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对菜豆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和复合肥、磷肥不同施肥量组合对菜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7 500 kg/hm~2有机肥的3个处理(T1、T2、T3)和施用15 000 kg/hm~2有机肥的3个处理(T4、T5、T6)之间对菜豆各生育时期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以及产量影响较小,当配合施用复合肥和磷肥时会使产量提高;有机肥、复合肥、磷肥分别为15 000、900、300 kg/hm~2(T6)处理的产量最高,达35 971 kg/hm~2,而有机肥、复合肥、磷肥分别为7 500、675、150 kg/hm~2(T3处理)的产量为34 946 kg/hm~2,仅次于T6处理,且T3处理的大多数指标与T6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得出,最优肥料施用量组合为有机肥7 500 kg/hm~2、复合肥675 kg/hm~2、磷肥150 kg/hm~2。  相似文献   

2.
合理施肥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采用裂区设计,以水稻专用肥(底肥)为主区、返青尿素肥(追肥)为副区,研究施肥方式对杂交水稻全两优681产量和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底肥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底肥750 kg/hm~2+返青尿素肥7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为9 356 kg/hm~2;肥力水平高的处理,水稻植株叶绿素含量水平高,其中高肥处理(750 kg/hm~2)水稻的SPAD值最高;施肥方式对分蘖中期植株的SOD活性影响较大,其中施肥方式N0T1(底肥300 kg/hm~2+追肥75 kg/hm~2)、N2T0(底肥600 kg/hm~2)、N3T0(底肥750 kg/hm~2)的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蘖中期施肥水平较高的植株CAT活性相对较高,而幼穗分化期低肥处理植株的CAT活性较高;分蘖中期水稻MDA含量与肥力水平呈负相关,低肥处理(300 kg/hm~2)水稻的MDA含量显著高于较高肥力处理(600 kg/hm2)水稻;幼穗分化期和齐穗期,低肥处理(300 kg/hm~2)水稻的MDA含量显著高于高肥处理(750 kg/hm~2)水稻;在成熟期,底肥450kg/hm~2处理的水稻MDA含量最高,底肥600 kg/hm~2处理的水稻MDA含量最低。水稻品种全两优681随着底肥和追肥的增加,水稻植株叶绿素含量水平高,生理酶活性处于适宜状态,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鸡粪有机肥、蔬菜秸秆有机肥、蚯蚓粪肥、生物菌肥、亲土一号(商品性配方肥)5个底肥处理及不施肥(空白对照组)对菜心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处理中,从菜心的长势及产量评估,表现为蔬菜秸秆有机肥鸡粪有机肥蚯蚓粪肥亲土一号生物菌肥对照,其中施用蔬菜秸秆肥菜心长势最旺盛,产量最高,其株高、茎粗分别提高了7.7%、8.1%,平均产量达1.468×10~4 kg/hm~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5.9%。从菜心高产、高品质方面综合比较,蔬菜秸秆肥可推选为赣南越夏菜心生产中的优选底肥。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马铃薯新品种毕薯4号高产栽培技术,采用正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设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底肥种类(有机肥和化肥,化肥为尿素、普钙和硫酸钾混合肥)和不同施用量3个因素、各3个水平,共9个处理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间产量有极显著差异,以种植6.75万株/hm~2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45 171.19 kg/hm~2,不同有机肥施用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以施用量22.5 t/hm~2产量稍高,平均产量42 367.08 kg/hm~2;不同化肥用量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以施用1 200 kg/hm~2产量最高,平均产量43 102.88 kg/hm~2。综合评价,以种植6.75万株/hm~2、施用有机肥15 t/hm~2、混合化肥(N∶P_2O_5∶K_2O=2∶1∶4)1 200 kg/hm~2组合产量最高,平均产量46 298.77 kg/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韭菜生产过程中合理选择有机肥料种类,提高韭菜产量和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饼肥、鸡粪和蘑菇渣3种有机肥对韭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有机肥韭菜株高、茎粗和叶宽均优于对照(处理4),以花生饼肥(处理1)表现最优,其次是鸡粪(处理2),蘑菇渣(处理3)最差;施用花生饼肥(处理1)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65.514 t/hm~2、175.556万元/hm~2,依次是施用鸡粪(处理2),施用蘑菇渣(处理3)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低。[结论]韭菜生产中选择花生饼肥做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韭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肥料配施对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8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不同配比对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冬油菜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效果更显著。以施精鸡粪(干重)7 500 kg/hm~2、尿素1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 kg/hm~2、硫酸钾75 kg/hm~2处理的冬油菜越冬率为98.56%,较对照不施肥提高9.37%;折合产量为2 575.04 kg/hm~2,较不施肥对照提高550.00%;水分利用效率为5.80 kg/(hm~2·mm),较对照提高了504.17%。