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8个杂交组合F_1、F_2、F_3和B_1代的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大豆对灰斑病抗病性的遗传。结果表明:F_1代抗灰斑病为完全显性;F_2代抗病与感病按3:1比例分离;F_2代抗病单株后代(F_3代)即出现一定比例的抗病系。抗病性分离系与抗病系分离比例为2:1。F_1代以抗病亲本回交所产生的B_1代,均表现抗病;以感病亲本回交的B_1代,抗病与感病的分离比例为1:1。因此,大豆对灰斑病抗病性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于田间以种植感病品种病粒为感染行,并以田间采集的菌孢子进行接种的方法,对1984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和1988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与5个回交组合的F_1、F_2、F_3和B_1代抗感病性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表明:大豆霜霉病是由单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F_1代抗病性为完全显性,F_2代抗病单株与感病单株按3:1分离F_3代出现抗病系和抗病分离系,两类系的比例为1:2。F_1代与感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抗病与感病单株分离比例为1:1。F_1代与抗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3.
转Bt基因水稻杂种后代的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克螟稻Ts5为亲本与另5个感虫亲本作正反杂交,结果表明10个杂交组合的F1代中,以Ts5为父本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于以Ts5为母本所配的组合.F2代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在农艺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某些农艺性状,F2代的抗虫株、非抗虫株群体与亲本相比,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F3代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及亲本在分蘖动态变化上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为低代抗虫株系的田间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杂交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与衰退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省当前主推杂交粳稻组合辽优5215的F1代、F2代及其亲本和常规对照品种辽粳294为试验材料,对杂交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与衰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粳稻辽优5215F1代产量的超亲优势为18.5%,竞争优势为7.8%;株高、每穗实粒数的杂种优势明显,每穴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的杂种优势为负值。F2代产量、整齐度均较F1代有所下降,产量下降4.96%,但未达显著水平;F2代产量竞争优势为2.43%,说明杂交粳稻F2代在生产上仍具有一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禾861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平粳8号为母本、以超级稻吉粳88与自选系通禾08-6195的杂种F1代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海南加代、集团加代、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米质优、口感好、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吉林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南疆稻区和内蒙古赤峰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长白蚧(Lopholeucaspis japonica Cokerell),又名梨白片盾蚧、杨白片盾蚧,属同翅目Homoptera,盾蚧科Diaspididae。一、主要习性与生态1.主要习性(1)世代及为害。长白蚧在江西婺源、德兴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若虫及前蛹在茶树枝叶上越冬。第一代卵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为盛孵期;第二代卵6月中旬孵化,7月中下旬为盛孵期;第三代卵8月中旬开始孵。第一、二代  相似文献   

7.
甜菜叶螟在苏北沿海垦区一年发生5代.2-5代主要为害糖甜菜,第5代亦为害越冬采种甜菜,以第4代为害最重。作者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做了十分详尽的观察与描述。经试验,选用内吸杀虫剂效果优于触杀剂。最有效的杀虫剂为50%胺敌磷,防效为60—100%。此外,农业措施、保护捕食性与寄生性天敌均为有效防治手段。当3、4代每百株甜菜有虫分别在600—670头、700—799头时为初拟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8.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大面积应用。以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杂交水稻(第1代杂交水稻)和以光温敏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第2代杂交水稻)的研究相继成功与应用对国家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但因三系配组受恢保关系制约,而两系不育系的育性易受环境影响,导致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总结第1代和第2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基础上,阐述了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第3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分析了该技术对杂交水稻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第3代杂交水稻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鲁54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山东鑫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抗虫短季棉新品种,是以短季棉品系鲁458为母本、鲁1367系为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系谱选择选育而成。母本鲁458系:系选自鲁7369系。鲁7369系是以中棉所10号为母本,与本课题组选育的短季棉品系鲁4079为父本杂交,经射线处理杂交F1种子,经连续7代选择鉴定,于1989年育成;后又经连续多代系统选择改  相似文献   

