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大豆:据美国农业部《油料世界市场与贸易》5月份预测,1993/94年度世界大豆产量为1.133亿吨,比上月预测量略有下降,并且比1992/93年度预测的产量低3%。主要是由于印度1993年度大豆产量减少了15万吨。预计全球大豆压榨量略有下降,但仍超出去年的估算。本月,美国增产的13.6万吨的大豆压榨量仍弥补不上欧共体和印度已下降的大豆压榨量。由于美国大豆压榨需求量稳固增长,1993/94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库存预测进一步下降。目前,豆粕市场疲软,1993/94年度,世界豆粕贸易有所调整。为了保持足够的蛋白供给率,欧共体豆粕出口量将下降,进…  相似文献   

2.
《广东饲料》2019,(6):5-6
6月6日下午,在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据海关统计,1-4月,中国进口大豆2439万吨,下降7.9%,进口美国大豆431万吨,同比下降70.6%;同期,中国自巴西进口大豆1549.6万吨,同比增长46.8%洎阿根廷进口215万吨,同比增长23倍。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海外市场。根据全球贸易统计系统的数据,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美国大豆对华出口由2016年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2.3%,下降到2018年的17.9%。  相似文献   

3.
一 我国大豆加工业的现状 1 大豆压榨量快速增长 2000年以来,国内豆油豆粕快速增长,带动了大豆压榨量的快速增长。2006年,大豆压榨量达到3470万吨,比2000年增长7515%,占大豆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72%左右提高到78%。豆粕产量从2000年的1569万吨增至2006年2740万吨,累计增长74.6%,年均增长基本达到9%-10%。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1996年起开始进口印度豆粕,但印度豆粕的到货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0%。印度豆粕的生产、贸易和质量情况是我国进口豆粕用户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此作一简介。1 印度豆粕的生产和贸易情况 1994~1998年间,印度大豆的种植面积、大豆产量呈上升趋势(见表1)。印度计划1999~2000年大豆种植面积达到638万公顷,大豆产量达到701.8万吨;2001~2002年种植面积达到743.5万公顷,大豆产量达到1022.3万吨。  相似文献   

5.
汤艳丽 《饲料广角》2003,(20):10-13
预计2003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37亿亩,同比增长5%。受天气影响,预计今年大豆单产将比上年有所下降,总产比去年略增。 1-8月,大豆进口1472万t,同比增长1.35倍;进口豆油90.8万t,增长3.4倍;出口豆粕57.1万t,下降28%。  相似文献   

6.
<正>1供应:进口大豆集中到港豆粕供应由紧趋松2009年3月中国进口大豆386万吨,同比增长67%;1~3月共进口1015万吨,同比增长30%。估计4月份进口数量380万吨左右,去年  相似文献   

7.
据《油世界》预测,全球10大主要油籽2000/2001年度产量将增长到3.0531亿t,比1999/2000年度增长760万t。但是2000/2001年度的需求量超过产量,供需缺口达到120万t。 世界菜籽、葵花籽产量比上年度下降660万t,无形中提高了对美国大豆的需求,而且在明年2月之前,南美大豆会供应不足,因此美国的大豆、豆油和豆粕出口将稳步上升,2000年9月至2001年2月全球对美国大豆的需求增长360万t。由于世界油籽需求增长,2000/2001年度世界大豆库存将比上年度下降500万t,为2870万t。 在进口方面,预测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期间,中国将进口大豆1020万t。但是中国大豆进口量还要看今  相似文献   

8.
市场纵横     
豆粕振荡寻底从政策方面来看,豆粕进口受增殖税政策的影响,进口成本过高,进口豆粕无优势,影响不了国内豆粕行情;大豆进口只有3%的关税,无其他边境措施,国内大豆市场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价格和供求直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同时,中国的产量、需求直接影响国际市场。影响当前国内豆粕行情的因素主要是大豆供应量、市场豆粕需求和油品市场的销售情况。一.世界大豆产量变化情况1999/2000年度的世界大豆产量为1.568万吨,2000/2001年度的世界大豆产量预计达1.696亿吨,净增1280万吨,其中主要是美国和阿根廷扩大种植面积的结果。二.我国…  相似文献   

9.
王军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3):50-50
笔者认为,近期大豆豆粕稳中有降,全国平均价格239.4美元/吨,比10月初下降5.3%;近期豆粕反复震荡,然后下降,将影响菜粕、棉粕价格下跌。1.市场传言12月20日之前,至少会有180万吨美国大豆抵达中国,其中也有部分南美大豆,由于进口的大豆大部分已经由国内压榨商购买,豆粕供应将继续增加,价格持续低迷。2.由于豆粕和棉粕、菜粕可替代性强,西北新疆等棉籽加工量增加导致棉粕市场供应量增加;前期部分水产饲料厂家已经收购囤积一定数量菜粕,为明年的鱼饲料。市场豆粕价格下跌,使国内菜粕的销售数量下降。3.…  相似文献   