所有施有机肥的处理折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说明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是提高冬油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不同有机肥在甘蓝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不同有机肥在甘蓝上的最佳施用量,生产出无公害蔬菜供应市场,采用4个(A~E)不同有机肥处理对甘蓝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利特牌精制有机肥200kg/667m2作底肥,产量可达3507.31kg/667m2,纯产值达2672.31元/667m2,增产率达213.15%,投产比1∶3.20,效果最好,沼渣4500kg/667m2作底肥,产量达2743.04/667m2,纯产值达2188.04元/667m2,增产率达144.91%,投产比为1∶3.94,效果较好。利特牌有机肥200kg/667m2作底肥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建议在大面积生产中运用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劲素专用底肥(17-17-17)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15-15-15、15-5-25)的应用效果,以芹菜为试材,通过对比不同施肥处理的芹菜生长指标(株高、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来评价劲素专用底肥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对芹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作底肥相比,劲素专用底肥在促进芹菜生长及产质提高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作用,芹菜产量可增加3 134.7 kg/hm~2,增幅为5.42%;与普通的复合肥作追肥相比,劲素硝硫基复合肥能够显著促进芹菜后期的生长、提高芹菜的光合作用能力、提高芹菜的VC含量,产量可提高2 134.1 kg/hm~2,增幅为3.50%。与芹菜整个生长期均施用普通复合肥相比,施用劲素系列肥料可显著增加芹菜产量5 268.8 kg/hm~2,增幅为9.12%,且芹菜生长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及最终芹菜的品质均有显著改善。由此表明,劲素专用底肥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在芹菜生产上均具有较好的肥效,将这2种肥料作为套餐肥使用,对于芹菜的生长促进和产质提高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马铃薯高产和化肥减量双重目标,在湟中区田家寨镇田家寨村设置马铃薯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梯度试验,试验设五个处理,处理1不施肥(T1),处理2(T2)常规肥尿素225kg/hm~2、二铵180kg/hm~2为对照(CK),其余3个处理分别施用商品有机肥6000kg/hm~2(T3)、9000kg/hm~2(T4)、11250kg/hm~2(T5)。通过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水平下(T2),马铃薯产量最高,可达48522kg/hm~2;施用商品有机肥11250kg/hm~2水平下(T5),产量可达48487.5kg/hm~2,与施用化肥的产量相当,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BM有机物料腐熟剂高温发酵鸡粪(以下简称BM有机肥)做底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M有机肥使用量的增大,大白菜的叶长、叶宽、球高、球茎均增加,以30t/hm2时达到最大。BM有机肥使用量为30t/hm2时,大白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1.39%;粗灰分含量最低,仅为0.49%;亚硝酸盐含量为0.22mg/kg。BM有机肥使用量为30t/hm2时大白菜产量最高,达到164.09t/hm2,比单纯施用化肥处理产量增加14.01t/hm2,增产幅度为9.3%。在大白菜生产上使用BM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温室辣椒生理特性与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西走廊绿洲温室辣椒生产,研究氮磷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辣椒生理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尿素420.0 kg·hm~(-2)、过磷酸钙472.5 kg·hm~(-2)、硫酸钾525.0 kg·hm~(-2)、有机肥58.5 t·hm~(-2)的处理,辣椒叶片最大量子产额和叶片光合系统Ⅱ潜在活性最高,且辣椒株高、株幅、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和667 m~2产量等农艺性状均表现最好,辣椒中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_c含量亦优于其他处理。该施肥运筹可用于指导当地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青海省温室辣椒合理的有机肥替代氮肥比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温室辣椒产量、品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40%氮肥除了与有机肥替代20%氮肥差异不显著外,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较常规施肥产量增加了8000kg/hm~2,增产率为9.30%。有机肥替代40%氮肥,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18%,较常规施肥增加了0.12%,增加率为3.92%;VC含量最高,为932.42mg/kg,较常规施肥增加了99.99mg/kg,增加率为12.01%;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32%,较常规施肥增加了0.11%,增加率为9.09%。拉秧期0-60cm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呈降低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在20cm土层;较常规施肥处理,有机肥替代氮肥降低了拉秧期土壤硝态氮在0-60cm各土层的累积;有机肥替代40%氮肥各土层的硝态氮含量较其他处理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是提高温室辣椒产量、改善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有机肥替代40%氮肥是该地区温室辣椒种植中适宜的有机肥替代氮肥比例。建议该地区温室辣椒施用有机肥5680 kg/hm~2,配施N 170.4 kg/hm~2,P_2O_5123.2 kg/hm~2,K_2O 276.4 kg/hm~2。  相似文献   

13.
