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烟台市不同棚龄的蔬菜日光温室土壤质量状况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露地明显增加;棚龄10年以上的日光温室内,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中度积累,速效磷高度富积,种植15年以上的棚室土壤已开始出现轻度盐渍化,呈现一定程度的酸化;分析提出了蔬菜合理施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调查陕西省咸阳市三原、泾阳、兴平、秦都4个县(市)蔬菜主产区24个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等性状,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全量N、P、K含量较低;磷、钾富集严重,氮素缺乏,速效氮磷钾比例失衡;土壤有效铜、锌、锰、铁的含量极高,缺硼现象严重;各地施肥习惯不同,土壤肥力质量差异明显。一半以上的温室土壤存在中度以上的盐渍化;土壤中性-酸化趋势明显。开展平衡施肥,"增氮、减磷、稳钾、补微"是提高温室蔬菜土壤肥力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对菜田土壤肥力、盐渍化及酸碱度的影响,采集西安市8个涉农区县露地、大棚和日光温室全部菜田共422个样本0~20 cm土样进行了土壤养分及盐分和p H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大棚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露地和大棚蔬菜土壤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变化,日光温室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露地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变化,大棚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露地蔬菜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大棚和日光温室蔬菜土壤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总的来看,随种植年限增长,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养分富集十分明显,这与设施蔬菜化肥投入过高有关,必须控制设施蔬菜化肥用量,从而避免肥料的浪费与环境污染。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和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盐分均无显著变化,但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含量是露地蔬菜的2.2~2.3倍,土壤电导率是露地的2.0~3.3倍,说明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和盐分累积十分明显,对蔬菜生产形成潜在不良影响,应通过控制化肥用量加以防控。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和设施蔬菜土壤p H值均无显著变化,两者之间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蔬菜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现状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河西走廊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现状。[方法]对甘肃省张掖市种植年限和种植模式不同的28个日光温室的土壤盐分、pH值及有机和无机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张掖市种植3年以上的日光温室土壤电导率均较露地土壤显著提高,且均高于蔬菜正常生长土壤电导率临界值(0.60mS·cm-1),其中居于超高盐度水平(≥1.00mS·cm-1)的土样数占总土样数的64%,可见张掖市日光温室普遍存在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且日光温室种植年限越长次生盐渍化越严重。此外,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比露地农田分别高出71.1%、178.4%和118.1%,且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已达高含量水平。此外,与露地相比,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虽然提高13.6%,但其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可见,造成张掖市次生盐渍化问题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灌漠土母质含盐量高、孔隙度大,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有机肥施用不足,化肥施用量大且不合理亦是造成该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重要因素。[结论]因此,张掖市日光温室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治理应重点通过合理耕作、深翻土壤、减少蒸发,进行配方施肥(避免过量或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挖沟排水、灌溉洗盐或更换土壤。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不同蔬菜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和露地土壤中水溶性钙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影响土壤中水溶性钙含量的因子。旨在为日光温室土壤钙素的合理调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蔬菜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0-40cm土层中水溶性钙含量均显著地高于露地土壤(p〈0.05)。目光温室土壤中水溶性钙含量的变异与土壤中NO3-N含量、盐分含量及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肥力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趋势,为日光温室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兰州市皋兰县露地(对照,CK)及种植年限分别为1,3,5,10,15年的日光温室土壤作为供试材料,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下等水平,而氮、磷、钾的含量较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种植年限与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保持相对稳定水平,种植年限与脲酶活性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与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脲酶与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蔗糖酶与全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各土壤养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为维持日光温室土壤的可持续高效生产,应多施优质有机肥,同时还应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白银市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累积特征及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甘肃省白银市的日光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土壤剖面养分累积状况和土壤电导率、pH值的变化;对土壤重金属Cd、As、Pb、Cr、Cu、Zn和Ni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农田土壤,其中速效磷在0~40cm土层和速效钾在0~60cm土层累积尤为明显。温室栽培条件下土壤电导率高于农田土壤,雒家滩温室土壤表层EC值为0.94mS·cm-1,超过蔬菜的生育障碍临界点(EC>0.50mS·cm-1)。大部分温室土壤Cd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其中雒家滩温室土壤Pb、Zn、Cd、As含量超过温室蔬菜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33—2006)限量值。根据各重金属的单项与综合质量指数,靖远日光温室土壤环境质量为2级,属于尚清洁水平,而雒家滩和重坪日光温室土壤环境质量为3级,属于超标水平,不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8.
