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西洋参是珍贵的滋补强壮药,原产北美洲,自七十年代在我国引种成功后,从八十年代初即开始在集安市大面积栽培。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地区的西洋参栽培技术。使原来需要22个月才能裂口和出苗的种子,只需6~7个月即可完成。4年生西洋参帘产在12.5公斤左右。原皮西洋参的加工质量已达到较高水平,并在集安市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我国于1975年引种成功。近两年来,人参市场由于受内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疲软的现象,但西洋参市场却畅销不衰。西洋参与人参本是同属不同种的珍贵药用植物,西洋参性凉,人参性温,西洋参具有不同于人参的特殊功效。所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化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西洋参越来越重视。目光逐渐转移到西洋参上来。通过对我国南方地区的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进行的市场考察情况看:市场除有原皮西洋参外,西洋参制品也占有较大的市场,且被人们所接受。但究其渊源,南方市场的西洋参制品都是进口而来。就国内来讲:西洋参的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对于西洋参深层次加工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因此,我们围绕西洋参系列产品的开发,开始了洋参茶的研究工作。本文就其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和美国东部。原产地栽培西洋参大多不施用有机肥,主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我国传统栽培人参中,也多不实行施肥的方法,认为施肥会烧须和烂根。而大多采用新开垦林地“伐林栽参”,伐林参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结构好肥力强,但是不利于生态平衡。目前,农田栽参是参业发展的方向。几乎任何良好的土壤,通过适宜的处理都能满足西洋参的生长。天津地区从1989年开始引种栽培,目前农田土栽培西洋参已获成功,有必要分析土壤理化性状,以便为高产栽培西洋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1992年7月9日,我国西洋参栽培种植已推广到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一个西洋参栽培种植、加工、制药、科研等门类较为齐全的新兴产业,在我国初步形成。我国1980年引种试栽西洋参获得成功,结束了西洋参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之后,经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又成功地研究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的西洋参栽培技术。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不到10年时间,栽培技术就在北京、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东、安徽、浙江、福建、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部分  相似文献   

5.
科技为本促进我国西洋参产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洋参是我国新兴产业。后来居上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产西洋参及其制品的三大主产国之一。我国由引种到栽培成功 ,并形成较完善的科 (科研 )、产 (生产 )、加 (加工 )、销 (销售 )、贸 (贸易 )商品生产运作机制的西洋参产业 ,已历经 2 4个春秋。迄今 ,我国西洋参生产已形成 4大生态气候栽培区———东北栽培区、华北栽培区、华中栽培区及康滇栽培区。主要分布在 2 2个省市自治区 ,6 0余个县市或地区。有黑龙江省的穆棱、宁安、五常、尚志、方正、铁力、伊春、依兰及延寿等市县 ;吉林省的集安、通化、长白、靖宇、抚松、辉南、梅河口、桦甸…  相似文献   

6.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的宿根草本植物,是一种名贵药材。原产于北美洲加拿大,现主产于加拿大美国。我国自80年代引种成功后开始大面积栽培。随着西洋参产业的发展,各引种地区由于防寒不当或气候异常先后发生多起不同程度的冻害,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西洋参冻害已成为西洋参生产上的一大灾害,引起了各引种地区的高度重视,各地区根据各自的气候条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防寒措施。 靖宇县是中国的西洋参之乡,多年来,针对西洋参怕寒怕旱,原产地气候条件与靖宇县引种(栽培)条件有所区别并结合西洋参抗寒力不如人参的实际,通过不断的试验研究,在西洋参种植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战胜冻害的技术措施。目前,防冻害的办法可分为“防”和“抗”2种,“防”是在严格选地的前提下,预防西洋参冻害,主要是预防“缓阳冻”,根据气候条件,科学确定撤下防寒物的时间,保证西洋参适时出苗并能避开低温的影响;“抗”是在西洋参出苗后万一遭受冻害的袭击,就要采取补救措施,将灾害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7.
1991年春季,我们成功地贮藏了20磅已出芽的西洋参籽。4月中旬播种下地,5月上句出苗,出苗率达85%以上且长势很好。现将贮藏方法简报如下: 1991年3月23日我们从北京购进西洋参种子20磅,裂口率在98%以上,芽长在2~4mm,最长达1cm。  相似文献   

8.
西洋参根、茎、叶中无机元素的含量【1】、营养元素对西洋参生育的影响【2】已有报道,并已断定 N、Ca、K、Mg、P、Fe、Mn、Zn、B、Cu 为西洋参的必需元素【3】【4】。本研究通过1~5年生西洋参对 N、Ca、KMg、P、Fe、Mn、Zn、B、Cu 的吸收量及10厘米深土层元素含量的研究,探求西洋参对十种元素的吸收规律,从而为西洋参施肥改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洋参是原产于北美洲的珍贵滋补药材,以往我国需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引种西洋参,近年获得成功,现在已进行大面积推广栽培。目前,全国的西洋参栽培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吉林省西洋参集团公司自1989年以来处理西洋参当年种,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形成一套成功技术,1993年建起400平方米西洋参种子处理厂,年处理种子能力5000千克。种子裂口率达到98%,胚率90%。西洋参原产区不处理当年种子,这种处理西洋参种子工艺及技术指标均属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老参地直播西洋参连作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洋参在我国大面积引种栽培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西洋参与人参一样都属于忌连作 (重茬 )植物。一般情况下 ,种植一茬西洋参的地不经休闲再连作种植西洋参 ,保苗差、烧须、根病严重、产量低甚至绝收。集安人参研究所 1 999年开始与阳岔参场大胆地在 4年直播下山的西洋参地上 ,不经休闲又重茬播种西洋参 ,经 4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一成果的取得是老参地再利用研究的新突破 ,在国内外尚属首例 ,缓解了宜参地资源不足的矛盾 ,为参业的可持续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该项…  相似文献   

