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探讨普氏野马与蒙古马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14匹普氏野马(6匹A系和8匹B系)和18匹蒙古马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 140 bp.分析了普氏野马和蒙古马之间的遗传多态性.从GenBank获得10个韩国Cheju马和2个日本家马细胞色素b全序列,以驴的序列作根,用最大简约化法绘制出45个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研究认为:普氏野马与蒙古马遗传关系较近;蒙古马具有多个起源或经过多次驯化;蒙古马、日本家马和韩国Cheju马具有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34匹不同年龄的普氏野马血液生理参数。并且与蒙古马、当地马的血液生理参数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野马的多项红细胞值明显高于家马,而杆状型、分叶型嗜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低于当地马。野马性别、年龄的血液生理参数值差异趋势与家马接近。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普氏野马的血液生化参数进行了测定,并且对不同年龄,性别的野马组间以及家马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静松灵复合麻醉制剂0.2 mL.kg-1对犬颈部肌肉注射,在麻醉前后对犬循环、呼吸功能进行监测,同时观察犬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静松灵复合麻醉剂具有很好的镇静、镇痛、肌松作用,麻醉效果确实。麻醉期间,对呼吸和心率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血氧饱和度在整个监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90%以上。综合分析表明,静松灵复合麻醉剂可以满足犬临床常规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2005年4、9月2次在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北片黄草滩一带进行普氏野马在中国的再引入半放养试验。截至目前,半放养期间共繁殖野马42匹,平均生育率44.4%,平均成活率61.1%,年均增长率6.1%。通过对半放养的野马进行日常观测,结果表明:野马已在野外渡过了食物、水源、天敌防御等生存关,在野生性状恢复、繁殖、家族构成、种群结构、环境质量、生存状态、越冬和防御敌害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生态、行为和营养学方面的适应性,但野马繁殖率较低,存活率更低,狼袭、疾病、争斗受伤是野马死亡的主要因素。另外,保护区野马半放养工作还面临着科研工作滞后,近亲繁殖严重和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等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复合麻醉对免疫缺陷动物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理盐水即时配取不同浓度的盐酸氯胺酮和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剂,根据体重对裸小鼠和NOD/SCID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期、浅外科期、深外科期和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评价联合应用盐酸氯胺酮和咪达唑仑对免疫缺陷动物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复合麻醉剂对裸小鼠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诱导时间短,起效快,能使动物很快地恢复自主意识,麻醉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的特点.但不同浓度的复合麻醉剂都会导致不同周龄的NOD/SCID小鼠出现死亡.因此,盐酸氯胺酮配伍咪达唑仑的复合麻醉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对不同周龄的裸小鼠进行短期麻醉,但不适合对NOD/SCID小鼠进行麻醉.  相似文献   

7.
用β-环糊精包络的846复合麻醉剂和单独使用846复合麻醉剂,观察其对家兔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包络后的麻醉剂在提高心率、呼吸率上有显著差异,心电图在P波和S波两者间差异显著,麻醉效果上差异不大,而麻醉时间显著延长,而且包络组没有单独使用846组的那种间歇性呼吸和必率不齐的现象。这说明:用β-环糊精包络846复合麻醉剂能起到减少其副作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眠宁对藏犬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晁宏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19-6320
[目的]探索陆眠宁对藏犬的麻醉效果。[方法]通过肌肉注射,利用麻醉剂陆眠宁对藏犬进行麻醉,评价其麻醉效果。[结果]陆眠宁对藏犬的麻醉效果切实可靠,有效麻醉剂量范围为20~50μl/kg。给药后2~10 min为诱导期,部分藏犬有呕吐和流涎现象。大多数藏犬在给药9~15 min后进入麻醉期,一般可维持1.5~2.0 h。陆眠宁对藏犬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使用苏醒灵4号作为拮抗剂,能使藏犬在短期内达到苏醒效果。利用陆眠宁进行动物肌注麻醉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少、麻醉效果切实、麻醉时间长、安全范围广等优点,其拮抗剂可随时控制藏犬苏醒和麻醉深度。[结论]陆眠宁尤其适于难以实施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的野生动物或烈性动物。  相似文献   

