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贮饲料具有营养丰富、易于储存、占地少、易操作、成本更低、没有火灾问题等优点,随着野生动物养殖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动物园中野生食草动物对于饲草的需求越来越大,青贮应在野生动物饲养中逐渐发挥作用。通过选择人工圈养的野生食草动物进行饲喂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试验得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可以作为梅花鹿、马鹿、骆驼、牦牛、大羚羊、羊驼等多种反刍类野生食草动物的饲料;饲喂青贮饲料时需要给动物一个适应期,不同种动物的适应期存在差异;长颈鹿始终拒食青贮玉米饲料。  相似文献   

2.
正狼是动物园常见的兽类观赏动物之一。中小型动物园由于受饲养条件的限制,通常采取圈养方式来对狼进行饲养管理,本文主要介绍圈养方式下狼的饲养与繁殖情况。狼属食肉目犬科犬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文化底蕴,所以被动物园列为重要的兽类观赏动物之一。野生狼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嗅觉灵敏,听觉发达,夜间活动多,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栖息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有各类大小城市动物园100余家,年接待游客量近6000万人次.动物园在为人类提供难得的野生动物近距离观赏和研究的同时,由于其野生畜禽种类多,生活习性不同,来源复杂,携带病原菌情况复杂等原因,不可避免对人类具有潜在生物风险性.本文就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和防范对策做简要分析,希望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引种、规划场地、场地清理与消毒、做好驱虫与接种以及提供高质量饲草等方面阐述了动物园食草动物疫病防治要点,对预防食草动物疫病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天鹅是一种大型的珍贵野生候鸟,每年秋天从寒冷的北方南飞到长江流域越冬。被捕捉的天鹅饲养在动物园水禽笼或者经过断翅手术后放养在水禽湖,这样它们便失去自由飞翔的生活.人工饲养下的天鹅,由于饲养管理和饲料配方,不符合原来的生活习性,尤其是日粮中蛋白质过多是引起痛风的重要原因.动物园饲养的丹顶鹤、孔雀及其他禽鸟都发生过本病。现以天鹅为例将其内脏型痛风病理变化和切片诊断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虎是天然的野生肉食动物,当转入动物园成为观赏动物后,由于人工饲养,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改变,母虎饲喂过肥,体内脂肪沉积过多,运动量不足,常引起难产。现将哈市动物园美洲虎的剖腹产手术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动物园饲养的野生鸟类,由于环境的改变,饲养条件的限制,食物谱的不完善等原因,许多剃,不能繁殖。笔者根据鸟类饲养管理中的体会,探讨饲养野生鸟类在繁殖中的一些问题,以期与野生鸟类饲养工作者及养禽爱好者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津市动物园建造非洲食草动物区的基本情况、非洲食草动物混养与丰容。混养尝试主要分为2个阶段,即适应阶段和平稳阶段,丰容的主要途径是环境的丰容、草料的丰容和设施的丰容。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以植物为生的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都有广泛的变化。这些变化使比较难消化的植物细胞在消化道内长时间停留以便在肠内生活的微生物能够分解不能消化的纤维素而向动物提供有价值的能源。美国斯密桑尼国家动物园的迪伦费尔德及其同事的最近研究已经证明,大熊猫几乎完全不能消化纤维素,因而可能是高度不寻常的食草动物(见Journal of Nutrition, vol.112, p4)。  相似文献   

10.
玛多县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对草畜平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河源区玛多县为研究区域,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调查了县域内藏野驴、藏原羚、岩羊等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和家畜的种群数量,利用降尺度算法生成了2016年玛多县30 m空间分辨率的产草量数据,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畜在内的草畜平衡状况,分析了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对玛多县草畜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飞行样带内种群密度,推算了玛多县内大型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分别与统计数据、暖季调查结果对比验证,估算出2017年冷季藏野驴、藏原羚和岩羊分别为1.71、1.60和0.93万匹(只),家牦牛、藏羊和马分别为7.08、10.22、0.12万头(匹、只),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和家畜总计47.5万羊单位,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羊单位数量与家畜羊单位数量之比为1∶4.5;2)仅考虑饲养家畜,载畜压力指数为1.13,表明草地略微超载;在综合考虑饲养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载畜压力指数为1.38,表明草地中度超载;3)若没有将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纳入草畜平衡核算体系内,载畜压力将被低估22%。超载过牧是造成玛多县草地退化一个主要驱动因素,需人工补饲7.90万t干草或减畜30%才能维持草畜平衡。  相似文献   

