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藏北高寒地区草原畜牧业现状及雪灾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北高寒牧区经济以畜牧业为主,雪灾是制约藏北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当地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根据雪灾对藏北畜牧业带来的危害的现状调查分析,如何应对雪灾从天然草地改良、增加饲草储备、减少牲畜消耗、发展高寒畜牧业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论述,探明了目前应采取发展的草原畜牧业技术来应对雪灾.  相似文献   

2.
青干草调制、贮存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干草是指牧草在结实以前刈割干制而成的饲草,是一种简单易行、以丰补欠、合理利用饲草的畜牧业生产传统办法。调制青干草及利用是解决高寒牧区冬春饲草不足,抗灾保畜,摆脱靠天养畜的状况,促进畜牧业稳定,达到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草地畜牧业迅猛发展,草畜矛盾加剧,在圈窝子中粪肥堆积,利用圈窝子人工种植一年生禾本科燕麦可获得较高的产草量,是解决高寒牧区牲畜冬春饲草不足、增强抗灾保畜能力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种植优质一年生牧草可增加燕麦饲草的贮备,改善家畜冬春补饲条件,提高抗灾保畜的水平,不同程度地减轻冬春草场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青海高寒牧区自然灾害对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海高寒牧区主要自然灾害的致灾程度进行分析,指出雪灾、旱灾是目前最主要的灾害,是青海高寒畜牧业遭受重要损失的灾害。并指出不断进行防灾工程建设,加强饲草基地建设以及开展设施畜牧业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燕麦是高寒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最广的饲草,是草原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最重要的饲草作物,在高寒牧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后应大力开展燕麦新品种繁育和推广工作,扩大饲草生产种植规模,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提高饲草利用水平,发挥燕麦在高寒牧区草原畜牧业生产中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凉山州高寒山区发展紫花苜蓿的优势分析,认为凉山州高寒山区推广种植紫花苜蓿有利于解决当地畜牧业发展的越冬饲草问题,克服秋肥、冬瘦、春死亡的不利局面,从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牲畜的“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是我州牧区畜牧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每年牲畜的“冬瘦、春死亡”,给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极大地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因此,解决牲畜“冬瘦、春死亡”,是畜牧业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州牧区的现状,仅从饲草,自然环境条件与牲畜“冬瘦、春死亡”的关系谈一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凉山州高寒山区发展紫花苜蓿的优势分析,认为凉山州高寒山区推广种植紫花苜蓿有利于解决当地畜牧业发展的越冬饲草问题,克服秋肥、冬瘦、春死亡的不利局面,从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予海  孙佳妮 《饲料工业》2006,27(23):61-63
环青海湖地区是青海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根据青海省政府2000年发展青海湖牧区现代草地畜牧业建设实施方案,针对环湖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和饲草、饲料生产现状,提出了对环湖地区畜牧业发展及饲草、饲料的生产、利用一些相关建议:一是青海省环湖三州畜牧业的发展,以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为核心,同时必须要增加物质基础,提高牛羊个体生产水平;二是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增加饲草总量;三是牛羊精料补充料的生产和加工设备的选型;四是加大畜种改良步伐;五是提高冬春母畜补饲水平;六是育肥牛羊的补饲和载畜量的降低;七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尤其是转变生产增长方式必须要从饲草料上着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凉山州高寒山区发展紫花苜蓿的优势分析,认为凉山州高寒山区推广种植紫花苜蓿有利于解决当地畜牧业发展的越冬饲草缺乏问题,克服"秋肥、冬瘦、春死亡"的不利局面,从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三江源牧区雪灾综合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世金  魏彦强  方苗 《草业学报》2014,23(2):108-116
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以ArcGIS和SPSS软件为工具,选取2010年冬春季平均雪深、积雪日数、雪灾重现率、坡度、牲畜密度、冬春超载率、产草量、地区GDP和农牧民纯收入9项雪灾风险因子,建立了三江源地区雪灾综合风险评估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与区划。结果显示,1)1960-1980年,三江源地区冬春季雪灾发生频次处于一较长时期的低值期。1980以后,雪灾频率呈增加态势,期间雪灾频次占59年来雪灾总数的62%。在空间分布上,雪灾主要集中在三江源地区东南部一带。2)回归模型系数中,平均雪深、雪灾重现率、产草量和牲畜密度因子对雪灾影响程度占有绝对权重,其回归系数分别为2.17,1.38,1.27和0.92,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程度则最低。3)2010年,三江源地区雪灾极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巴颜喀拉山南部的玉树、称多、杂多和囊谦县,以及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的甘德、达日、玛沁和久治县,而极低风险区则地处西部可可西里无人区和沱沱河流域大部分区域。4)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在ArcGIS中绘制的三江源雪灾综合风险区划图与历史实际雪灾空间分布基本吻合。该研究不仅可为防灾减灾救灾部门制定灾前减灾规划、灾后救助和恢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对于牧区减轻雪灾损失、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寒地区优良豆科牧草的筛选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缓解高寒牧区冬春季节家畜蛋白饲料缺乏的问题 ,进行了优良豆科牧草的引种栽培及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筛选出的甘农 1号杂花苜蓿和陇东苜蓿的干草产量两年平均为 4 930 .3和4 912 .1kg/hm2 ,茎叶比分别为 1∶0 .81和 1∶0 .83,越冬率为 74 .95 %和 71.6 5 %。  相似文献   

