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产品追溯码的编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余华  吴振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801-4806
 【目的】设计一种农产品追溯码,实现公众不需查询专业数据库便可获知企业信息的愿望。【方法】根据每个区位码唯一对应一个汉字的特点,采用区位码表示生产企业信息,针对码长增加的问题设计加密算法。【结果】追溯码由产品码、产地码、生产日期码、认证类型码等部分组成,其中产地码由行政区划码与企业名称相结合构成;通过进制转换、划分区段等编码算法对产地码、生产日期码进行加密转换,并将产地码、生产日期码中的区段标识码与认证类型码进行排列组合生产校验码后,34位的追溯码缩短为20位。【结论】本文设计出的20位追溯码长度较短,加密性较强,可以脱离数据库追溯出与生产企业和农产品相关的关键信息,在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到企业以采取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2.
曾炼成  沈岳  彭佳红  王淑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34-14735,14740
农产品追溯包括生产、加工和流通3个环节。由于农产品产地分散、生产周期长,生产环节溯源成为农产品全过程可追溯的瓶颈。笔者提出了以超高频射频识别(UHFRFID)标签为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记录载体,针对UHFRFID标签存储空间特点对产地、品种、生产日期和认证类型追溯信息进行编码,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环节追溯信息无需网络和在线数据库支持的记录和读取。  相似文献   

3.
农资安全是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的基础,农资追溯系统是农资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可实现对供应链关键控制点的产品识别、溯源、跟踪、质量监测与控制,在农资安全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产品电子代码(EPC)编码的农资追溯系统,对农资追溯码进行设计,提出追溯码编码、防伪加密方法,结合泰州农资监管信息平台JSTRP,对系统架构、流程进行设计,重点研究数据访问、数据解析、编码实现、追溯查询等技术实现方法,提供一种轻量级的应用解决方案。应用试验显示,该方案有效解决了单一标识制在追溯深度、广度方面的局限和不足,实现了产品、质量、责任的追溯目标,对互联网+农资安全追溯管理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竣  李密  夏炎 《湖南农业科学》2013,(12):47-48,51
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对提高产品质量与信誉具有重要意义,而生产基地的编码设计是整个溯源系统的基础性环节。文章对国内几种常用的农产品产地溯源编码方式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常德市鼎城区中河口镇地区农产品生产特点,提出了包含村级行政区划码、基地编号、种植次数、农户编号和认证情况等信息的产地编码方式,经应用比较认为该方式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可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完成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相关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克服常见农产品溯源系统缺点,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农产品信息溯源.[方法]基于手机安卓系统设计并开发客户端,采用安卓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实现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标签的读写,采用android-async-http作为网络请求框架、universal-image-loader作为图片显示框架,Gson作为Json数据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框架,采用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 service,LBS)实现物流定位和轨迹跟踪;服务器端运用Java Web技术,采用JFinal作为开发框架.[结果]基于NFC开发的农产品移动溯源系统具有用户管理、溯源码读写、打包码绑定、车辆信息录入、仓储信息采集、物流路径跟踪和溯源信息查询等功能,方便涉农企业和仓储人员便捷、快速、高效录入农产品在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溯源信息,消费者也能够使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查询.[结论]基于NFC的农产品移动溯源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涉农企业和公众对农产品信息溯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基于供应链的热带特色农产品物流跟踪管理系统。[方法]以海南热带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档案和电子标签编码、冷链温湿度监控、车辆运输定位、XMLWeb服务的数据交互和角色控制的权限动态分配,构建了多层次多用户多权限的热带农产品物流跟踪管理系统。[结果]系统为热带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各环节建立了流通信息交互平台,实现对农产品流通全程质量监控和信息追溯,增强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结论]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正不断寻求转型的机会,试图通过微信平台开发新的业务模式。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同样需要结合物联网技术,得到溯源系统的监控和管理。本文利用商密算法二维码技术,设计农产品溯源系统微信平台,可通过扫码快速查询到相关产品生产信息,满足消费者知情权,有效进行产品的防伪鉴别,同时平台内还开展兑换礼品、抽奖等活动,使消费者享受到购买产品的优惠政策。微信平台的设计实现了对产品的追根溯源,使消费者能够放心采购农产品,同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基于NB-IoT的农产品原产地可信溯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企业品牌认知程度的提高,鉴别农产品产地的防伪系统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农产品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权益,设计了一种农产品原产地可信溯源系统,系统主要由溯源电子秤、云检测程序和检测网站三部分组成。溯源电子秤采集商品信息及定位信息,并打印商品标签以供消费者查询,随后将数据通过NB-IoT网络上传至云检测程序;云检测程序通过比对上传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来判断商品产地真伪;消费者通过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登录检测网站获取检测结果。为加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使用改进RSA加密算法对溯源电子秤上传的数据进行加密,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了计算量及硬件加密时间。各项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各部分工作正常且检测成功率大于99%,在信号强度大于-100 dBm时,通信成功率99%, GPS平均定位误差5.25 m,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ArcIMS的无公害农产品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高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信息的共享度是我国现阶段农产品认证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农产品认证信息共享度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现状及认证信息数据的特征,构建了基于ArcIMS平台的无公害农产品信息发布系统。系统实现了包括地图操作、农产品与产地信息查询、统计图制作、短消息发布等功能,以Internet为主要发布媒介,向社会提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空间位置及产品标准等信息,提供了一种高效地获取无公害农产品信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技术的农产品产地编码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地编码体系,应用GIS技术进行产地环境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貌、农产品种植等情况,对各种植基地区域进行产地划分.采用以行政区划码和地块编码为主体的方式进行统一编码,引入中图分类法和基地认证情况进行农产品的分类编码,绘制产地编码图,解决了此前产地编码规范性与通用性差的问题.同时,结合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等环节,将产地编码以条形码的形式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应用,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溯源.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据库技术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地、产品及相关信息进行管理是提高认证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现状出发,针对认证过程中信息的多源性、时效性、连续性、关联性和多类性的数据特征,采用实体-联系的建模方法,分析认证过程中的产品、产地、标准等实体的属性及其关系,确立农产品认证分类信息、产地信息、产品信息等六类信息,并建立字段和表,构建了基于关系模型的无公害农产品信息数据库,旨在为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信息的管理提供高效支持。  相似文献   

12.
