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选用21窝35日龄的断奶长白仔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A、B、C3种预混料。结果表明,3组断奶1周日增生分别为0.272、0.289和0.37kg;断奶2周日增重分别为0.366、0.299和0.464kg,C组与A、B两组差异显著(P〈0.05);35~61日龄日增重分别为0.421、0.368和0.463kg,3组间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35~61日龄饲料利用率分别为1.90、  相似文献   

2.
香味剂在仔猪料中的正确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松岩 《饲料研究》1998,(11):27-28
平均体重156kg的仔猪80头,随机分为4组,设两个试验组(AB)和两个对照组(CD)。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仔猪均已去势。A组和C组为全价颗粒饲料,B组和D组为全价粉状料。试验组日粮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增加005%的香味剂(进口),经过4周的正式试验发现:①试验组A和对照组C的日增重分别为610g和603g,饲料日采食量分别为1592g和1580g,饲料转化料为261∶1和262∶1,A组转化率比C组高038%,差异不显著(P>005)。②试验组B和对照组D的日增重分别为504g和438g,饲料日采食量分别为1508g和1456g,饲料转化率为299∶1和332∶1,B组转化率比D组高990%,差异显著(P<005)。香味剂用于仔猪(不包括乳猪)全价颗粒饲料中,提高日采食量的效果不显著;而用在全价粉状饲料中,则可显著提高仔猪的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抗应激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赞谋 《养猪》1998,(2):14-15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抗应激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的影响,试验分四个处理,每个处理做两次重复,其中A处理组为对照组,B处理组是在A处理组基础日粮上添加电解质及维生素。C处理组是在B处理组的基础上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Yuccasolids),D处理组是在B处理组基础上添加中草药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在21日龄平均日增重方面,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YUCCA)处理组最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添加矿物质及多维处理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添加中草药处理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是添加电解质及维生素处理组较好,与添加中草药试验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中草药试验组最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抑制仔猪下痢方面,添加中草药试验组最好,对照组最差;在料重比方面,添加YUCCA试验组较好。综上所述,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试验组对断奶仔猪抗应激最好。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仔猪饲料添加剂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10个小组,再用三种中草药配方(代号为A、B、C),各配方按0.5%(A1、B1、C1)、1%(A2、B2、C2)、1.5%(A3、B3、C3)的比例分别加入相同基础日粮中,对断奶仔猪进行增重、料肉比、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得到:A配方(麦芽20g、山楂20g、陈皮10g、苍术10g、黄精10g、白头翁10g、板兰根10g、地榆5g、大蒜5g、生姜5g等10种草药原料)比对照组,增重提高17.9%(P<0.05)、料肉比降低9.72%(P<0.05)、经济效益提高22.54%(P<0.01)。A配方为被选中配方,并建议在日粮中添加1%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应用三种不同的饲料添加剂(A 红加黑催长剂,B 含硒生长素,C 高效生长素),分组钆喂贵德地区某猪厂的生长肉猪。120天的试验结果,目增重,A组为545g,B组521g,C组518g,比对照组的352g分别提高54.83%(P〈0.01)。48.01%(P〈0.01),47.16%(P〈0.01);料重比,A组3.58,B组3.96,C组3.98,对照组为4.42;每头猪盈利,A组116.40元,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室温保存牛体外受精胚胎的效果,特进行了3个试验。试验一分别用3种保存液(PB1,TCM-199,Ham′sF-10)、两种容器(玻璃试管,AA201塑料细管)在20℃保存胚胎24h。结果表明,保存液对保存效果无显著影响,在3种保存液中保存第7、8天囊胚的总孵化率分别为74.7%,71.8%,75.5%(P>0.05)。用试管保存的胚胎总孵化率(83.6%)明显优于用AA201塑料细管保存的(60.8%)(P<0.01)。试验二比较了用PB1在两种型号的细管(AA201,ZA475)中保存胚胎的效果。胚胎在ZA475细管中保存后的孵化率(89.4%)显著高于在AA201细管中保存的(76.3%)(P<0.01)。试验三用PB1在ZA475细管中保存第7天囊胚3~7h或18~24h,将1枚胚胎移入已授精的、处于发情周期第7天的受体母牛黄体对侧的子宫角内。两组受体牛的妊娠率(分别为60.3%,68.3%)和双胎率(分别为45.7%,69.8%)均较高,而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胚胎可在ZA475细管中成功地保存24h。  相似文献   