10.
稻褐飞虱实验种群致害性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蜜露排泄量为稻褐飞虱致害性指标对稻褐飞虱实验种群的致害性变异进行了研究。首先测定了褐飞虱3个实验种群(TN1种群、Mudgo种群和ASD7种群)[分别用水稻品种TN1、Mudgo和ASD7强迫饲养82代,其中TN1种群(T)为弱致害力种群,Mudgo种群(M)和ASD7种群(A)为强致害力种群]分别在感虫和抗虫品种上的蜜露排泄量。结果表明,寄主表现感虫还是抗虫,与褐飞虱致害力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将不同致害力的褐飞虱种群接在抗虫品种上,才可能观察到较大的致害性差异,据此比较了杂交F1代与亲本种群个体、自交F2代与杂交F1代种群个体在抗虫品种上的致害性差异,以分析褐飞虱致害性变异规律。杂交F1代(包括T♀×M♂,A♀×T♂两种处理)雌成虫的平均致害力均介于两个亲本之间,其值与强致害力亲本的更为接近;杂交F1代雌成虫致害力的变异程度均显著地大于弱致害亲本,而与强致害性的亲本相比几乎无明显的差异;表明相对于弱致害性,褐飞虱的强致害性可能为一显性性状。与杂交F1代相比,T♀×M♂处理中自交F2代雌成虫的致害力无显著变化,而A♀×T♂处理中自交F2代雌成虫的致害力显著大于杂交F1代;两种处理中,自交F2代的方差或显著小于杂交F1代,或稍大于杂交F1代,表明自交F2代种群个体未增加新的遗传分离。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湘K1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优缺点和抗病、抗虫等特点,并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密度、穗肥对鄂玉28产量及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新品种鄂玉28进行不同密度和穗肥试验,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穗肥施用量下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种植密度48750株/hm^2和穗肥用量300kg/hm^2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14.
以杂交籼稻协优中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纯氮每667m20kg、5kg、8kg、11kg、14kg和17kg和栽插密度(每667m27540丛、10053丛、13468丛、15874丛、17544丛)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水平在8~11kg/667m2范围内,协优中1号产量水平较高;当栽插密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增产幅度降低;栽插密度在13468丛/667m2到17544丛/667m2之间适当调节,有利于协优中1号的增产。  相似文献   

15.
温振民 《玉米科学》2002,10(1):003-005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多抗、高产、稳产、高配合力、优质育种目标的复杂性(所需聚合的基因对数很多)、必要性(竞争的综合目标不能简化降低)、迫切性(竞争形势要求育种速度必须很快),提出较简便、准确、可行的玉米杂交种竞争杂种优势评估与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方法,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高产稳产性育种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河北夏玉米产量潜力、产量差与氮肥效率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1~2014年河北省"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数据对河北省夏玉米产量差和氮肥效率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河北省夏玉米一般农户产量、高产农户产量、配方施肥产量和高产纪录产量分别为7 911、10 097、8 411、11 093 kg/hm~2,所对应的产量差分别为2 186、500、3 182 kg/hm~2。邯郸地区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最大,廊坊和沧州的产量潜力最小,产量差以石家庄和衡水最小。一般农户、高产农户、配方施肥和高产纪录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39.5、47.3、42.7、50.3 kg/kg,所对应的氮肥偏生产力差分别为7.8、3.2、10.8 kg/kg,存在较大的效率差。不同地区玉米氮肥偏生产力效率差以邯郸最大,邢台最小。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试验研究了中低产田花生喷施多效唑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初花后25~35 d叶面喷施多效唑,可明显抑制主茎和侧枝的生长,促进干物质向荚果分配,增加库容量,提高库、源比,使单株结果数及产量增加,从而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但易造成花生病害加重,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降低,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因此,在花生中低产田使用多效唑必须与病害防治相结合,才能实现花生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6—2017年福建省早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新育成的早籼杂交稻潢优30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潢优308具有很好的丰产性,高产稳产性好,适宜种植的区域广及适应性强,是一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超高产潜力的早籼杂交稻新品种,可在福建全省及周边同类型地区作早稻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杂交种和常规种在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棉花杂交种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铃数、铃重、子指均较高,早熟性好,但衣分较低。棉花杂交种能均衡利用产量构成因素,而常规种过于依赖于某一因素,因而棉花杂交种具有更好的稳产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长绒棉新品种新7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状表现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