面向服务的农产品质量控制与追溯系统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辉  俞彤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305-307
农产品质量控制与追溯系统是为了保障农产品安全信息快速传递而提出的一种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和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信息记录与监控系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服务的农产品质控与追溯系统采用基于SOA的开发集成方案,将涉农企业业务组件发布成服务,并注册到服务中心进行集中管理,通过设计面向用户的工作流程与前台视图,实现了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可监控、可追溯,解决了传统追溯应用平台难集成、不便于多部门分级监管的业务组织和分区域分段实施的难题,降低了系统的推广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维码技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过程中消费者查询环节进行了改进,弥补了原有追溯码中信息存储量小、查询不便等不足,通过加入产地地理坐标信息,方便了消费者追溯到生产企业、产地位置、生产日期等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1,(11):15-16
第七届中国辽宁(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9月开幕,沈阳移动在农博会展示了与沈阳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合作开展的“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该平台可通过信息机查询、网站平台查询及手机二维码查询三种形式,根据农产品的“身份证”,及时将产品生产追溯到源头。被称之为“身份证”的是一张印有二维码和信息溯源码的标签贴纸,类似于商品的条形码。只要将这些农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用扫描仪一扫,就可以在信息平台的显示屏上看到产品名称、产品类型、种植标准、种植日期、采收日期、包装日期、发货日期、检测次数、检测时间等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5.
曾益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736-2739
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RFID(Radio fren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框架,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数据加密方法,通过编译RFID标签上的数据并进行哈希处理产品质量信息数据,设计了一种包含产品信息和公钥的RFID标签。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质量追踪分布式模型,该模型通过网格服务解决不同供应商之间的质量信息追踪问题,并通过一个实例来描述产品从加工到流通环节信息追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安全首先是产地环境的安全.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进行高效管理,并对产地环境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和安全预警是保证农产品高效安全生产的基础.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利用ASP.NET2.0、Web-GIS和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技术,研发了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预警数据库.该系统基于网络和面向对象技术建立了分布式、可扩展和多用途的产地环境数据库,实现了农产品产地环境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特别是基于国家各类标准的产地环境安全状况评价及结果的可视化表达,为产地环境安全预警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当前生鲜蔬菜安全生产的产地编码方式、产地信息表达形式以及生产档案登记等三方面内容,旨在研究符合生产实际的生鲜蔬菜安全生产与溯源技术.通过引入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码(行政村级)作为产地地理编码的主体,设计的15位产地地理编码解决了目前编码方式的有效性、普适性和规范性较差的弊端.应用地理编码技术将产地环境信息的空间位置与文本信息进行对应,完成产地环境相关信息图形化与数字化表达.此外,参考GAP规范设计了包含生鲜蔬菜生产、包装和销售各环节的标准化档案登记规范.在此基础上,以产地地理编码为索引,结合生产过程信息,应用Flex技术、WebGIS技术和WebServices技术研究并构建了生鲜蔬菜安全生产管理与溯源系统.并将产地地理编码印刷成产品追溯条码标签,附贴到产品上进行销售,实现了蔬菜种植基地、专卖店、配送单位以及消费者之间的溯源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的农产品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方法]运用已有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成果,基于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国际通用编码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构建与开发.[结果]针对我国农产品生产空间分散、规模化经营程度低、规范化生产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我国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包括系统设计、运行思路及系统应用等模块.[结论]该系统在充分研究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跟踪和控制等方面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依据网络信息系统设计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质量跟踪和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决策,有效地加强了对农产品的监管,增强了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的信心,同时也为企业与政府的监督管理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9.
改进了一种基于Arnold置乱及离散余弦变换的数字水印嵌入算法:先将水印信息进行Arnold置乱加密、二维码载体图像作离散余弦变换,再根据二维码灰度图像的二值性构造Hash函数,确定嵌入和控制系数以实现嵌入过程。在将企业防伪标识信息嵌入到含茶叶产品种植生产信息的二维码图像中作为追溯产品防伪标签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数字水印–二维码标签的黄茶追溯系统。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及时准确地监控农产品产地环境状况,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对保障农产品产地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农业环境监控手段存在耗时长,成本高等缺点,无法及时快速的掌握环境污染状况。为此利用Java技术平台,将开源WebGIS技术与环境分析评价模型整合,在江苏省建立了基于WebGIS的农产品产地污染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利用Web技术的便捷性,实现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数据的快速收集、管理和统计功能;也可以利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和环境污染评价模型,对江苏省进行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的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系统最终可以利用收集的数据生成江苏省的环境污染风险分级评价图,为江苏省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