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近年来,对虾养殖在东营地区掀起了第二次养殖高峰,养殖品种由单一的中国对虾发展到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脊尾白虾,但在养殖过程中虾病的暴发时间不断提前,危害越来越严重,为了寻找一种更为适合东营地区的养殖品种,我们在暴发对虾白斑症病毒病和细菌病的池塘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虾养殖在山东省东营地区掀起了第二次养殖高峰,养殖品种由单一的中国对虾发展到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脊尾对虾,但在养殖过程中虾病的暴发时间不断提前,危害越来越严重,为了寻找一种更为适合东营地区的养殖品种,我们在暴发对虾白斑症病毒病和细菌病的池塘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选取东营市水产养殖服务中心第一排的23、24号虾池,池塘面积为30亩,泥沙底质,平均水深1.5m,进、排水方便。5月17日分别投放中国对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虾养殖在东营地区掀起了第二次养殖高峰,养殖品种由单一的中国对虾发展到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脊尾白虾。但在养殖过程中虾病的暴发时间不断提前,危害越来越严重,为了寻求一种更为适合东营地区养殖的虾类,我们在曾养殖对虾的池塘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选取东营市水产养殖服务中心第一排的23、24号虾池,池塘面积为2公顷,泥沙底质,平均水深1.5米,进、排水方便。5月17日分别投放中国对虾30万尾,6月5日23号虾池开始发现死虾,其后陆续死亡,经诊断是细菌病,采取一…  相似文献   

4.
2000年,南美白对虾首次引入东营地区进行海淡水养殖获得成功。为大面积推广此品种,2001年我们在暴发对虾白斑症病毒病的池塘中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虾养殖业是我地区水产养殖业的一大支柱,但自1993年全国性虾病爆发以来,我地区的对虾养殖业遭受很大冲击。为改变过去单一靠自然海水和单一养殖中国对虾的被动局面,更好地利用现有水面,开发新的品种,从而提高效益,2002年我们在10亩水面进行了利用盐碱地半咸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试验,经过探索取得了成功,井取得了一定经验。南美白对虾对盐度适应范围广,成活率高,抗病力较强,但同样也存在虾病的威胁,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是目前世界上对虾养殖的三大品种之一.由于其对盐度、温度的适应性广,相互残食的现象不明显,养殖成活率高,养殖群体产量高等优点,1999年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大面积推广养殖一举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自1993年全国虾病暴发后,中国的对虾养殖业遭受沉重打击,对虾养殖及其相关产业一蹶不振.南美白对虾的引进,给中国的对虾养殖业注入新的活力,并很快成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乃至全国对虾养殖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7.
闫升华 《河北渔业》2002,(1):33-33,32
<正> 1 基本情况和养殖特点 2001年,是唐山市自1993年暴发虾病以来对虾养殖生产形势比较好的一年,主要原因就是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综观整个养殖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海水不行,淡水很好”。具体表现为,利用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病害比较严重,成活率低。与东方对虾和日本对虾比较,尽管南美白对虾抗白斑病和黄鳃、黑鳃病能力较强,但比较典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是指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内混养一定数量的团头鲂,利用鱼类的生活习性,清除南美白对虾的残饵、排泄物及病死虾,改善养殖水环境和对虾养殖池底质条件,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在养殖期间利用非特异性免疫制剂提高鱼虾自身免疫力,减少细菌病的发生和抑制对虾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天津市武清区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是精养鲤鱼以及鲤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近年天津地区养殖鲤鱼频发病毒性疾病,南美白对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也较为严重,再加上鲤鱼市场价格较低,导致养殖鲤和南美白对虾经济效益较差。为了突破养殖困境,我们在天津市武清区开展了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试验,为解决武清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周围是中国对虾的主要养殖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中国对虾集约化池塘养殖以来,虾病不断。1993年,发生了全国范围内的对虾暴发病。此后持续多年,连年发病。发病池内中国对虾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使养殖户蒙受巨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北方地区盐碱地池塘无公害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经验,山东省博兴县水产局2003年进行了北方盐碱池塘无公害养殖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技术研究试验项目,取得成功,现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养殖对虾苗种选用从广东湛江、山东东营以及本地培育的南美白对虾苗。养殖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充分利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的契机,不断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南美白对虾、黄颡鱼等一批产量高、效益好的名特优新品种在该地区迅速推广.但另一方面,水产病害也呈逐年高发趋势,尤其是南美白对虾暴发性疾病,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为此,笔者于2012年尝试改变原有的同一品种常年重复养殖的方式,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黄颡鱼轮茬养殖试验,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海门市充分利用渔业科技入户的契机,不断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南美白对虾、黄颡鱼等一批产量高、效益好的名特优新品种在该地区迅速推广.但另一方面,水产病害也呈逐年高发趋势,尤其是南美白对虾暴发性疾病,往往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为此,笔者于2012年尝试改变原有的同一品种常年叠加养殖的方式,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黄颡鱼轮茬养殖试验,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采用传统的各种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对虾病害日趋严重,以偷死病和白斑病等为主的各种对虾病害暴发和流行已经成为发展对虾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如今,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采用室内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模式,取得了不错的养殖效益,该养殖方式不仅最大限度的切断病原,提高了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和质量,而且通过反季节销售,可以在市场上全年销售新鲜对虾,既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又提高了南美白对  相似文献   

14.