12.
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我国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上西洋参第三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已报道的文献,系统总结和阐述了西洋参的名称来源、入药时间、发现过程、贸易历史、驯化历史、引种历史和引种条件,为西洋参的引种和栽培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知识背景。  相似文献   

14.
西洋参 (PanaxquinquefoliumL .)又名花旗参 ,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原产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与人参同属五加科人参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 ,具有滋补强壮 ,养阴补气 ,降压解热等作用。为中国《药典》(2 0 0 0版 )品种 ,是珍贵补品。我国从 1975年引进种植 ,已在中国安家落户 ,在北起黑龙江 ,南至云南的广大地区均有种植 ,面积已达 40 0万 ,吉林省靖宇县是西洋参的主产区。吉林省西洋参集团有限公司种植面积占全国西洋参种植总面积的 30 %以上 ,近年来在科研、生产两个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随着中药…  相似文献   

15.
一种伪品西洋参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原产美国和加拿大.由于西洋参性凉,适用于各类人群,无不良反应,所以深受用户欢迎.西洋参售价远远高于生晒人参,所以伪品不断出现.主要伪品有生晒人参、桔梗以及其它相似植物的根.我国1980年引种成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88年正式批准为新药,各栽培场均发了新药生产证书,同时颁布了“西洋参”部颁标准(试行)〔WS_2-10(13-10)〕.1998年在国家中医管理局的主持下,由吉林农业大学、上海药材有限公司神象参茸分公司、北京福斯特西洋参研究开发中心负责  相似文献   

16.
西洋参与人参是同科同属多年生宿根药用植物。西洋参也叫花旗参,原产于北美的加拿大、美国。西洋参自发现并销往中国(1714~1716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大面积引种到中国(1975年)已30余年。目前在东北的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安徽等地已大面积种植,仅集安市目前的种植面积已达300万平方米,年产水参达到80万公斤以上。已经成为集安市财政收入、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西洋参虽然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新品种,但这种产品在中国销售已有200年多的历史。由于长期的销售已形成一种商品流通习惯,就是短支、疙瘩体的西洋参比较畅…  相似文献   

17.
西洋参 (PanaxquinquefoliumL .) ,原产美国和加拿大。我国从 1 975年开始正式引种试验 ( 751 0工程 ) ,经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努力 ,1 980年引种试验成功 ,从此结束了西洋参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经过多年的药理药化研究 ,证实国产西洋参的质量与进口西洋参一致 ,卫生部于 1 988年颁布了部标准 (试行 )《西洋参》[WS2 一 1 0 (B -1 0— 88) ]。国产西洋参与进口西洋参等同入药。该标准又没有规格等级 ,所以市场上商品规格极为混乱 ,国外的规格等级和国内各企业自行制定的规格等级并存 ,无法统一。我们与上海…  相似文献   

18.
王铁生 《人参研究》2002,14(4):41-44
西洋参 ( panaxquinquefoliumL .)又称洋参、花旗参 ,原产美国和加拿大 ,我国 80年代初引种成功 ,并在全国大面积栽培 ,形成新兴西洋参产业 ,成为世界上生产西洋参的国家之一。我国加入WTO后 ,西洋参产业和国内其他产业一样 ,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 ,才能力争上游 ;迎接挑战 ,方可冲浪前进。笔者近年两次赴美数月 ,通过报刊广告和超市购物 ,对美国西洋参市场市场营销情况略有见闻 ,这里加以介绍 ,供业内有关人士参考 ,以利学习交流 ,取长补短 ,开展商业联系贸易往来 ,从而促进我国西洋参产业迅速发展 ,尽快…  相似文献   

19.
西洋参综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洋参(Panaxi guingueflium L)原产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为珍贵补药。我国于1975年开始引种,至1980年相继在吉林等六省(市)引种栽培成功。为解决西洋参种源,提高栽培技术水平,1984年国家经委委托农业部和国家医药管理局下达给我所《西洋参种源基地建设及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其中种源基地建设是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旨在通过种源基地建设,研究和运用高产栽培技术,培育优质种苗,扩繁推广,以巩固和促  相似文献   

20.
西洋参在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inn)原是野生于大西洋沿岸北美洲丛林中与中国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同属五加科但不同种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系名贵药材,我国作为药材应用西洋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70年代我国引种西洋参获得成功。目前国产西洋参已代替了进口西洋参。本品为滋阴、泻火、补益、保键的良药。近年来西洋参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心肌营养不良、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等取得一定疗效,临床观察在逐步展开。本文就西洋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综述如下。1 西洋参皂甙抗心律失常作用 西洋参根及茎叶总皂甙对哇巴因等诱发的心律失常和结扎冠状动脉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预防和对抗作用。张宝风等研究发现,西洋参总皂甙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具有保护作用,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明显提高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室早、室速、室扑颤以及停搏的阈剂量,对垂体后叶制剂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拮抗作用。赵光东等发现西洋参茎叶总皂甙静注150mg/kg,能解救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