7.
选择2岁以上的肉牛30头在云南会泽县新街乡王家村进行补饲试验,根据品种、年龄、性别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试验A组每头每天补饲500g肉牛补充料,试验B组每头牛在每天补饲500g肉牛补充料的基础上再补加500g菜籽饼和100g豆饼,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肉牛补充料和蛋白质饲料,肉牛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提高(p〈0.05);(2)该地区微量元素铜处于临界缺乏状态,碘处于缺乏状态;(3  相似文献   

8.
24头健康、3~4岁、体重100~120kg的锯茸期梅花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木笼绳索保定法(A组,n=12)和药物保定法(B组,n=12)进行锯茸。对血浆皮质醇含量及部分血液生化值的改变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A组锯茸后血浆皮质醇和血糖含量较试验前呈突发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两者的改变呈正相关(r=0.94),1~9日内各次测定值间及与B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血浆CO2cp值锯茸后3~5日内呈明显下降;血Na+、K+、Ca+值均呈上升势态,1~7日内各次测定值间及与B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B组锯茸前后各项指标各次测定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石苇解毒散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石苇解毒散以不同剂量和用药途径防治人工感染鸡肾型IB,结果表明,石苇解毒散对IB防治效果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预防组最佳剂量为0.3~0.6g/(羽d),治疗组为0.6g/(羽d),给药途径为拌料后集中1次喂服。此外,添加石苇解毒散亦能显著地增加鸡体重(P<0.05)。  相似文献   

10.
肉鸽人工育雏与亲鸽育雏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云  王伟  骆炳汉  杜喜忠 《中国家禽》2000,22(10):11-13
将31只雏鸽按批次和处理二因子设计,进行人工育雏和亲鸽育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批次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显著,7和10日龄时人工灌喂的雏鸽日增重大于对照组,7日龄组亲鸽繁殖周期比对照组鸽少3.91d,人工灌喂雏鸽的料肉比为3.0:1,自然育雏料肉比为4.9:1(包括亲鸽耗料)。  相似文献   

11.
鸡粪饲料,草粉生物饲料喂猪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是使用含鸡粪30%的试验配合饲料A、含草粉生物饲料25%的试验配合饲料B和对照配合饲料C,通过9组(每组8头)试验猪,每种配合饲料设三个重复组,进行饲养试验,以研究各种饲料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对照配合饲料C组日增重为708克,比试验配合饲料A组(676克)、B组(665克)均高,料重比较低(A:3.67、B:3.74、C:3.48),但试验配合饲料较对照配合饲料成本低(A:1.5  相似文献   