正近两年由于气候、海区污染、种苗、人为等原因造成对虾病害频发,对虾偷死排塘现象极其严重,70%左右养虾户处于亏损状态。因而部分养殖户将养虾改为养鱼、贝、东风螺或鱼虾混养、虾蟹混养。鱼虾混养模式养殖成本低、易操作,是防治虾病的暴发、降低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的一条极为有效的途经。近几年徐闻和安地区利用老化虾池进行南美白对虾与金鲳鱼混养,成功率较高,养殖120天左右,对虾单造平均亩产达300~400公斤,规格一般为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与渔业》2008,(7):41-41
陈国良是湛江市徐闻县龙塘镇清安管区排尾角的养殖户,从事对虾养殖已有二十来年,以前养殖墨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等品种。近几年选择南美白对虾的高密度养殖,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他认为该品种良种获得容易,生长速度快,周期短,养殖饵料系数低,抗病能力较强,产量高。高密度养殖虽有一定的风险,但湛江地区成熟的产品加工、出口市场,保证了养殖产品的销路,效益还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2007,28(5):45-46
南美白对虾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与较高的养殖经济效益,我国大陆早在1988年就引进了该品种,但大规模养殖却始于1998年。南美白对虾具有其他对虾不可替代的优点,如它对营养需求较低,出肉率高、生长速度快,耐低氧能力强、盐度适应范围广等。尤其是自1992年白斑病、黄头病肆虐我国大陆养殖的中国对虾、斑节对虾以来,南美白对虾以其对这两种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获得飞速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提高刺参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探索地区优势品种养殖模式。2017年辽宁葫芦岛水产推广站利用刺参池塘在池塘的处理、苗种的选择、日常的管理、病害的防治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刺参池塘混养南美白对虾与中国对虾养殖对比试验"。试验得知中国对虾在28以上盐度的海水中生长速度、成活率比南美白对虾高,该品种为本地区刺参池塘混养对虾的首选品种,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对虾养殖“二次创业”概况    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我国对虾养殖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自1978年10月全国开始发展对虾人工养殖以来,两次创业、两次辉煌。第一次辉煌是1978-1992年我国连续六年居世界养殖产量首位,最高年产量达21万吨。第二次辉煌是1993年全国虾病大暴发以后,在各级政府重视下,科技人员与生产者紧密结合,找到了病原、传播途径及新的养殖模式,2000年我国对虾养殖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达21.7万吨,再次居世界第一。    “二次创业”是1998年初于上海召开的全国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探索南美白对虾健康高效养殖模式,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我们在引进广东等地区高位池对虾高产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在温岭市绿珍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健康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平均亩产939kg,亩净利润9017元.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在海水养殖条件下病害较多,养殖过程中使用药物品种多、剂量大,导致药物残存量较高。而在淡水条件下养殖该品种,能使引起南美白对虾的红体病、白斑病的病毒及引起其它疾病的细菌几乎不能存活,因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最近几年,我省普遍养殖南美白对虾,亩产量徘徊在100-150kg左右,经济效益较低。笔者在海南多年从事各种对虾的人工工厂化育苗以及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虾苗的淡化和高位池塘精养对虾工作,并对我省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三年调查研究,认为造成低产低效的最主要原因是虾苗淡化方法简单粗糙,淡化成活率极低,甚至入池后1个月内存活率不足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