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录庆 《山西农机》2005,(6):18-18
1、2BXS-1C型马铃薯施肥播种机传统的人工种植马铃薯的方法是小垄、浅播、培土,不利于马铃薯的生长。由新疆机械研究院研制生产的2BXS-1C型马铃薯施肥播种机,其播种深度可达到10cm以上,培土厚度在15cm以上,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等多项作业,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该机高培土、深松高垄、深施化肥的机械栽培,正好适合马铃薯的生长特点,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具有增产提质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种植成本。  相似文献   

2.
一、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马铃薯播种机械化技术是采用马铃薯专用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喷药、起垄、铺膜、压膜等多道工序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春播马铃薯一般在2~4月,土壤10cm地温达到7℃以上时,即可适时开展机械化播种;夏播马铃薯在麦收后即可择时播种。播种要单薯或单块点播或穴播,种植过程中应避免漏播,种植密度根据当地栽培模式确定。播种深度8~15cm;覆土起垅高度15~25cm;垄高20~25cm,株距20~35cm,垄距60~65cm(一垄单行)、80~95cm(一垄双行)。播种合格率≥80%,种子破损率≤2.0%,种子破碎率:大型机不大于2%,小型机不大于1%;漏种指数≤13%,重种指数≤20%。目前,常见马铃薯播种机械为多为一垄单行和一垄双行作业机械,配套动力为5~25千瓦,作业幅宽70100cm,结构形式为悬挂式或牵引式,作业效率2~3亩/小时具有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施药、播种、覆土、覆膜作业,机  相似文献   

3.
针对干旱少雨的气候,甘肃省定西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研制开发了2CMP-2G型旱地马铃薯起垄铺膜种植机。该机能一次性完成马铃薯垄下深播、起垄、覆膜、压土、喷药、施肥等作业,其配套动力是后动力输出轴为20.6-22.0 kW四轮拖拉机。该机具适用于旱作农业区马铃薯的铺膜种植作业。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桂林市雁山区农机局在柘木镇马岩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召开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现场会,柘木镇马铃薯种植户约40人参加观摩。马铃薯播种机适合各种土壤,种子深浅、起垄高低、行距和株距,均可调节,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喷除草剂、铺膜,节省人工、出苗整齐,能提高产量、提早上市。观摩会上,种植户对马铃薯播种机的性能、特点表示认可,部分种植户表示将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种植作业环节多、劳动强度大,而我国马铃薯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低、机械作业播种质量较差,多数需要人工辅助作业。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型多功能马铃薯种植机,可一次作业完成旋耕、施肥、开沟、播种、起垄、铺设滴灌带及覆膜覆土等多工艺联合作业。起垄装置采用液压驱动可调起垄宽度,实现起垄宽度可调,满足不同农艺要求。增设滴灌带铺设装置,可以实现播种同时在垄上膜下铺设滴灌带,有利于节水增产防旱保墒。田间试验检测表明:该机漏播率为1.072%,重播率为1.286%,作业效果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马铃薯种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辽西地区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提出马铃薯大垄三行机械化种植技术模式,并研制该技术模式的配套播种机具。阐述马铃薯大垄三行机械化种植技术模式内容,介绍2BM-3型大垄三行马铃薯铺膜播种机的结构、原理及主要工作部件。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种植机械通常都包含喷药铺膜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完成马铃薯种植机在作业过程中的喷药铺膜工序。铺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马铃薯的出芽率,从而对马铃薯的产量影响很大。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机铺膜装置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相对位置不能上下自由调节,在作业时经常因起垄的高低不平造成薄膜的破损。在江苏省农机三项工程"马铃薯生产主要环节关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马铃薯种植都是由人工施肥,人工放置薯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制约了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采用机械种植,就是使用马铃薯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和覆土等作业。不但节省大量的人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也节省种子、肥料,提高播种质量,并为马铃薯中耕和收获等作业机械化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前,马铃薯已成为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加快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是满足人们对马铃薯需求的有效手段之一。文中针对新疆马铃薯作物特点及种植模式要求,研制了一种集开沟、施肥、播种、铺膜铺管及起垄作业为一体的马铃薯播种机,解决了人工播种强度大、效率低及成本高的问题。该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通过试验测得,该机播种深度≥15 cm;重播率≤10%;漏播率≤5%;生产率≥0.67 hm~2/h。  相似文献   

10.
VL19E播种机是由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机推广站从德国GRIMME公司引进的一种双行马铃薯种植机具,经过几年的试验作业证明,该机能满足当地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1.主要技术特点主要由带勺式排种器、芯铧式开沟器、覆土起垄圆盘、橡胶充气地轮、链条式传动机构和箱体等部分组成。该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农艺需要,实现垄上双苗带,提高马铃薯产量,尖山农场在沃尔公司4垄马铃薯播种机的基础上,改装了1台4垄8行播种机。以往,这个农场种植马铃薯的垄距一般是80cm,去年秋季,该场起垄1500亩作为技术改装试验田,将原机80cm垄距调整到90cm,根据所  相似文献   