12.
采用3.0Mrad60CO_γ射线辐照和高压熏蒸(121℃,20min)SPF鸡饲料,并对处理后饲料营养成分于试验后7天进行分析。辐照后7天粗蛋白、VA、VD3、VE、VB1、VB2、VB6、VB12、Cu、Fe、Mn、Zn、Se的损失率(%)依次为1.1、4.4、2.3、5.3、5.0、6.7、10、0、0、0、0、0。辐照后VB6、VB1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熏蒸后粗蛋白、VA、VD3、VE、VB1、VB2、VB6、VB12、Cu、Fe、Mn、Zn、Se的损失率(%)依次为9.7、11.5、15.3、26.7、20、10、13.3、20、0、0、0、0、0。熏蒸后粗蛋白、VA、VD3、VE、VB1、VB2、VB6、VB1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壳质量的影响及机理,试验选用 40周龄健康、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海兰白蛋鸡 48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 4组,每组 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试验组分别添加0.5%、1.0%和2.0%的 CLA,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8周。试验结束时,每组选 6只采血并屠宰,测定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皮质醇、雌二醇(E2)、钙离子、磷离子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肝脏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PT Ⅰ)活性。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蛋鸡生产性能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2)各试验组蛋壳强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蛋壳厚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3)2.0%CLA组蛋鸡血清 T3、T4、皮质醇和 E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 0.5%和 1.0%CLA组(P<0.05);各试验组蛋鸡血清钙、磷离子浓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0.5%和 1.0%CLA组蛋鸡血清 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1.0%和 2.0%CLA组蛋鸡肝脏 CPT Ⅰ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 1.0%的CLA能显著提高蛋鸡血清中 ALP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E2的分泌,显著提高蛋壳强度,且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第三胎基础母猪30头,技体重和产期相近原则随机等量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母猪哺乳期喂基础饲料,试1组用15%的鸡粪饲料代替精料,试2组与试1组营养水平基本相同,鸡粪饲料喂量为30%。试验结果表明:各组仔猪20日龄窝重,35日龄窝重及哺乳期仔猪成活率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母猪泌乳失重和哺乳期采食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试1组母猪采食量较高,断奶窝重较大,表明在哺乳期母猪饲料中添加15%的鸡粪饲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日粮缺锌对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锌,铜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Ca∶Zn为60∶1、330∶1和516∶1的3种日粮分别饲喂3组仔猪120d,对试验猪的临床症状和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并测定了试验猪12种组织的锌、铜含量。结果表明,血液白细胞数和血清碱性磷酸酶,试验B组(Ca∶Zn为516∶1)与对照组(Ca∶Zn为60∶1)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A、B组猪(Ca∶Zn为330∶1和516∶1)被毛锌含量、肝锌含量和肝铜锌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这些指标对于仔猪缺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黄种鸡蛋重和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选取38周龄三黄种鸡蛋990枚,分别测定其蛋重和蛋形指数(短径/长径),采用4×4两因子交叉分组设计,将蛋重分成A1(50 g以下)、A2(50.1~55 g)、A3(55.1~60 g)和A4(60.1 g以上)四个水平,将蛋形指数分成B1(0.72以下)、B2(0.721~0.76)、B3(0.761~0.80)和B4(0.801以上)四个水平,然后进行交叉分组,以研究不同蛋重和蛋形指数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重A2(50.1~55 g)和A3(55.1~60 g)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A1和A4(P < 0.05),且A2、A3间差异不显著(P > 0.05) ;蛋形指数在B2(0.721~0.76)范围内,受精蛋孵化率极显著高于B1、B3和B4(P < 0.01)。故蛋重在50.1~60 g、蛋形指数在0.721~0.76范围内,受精蛋孵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复合氨化麦秸饲喂肉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普通氨化、盐水复合氨化、造纸废液复合氨化麦秸饲喂肉牛的效果,先后进行了60天饲养试验及常规消化试验。饲养试验用改良公牛54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两个试验组合,6个组,即精料按体重1%投喂的普通氨化麦秸组(对照1)、盐水复合氨化麦秸组(试验1),造纸废液复合氨化麦秸组(试验2);和精料按体重1.4%投喂的相对应的3个组:对照2、试验3、试验4。各组牛自由采食秸秆,VA每头每天10000Iu。试验结果表明:麦秸经复合氨化其含氮量较普通氨化提高6-13%;肉牛采食每kg秸秆干物质时间明显缩短;每100kg体重采食干物质量显著增加,对2、试验3、试验4分别为2.22,2.35和2.47kg(P<0.01);对照1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各组日增重分别为0.762,0.936,0.947;0.761,1.084,1.175kg(P<0.01);秸秆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为47.68、50.43和66.27%(P<0.01);秸秆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1.77、55.14、57.67%;试验组每kg增重所耗NEg和CP者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秸秆利用率显著提高。在各项测定?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精氨酸(Arg)对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增殖及κ-酪蛋白(CSN3)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无Arg的培养基(0.00mg/L)为对照(0组),试验培养基分别添加 69.50(0.25组)、139.00(0.50组)、278.00(1.00组)、556.00(2.00组)、1112.00(4.00组)和 2224.00mg/L(8.00组)的精氨酸。结果表明:Arg能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24h时,0.25~4.00组与 0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8.00组与 0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8和 72h时,各试验组与 0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Arg能促进 CSN3基因的表达,各试验组与 0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当 Arg浓度为 556.00mg/L时,CSN3基因表达量最高。结果提示,Arg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 CSN3基因表达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在 Arg浓度为 69.50~1112.00mg/L时促细胞增殖效果较佳,在 Arg浓度为 556.00mg/L时促 CSN3基因表达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9.
选用6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两组,Ⅰ组照度为3lx,Ⅱ组照度为5lx,每组三重复,试验期49d。结果表明:Ⅰ组比Ⅱ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2.8%(P〈0.01);料肉比降低了10.5%(P〈0.01);死亡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不同形式微量元素添加剂对奶牛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魁梧  庄苏 《畜牧与兽医》1996,28(4):151-153
为了比较两种不同类型微量元素添加剂对奶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1991年3月~1992年5月在南京取单产在6000kg以上的荷斯坦奶牛48头,按年龄、泌乳量配对分A、B、C三组,分别饲喂901奶牛添加剂和经螯合的多微蛋白料精。结果表明(1)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产奶分别增加1.6~1.78kg和2.83kg,增奶率分别为7.3%(P<0.05)和12.97%(P<0.05)。(2)参试牛试验前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变化,除LDH、γ-GT、ALB上升外,AST、ALT、AKP、P、Ca、G、血清1分钟胆红素有程度不同的下降。进而表明微量元素添加剂有保护家畜免疫系统、提高奶牛生产效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