13.
高颂  于应文  冯琦胜 《草业科学》2017,34(12):2554-2560
采用入户访谈方法,对青南牧区典型雪灾地达日县、玛多县和称多县牧户家畜养殖结构、繁殖成活率、出栏量,冷季死亡、掉膘和补饲情况,牧户暖棚建设和收支及对冬春雪灾设计方案效益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户均家畜养殖数为82.5~423.2AU(羊单位,animal unit),家畜年补饲水平为1.2~26.5CNY·AU-1,牧户家畜几乎不出栏,有暖棚设施的牧户占总牧户的1/3,收入主要靠政府补贴,饲草料储备低,占家庭总开支不到5%。牧户应对雪灾能力弱,在大雪灾和中雪灾年份,研究区家畜繁殖成活率分别为41.5%~75.9%和65.0%~86.4%,冷季死亡率分别为13.2%~24.4%和8.2%~12.8%,掉膘率分别为30%~40%和20%~30%。针对牧户家畜管理存在主要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定出栏量+补饲的对策,以减少家畜冬春雪灾死亡损失,提高牧户应对雪灾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三江源地区雪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三江源地区越冬期雪灾历史资料及调查资料,深层次分析了诱发雪灾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与孕灾体,以进行风险辨识。确定了高寒牧区越冬期风险主要是由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管理等因素相互叠加后构成,从雪灾风险分析的角度构建了适合三江源地区越冬期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预警指标进行定量化与分级。在此基础上,结合畜牧业生产管理中的活动内容,将冬季风险管理分为:家畜管理、草地管理、饲草供应、草地资源评估、冬季风险预报,并分析了各种畜牧业生产活动在风险管理内容中的重要值。  相似文献   

15.
牧区雪灾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晓东  梁天刚 《草业科学》2005,22(12):10-16
雪灾是影响我国北方草原牧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子,如何准确评价雪灾对牧区造成的影响并及时援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区的经济损失,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为此总结了国内外牧区雪灾遥感监测的现状,分析了卫星遥感系统在草地雪灾监测方面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雪灾遥感监测的原理及技术路线,为进一步做好牧区抗灾救灾及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决策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芙凝  秦昌胜  周雪  唐增 《草业学报》2021,30(6):199-204
气象指数保险作为一种创新型保险产品,当前被广泛接受且主要应用于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领域。以甘南牧区为例,基于该区域不同雪灾指数下牲畜死亡率的历史数据估值,提出了高寒草原牧区雪灾指数保险的理赔方案,并根据不同程度雪灾的发生频率和牲畜死亡率,确定了雪灾指数保险的纯保费费率分别为牛1.95%,羊3.00%。研究结论试图为甘南牧区的灾害风险转移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以及为当地政府优化草原牧区保险提供理论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能够在中国北方冬季提供鲜绿饲草的小麦种质,在大田条件下,以饲草产量、再生饲草产量、小麦分蘖数和抗逆性指标为基础,对适宜于陕西关中地区栽培的200份小麦种质材料的饲草特性进行了评价。筛选出ZM32、ZM132、ZM27、ZH895、ZH175、ZM33、XY58和XN928共8个具有较高饲草产量和再生能力的小麦材料,同时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表现突出,可以作为饲草型小麦种质使用。此外,小麦刈割生物量和再生生物量与小麦冬季分蘖和春季分蘖数均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小麦冬前分蘖数和春季分蘖能力对饲草型小麦种质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而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可以保证饲草型小麦安全越冬和春季补偿性生长,可作为饲草型小麦筛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就川西北高寒牧区主栽豆科牧草缺乏的现状 ,初步探讨了其原因 ,提出了综合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贾玉山  于浩然  都帅  王伟  卢强  孙林 《草地学报》2018,26(3):533-538
青贮添加剂能够改善天然牧草青贮品质,降低营养成分损失,提高青贮的成功率、牧草的供给水平及家畜的采食量,进一步满足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解决国内春冬季饲料缺乏和营养不足问题,缓解放牧与牧草生长季饲草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天然牧草青贮添加剂的种类、效果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青贮添加剂对天然牧草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展望了天然牧草青贮添加剂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调制优质天然牧草青贮饲料及天然牧草可持续利用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