烟台市蔬菜日光温室土壤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烟台市蔬菜日光温室土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烟台市蔬菜日光温室土壤总体上肥力水平不高,有机质含量处于低水平,土壤速效氮含量主要处于极低水平,少量处于低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主要处于低水平与极低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主要处于中高水平:土壤pH值基本符合蔬菜适宜生长的要求,但有不同程度的酸化;土壤可溶性盐分含量较低,土壤基本属非盐渍化土壤,但也有少量轻盐渍化土壤,并提出了合理施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渭河上游长期设施种植对土壤盐渍化及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采样方法,以不同种植年限的温室和露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期连作蔬菜对温室土壤p H、全盐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年限温室菜地土壤(0~20 cm)p H都明显低于露地,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p H逐渐降低,p H与种植年限显著负相关,年均降低0.05个单位;土壤全盐含量与种植年限呈显著正相关,年均增加0.18百分点。连续14 a种植蔬菜的温室,土壤已出现轻微的盐渍化现象,土壤全盐含量达到3.4 g/kg,是露地土壤的6.35倍,应考虑采用深翻、覆盖及灌溉排盐等措施控制盐渍化。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世博会规划区典型绿地土壤肥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外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内典型绿地的土壤肥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世博会规划区绿地土壤普遍存在pH值高、EC值低、通气性差、水解氮含量低的特点,但有机质、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有效磷和速效钾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相对于小区、学校等附属绿地,重工业基地附属绿地土壤速效养分、土壤孔隙等较低,土壤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土壤肥力内梅罗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世博会规划区内85%绿地土壤属中等肥力,15%属肥力瘠薄,土壤肥力总体偏低。部分肥力相对贫瘠或存在污染可能的土壤,适当改良或修复后可以应用于世博园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形成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在综合分析、比较了自1989年至1991年近两年的试验观测资料基础上,得出: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成因中的主要困素是土壤得不到雨水淋洗;温室中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与大气积温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其相关系数值从0.932至0.996.针对形成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地防治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室内采用的灌水方式、灌溉水量及施肥量应有别于露地作物栽培的情况。当温室内表层土壤盐分含量已影响到作物正常生长时,文中给出了根据温室的排水设施情况,用于改善表层土壤盐分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上海城市绿地土壤肥力特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表层(0~30 cm)以及剖面(0~90 cm)样品,研究了土壤pH、电导率(EC)、有机质、氮、磷、钾等肥力特性,并采用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了绿地土壤的肥力特征。结果表明: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pH以8.0~9.0为主,98.88%土壤的pH高于7.5,土壤电导率主要分布在0.03~2.64 mS/cm,平均为0.17 mS/cm,有机质以中等含量为主,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含量以中等到偏低为主;大多数绿地土壤有效磷较为缺乏,而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则较为丰富;从剖面分布看,土壤各层次pH差异不明显,而电导率则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下降,表层显著高于亚表层和底层,全磷、全钾含量表层高于底层,但相互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绿地土壤肥力表现为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道路绿地;内梅罗综合肥力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肥力指数较低,63.94%土壤的综合肥力指数为0.9~1.8,34.08%土壤的综合肥力指数小于0.9,表现为中等到贫瘠水平,在未来养护中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3.