11.
鹿是食草动物,也是药用、肉用、皮用和观赏用动物。养鹿业是一种特种养殖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潜力很大。养鹿业是指饲养驯养鹿的养殖业。 野生鹿是指自然界的物种,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物种,世界各国都以法律形式规定禁止捕猎杀害、  相似文献   

12.
不同加工方式的玉米对肉羊增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奶牛之外,羊是我国南方食草动物中饲养量比较大的畜种之一,由于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以及投资少、周转快、效益稳、回报率高等特点而受到农户的喜爱。肉羊和其他产奶类食草动物的最终产品形式不同,所以在饲养方式上应加以区别,其饲料搭配应考虑以提高产肉  相似文献   

13.
雄激素在虎豹繁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虎、金钱豹是分布在我国的珍稀濒危动物,由于它们的野生数量极为稀少,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动物园作为饲养、展出珍稀物种的场所,做好野生动物的繁殖工作,是扩大珍稀动物种群、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繁殖过程中存在这样的情况:雌性动物发情症状明显、发情比较旺盛;而雄性动物性欲欠强,不能进行交配,从而错过了母兽发情期,非常可惜。  相似文献   

14.
环境因素在小灵猫繁殖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因素在小灵猫繁殖中的作用分析徐汉光,何桂宝(杭州动物园)1.前言小灵猫是一种珍贵的小型皮毛兽,野生资源丰富,江南各省多有分布。所产香膏在香料工业和医药事业上用途甚广,香膏供不应求,可以开发利用。杭州动物园在1962年开始驯养小灵猫,经过多年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啄癖是鸡的一种恶癖。本文对雉鸡啄癖的症状,发生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笼养野生雉鸡的饲养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提高野生雉鸡在动物园的饲养展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道强 《野生动物》2012,33(1):8-10
记录了南昌动物园l雄1雌2只扭角羚的发情、交配、分娩、哺育等一系列繁殖行为,并与其栖息地野外行为习性进行了比较,为动物园在扭角羚的异地保护中制定科学的管理、营养及展出策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观察结果显示:与野生扭角羚的行为相比,一方面圈养扭角羚基本保持了其野生状态下的繁殖行为习性,如雌性表现出较强的母性行为。但另一方面,圈养扭角羚的群体行为比较单调、呆板,如雄性常有强制性的交配行为发生:圈养扭角羚的觅食行为受到动物园食谱的限制,在营养失衡时容易产生异食癖行为;圈养扭角羚在缺少自然隐蔽空间时,容易产生应激而引发亚健康状态,可导致雌性的繁殖失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肠杆菌病在国内动物园的野生禽类中常有发生,对一些大型珍禽(如鹤类)的威胁有加剧趋势.由于兽医临床上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导致大肠杆菌耐药不断增加,治疗效果下降,并且不同地方流行的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极大.  相似文献   

18.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等野生食肉类动物小肠内的细粒棘球蚴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幼虫中绦期寄生在多种食草动物和人的肝肺等脏器中形成包囊,由于棘球蚴的类型不同,形成的包囊数量和形状也不同,此病是严重威胁食草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是棘球蚴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西北及青藏高原牧区生产生活方式及防病知识的欠缺,造成了动物和人畜间棘球蚴病的高度流行.为了摸清青海省玉树县放牧绵羊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笔者于2008年11月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野生雄性动物由于配种频繁,造成体虚劳亏,这在野生动物繁殖工作中较常出现。 因此,为了提高珍稀野生动物的繁殖率,更好地解决动物园一个动物品种中所出现雄少雌多或雄性体质虚弱等情况,做好预防和治疗本病症,对搞好野生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各国科学家对第四纪(约从距今2—3百万年前至现今)地球上出现大型动物绝灭之因,正在作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虽然说法不一,但是归纳起来是两大原因:气候剧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首先,我们怎样知道气候变化导致大型动物绝灭呢? 美国科学家载维斯在收集大型食草动物粪便的基础上,研究了粪便中的一种真菌,它的孢子被发现在美国西部湖泊的沉积物中。仅在大型食草动物密度高的湖泊周围才有数量繁多的这种孢子。在历史上驯养食草动物引入以后,化石沉淀物中孢子才变得十分明显。但是,载维斯也发现,到了晚冰河期,由于天气剧烈变冷,孢子数量明显减少,这为大型食草动物逐渐消失,甚至绝灭,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