9.
用β-环糊精包络的846复合麻醉剂和单独使用846复合麻醉剂,观察其对家兔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包络后的麻醉剂在提高心率,呼吸率上有明显差异,心电图在P波和S波两者间差异显著,麻醉效果上差异不大,而麻醉时间显著延长,而且包络组没有单独使用846组的那种间歇性呼吸和心率不齐的现象。这说明:用β-环糊精包络846复合麻醉剂能起到减少其副作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香酚对中国对虾幼虾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麻醉中国对虾幼虾寻求一种好的方法。[方法]研究不同浓度丁香酚对中国对虾的麻醉效果、麻醉后对虾离水操作的可行性及温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水温为24℃、丁香酚浓度为50~400 mg/L时,幼虾可被有效麻醉;且在50~400 mg/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丁香酚浓度的增加,对虾麻醉所需的时间缩短,而复苏所需的时间不断增加;丁香酚浓度低于200 mg/L时,麻醉对虾的复苏率可达100%;而用400 mg/L的药液麻醉对虾时,对虾的复苏率仅有66.67%。对苏醒后的对虾继续观察3 d,各试验组的对虾存活率均为100%。同种剂量的药液,其麻醉效果随着水温(18~27℃)的升高而增强。[结论]丁香酚是中国对虾安全、有效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11.
普氏野马染色体核型及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普氏野马的染色体核型及多态性作了观察。结果表明,在二倍体细胞中有32对常染色体,总臂数(NF)为88,以臂比值将它们分A、B、C3组。野马与家马比较,常染体总臂数相同,差别在于家马多一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诱变剂量对棉花遗传变异的影响.[方法]利用100~300Gy的60Co-γ射线对5个陆地棉材料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对其M3、M4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5个品种(系)在200Gy诱变剂量达到半致死剂量,200~300Gy是陆地棉理想的诱变剂量.M4群体的单铃重、单株铃数、株高和果枝数平均变异系数均超过10;以上,250Gy剂量诱变的辐射诱变后代M4群体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存在明显差异.[结论]200~300Gy辐射剂量对不同棉花品种的诱变效果存在差异,揭示了辐射创造丰富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和研究拮抗霍乱弧菌菌株,为水产养殖业中弧菌病生物防治提供思路,对促进水产养殖的绿色生态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滤纸片法和共培养法筛选到1株高效拮抗霍乱弧菌的菌株枯草芽孢杆菌,并将其应用于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观察其对水产养殖池水体霍乱弧菌的拮抗效果.[结果]共培养复筛试验中,枯草芽孢杆菌YB-99与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可以品尝到各地鲜活鱼类的需求,鱼的保活运输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降低运输损伤、提高运输存活率,麻醉保活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4种常见渔用麻醉剂在鱼类麻醉保活运输中的应用,讨论影响麻醉保活运输存活率效果的主要因素、麻醉剂对鱼体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麻醉剂残留的检测技术,并概括了现阶段麻醉保活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目前,针对渔用麻醉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水产品的麻醉效果以及对鱼体生理生化的影响,针对鱼肉风味影响方面的研究少。新型渔用麻醉剂和针对麻醉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醋酸菜酯酶(ANAE)染色法,测定了32匹普氏野马T淋巴细胞的常值为54.13%,与报道家马的T淋巴细胞常值43.88%(四川役军马),46.61%(新疆役军马)和37.80%(新疆天山牧马)分别比较,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芒果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构建指纹图谱,为芒果品种创新及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15对SSR引物对30个芒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从11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4对多态性引物,扩增条带总数为343条,多态性比例为73.2%.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3.9个,基因多样性为0.54,Shannon's信息指数为1.00,多样性信息平均指数为0.49,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30份主栽品种分为四大类,第Ⅰ类包括14份材料;第Ⅱ类包括11份材料,主要为国外引种而获得的品种;第Ⅲ类包括4份材料,为缅三、帕拉英达、白玉和红象牙;第Ⅳ类仅有一份材料,为马切苏.选用7对SSR标记M42、M49、M54、M55、M96、M99和M103构建了30份芒果种质的数字化指纹图谱,可完全区分30份芒果主栽品种.[结论]30份芒果材料的基因组遗传较复杂,遗传信息较丰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蒙古马mtDNA D-loop区247bp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蒙古马的起源。【方法】采用PCR方法、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将本试验所测得的21匹蒙古马的mtDNA D-loop区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43条蒙古马的对应序列,及世界范围内家马、普氏野马和内蒙古地区古马的mtDNA D-loop区序列一起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蒙古马具有39种单倍型,37个多态位点,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2756±0.00967,单倍型多样度(h)为0.979±0.007,表明蒙古马mtDNA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引用世界家马、古马、普氏野马和蒙古马共1074条mtDNA D-loop序列及本研究中21条mtDNA D-loop序列,共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蒙古马分布于A、B、C、D、E和F支系。【结论】蒙古马为多重母系起源,且与国内古马的母系起源几乎一致,推测蒙古马可能是中国北方家马的重要母系来源。  相似文献   

18.
在绵羊胚胎移植供、受体麻醉中,用速眠新麻醉剂以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2种方法给药,测定了麻 醉绵羊进入麻醉期的各项生理常数,观察了麻醉诱导期、麻醉期、苏醒期绵羊的表现及其所用时间,综合评定了麻 醉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麻醉方法均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保定效果。与肌肉注射麻醉相比,静脉注射麻醉的用药量 只有肌肉注射的1/5-1/7,麻醉绵羊进入麻醉期时间短(平均1.03-3.82 min),手术后苏醒早,有利于提高胚胎移 植手术的效率,而且安全性较高。研究还发现,不同品种绵羊对速眠新的反应有差异,体重、体况、气候等因素均影 响麻醉剂的用药量和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及叶片气孔的观察方法.[方法]采用刮片法和整体透明法对白及苗叶片气孔进行观察.[结果]白及叶片气孔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白及试管苗和移栽苗叶片气孔的大小、分布、开放程度及保卫细胞的内含物均存在差别.[结论]采用整体透明法观察白及叶片气孔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真菌M1的种类,明确其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真菌M1的ITS测序,序列比对鉴定真菌种类.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和M1发酵液培养稻瘟病菌,分析真菌M1对稻瘟病菌菌株Y92-66b的拮抗作用,计算抑制率.[结果]ITS序列比对确定该真菌M1为蜜环菌(Armillaria novae-zelandiae),对稻瘟病菌菌株Y92-66b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密环菌与稻瘟病菌平板对峙培养其抑制率为48.80%;当发酵液浓度达50%时,稻瘟病菌菌株Y92-66b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78.79%.[结论]蜜环菌对稻瘟病菌菌株Y92-66b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可作为稻瘟病生防菌的候选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