昌黎县葡萄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昌黎县葡萄沟葡萄园的土壤肥力现状,为合理施肥,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昌黎县葡萄沟有代表性的葡萄园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状测定和分析,运用修订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该地区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昌黎县葡萄沟土壤pH值偏酸性,容重偏大,有机质含量贫乏,碱解氮含量偏低,速效磷含量丰富,部分葡萄园土壤存在钾素含量偏低,土壤供钾潜力不高的问题,绝大部分土壤处于无盐害的安全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昌黎县葡萄沟土壤综合肥力系数平均值为1.15,与土壤肥力等级划分指标相比,属三级,土壤肥力一般,其限制因子有有机质、碱解氮、容重、pH值和速效钾。[结论]可通过适量施用石灰,改良土壤酸性;增施有机肥;开展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等措施提高昌黎县葡萄沟葡萄园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
对烟台市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测定分析表明,烟台市各区(市)蔬菜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也较低,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土壤有不同程度的酸化,有少量的轻盐渍化土壤,基本属非盐渍化土壤;日光温室土壤的养分优于大、中、小棚,低棚龄的日光温室内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较低,棚龄10年以上的日光温室内,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中度积累,速效磷高度富积;随着日光温室种植年限的增加,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土壤pH有下降的趋势,土壤酸化程度加重,土壤轻盐渍化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道路绿地土壤理化性质、明确城市道路植物的生长条件,是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选择配置和科学养护管理的基础。以长治市城区23条主干道绿地表层(0~15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取样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颗粒组成、p H值、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等理化指标,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治市城区道路绿地表层土壤质地主要为黏土,容重偏高,孔隙度偏低;土壤呈碱性,土壤电导率总体偏高,有盐渍化现象;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9.94 g/kg,比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空间变异性强;土壤整体处于缺氮、缺磷的状态;土壤肥力指数在0.54~1.93,长治市道路土壤肥力较为贫瘠。根据以上结果,可采用增施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及时清理建筑和种植垃圾、改良土壤碱性等措施来对长治市道路绿地土壤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建设占用对复垦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复垦土壤表层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以及Ca2+、Mg2+的含量均明显偏低,属缺乏、极缺乏水平;2)与对照耕地土壤相比,复垦土壤表层粗砂含量明显增多,建设占用对土壤机械组成有较大的破坏;3)复垦土壤的综合肥力明显低于对照土壤,复垦土壤肥力降低、质量恶化。  相似文献   

17.
张生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74-12175,12183
[目的]为青海省设施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温室栽培。[方法]测定不同地区、种植年限设施土壤中全盐、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与露地土壤养分作对比。[结果]设施土壤平均含盐量达到了0.31%,是露地的4.2倍,次生盐渍化发生率达到了65%。而且随着温室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含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剖面土层的加深,盐分和养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盐分含量主要集中有表层,存在一定的表聚倾向。[结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青海省设施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研究了形成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在综合分析、比较了自1989年至1991年近两折的试验观测资料基础上,得出:温室土次生盐渍化成因中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得不到雨水淋洗;温室中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与大气积温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其相关系数值从0.932至0.996,针对形成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地防治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室内采用的灌水方式、灌溉水量及施肥量应有别于露地作物栽培的情况,当温室内表层土壤盐分含量已影响到作物正常生长时,文中给出了根据温室的排水设施情况,用于改善表层土壤盐分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59-1663
为了掌握景洪市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打好基础,采集景洪市茶园土壤表层(0~40 cm)样品,研究土壤p H、有机质、氮、磷、钾等肥力特性,并采用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茶园土壤的肥力特征。结果表明,景洪市茶园土壤p H以酸性为主,96.67%的土壤p H值低于4.5。土壤养分失衡:有机质、土壤全氮含量整体水平较高,86.68%的茶园有机质达到Ⅰ级茶园肥力指标,所有茶园土壤的氮素水平达到Ⅰ级;大多数茶园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较为缺乏,有效磷高于Ⅱ级的仅53.43%,有效钾达到Ⅱ级的不到10%,有效钙、镁、硫、铜、锌含量偏低。内梅罗综合肥力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景洪市主要茶园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0.82,变幅为0.75~1.18,表现为土壤肥力处于贫瘠水平,在未来生产中需要增施多种肥料,加强土壤培肥,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促进肥力平衡。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对晋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状况和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晋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总量由南往北呈增加趋势,显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变化规律;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微生物总量和脲酶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保持相对稳定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总量呈明显正相关,但生物总量的增加量远大于有机质的增加量,这可能是温室土壤有机质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