以申绿3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7种不同菌渣基质配方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鸡粪(体积比3∶1)混合发酵料∶蛭石∶珍珠岩=4∶1∶1为最优配方,利用该配方栽培的温室黄瓜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等生长发育指标最优,单株产量仅次于T2,较土壤对照(CK)、基质对照(T5)提高21.0%、29.9%,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仅次于T8,比CK处理分别提高47.8%、58.6%,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比CK提高40.4%。  相似文献   

14.
在温室条件下,用5种有机粪肥(腐熟大粪、鸡粪、猪粪、羊粪、牛粪)和小麦秸秆混合组成有机土,以普通菜园土为对照,研究有机肥在有机土基质中的不同配比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组合相同(小麦秸秆:菜园土:大粪、小麦秸秆:菜园土:鸡粪、小麦秸秆:菜园土:猪粪、小麦秸秆:菜园土:羊粪、小麦秸秆:菜园土:牛粪)但各组分配比不同[体积比5∶2∶2(高有机肥配比基质组)或5∶2∶0.65(低有机肥配比基质组)],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低有机肥配比基质组(f1~f5)对黄瓜株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f2处理的株高最高,为213.65 cm,比CK增加4.2%;而高有机肥配比基质组中的F2处理株高最低,为174.31 cm,比CK降低15.0%;低有机肥配比基质组对黄瓜茎粗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促进作用较强的为低有机肥配比基质组中的f4处理,其茎粗为9.26 mm,比CK增加40.5%;低有机肥配比基质组f1~f5和高有机肥配比基质组F1、F4、能促进叶长、叶宽的生长,促进作用最明显的为f2处理,叶长为16.81 cm,叶宽为20.81 cm,分别比CK增加16.9%、16.2%。黄瓜前期、中期产量表现最优的为f4处理,总产量最优的为f3、f4处理,分别为8.50、8.87 kg/m2,比CK增加96.8%、105.3%;高有机肥配比基质组中的F2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其含量分别为5.11%、166.68 mg/kg,分别比CK增加11.6%、4.0%;低有机肥配比基质组f1处理总糖含量最高,为2.14 mg/kg,比CK增加33.8%;低有机肥配比基质组(f1~f5)明显降低了果实的硝酸盐含量,表现最优的为f1处理,比CK降低51.2%。从植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及硝酸盐的含量来看,低有机肥配比基质组明显优于高有机肥配比基质组。总之,适量的有机肥配比有利于黄瓜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改善,但若配比过量则会抑制黄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以蚯蚓粪为主要成分的不同施肥配比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缓解黄瓜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连作黄瓜大棚中种植津春5号黄瓜,设6000 kg/ha鸡粪+600 kg/ha化肥+3000 kg/ha蚯蚓粪(T1)、6000 kg/ha鸡粪+600 kg/ha化肥+6000 kg/ha蚯蚓粪(T2)和6000 kg/ha鸡粪+600 kg/ha化肥+24000 kg/ha蚯蚓粪(T3)处理,以6000 kg/ha鸡粪+750 kg/ha化肥处理为对照(CK),分析各蚯蚓粪处理对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果.[结果]施用不同配比蚯蚓粪对黄瓜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均有一定促进作用;T2和T3处理的产量分别比对应年份的CK提高38.46%~111.88%和50.62%~136.11%,且差异显著(P<0.05,下同),各品质指标均显著高于CK;T2处理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T3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蚯蚓粪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均与产量呈正相关;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V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施用蚯蚓粪黄瓜的农艺性状较佳,产量和品质均较高,尤其以施用6000 kg/ha鸡粪+600 kg/ha化肥+24000 kg/ha蚯蚓粪的效果更佳,可在黄瓜大棚连作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多层覆盖塑料大棚越冬韭菜为试验材料,不施肥(CK)和常规施肥(CF)作为对照,设化肥减施20%配施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T1)、化肥减施20%配施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T2)、化肥减施30%配施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T3)和化肥减施30%配施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T4)4个配施处理,探究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韭菜生长、品质、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较CF处理显著促进韭菜株高及根系活力,同时产量增加7.30%~10.57%,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增加19.67%~39.34%、7.45%~22.98%、12.39%~33.19%,硝酸盐、粗纤维分别降低14.84%~27.26%、8.7%~18.52%;较CF处理,各配施处理促进韭菜根、茎、叶氮磷钾积累量,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61.30%~141.47%、312.63%~429.82%,且配施处理以T2为最优处理。在同一生物有机肥配施水平下,化肥减施量的增加不利于养分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在同一化肥减施水平下,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显著促进韭菜生长,同时产量及养分积累随生物有机肥的增施而提高。因此,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够在提高韭菜产量的同时改善产品品质、增强肥料肥效。  相似文献   

17.