12.
起垄有利于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及保水能力,是马铃薯种植环节中重要的一环。针对目前马铃薯播种机起垄装置功能单一、效率低、作业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山东地区的两段式组合起垄装置,通过覆土圆盘和翼面铲的配套作业,同时完成覆土、起垄和整形作业,有利于种薯扎根稳定、生长发达,提高马铃薯播种机的作业效率和质量。通过分析覆土圆盘、翼面铲的作业过程以及土壤的运动过程,对翼面铲的总体尺寸及铲尖、铲面、翼板等主要部件进行参数设计。利用EDEM仿真软件建立土壤与两段式组合起垄装置的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试验,对两段式组合起垄装置的起垄量模拟曲线进行分析,得出装置的作业质量相比仅依靠覆土圆盘作业有显著提升。田间试验表明,当马铃薯播种机前进速度为0.25m/s时,两段式组合起垄装置所起土垄平均高度为251mm,平均垄底宽为698mm,平均垄距为902mm,平均垄体土壤紧实度可达到390.33kPa,作业效果良好,满足山东地区马铃薯起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抛扬式膜际覆土马铃薯播种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马铃薯联合播种机播深合格率较低、膜际覆土质量差等问题,结合西北旱作区马铃薯机械化覆膜播种特点及甘肃省河西走廊马铃薯机械种植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仿形播种能力的集旋耕、施肥、起垄、播种、覆膜和膜际覆土的马铃薯播种联合作业机。为降低地轮行走过程中对播种深度的影响,利用连杆原理分析确定了开沟器安装于仿形架的位置;为借助EDEM软件优化链勺结构参数,进行了二因素三水平的仿真试验,当链勺最大直径为77 mm,深度为25.5 mm时,取种性能较优;为提高抛扬式膜际覆土装置的覆土质量,通过土壤相对运动计算确定了覆土量;为提高抛扬叶轮的碎土性能,通过计算得叶轮半径为230 mm,起土铲后端高度为70 mm,叶轮回转角速度为4 rad/s。马铃薯联合播种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0.69 m/s时,抛扬覆土式马铃薯联合播种机的合格指数为88.6%,漏种指数为5.3%,重播指数为6.1%,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0.4%,种薯间距合格指数为89.4%,试验指标符合农业行业标准要求。膜际覆土倾角为65.3°,满足甘肃省河西走廊马铃薯种植覆膜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张掖市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解决原有的马铃薯播种机作业质量差,出苗率低导致减产的问题,市农机化综合中心根据马铃薯种植区土壤特点、种植模式、种植结构和农艺要求等,通过改善起垄装置和设计仿形排种机构等适应性技术改造,解决了马铃薯播种深度不合格,缺苗断条等问题.也大大提高了马钤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丘陵山区马铃薯种植机械化程度低、人工种植成本高和生产率低等问题,设计了2CM-SF型马铃薯播种机。该机由8.82kW的手扶式拖拉机提供动力,能够一次完成马铃薯的开沟、施肥、播种、起垄等作业。为此,主要对组合式施肥开沟装置、排种链装置、覆土起垄装置进行设计分析与优化。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CM-SF型马铃薯播种机重种指数为5.4%、漏种指数为2.3%、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2%、作业小时生产率约0.04hm^2/h,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设计标准,对提高西南地区的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半干旱区玉米种植中积极推广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能够达到节水、高产、高效的目的.就播种环节而言,膜下播种要3次机械作业和2次人工作业.使用膜下滴灌多功能玉米精量播种机,可将膜下播种的3次机械作业变为膜上播种的1次机械作业完成,同时省去2次人工作业.膜上播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膜下滴灌多功能玉米精量播种机的成功研制,为今后半干旱区玉米种植时采用膜上播种提供了更先进的农机具.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一、技术应用意义及应用现状(一)技术应用意义马铃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33万hm2,几乎遍及各省、区、市,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是集开沟、施肥、种植、覆土和盖膜等作业于一体的综合机械化作业技术。采用人工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播种机排种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彩英  李平 《农机化研究》2017,(10):141-143
马铃薯是我国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在我国有较大的种植规模。为实现马铃薯种植的机械化,基于传感器和单片机技术,结合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设计了一种新的排种系统,以解决马铃薯播种过程中的漏播和重播问题。该排种系统由操作显示屏、速度感应装置、数据分析模块、挡板控制器和报警装置几个部分组成。工作时,通过速度感应装置获取播种机的行进速度,然后由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所设定的播种株距计算挡板开关的频率并进行控制,以达到精准播种的效果。对装载该排种系统的马铃薯播种机在4种不同行进速度工作时,进行薯种漏播率、直播率和株距数据调查,发现漏播率和重播率都很低,远远小于行业标准,且种植的株距与设定值差异很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能够很好地满足马铃薯种植的要求;其行进速度在0.8m/s左右时,种植质量和作业效率同时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已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广泛种植是保证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前提。本文充分考虑新疆马铃薯大面积种植特点,针对马铃薯宽垄机械化种植模式设计研制了一种马铃薯种植机。该机由开沟装置、播种装置、施肥装置、铺膜铺管装置及覆土镇压装置等组成,能够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铺膜铺管及覆土镇压等工作,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性能稳定等特点。田间试验表明:单台设备生产率≥0.7hm2/h,工作深度≥1 5 cm,株距为18cm,重种率≤8%,漏播率≤5%。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适宜本地实际的马铃薯种植模式,做好马铃薯生产机械选型、配套工作,邹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科研力量,进行了马铃薯单垄单行全程机械化、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单垄单行人工种植等3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从机械性能、作业成本、产量、效益等方面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出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可供借鉴的技术模式和作业机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