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油用牡丹产业在全国适宜种植的地区得到迅猛发展,油用牡丹种植技术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油用牡丹整形修剪技术,研究人员较少,系统介绍油用牡丹整形修剪的资料并不多见。笔者通过与山东省林科院菏泽分院、牡丹区牡丹研究所技术人员深入到郓城县陈坡乡瓦屋庄村、郓城县阳光花卉、山东悦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油用牡丹种植基地,认真观察油用牡丹各个生长时期植株冠形和枝条、芽体变化,归纳总结了油用牡丹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2.
油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生物资源,发展油用牡丹已成为国家战略。但随着油用牡丹的连年种植及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的发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油用牡丹生长发育、种籽质量与产量,严重阻碍了油用牡丹产业有序发展。为此,对油用牡丹病虫害防治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总结,找出相关研究中亜待解决的问题,探寻经济、安全、高效的绿色防控对策,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借鉴,进一步推动油用牡丹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油用牡丹的研究进展,概括了油用牡丹的发展背景、种质资源及牡丹籽油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用牡丹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已被广大群众所认知,但是牡丹籽油用是近年来才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的。该文结合我国油用牡丹发展概况及河北省油用牡丹发展现状,分析了河北省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和对策,为河北省合理发展油用牡丹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油用牡丹常见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近几年菏泽市油用牡丹面积的不断扩大,截止到2015年,全市油用牡丹栽培面积达到26.7万hm2,部分牡丹开始进入结果期,油用牡丹病害也开始发生、扩展。为做好油用牡丹的病害防治,提高种植效益,我们从2012年开始对菏泽市油用牡丹病害进行了调查,并参考有关文献,总结出菏泽市油用牡丹常见病害的病源和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我国油用牡丹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前景和制约因素,促进油用牡丹产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调查我国油用牡丹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油用牡丹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摸清资源本底,培育优良品系,加强基础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应用研究,加强科技支撑,提供政策支持,构建产业体系等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对策,以及合理优化产业布局、构建油用牡丹产业化生产体系、拓展组织形式等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油用牡丹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油用牡丹的研究进展,概括了油用牡丹包括发展起源、育种、繁育、栽培、抗性研究、牡丹籽油成份分析和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现状及研究成果,同时对油用牡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为油用牡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油用牡丹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用牡丹是指结实能力强,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油的牡丹组。目前广泛栽植的油用牡丹品种是‘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和紫斑牡丹(P.rockii)。综述了我国油用牡丹在良种选育、种子采收、圃地管理技术和大田管理技术等高产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探讨了目前我国发展油用牡丹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笔者阐述了凤丹牡丹、紫斑牡丹2种油用牡丹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国内油用牡丹的发展现状。从土地选择、栽植时间、栽植密度、田间管理、种子采收、病虫害防治6方面介绍了油用牡丹种植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山西省开发推广油用牡丹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湖北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优势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摘要:油用牡丹是目前中国木本油用植物的发展热点,本文阐述了发展油用牡丹的意义,总结了湖北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优势,同时对湖北油用牡丹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襄阳地区油用牡丹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北林业科技》2015,(4):80-81
<正>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指以收获种籽提取牡丹油为主要目的的牡丹品种类群的总称,目前主要的油用牡丹栽培类型有"紫斑牡丹"P.rockii和"凤丹牡丹"P.ostii两种。由于牡丹籽油丰富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油用牡丹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片种植的热潮。笔者根据近年来在襄阳地区开展的油用牡丹育苗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襄阳地区油用牡丹育苗及管理技术,以期为湖北省  相似文献   

12.
油用牡丹的研究与开发是油用植物研究的新热点。以晋东南典型县武乡县为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在分析油用牡丹生长所需的自然地理、气象条件,以及发展牡丹籽油产业所需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开展油用牡丹栽植立地类型划分研究,旨在为晋东南地区今后发展牡丹籽油产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临沂市油用牡丹培育实际,总结了油用牡丹播种育苗及栽植技术,进行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为黄淮地区大力发展油用牡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牡丹的观赏和药用功能已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牡丹的油用价值却是最近几年才得到关注。综合相关文献,并结合吉林省长春市牡丹园多年牡丹栽植、管护经验,分析其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优势和前景,为合理开发利用油用牡丹资源提供技术理论依据,以期推动全省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油用牡丹在天津滨海地区的生长状况,为该地区推广种植油用牡丹提供参考.[方法]在天津滨海地区经改良的盐碱土壤上进行油用牡丹种植试验,在不同郁闭度、施肥和地形条件下油用牡丹定植1 a后,统计其成活率、籽实产量,测定果实性状指标.[结果]试验地块内油用牡丹平均成活率为75.75%,减少施肥量条件下油用牡丹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为学习借鉴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2016年4月9日-16日,毕节市林业局组织考察小组赴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陕西5省,就油用牡丹种苗培育、栽植技术、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综合效益等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对油用牡丹适生栽培范围、产业链条、种植技术及毕节市发展油用牡丹优势等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毕节市大力推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有效药剂,试验选择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测定。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抑制率,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高,为97.42%;其次是甲基硫菌灵的相对抑制率为95.90%;多·福、腐霉利和咪鲜胺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1.87%、89.76%、82.60%,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小,为75.6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好,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低。由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结合可以看出,噁霉灵、甲基硫菌灵和多·福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湖北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油用牡丹的发展潜力,分析了湖北油用牡丹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油用牡丹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多年生小灌木,花可以观赏,根可入药(丹皮),牡丹籽可以榨油,具有多种效益。油用牡丹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牡丹籽产油率高、油质优,牡丹籽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都超过了以高档著称的橄榄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之一。现在用于生产中的油用牡丹有凤丹和紫斑两个品种,其中紫斑又分为嫁接和实生品种。1油用牡丹的栽植1.1选地与整地选地:按照油用牡丹GAP标准选择园址,园址排水良好,通风向阳,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  相似文献   

20.
油用牡丹是近年来祁县重点发展的经济林产业,具有投入低、产出高等优点。介绍了油用牡丹生物学特性、发展前景、栽培及日常管理技术,旨在为祁县油用牡丹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