水氮供应对温室滴灌施肥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水氮供应水平对温室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温室黄瓜的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温室小区试验,设置3个灌水水平(W_1(60%ET0(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W_2(80%ET0)和W_3(100%ET0))和4个施氮水平(N0(0kg/hm2)、N_1(180kg/hm2)、N_2(360kg/hm~2)、N_3(540kg/hm2))共12个水氮处理组合,在盛果期对黄瓜的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在拉秧后统计总产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灌水量与施氮量对黄瓜产量、果实品质指标均有显著影响。灌水量对黄瓜产量有显著正相关作用,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在不同灌水条件下表现不同,其中W_3N_3处理的产量分别比W_2N_3、W_1N_3处理提高了11.8%和33.7%,W_2N_3处理的产量比W_1N_3处理提高了19.6%,而W_2N_2处理比W_2N_3处理仅降低了0.87%。与W_3N_3处理相比,W_2N_2处理的黄瓜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6.6%,35.3%和2.8%,而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了2.9%。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瓜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表明适量的节水控肥措施对黄瓜品质提高有积极作用。【结论】综合考虑产量与品质指标,认为水氮供应组合W_2N_2(80%ET0、360kg/hm~2 N)不仅能保证黄瓜的产量,而且能获得较好的品质,可作为优质高产黄瓜栽培的适宜水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根瘤菌和氮素对大豆植株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初步了解延安地区大豆植株特性及其产量对根瘤菌和氮素的响应,在接种根瘤菌的情况下,设置施氮量分别为0(N0)、50%(N50)、75%(N75),研究不同浓度的氮肥对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以T1:150kg·hm~(-2)重过磷酸钙+75kg·hm~(-2)硫酸钾为底肥作空白对照,T2:底肥+根瘤菌,T3:底肥+根瘤菌+60kg·hm~(-2)氮肥,T4:底肥+60kg·hm~(-2)氮肥,T5:根瘤菌+60kg·hm~(-2)氮肥,研究不同配比的根瘤菌与氮肥对大豆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的大豆植株,根部根瘤数量增多,且干重也相应的增大;大豆植株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随氮肥的浓度增加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50为最佳施氮量;T3复合处理下,大豆成熟期生理性状高于其它处理。在接种根瘤菌剂情况下,配施一定量的氮肥可使大豆植株的各项生理特性达到最大值,同时达到大豆丰产;氮素浓度使用不当会影响大豆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浓度过低不利于根瘤的形成,过高对根瘤的固氮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取生理生态指标调查、田间试验和示范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选用大京九26、豫青贮23、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208和雅玉青贮8号(CK)青贮玉米杂交种,设置品比试验以及播期、密度、氮磷施用量、青贮收获期试验,研究豫东平原夏直播青贮玉米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实现18 t/hm~2生物干质量,群体最大叶面积系数在吐丝期达4.9,后期缓慢下降,到青贮收获期为3.2;青贮收获时保持13片以上绿叶,植株含水量65%~70%,生物鲜质量51~60 t/hm~2;以大京九26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豫青贮23和郑青贮1号,实现上述产量需在6月15日以前播种结束,种植密度6.75万~7.50万株/hm~2,施纯氮315.5 kg/hm~2(尿素677.0 kg/hm~2)、P2O5123.1 kg/hm~2(过磷酸钙769.5 kg/hm~2),氮磷配比为1∶0.39,乳线位置达3/4时收获;2015—2017年连续3 a示范验证,平均生物干质量分别为18 052.0、18 692.0、19 295.0 kg/hm~2,较临近一般生产田分别增产13.9%、16.4%和20.9%。根据青贮玉米的生理特性,遵循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动态规律,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是实现青贮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定西市安定区气候干旱,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在安定区开展了马铃薯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并进行化学肥料减量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时,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25%,不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 000 kg/h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为42 870 kg/hm~2,较常规施肥方式增产3 960 kg/hm~2,增幅10.18%;施用腐熟农家肥45 t/h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为41 26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2 350 kg/hm~2,增幅6.04%。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35%,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 000 kg/hm~2+化肥减量35%处理的产量为39 750 kg/hm~2,较常规施肥方式增产840 kg/hm~2,增幅2.16%;施用腐熟农家肥45 t/hm~2+化肥减量35%的产量为38 120 kg/hm~2,较对照常规施肥方式减产790 kg/hm~2,增幅-2.03%。因此,在马铃薯的生产中,应注重对有机肥的施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