合酶制剂在蛋鸡杂粕日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育才  李莲 《中国饲料》2001,(17):12-13
本试验旨在以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为蛋白质来源的低成本饲料中添加饲用复合酶制剂 ,研究饲用复合酶制剂在蛋鸡杂粕日粮中的作用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和试验饲粮 选择 1 0 0 0只 1 7周龄罗曼蛋鸡 ,随机分成 5组 ,每组 4个重复 ,每个重复 50只。 5组蛋鸡分别饲以 5种饲粮 :饲粮 1(玉米 -豆粕型 )、饲粮 2 (玉米 -杂粕型 )、饲粮 3(饲粮 2 0 1 %饲用复合酶制剂 )、饲粮 4(饲粮 2 0 2 %饲用复合酶制剂 )、饲粮 5(饲粮 2 0 3 5%饲用复合酶制剂 ) ,试验饲粮配方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1。饲用复合酶制剂为珠海经济特区溢多利有…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交肉鸡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对生产性能和养分代谢率的影响。试验周期为42 d,分为两个阶段,前期(0~21 d)和后期(22~42 d)。选取体重一致、健康的1日龄杂交肉鸡120只,随机分配成A、B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有15只鸡,其中A组设置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B组设置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复合酶,检测各组生产性能和养分代谢率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复合酶制剂显著改善了杂交肉鸡后期的平均日增重量和平均日采食(P<0.05);添加复合酶制剂组杂交肉鸡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有利于杂交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养分代谢率。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7,(8):18-22
试验选择一日龄的AA+肉仔鸡384只,按体重相近、性别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设计两组4×2的全因子试验,NSP酶(0、50、100、150 mg/kg)和植酸酶(0、100 mg/kg)。试验结果表明,在肉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NSP酶、植酸酶,能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日增重;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显著提高肉鸡对钙、磷、灰分的利用,NSP酶不影响日粮中的钙、磷、灰分的利用率;饲粮中添加NSP酶、植酸酶,提高了粗蛋白利用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植酸酶显著提高了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的利用率;在肉鸡日粮中添加NSP酶、植酸酶显著提高肉鸡对饲粮的表观代谢能的利用率,并且NSP酶和植酸酶对玉米-豆粕型的饲粮能量利用呈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组型饲粮中添加复合蛋白酶对鲁烟白猪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去势、初始体重为(35.0±0.5)kg的健康鲁烟白猪生长公猪7头,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进行代谢试验,2因子分别为加酶(加酶组和对照组)和饲粮组型(玉米-豆粕型、玉米-杂粕型和小麦-杂粕型),其中加酶组的复合蛋白酶添加量为0.1%,对照组不添加复合蛋白酶。试验共分6期,每期7 d。结果表明,3种组型饲粮中添加复合蛋白酶显著提高了鲁烟白猪对蛋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脯氨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P0.05);在饲喂玉米-杂粕型饲粮时,除苏氨酸外各加酶组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丝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都显著高于饲喂其他2种组型饲粮时(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合蛋白酶可显著提高鲁烟白猪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其中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复合蛋白酶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