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对免疫抑制鸡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只AA雏鸡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5只,A组只应用中药,B组在应用中药的同时,使用氢化可的松,C组只使用氢化可的松,D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氢化可的松可使鸡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水平下降,而中药可使此抑制作用逆转。  相似文献   

2.
中药对免疫抑制鸡免疫器官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0只星杂288雏鸡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5只,A组只应用中药;B组在应用氢化可的松的同时使用中药;C组只使用氢化可的松;D组为空白对照组。4组鸡均在9日龄,28日龄时ND弱毒疫苗免疫,35日龄称重,剖解,取材做石蜡切片,观察鸡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3.
60只AA雏鸡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5只。A组只应用中药,B组在应用中药的同时,使用氢化可的松,C组只使用氢化可的松,D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氢化可的松可使鸡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水平下降,而中药可使此抑制作用逆转。  相似文献   

4.
中药对人工感染IBDV鸡产生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20只非免疫鸡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44只。A组给中药2次,B组5次,C、D、E组不给中药。于14日龄对A,B,C组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于21日龄对A,B,C,D组接种新城疫(ND)Ⅱ系疫苗,于46日龄每组随机抽取15只鸡均攻ND强毒。结果表明:攻IBDV后一周,C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新城疫Ⅱ系苗免疫后,B组鸡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效  相似文献   

5.
复方中药对蛋雏鸡感染IBDV后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只30日龄健康海兰蛋雏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只。A组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药,接种IBDV;B组饲料中添加中药,接种IBDV;C组不添加中药,接种IBDV;D组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在接种后7d剖检、取材作石蜡切片,观察鸡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传染性IBD野毒可使鸡免疫器官发育不良,主要导致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生成,导致免疫抑制;中药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活性细胞生成,提高免疫活性,调节免疫抑制,使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保持或恢复正常水平;复方中药抗IBDV感染的效果优于中药。  相似文献   

6.
西咪替丁对鸡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系统观察了西咪替丁对离体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及CoaA诱导细胞(CIC)活性的作用;西咪替丁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鸡PBL的增殖;低浓度与ConA对促进鸡PBL增殖无协同作用,但高浓度与ConA呈现协同途径地LPS激活鸡PBL具有明显促增殖作用;逆转磷酸组胺对ConA激活鸡PBL增殖的抑制作用;损坏抗肾上腺素对ConA激活鸡PBL增殖的抑制作用,可拮抗氢化可的松对LPS激活鸡PBL增  相似文献   

7.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不同疫苗(A组:IBDB87株疫苗常规免疫;B组:IBD组织灭活苗;C组:IBD双价苗;D组:IBD三价油苗;E组:IBD中间型毒株疫苗;F组:非免疫对照)免疫鸡群,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各免疫组的免疫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以B组免疫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E组免疫效果较好,但法氏囊损害严重;C、D两组免疫效果相近,C组成本低,D组抗体持续时间较长;A组的免疫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8.
青海细毛羊血清运铁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401只青海细毛羊的血清运铁蛋白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青海细毛羊血清运铁蛋白座位上有TFA,TFG,TFB,TFC,TFD,TFM,TFE和TFQ8个等位基因,其中TFC(0.3878)和TFA(0.2494)为优势等位基因;②已发现TFAA,TFAG,TFAB,TFAC,TFAD,TFAM,TFAE,TFAQ,TFGG,TFGB,TFGC,TFGD,TFBB,TFBC,TFBD,TFBM,TFCC,TFCD,TFCM,TFCQ,TFDD,TFDM,TFDE23种基因型,以TFAC(20.95%)的出现频率最高;③TF座位的基因杂合度为0.7381;④在公羊组和母羊组,TF基因型与体重、毛长和产毛量之间无显著性联系。  相似文献   

9.
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江汉土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20只江汉土鸡,对A(混合型基础日粮+中草药添加剂)、B(混合型基础日粮+抗生素添加剂)、C(玉米型基础日粮+中草药添加剂)、D(玉米型基础日粮+抗生素添加剂)4种饲料进行了饲养试验。结果表明:A组平均日增重比B、C、D组分别提高20.09%,18.86%,47.52%与B、C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D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经济效益A组比B、C、D各组分别提高26.37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添加剂增蛋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62周龄海赛蛋鸡320只,54周龄亚发蛋鸡160只,随机分为A、B、C、D4组 组120只鸡,A组添加“增蛋Ⅰ号”,B组添加“增重Ⅱ号”,C组吴加“增蛋Ⅲ号”,D组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复合添加剂防治兔球虫病及增重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无感染幼兔42只,随机分为A、B、C、D、E5组,进行防治兔球虫病和增重试验,其中A组为中药加矿微加喹乙醇组,B组为中药加矿微组,C组为西药对比组,D组为感染不给药组,E组为不感染不给药组;在同样饲料、同等饲养条件下,饲养30天。结果,A组保护率90%,增重率98.2%;B组保护率100%,增重率132.1%;C组保护率90%,增重率76.6%;D组兔于第11天全部死亡;E组保护率100%,增重率96.2%。试验结果证明,保护率以纯中药B组最佳,A组次之,增重率A、B组均高于C组和E组,以B组最佳。  相似文献   

12.
00只蛋公雏被分为A、B、C、D4个组,每组50只。A处理生长前期为0周~3周,生长后期为4周~9周;B处理前期为0周~5周,后期为6周~9周;C处理前期为0周~7周,后期为8周~9周;D处理0周~9周均喂生长前期日粮。结果表明:以B处理日增重最快,体重最大,饲料报酬最高,经济效益最好;C处理和A处理次之,D处理最差。因此育肥蛋公雏的生长前期应为0周~5周,后期为6周~9周。  相似文献   