10.
油世界消息预计2001/2002年度世界8种主要油粕的进口将激增170万吨至5260万吨。由于菜粕和葵花粕等其他油粕的供应紧张,预计供应将下降110万吨,这一增长主要应归因于豆粕进口增长240万吨达到3950万吨。世界豆粕贸易的增长是几个主要豆粕生产国——美国、阿根廷、巴西和印度的豆粕产量前景看好的结果。从进口方来看,预计亚洲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的进口将持续扩大。另外,中国豆粕进口的复苏将随着中国加入WTO而成为可能。如果中国在今年年底成为WTO会员国,也将承诺增加植物油进口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大豆、豆粕市场展望最近的贸易合约显示,美国对其两大主要大豆出口市场——欧盟和墨西哥的贸易量将增长,中国逐渐增加的需求也使人们对其未来市场看好。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和豆粕进口地区。在1995/96年度,美国向欧盟出口大豆775万吨(价值约21亿美...  相似文献   

12.
使用进口豆粕须慎重张征由于去年主要大豆产区歉收,内地一些省份的饲料厂新建投产,饲料产量增大,再加上一段时间以来大豆油滞销等客观原因,使得进入1996年以来,国产豆粕货源相对紧缺,价格居高不下(9月份广东价,国产豆粕3100—3200元/吨,进口豆粕2...  相似文献   

13.
《水禽世界》2005,(11):48
依据USDA最新农业报告,2005/06年度中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700万吨,较上年度微跌2.29%:中国大豆需求量预计为4475万吨,比上年度猛增11.54%!中国大豆供需缺口继续扩大!同时,中国豆油消费量为855万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豆油消费国,中国大豆消费77.21%用在榨油,日益旺盛的中国豆油市场未来将加重中国大豆业已紧张的供需局面。因而,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大豆市场,大豆价格上涨可能性居大。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农业部提供的信息,2000年世界鸡肉产量将达到4100万吨,比1999年增长3.5%,产量最大的依然是美国,1397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次是中国,567万吨,比上年增长3.8%;位居第三的是巴西545万吨,比上年增长6%;第四位是欧盟,产量为49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美国继续保持着鸡肉生产量世界第一的地位,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和俄罗斯鸡肉进口的平稳恢复,美国鸡肉的出口量也将达到210万吨。但是,2000年鸡肉市场变化最显著的是巴西。由于巴西鸡肉受货币贬值影响,出口竞争力增强,目前其产量增长率已超过美国、中国。 2000年1月~7月美国向俄罗斯出口鸡肉34万吨,是1999年同期出口量的339%。俄罗斯曾是美国最大的鸡肉输出对象国。1997年美国向俄罗斯出口鸡肉100万吨,占其当年出口总量的44%。1998年8月俄罗斯爆发经济危机,卢布贬值;鸡肉进口锐减,1999年,美国出口转向亚洲市场,其中,向香港地区出口最多,其次是日本。美国计划2000年作为政府援助项目,向俄出口2.6万吨。高涨的原油价格和低的通货膨胀率反映俄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消费者购买欲望恢复。俄罗斯国内需求的增长刺激了进口的增加。从2000年8月15日起,俄鸡肉制品的进口关税从30%调至25%,加之俄国内肉鸡生产因饲料成本偏高,管理水平低下而持续减产,美国表示,2001年对俄出口鸡肉将恢复到1997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1豆粕市场总体情况1.1进口大豆2014年、2015年1-9月年国内累计进口大豆分别为7140万吨、5965万吨。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726万吨,比上月减少52万吨,但同比增长了44%。9月份大豆进口成本进一步下降,到口岸价格为416美元/吨,同比下降141美元/吨。大豆平均到岸价格437美元/吨,同比149美元/吨。累计数量同比增加13.10%,进口大豆到港价格同比下降  相似文献   

16.
国内豆粕期货从去年12月末触底反弹,豆粕主力从去年2750元/吨,上涨至今年8月份最高4350元/吨,涨幅达到1600元/吨,豆粕指数连续也从2750元/吨最高上涨4200元/吨。国内用于压榨大豆95%通过进口,而国际上大豆价格狂飙,从去年年末的不足1200美分/蒲式耳上涨至目前的1750美分/蒲式耳,直接推高我国大豆及豆粕价格。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大豆、豆粕行情回顾。2004年大豆、豆粕市场是继牛气冲天的2003年之后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度,2004年上半年大豆承继2003年的牛气,CBOT及大连大豆市场4月初同步见顶,CBOT创15年来的最高1064美分/蒲式耳,进口大豆到了4100元/吨以上,连豆市场同时创出历史新高4100元/吨,国产东北大豆收购随着到3600元/吨,豆粕达到3700元/吨,大涨之后随即开始大跌,牛熊转换,真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相似文献   

18.
《牧业资讯坊》2005,(8):24-25
今年上半年,我国港口进口大豆的到港量出现了大幅度盹增加。据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进口大豆的数量达到1200万吨.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多出300万吨以上,增幅超过30%。与此同时,国内现货市场疲软,豆油及豆柏也呈现需求不振的状况。去年中国大豆行业就遭到了重大损失,而今年的情况依旧不看好。大豆压榨行业深陷危机。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以来,玉米、大豆、豆油等农产品期货都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但最疯狂的还是豆粕。海关署公布的进口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累计进口大豆5480万吨,同比增长28.8%。2011年全年累计进口大豆5264万吨,累计数量同比下降3.9%,累计金额同比上涨18.9%。2012年1月进口大豆461万吨,2月进口大豆383万吨,3月  相似文献   

20.
2001年世界大豆产量预测为1673亿吨,较上年增产0.096亿吨,增幅为6%。大豆主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的总产量分别为7558万吨、3450万吨、2350万吨,增幅分别为4.65%、615%、13.53%,美国仍是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中国进口的主要是美国大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