13.
王成章  王志祥 《饲料工业》1998,19(10):15-17
200只蛋公雏被分为A、B、C、D4个组,每组50只。A处理生前期为0周 ̄3周。,生长后期为4周 ̄9周;B处理前期为0周 ̄5周,后期为6周 ̄9周;C处理前期为0周 ̄7周,后期为8周 ̄9周;D处理0周 ̄9周均喂生长前期日粮。结果表明:以B处理日增重最快,体重最大,饲料报酬最高,经济效益最好;C处理和A处理次之,D处理最差。因此育肥蛋公雏的生长应为0周 ̄5周,后期为6周 ̄9周。  相似文献   

14.
不同超排方法对中国美利奴羊超排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32只中国美利奴成年母羊(5~6岁)分5组进行不同超排药物的超排试验,凭借腹腔内窥镜观察卵巢的反应,并借助其进行手术取卵。经观察:FSH各组超排效果好于PMSG组,超排有效率也高于PMSG组(P<0.01);使用FSH各组的超排效果不尽相同,其中C组FSH(7.5mg)+LH,D组FSH(11.5mg)+LH和A组FSH(7.5mg)+LRH-A3组的可用胚比单用FSH的B组高,未排卵泡数则显著低于B组(P<0.01);在A、C、D三个处理组中,C、D两组的可用胚数高于A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用FSH+LH处理的C、D两组超排效果较好,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用4种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植物凝集素(CONA、WGA、SBA、RCA)作探针,观察了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IBDV)和不接种毒组鸡肠、气管和法氏囊凝集素受体的变化.结果发现,接毒组法氏囊粘膜上皮存在CONA、WGA、RCA受体.滤泡细胞含有CONA、WGA.RCA、SBA受体;未接种毒组粘膜上皮存CONA、SBA受体,滤泡细胞仅有WGA受体.接毒组或非接毒组肠和气管粘膜上皮均含有CONA、WGA、RCA受体.这些部分存在凝集素受体可能与IBD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张才骏 《动物医学进展》1997,18(3):23-26,4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青海省5个品种共1050只绵羊的血清铁传递蛋白进行了电泳研究。结果发现青海绵羊的血清运铁蛋白共有11个电泳变异体(I,A,G,B,L,C,D,M,E,Q,),构成37种电泳表型(IA,AE,AA,AG,AB,AL,AC,AD,AM,AE,AB,GG,GB,GL,GC,GD,GM,GQ,BB,BC,CD,CM,LC,LD,LE,CC,CD,CM,CE,CQ,CP,DD,DM,DEDQ,KP,MQ)。在5个品种绵羊中,藏羊血清铁传递蛋白的电泳变异体和电泳表型最多,分别为11个和28种,茨盖羊的最少,分别为6个和16种,青海细毛羊,新疆细毛羊和青海半细胞毛羊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7.
用4种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植物凝集素(CONA、WGA、SBA、RCA)作探针,观察了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IBDV)和不接种毒组鸡肠、气管和法氏囊凝集素受体的变化,结果发现,接毒组法氏囊粘膜上皮存在CONA、WGA、RCA受体。滤泡细胞含有CONA、WGA、RCA、SBA受体;未接种毒组粘膜上皮存在CONA、SBA受体,滤泡细胞仅有WGA受体。接毒组或非接毒组肠的气管粘粘膜上皮均含有CONA、W  相似文献   

18.
用人EBV转化恒河猴的自体B淋巴细胞,再以表达SIV不同抗原成分的重组痘苗病毒VAC-SIVenv、VAC-SIVgag感染,制备51Cr释放试验的靶细胞。恒河猴于制备B淋巴细胞30d后,皮下接种BV-SIVenv亚单位疫苗,每只动物1mL于强化免疫后的30、60、90d,从动物四肢内侧静脉采血,分离淋巴细胞,采用51Cr释放试验检测动物体内的CD8+Tc的动态变化。结果:19只免疫恒河猴中,有3只于强化免疫后呈现明显的CD8+Tc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在16.7%~20.2%之间,井可在体内维持3个月之久;在靶细胞数量不变,渐次增加效应细胞时,免疫细胞的CD8+Tc的杀伤活性随数量增加而增强。从而证明该SIV亚单位疫苗可使部分(16%)免疫动物产生较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9.
抗应激药物对热应激肉鸡免疫器官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乐萃  张刚 《中国家禽》1998,20(8):11-13
200只14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随机等分为四组,A、B两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225%的抗应激Ⅰ号和抗应激Ⅱ号,C组为热应激对照组,D组为常温对照组。A、B、C三组鸡舍温度为28,32~36℃,49日龄时称重、杀死、取材作石蜡切片,观察免疫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C组体重明显低于A、B、D组,A、B组鸡体重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热应激对各免疫器官有明显的损伤性和免疫抑制样变化,而抗应激药物对免疫器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从组织学角度看,抗应激药物可明显地对抗热应激所造成的免疫抑制,使免疫器官组织学结构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本场怀孕母猪70头,均匀分成A、B、C和D组,A组母猪所产仔猪为MM工程菌苗注射组,B组仔猪为MM工程苗口服组,C组仔猪为自制大肠杆菌灭能苗注射组,D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A、B、C和D组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分别为234%、327%、89%和740%。这表明利用自制大肠杆菌灭能苗注射预防仔猪黄白痢的效果明显好于MM工程苗;注射MM工程苗的效果好于口服MM工程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